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書迷正在閱讀:海灣戰爭、諜海煙云、鄰人、大清棋局:明亡清興卷、宋案重審、生逢宋代、長樂歌、你到底,有沒有男朋友、我的丹田是地球、江山爭雄
(五)保障空間跨度大,保障力量多元構成,后勤組織指揮復雜 高寒地恒邊境反擊戰役的戰場空間廣闊,使戰役后勤的保障空間跨度顯 著增大。同時,由于參戰部隊構成復雜,保障力量單元也顯著增多,戰役后 勤既要指揮建制后勤力量,又要指揮臨時抽組和加強的各種后勤力量;既要 組織部隊后勤內部協調,又要組織與地方支前機構的協調,加上高寒邊境地 區地形分割,通信聯絡不暢,橫向聯系困難,戰場情況變化急劇,戰役后勤 很難及時準確地掌握物資消耗、人員傷亡和武器裝備損壞情況。因此,戰役 后勤組織指揮將十分復雜、困難。 (六)敵情威脅嚴重,自然環境惡劣,后勤防衛和防護任務加重 高技術條件下高寒地區邊境反擊戰役,后勤保障面臨的不利影響因素也 是多方面的。一是面臨敵兵力、火力的直接打擊。二是面臨分裂主義勢力的 多種破壞。三是面臨自然環境的嚴重威脅。在高技術條件下高寒地區邊境反 擊戰役中,戰役后勤的生存條件與保障任務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只有加強 后勤防衛和防護,戰勝來自各方面的威脅,才能完成各項保障任務。 二、高技術條件下高寒地區邊境反擊戰役后勤保障需要把握的基本 原則 (一)立足三高,超前準備 高技術條件下高寒地區邊境反擊戰役的 三高特點,即高技術武器裝 備用于戰場、高原山地和高寒氣候的戰場環境,不僅使后勤保障面臨著許多 新情況、新問題,而且對后勤保障提出了高標準、高要求。必須在邊境無戰 事之時,就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立足三高要求,超前實施準備。 在物資準備上要超前儲備,在保障設施、裝備準備上要超前建設,在勤務力 量準備上要超前組織,只有不間斷地實施超前準備,才能在邊境有戰事時提 供及時的保障。 (二)集中精銳,聚焦支援 高技術條件下高寒地區邊境反擊戰役,是一種特殊情況下的局部戰爭戰 役。戰役性質的特殊性,雖然限制了戰役規模,但戰役的戰略性決定了戰役 力量編成極其復雜。要使戰役后勤保障能力與保障任務相適應,戰役后勤力 量的組織必須在戰區軍民整體保障力量的基礎上,根據需要,從全軍后勤范 圍內抽調各種保障力量,集中精銳,超常編成,實施強有力的保障。戰役目 標的特殊性,雖然限制了戰役在邊境局部空間進行,但部隊的調動與機動和 各項保障與支援活動,將要在戰役后方廣闊空間通過有限的交通線實施,因 此戰役后勤必須利用有利條件,克服不利影響,從戰役乃至戰略后方多方向 組織對戰場的聚焦支援,以及時保障戰役需求。 (三)高層指揮,周密協調 高技術條件下高寒地區邊境反擊戰役,保障力量眾多,構成復雜,必須 建立高層次的戰役后勤指揮機構,實施高度集中統一指揮。通常應由總部組 織戰略后勤與戰區后勤以及各戰區后勤間的協調,戰區組織諸軍兵種和各戰 役軍團后勤問的協調,各戰役軍團組織部隊后勤間的協調,各級都要組織好 軍地保障力量間的協調。 (四)全面籌劃,突出重點 高技術條件下高寒地區邊境反擊戰役,后勤保障對象多、范圍廣、要求 高、難度大,戰役后勤保障力量超常編成。因此,在組織戰役后勤保障時, 必須在全面籌劃的基礎上,突出保障重點,實施有重點的全面保障。