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書迷正在閱讀:海灣戰爭、諜海煙云、鄰人、大清棋局:明亡清興卷、宋案重審、生逢宋代、長樂歌、你到底,有沒有男朋友、我的丹田是地球、江山爭雄
使之具有快速反應、快速機動和綜合保障能力,在完成應急保障任務中,真 正發揮 拳頭作用。 (二)立足現有,著眼發展。戰區應急保障部隊建設的起點,不應超越 國力和軍隊建設經費的可能,不能脫離我軍后勤建設的實際,必須立足現有。 當然,強調立足現有的建設原則,并非不講發展。立足現有與著眼發展并非 矛盾,前者指建設的起點,后者系建設的目標,兩者構成一個事物發展的完 整過程。只有正確把握好 低起點與高目標的辯證關系,才能有效地 避免重復建設和盲目發展,提高戰區應急保障部隊建設整體效益。 (三)規模適度,重點突出。所謂規模適度。就是要站在戰略、戰役的 高度,加強對應急保障部隊建設的宏觀控制,使建設投量與我軍戰略和戰區 戰役需求相適應,建設投向與應急保障部隊所擔負的保障任務相一致,防止 全面開花,平均建設。所謂重點,就是按照 精干、靈敏、適用的要求, 設計戰區應急保障部隊編制的規模,切忌 大而全。從實際需要考慮,我 國堅持和平共處,反對地區霸權,不搞對外擴張,這就排除了我軍遠離本土 作戰的可能,在高技術局部戰爭中,有強大的戰略、戰役后方作后盾。因此, 戰區應急保障部隊建設的規模須適度,攤子不宜過大,重點須突出。 (四)平戰結合,建管并重。所謂平戰結合,建管并重,就是要做到平 時的建設與戰時的需要相統一,建與管相結合,克服重供輕管、重建輕管、 重錢輕物、重保障輕訓練的現象。試想應急保障部隊建設得再好,如果平時 與戰時脫節,訓練與管理跟不上,也只能是花拳繡腿,起不到實際作用。 因此,戰區應急保障部隊建設必須堅持平戰結合,建管并重的原則,通過加 強平時的戰備訓練、正規化管理、提高人員素質等,才能保證應爭保障功能 的充分發揮和再生。 三、戰區應急保障部隊建設規模的基本構想 戰區應急保障部隊是我軍重點方向、重點地區戰役后勤的應急機動保障 力量,起到保障當前,銜接后續,為戰役后勤展開全面保障贏得時間和爭取 主動的作用。主要任務是擔負作戰部隊在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初期階段的 應急保障。其建設規模的基本構想是:按照建制與寓于相結合的原則,采取 模塊組合方式,以保障一個times;times;times;遂行一次抗敵局部入侵機動反擊作戰 (times;times;天)的應急保障需要為參照系,進行總體設計。應急保障部隊機關(司 令部、政治部、業務處),下轄6營3隊1庫 (彈藥、油料、軍需、衛生、 運輸、修理保障營、警勤隊、管線隊、防疫隊,綜合物資庫),并在保障分 隊中增編坦克、火炮修理力量,總員額為times;times;times;times;人左右,對機關及分隊實 行預編、人員預任和物資預準備的 六定(定單位、定品種、定數量、定 人、定車、定庫)應急保障方案,集專業化、綜合化、戰斗化為一體。平時 由分部抓好建設和管理,戰時歸戰區后勤直接指揮,或配屬戰役軍團由合成 軍后勤指揮。其主要要優長是: 第一,便于建設和管理。應急保障部隊各類預編人員、裝備、物資器材 基本上能在分部范圍內調整解決,有利于抓落實。同時,由于應急保障部隊 采取預騙和寓于的方式,一套人馬、雙重身份,同一機構、兩重任務,建管 一致,平戰結合,也便于建設和管理。 第二,便于遂行各種類型的應急保障任務。一是組合式的 模塊編成 結構,一方面可以根據不同的任務性質以靈活的編組形式,構成相應的保障 實體,為遂行不同類型和規模的保障任務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可以充分 利用分部的既定部署,針對不同的作戰方向和地區,就近調遣相應的保障分 隊,從而避免了遠距離的機動,近中求快,提高保障時效。二是預編精干的 組織機構,為實現快速反應、快速機動和保障奠定了基礎,在高技術局部戰 爭戰役后勤應急保障中,始終突出了快和動,達到以快制快的目的。 第三,便于實施高效的組織指揮。應急保障部隊在戰時歸戰后勤直接指 揮或配屬戰役軍團由合成軍后勤指揮,均具有合成性、權威性和快速性,便 于組織指揮和協調控制。 四、加快戰區應急保障部隊建設步伐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的幾個問 題 (一)預編問題。戰區應急保障部隊采取預編的形式寓于分部之中,理 論上是可行的,但能否保證預編的嚴肅性、有效性,就成為建設應急保障部 隊的關鍵所在。實踐證明,這種做法由于沒有軍務部門的正式編制,不利于 增強責任感,影響應急保障部隊效能的發揮。為此,我們設想:應急保障部 隊的編制應以任命的形式下達 空編制,井授予番號,頒發編制表,以示 權威性。 (二)預任問題。組織落實是加強戰區應急保障部隊建設的前提。我們 認為,為增強預任干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應急保障部隊干部的預任應由相 應權限的干部部門下達正式任命書。按照 雙重身份的原則,在任命現行 職務的同時,又明確其預任職務。首次預任后,一般不得隨意變動,以保證 應急保障部隊的人員能定位在崗。 (三)裝備問題。保障裝備的水平,從某種意義上講決定了保障能力的 高低。目前,后勤分部的裝備水平總體上還比較落后,因而制約了應急保障 部隊保障能力的提高。為此,我們建議,在后勤分部充分挖掘潛力的同時, 上級有關部門應加強應急保障部隊所需裝備的研制,并在政策方面給予適當 傾斜,優先為應急保障部隊重點裝備比較先進的指揮、通信、機動、野戰醫 療、裝卸裝備和野外生活設施等。 (四)經費問題。由于應急保障部隊不是一個獨立的建制單位,其裝備 維修保養、人員訓練等經費沒有正常來源,單靠分部以及各應急保障分隊想 法自行解決,顯然不是長久良策。因此,為加快戰區應急保障部隊建設步伐, 建議總部機關參照應急機動作戰部隊的做法,規范應急保障部隊的經費標準 制度。比如在正常經費的基礎上,對預編的戰區應保障部隊給予經費適當的 補助,以提高其戰備和建設水平,并明確執行訓練任務和應急保障任務時的 標準等,確保其建設經費的正常需求。 迎接挑戰 超前準備 ;高技術局部戰爭條件下海軍戰役后勤建設探要 王大龍 林成軍 伴隨著世界高新技術的發展,以反映時代特征的新型的軍事斗爭形態 高技術局部戰爭便客觀地被推向并占據了人類軍事斗爭的歷史舞臺,從而 使現代戰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變革時期,那么,高技術局部戰爭對海軍戰役 后勤提出了哪些新的課題?在未來高技術海上局部戰爭中,要實現 保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