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書迷正在閱讀:海灣戰爭、諜海煙云、鄰人、大清棋局:明亡清興卷、宋案重審、生逢宋代、長樂歌、你到底,有沒有男朋友、我的丹田是地球、江山爭雄
障力量混合編組,有機組合,實行與部隊戰斗編成相適應的群式保障機構, 保證各戰斗集群均具備一定的獨立保障能力和綜合保障能力,打牢提高機動 保障能力的基礎。合成集團軍后勤,可根據戰役布勢和可能得到上級的加強 力量,編成12個綜合保障群,建立12個快速保障群。 提高機動保障能力的關鍵是解決后勤的運輸問題。在沿海山地進攻戰役 中,山間通道條件較好,是敵我爭奪的焦點,使交通運輸線既顯得非常重要, 又十分脆弱,極容易被敵切斷,使物資補充難度增大。必須建立統一的交通 運輸指揮機構,由合成軍首長和地方有關領導負責,充分發揮交通戰備領導 小組的作戰,對交通運輸實施集中統一指揮,統籌計劃??茖W調度,綜合使 用各種運力,最大限度地發揮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的效能。加強 交通線的搶修、搶建和防護,搞好交通調理,確保交通運輸線的安全暢通。 同時,要使后勤裝備與戰斗裝備同步發展。 3、沿海山地進攻戰役將多種戰法并用,協同顯得更為重要,后勤保 障必須多種手段并存,周密協調,充分發揮整體保障能力。在現代高技術條 件下空前激烈和復雜的沿海山地戰役戰斗行動中,合成軍指揮員將使作用火 力突擊、縱深壓制,奔襲閃擊、強行進占,小群滲透,膠著攻擊等多種戰法。 靠單一的保障手段和方法,難以適應新的戰法,保證作戰需要,必須利用群 式部署的優勢和預置優化的保障環境,周密協同,靈活運用多種保障方法。 沿海山地進攻戰役,合成集團軍后勤可能不作為一級保障實體,由戰區后勤 分部、兵站直接保障到師,集團軍負責統一計劃保障。這種新的合成集團軍 戰役保障體系,雖然在供應程序和渠道上更為直接,但是給后勤保障的協同 賦予了更多的內容,就其嚴密程度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其實質而論, 協同顯得更為重要。集團軍后勤只有把與戰區后勤、戰術后勤、地方保 障力量等保障機構的協同作為充分發揮整體保障力量的關鍵,才能更好地發 揮其整體保障效能。我們認為在協同方法和內容上,必須重點搞好計劃協同, 同時,還必須搞好主動協同和全程協同,使保障機構都相互了解戰役行動各 階段、各時節、各部隊的主要任務,以及自己的主要工作,達到既能分工負 責,又能主動配合協調一致的目的,真正做到前方從哪里出擊,后方就到哪 里保障,前方何時出擊,后方就何時保障,配合默契。只有協同搞好了,才 能保證整體保障效能的實現,因此,在戰役演習中,當合成集團軍首長確定 火力突擊、奔襲閃擊、攻點控道、縱深卷擊、分割殲敵等多種戰法并用時, 戰役后勤指揮員就要果斷采取多種保障手段并用的決心,把逐級保障與越級 保障、定點保障與機動保障、獨立保障與支援保障、平面保障與立體保障、 軍隊保障與地方保障有機結合,確實做到 龍頭怎么擺,龍尾就怎樣甩, 為保證合成集團軍戰役決心的實現,實施有力的保障。 4、高技術條件下沿海山地進攻戰役后勤將面臨更嚴重的威脅和破壞,是 敵打擊的 要害之一,戰役后勤必須加強防衛。隨著后勤對戰爭勝敗的影 響增大,作戰雙方都將使用多種高技術作戰手段,對對方的后勤實施重點打 擊、破壞和干擾。特別是進攻戰役中的后勤,由于準備時間短、籌措物資多, 偽裝不嚴密、機動頻繁,后勤面臨的破壞和威脅就更加嚴重。