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書迷正在閱讀:海灣戰爭、諜海煙云、鄰人、大清棋局:明亡清興卷、宋案重審、生逢宋代、長樂歌、你到底,有沒有男朋友、我的丹田是地球、江山爭雄
部隊機動作戰時穿梭交叉,甚至與敵形成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局面, 逐級保障根本無法湊效。 3、網狀部署,梯次展開 戰役后勤指揮協調中心,應在 大后勤思想的指導下,加強對整體保 障力量的集中統一指揮和協調,以戰略后勤和地方力量為依托,以后勤基地 為骨干,以機動保障力量和預置保障力量為補充,在戰役全地幅內網狀部署, 統一保障。以主要交通線和機動走廊為軸線,戰役全縱深梯次展開,接力保 障。構成對機動作戰的左右銜接,前后貫通的保障網絡,形成多方向、多層 次的保障機制。這樣部署、展開的特點:一是彈性大。做到部隊到哪里,就 由哪里去保障,部隊到哪里,哪里能保障。二是應變性強。特別是在戰場重 心頻繁移動情況下,便于及時調整保障力量;三是可靠性好。有利于戰勝敵 對我保障活動的封鎖和對我交通運輸線遮斷后的保障。 4、建立快速的后勤后備力量動員體制 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依托地方力量搞保障是我軍的一大優良傳統。 在未來高技術條件下戰役軍團機動作戰中,仍應立足于依靠地方政府和人民 群眾的全力支援保障。當前,首先要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同時, 盡快完備國家的動員立法工作;其次是要建立和完善平戰結合、軍民協調的 后勤快速動員體制和動員系統;第三是應統一規劃,制定完善的后勤動員計 劃;第四是應劃區建立后勤預備役部隊。 三、強化 空間意識,著眼立體同步保障 高技術條件下戰役軍團機動作戰,首先機動是高度立體的。戰役軍團為 達到快速機動要求,不僅要在陸上實施摩托 (機械)化、鐵路輸送等多線、 多路平面機動,而且要廣泛進行海上、空中的立體機動;其次作戰行動也是 高度立體的。陸、海、空軍和二炮為達成一個共同的戰役目的,不可避免地 要在廣闊的戰場空間內,從不同的層面、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聯合出擊,以立 體對立體與敵交戰。 立體戰爭依賴于立體手段的保障,立體化的整體協同作戰,依賴于一體 化保障體制作保證和以大量立體保障裝備作后盾。我們認為提高立體同步保 障能力的基本途徑主要是: 1、加快 三軍聯勤步伐,從體制上為立體同步保障捋順關系 首先, 三代的劃分區域應加快向戰區、跨戰區過渡。因為機動作戰 的空間已遠遠超出了所劃分的區域性保障范圍;其次,必須逐步充實三代 內涵。方向是不斷充實統供內涵,逐步縮小專供,最終完成三軍聯勤。 2、加速研制、開發、列編后勤立體裝備,為立體同步保障奠定物質基礎 戰役軍團尤其需要盡快大批量裝備技術性能優良、運載量大、防衛能力 好的運輸直升機,有利于克服地面障礙,在快速、隱蔽機動兵力兵器的同時, 便于遂行立體同步伴隨保障;在部隊機動途中,能夠實施空中垂直投遞保障; 可以在敵后大縱深、大面積開辟前進補給基地;在特種作戰中實施特種保障; 在空中建立立體流動式戰役后勤指揮,提高指揮效能等,其諸多優長已為美 軍在海灣戰爭中給予了充分展示。 集團軍一級可考慮編制航空部,統管全集團軍航空兵器。本級轄3個直 升機大隊 (其中一個大隊為后勤運輸直升機大隊);師編1個直升機大隊, 轄3個中隊 (其中一個后勤運輸直升機中隊)。