第2頁
書迷正在閱讀:諜海煙云、鄰人、大清棋局:明亡清興卷、宋案重審、生逢宋代、長樂歌、你到底,有沒有男朋友、我的丹田是地球、江山爭雄、一路向北
區仍然是毫無生機、滿目荒涼的沙漠和曠野。 科威特這個地名,在回歷11 世紀中葉(相當于公元17 世紀40 年代)才 為人所知曉。在阿拉伯語中,它是小城堡的意思。當時,哈立德部落統 治著從卡塔爾至巴士拉這一地區。該部落的酋長謝赫穆罕默德本歐賴 義爾在沿海地區修建了一些四方形的城堡式的建筑;庫特,科威特 即由此而來。當地人把這種小城堡當作糧倉和武庫,也用來儲木炭、木材等, 供海上往來船只使用。如今,科威特城已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人口16.8 萬。交通方便,公路網四通八達,與鄰國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直接 相通,班機通往五大洲。該城的舒威赫港是波斯灣的主要港口之一。1966 年 在這里建立科威特大學。市區東端海濱建造了兩座分別高187 米和147 米的 球形貯水塔,球體既可貯水,又設有可供游人眺望全市景色的了望臺。 在科威特城中心,至今仍保留著一些小城堡。然而,這不是17 世紀 遺留下來的古跡,而是1921 年當地居民為了抵御侵略,在科威特周圍建筑的 新城墻和城門。城墻長5 英里,高14 英尺,有5 座城門。 1957 年擴大市政建設規模時被拆除,現在僅留下3 座城門,作為科威特 國家起源的象征。 科威特的近代史一般從公元1756 年薩巴赫家族開始統治科威特時算 起,薩巴赫家族同統治沙特阿拉伯的沙特家族以及統治巴林的哈里發家族的 宗譜,都可追溯到阿拉伯最強大的部族;安宰家族。18 世紀初,阿拉伯半 島東部大旱,居住在當地的貝都因人薩巴赫家族100 多人,繞道卡塔爾、巴 林等地逃荒來到科威特。隨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其他小家族。從那時起,薩 巴赫家族一直統治著科威特,至今已有200 多年的歷史。 科威特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19 世紀初葉,土耳其人和英國人都重視這個地方。 1820 年,英國妄圖說服薩巴赫一世的兒子阿卜杜拉酋長同英國締結一個 協定,把他的國家置于英國的保護之下。但他拒絕了英國提出的一切要求, 決心維護自己國家的獨立。后來,駐伊拉克的歷任土耳其省長①,為了在科威 特擴張土耳其的勢力,曾對科威特不斷地進行威逼和利誘,但是,科威特的 人民和統治者一致反對這些企圖。 1871 年,科威特被奧斯曼帝國強行宣布為巴士拉省的一個縣。但是,科 威特人民并沒有屈服,科威特統治者謝赫穆巴拉克也極力謀求擺脫土耳其 的統治。1889 年,他同英國簽訂了一項協定。協定規定,穆巴拉克及其繼承 者未經英國政府預先批準,不得在科威特或者它的領土境內的任何地方, 接受任何國家或者政府的代理人或者代表;未經女王陛下政府同意,不 向任何國家的政府或者臣民割讓、出賣、租借、抵押,或者為了占有或其他 目的而贈送他的國土的任何一部分。 著名的阿拉伯歷史學家賽夫麥爾朱格謝木蘭先生在他所著的《科威 特史料》一書中說:在穆巴拉克酋長以前,英國和科威特的任何統治者之 間都沒有官方的或半官方的(如果你愿意這樣說)關系。英國企圖建立關系, 但歷次的企圖都遭到了失敗。在穆巴拉克時代,英國才達到了自己所渴望的 目的。唯一的原因是奧斯曼政府對科威特的野心及其消滅穆巴拉克的種種企 圖。穆巴拉克為了避免四周的危險,而與英國簽訂了3 個協定。第一個簽訂 于回歷1316 年9 月10 日(公元1899 年),第二個簽訂于回歷1318 年1 月 ① 公元16 世紀,伊拉克被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占領,被置為土耳其的一個省,由土耳其委派的省長進行統治。 24 日(公元1901 年),第三個簽訂于回歷1321 年12 月11 日(公元1904 年)。 謝木蘭還談到穆巴拉克酋長簽訂這些協定和接受英國保護的原因是: 奧斯曼政府對科威特的野心。 ;奧斯曼政府派兵驅逐穆巴拉克。 ;奧斯曼政府派遣武裝部隊,企圖占領科威特,那支部隊已到達伊拉 克巴士拉省的法奧。 ;奧斯曼政府派遣伊本賴希德及其游牧人同奧欺曼的部隊一起進攻 科威特。 ;奧斯曼的部分軍隊占領了科威特的布比延島、薩夫萬、烏姆卡斯爾 等地,并在當地建立軍事據點,準備把科威特作為巴格達鐵路的終點站。 這位歷史學家證實,這些原因是穆巴拉克酋長親口說出的。謝木蘭說: 從這些原因和上述相繼發生的種種事件中,就可以看出,科威特王國在自 己的事務中已形成一個完全獨立的法律人格,而行使其完全的主權。在任何 時候,科威特都沒有隸屬于奧斯曼統治。至于授予阿卜杜拉二世的中校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