因此,合成軍 指揮員要高度重視后方防衛工作,樹立積極的后方防衛作戰思想,建立綜合 的后方防衛力量。一是戰役軍團應把增強后勤生存能力納入增強部隊生存能 力和戰斗力的總規劃、總措施之中,只要條件許可應盡量多派一些防衛力量, 并加強對后勤的地面、空中掩護,包括后勤通信也應納入戰役軍團的整體之 中,喪失后勤通信,實際上就等于丟掉了后勤,更談不上后勤的生存和保障。 二是要加強后勤戰斗化,戰役后勤機關和勤務部 (分)隊應搞好戰斗編組, 配發武器,進行軍事訓練,做到既是保障隊,又是戰斗隊,在保障中戰斗, 在戰斗中保障。還要搞好軍民聯防,全面提高后勤自衛作戰能力。三是要提 高防護能力。無論是后勤機動、物資供應,還是前接后送傷員等,都要符合 對敵斗爭的要求,不但要搞好隱蔽、偽裝和防護,而且要經常研究敵人襲擊 破壞的方式方法,掌握敵人襲擊破壞的特點、規律,不斷改進在敵人襲擊破 壞下的保障方法,做到既能有效地保存自己,又能在嚴酷的環境中不間斷地 實施后勤保障。 高技術條件下高寒山地作戰后勤保障對策思考 曾建國 曾云齊 邵榮德 高技術條件下高寒山地作戰后勤保障,由于受高技術武器裝備和戰場特 殊的自然氣候、地理環境影響,具有許多十分明顯的個性特征,一般條件和 一般地區作戰的后勤保障模式是很難適應其保障需求的,必須以作戰需要為 基本前提,優化構成后勤保障模式系統的各要素,以便形成適應這一地區作 戰的全新的后勤保障模式。 一、改善后勤指揮手段 高技術條件下高寒山地作戰,后勤保障能否在極其困難和復雜的情況 下,及時有效地保證部隊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后勤指揮效能的高低。 改善后勤指揮手段是提高后勤指揮效能,進而提高后勤保障效能的重要措施 之一。 (一)改進后勤指揮器材。當前,應盡快改變在指揮器材改進研制方面 存在的零敲碎打、分散自流的做法,將其作為一個系統工程,由總部集中技 術力量和資金,在充分調查論證的基礎上,科學確定指揮器材的品種、規格、 數量,并作為后勤裝備器材列入編制,進行統一研究改進和開發生產。設想 以集團軍、師、團后勤及后勤分部為基本指揮單元,研制并裝備相應的指揮 系統,每個系統的構成應主要包括野戰指揮車、專用指揮帳蓬、自動化硬軟 件系統和指揮作業工具等。指揮器材的改進必須以野戰化為前提,做到適用、 抗震、輕便、耐寒,便于拆卸、搬運、安裝等。實現上述設想,盡管可能因 受經費制約存在一定困難,但只要集中財力,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是可以 辦到的。從總體上看,可能比目前這種各自為戰、效益低下的辦法,還要少 花錢。 (二)建立完備的后勤通信系統。后勤通信系統是后勤指揮信息的傳輸 渠道,是制約指揮效能的關鍵環節。平時應按戰時單獨建立后勤通信網的要 求,在隊屬通信部 (分隊)編齊配夠后勤通信裝備和力量,以利于演習和戰 時單獨建立適應需要的后勤通信網,使之既能按級聯絡、越級指揮和中間轉 信,又能滿足開設固定指揮所和動中通的要求。同時,應下大力解決建立計 算機聯通網絡的問題。要進一步健全后勤自動化工作系統,除繼續充實完善 戰區后勤自動化工作站外,在后勤分部、集團軍、師后勤應建立相應的自動 化工作室,在旅、團后勤設立專職自動化工作人員。 (三)提高后勤指揮有形要素的標準化程度。后勤指揮有形要素一般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