每個大隊18架飛機,每個中 隊6架飛機。這樣,戰役軍團建立立體保障力量就有了條件。 3、加強立體保障協同訓練,實現三個同步 立體保障對我們是一個新課題,裝備性能不熟悉,方法生疏,缺乏經驗。 保障活動涉及單位多,協同困難,既有后勤與部隊的協同,又有兵種、軍種 后勤之間的協同,還有軍種與兵種的協同,因此,應通過強化協同訓練,盡 快達成后勤立體保障與立體機動作戰在時間、空間和內容上的三個同步。 四、強化 生存意識,著眼后勤保障環境安全穩定 高技術既大大改善了軍隊一方的機動作戰能力,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另一 方的反機動作戰能力。機動與反機動的斗爭愈演愈烈。各國軍隊普遍把打擊、 破壞直至癱瘓對方后勤系統,遮斷其供應線,摧毀其戰爭潛力,作為反機動 的 殺手锏。后勤的安危干系著整個機動作戰的成敗。因此,各級指揮員 在戰役全過程要始終把后勤的生存作為戰場關注的焦點,并不惜一切手段和 代價確保其安全。 1、前后作戰一體化 好處:一是便于形成整體的打擊力量;二是便于與部隊相互提供保障。 戰役指揮員應把戰役后勤的局部防衛作戰,納入戰役軍團的整體作戰給予統 盤考慮,實行統一籌劃,統一指揮,統一實施。做到后勤布勢與作戰布勢一 體;后勤隱蔽偽裝與作戰隱蔽偽裝一體;后勤保障行動與作戰行動一體。這 樣戰役后勤的生存就有了依托。 2、防護與防衛統一 即被動的自我防護與積極主動的對敵打擊相統一。戰役后勤必須堅持一 手拿矛,一手執盾,做到有效地防,主動地打。 防的首要的問題是想方 設法把自己隱蔽偽裝起來,解決的途徑有四條:一是在加快研制、開發新型 隱形后勤技術裝備的同時,應急措施是全力挖掘傳統隱蔽偽裝手段潛力。例 如,對后勤目標廣泛進行隱真示假、涂色變形等欺騙性隱蔽;人員、裝備、 物資入坑進洞,躲藏式隱蔽;利用不良天候、施放煙幕、電子迷惑,技術對 抗性隱蔽等。這方面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已為我們提供了大量成功的經驗。 二是善于發現和鉆敵高技術的空子。任何技術都有其不足之處,我戰役后勤 可以利用其偵察監視系統的缺陷、空檔、盲區、死角達到隱蔽自己的目的。 利用其時間差、位置差、空間差靈活遂行各項保障活動。三是以動制打,以 動保安。相對于固定目標來說,運動目標不易遭敵打擊。比如伊拉克 飛毛 腿導彈固定發射架,在幾天之內幾乎全部被美軍空中火力摧毀,而機動發 射架卻給美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絕大多數直到戰爭結束仍安然無恙。因此, 戰役后勤從整體部署到各要素配置,都應頻繁挪動、位移,盡量減少在一個 點上的停留時間。四是廣泛組織后勤佯動。特別是在戰役機動時,應廣泛組 織部隊、民兵和人民群眾,以人員、車輛的多路、多方向佯動,掩護戰役后 勤安全。 衛的問題重點應做好三點:一是戰役指揮員應給后勤以足夠的 防衛兵力、兵器加強和提供可靠的對空安全掩護。后勤防衛的重點要轉到防 空襲、防空 (機)降、防敵大規模迂回穿插兵團打擊上來。二是建立戰役后 方防衛中心,統一指揮協調防衛行動。這個中心應在戰役指揮員的統一指揮 下,以戰役后勤為主,后方地域內有關單位和民兵構成。三是完善后方防衛 體系,應以警、勤、民的防衛力量為骨干,充分發揮后方地域內的整體打擊 力量,構成高、中、低的防衛層次,形成遠、中、近的打擊能力。這樣戰役 后勤保障環境的安全和穩定就有了更大的保證。 3、 離散式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