要針對 三高特點,在物資保障上重點保障好高技術裝備器材和防寒物資的供應, 在衛勤保障上重點組織好高原病和凍傷的預防與治療,在技術保障上重點加 強高技術裝備和重武器及車輛的維修,在運輸保障上重點搞好各種運輸手段 的綜合運用。 (五)土洋結合,揚長補短 高寒地區邊境反擊作戰,敵我雙方實力相近,各有長短。戰役后勤必須 立足現有裝備,采取 土洋結合的方式方法,力求揚長補短,保障戰 役的勝利。因此,戰役后勤一方面要把目前有限的先進保障手段與傳統的保 障手段巧妙結合運用,充分發揮我軍后勤保障的光榮傳統,彌補后勤高新技 術裝備的不足,千方百計保障戰役需求;另一方面要有重點地發展和改進適 應高寒地區后勤保障需要的后勤裝備,以便更有力地保障戰役需求。 (六)防衛防護結合,生存保障并重 高技術條件下高寒地區邊境反擊戰役,高技術偵察手段和高技術兵器給 戰役后勤安全造成嚴重威脅,邊境地區的復雜社情也給戰役后勤穩定帶來一 定影響,高山缺氧和高寒氣候使后勤人員體質下降,裝備效能降低,保障任 務重與保障活動受限制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戰役后勤必須貫徹 防衛與 防護相結合,生存與保障并重的原則,采取有效措施,與敵情威脅和自然 危害作堅決斗爭,提高后勤生存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保障任務。 三、高技術條件下高寒地區邊境反擊戰役后勤保障對策思考 (一)因地制宜,建立統分結合的聯勤指揮與保障體系 高技術條件下高寒地區邊境反擊戰役,參加戰役后勤保障的不僅有諸軍 兵種建制后勤力量,而且還將有大量的戰略后勤支援力量和地方支前力量。 為了充分發揮諸軍兵種和軍民整體保障力量的作用,戰役后勤必須建立統一 的聯勤指揮與保障體系。 戰役后勤指揮體系總體上要與戰役指揮體系相適應,并根據后勤保障任 務和力量布局相應確定。首先,應建立由戰區副指揮員統一領導的,有戰區 后勤指揮員、戰區空軍與二炮常規導彈基地分管后勤工作的副指揮員、戰區 司政機關有關領導以及地方支前負責人參加的戰役后方指揮機構,負責統一 籌劃、協調戰役后勤保障、交通指揮、支前動員和后方防衛等項勤務。在戰 役后方指揮機構之下,建立具有相對獨立指揮和勤務職能的兵站指揮部和交 通運輸指揮部。在作戰地區,建立由戰區后勤副指揮員統一領導的,有省軍 區一級后勤、戰區司、政、后機關和戰區空軍有關部門以及地方支前領導參 加的戰役后方前進指揮機構,負責指揮、協調作戰地區諸軍兵種部隊的聯勤 保障。根據需要,亦可建立戰役后方方向指揮機構,具體負責某一獨立方向 上的聯勤指揮。 戰役后勤保障體系應與聯勤指揮體系相適應,并根據不同地區的保障任 務確定。在聯勤保障的組織形式上,建立由戰區后勤為一級保障環節,陸軍、 空軍、二炮戰役軍團為一級保障環節,在戰略后勤和軍委空軍、二炮后勤支 援下,與師以下部隊后勤緊密銜接的統分結合保障體系。在戰役后方支援區, 根據后方作戰部隊、機場、二炮常規導彈部隊和后勤基地的配置布局,劃片 就近組織聯勤保障;在運輸中轉區,根據部隊一日開進距離,沿交通運輸線 配置中轉兵站,以節點為中心,劃段組織綜合保障;在作戰地區,依托后勤 前進基地,按作戰方向部署野戰兵站,劃片就近對作戰部隊和航空兵場站實 施聯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