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節
書迷正在閱讀:月亮奔我而來、偽裝結婚、高技術備件下局部戰爭戰役后勤保障研究、海灣戰爭、諜海煙云、鄰人、大清棋局:明亡清興卷、宋案重審、生逢宋代、長樂歌
她沉吟半響,覺得其實前者還是更可行的。 她如果怕混亂,完全可以控制一下數量,如果建設的稍微大一點,按照現有的位置,差不多六個別墅也差不多了。徐莎在本子上寫寫畫畫,也就規劃了起來。 其實想想,如果現在蓋了,就算暫時不賣,也是蓋了更好。如果再等過些年,政策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不同,九十年代和千禧年之后也不同。 至于她穿越之前,更是日新月異的日子了。 她打定主意,看著記事本上密密麻麻的記錄,忍不住自己都笑了起來。雖然他們水木服裝是一個高速運轉的賺錢機器,但是她自己也真是一個高速運轉的花錢機器了。 得虧,我們現在還不是什么股份制,他們夫妻自己說了算,不然這可真是難搞。 向晴就跟她感慨好幾次了,她就是見不得錢放在賬上,但凡有錢,就一定要搞點什么。搞得她這財務的整天跟著憂心忡忡。她低頭點了點本子,她能現在的兩個大事兒就是,一則是建設食品廠。二則是別墅。 食品廠江楓已經去談了機器,其實徐莎和江楓是有方便面的配方的,他們在國外大張旗鼓,無非是做給別人看。徐莎看著現有的事情,又加了一句“廣告”。 如果方便面廠運營起來,對于這種新興產品,那么肯定不會立刻被人接受。 這個時候,廣告和銷售部就是很重要的存在了。 徐莎現在還記得火車上那熟悉的叫賣,她的第一波商品,也是準備只走方便面和火腿腸這兩種大眾必備。如果想要打廣告,不用說了,這一定是很貴的。 徐莎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自言自語:“我親愛的水木啊,一定要多給我賺錢哦?!?/br> 她也想過了,如果那個時候實在錢不夠,她還可以把她跟江楓的小金庫倒騰一些出來。當然,現在距離開工肯定還早,不過計劃是要定下來的。 她寫了好一會兒,放下筆,看向窗外,就見此時正是下班時間,難得的,今天似乎沒有加班,大家興沖沖的都準備出門,熱鬧不像樣。 她站在窗口,覺得人的快樂好簡單啊。 果然是要求的多,就會比較忙一點。 她以前也是一樣的咸魚,就活的比較簡單。 可是,如果現在讓她再過咸魚生活她愿意嗎?也是不愿意的,雖然現在很累,但是總是覺得,還蠻充實的。 畢竟她以前咸魚是真咸魚。 下班有人騎著自行車,有人則是步行,這條路步行大概五六分鐘,就是他們村的公交車站點。有人是做公交車走的。所以說發展總歸是日新月異。 三年前這邊還是城中村,現在就已經順利的通上了公交車,而且上下班時間那可是爆滿。 按理說,徐莎他們這邊已經都發展起來了,他們旁邊的土地不至于空著,零星一些人家,也不過十幾戶,其實可以動遷的。但是人都有這個感覺,在哪兒蓋廠房不是蓋呢。而且廠子大了能盤活當地的經濟。所以靠近城市的一些村子,條件就放的很寬很好。相比于這邊要價高,自然是來一波走一波。一直沒有人談攏了。 不過你要說是獅子大開口嗎? 那也不是,這事情要分怎么看的。 他們這邊因為水木服裝的人流量。整體的經濟都偏高一點,也活躍一點,人家在家門口就能擺個小攤子。這是能賺錢的事兒,你既然想讓人走,肯定就要給出合理的價格了。 可以說,大家都有各自的立場,誰也沒錯的。 不過因為這個動遷的事兒,所以水木周遭的地方一直都是空著,這一次是江楓去談的,他們賠償給的滿意,人家自然也就搬了。 所以說就是這么回事兒,只要人家沒有獅子大開口,你也覺得確實需要,那么就可以談得攏。 不過該說不說,這邊確實發達了很多。 特別是一下班,徐莎遠遠的都看到外面的小吃攤子了。 周圍的人都曉得服裝廠工資不低,上下班特別愿意過來擺攤?,F在有工作的人都看不起小商販,卻不知道包子有rou都在褶里。他們是很賺的。 說不好,都是工人的好幾倍呢。 很快的,徐莎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詫異的挑眉:“咦,那是……?” 她想了一下,那不是小荷花嗎? 最早給她挖蘑菇,后來又給她干活兒,還會縫小抹布貼補家用的李荷花。 此時荷花都是十九歲的大姑娘了,她和林嬋手挽手一起出去,看起來關系挺好。不過,也不意外就是了,他們村里的這些孩子,都時常在一起玩耍的。 不過小荷花來他們這邊上班,倒是沒找她。 荷花和林嬋兩個人一起來門口買燒麥,林嬋跟荷花說:“荷花姐,我剛來的時候,一頓能吃十個都不飽……” 荷花使勁兒點頭:“我也是!” 她家里困難,家里孩子能都養活都很不容易,所以她也沒有念過什么書。原以為自己可能就跟村里的女人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倒是因為徐大娘回鄉,引發了她想出來看一看的沖動。 她鼓起勇氣來了這邊,不過也是不敢去別人的廠子,生怕被騙。只是依照徐婆子的話,找到了這邊,就在她猶豫要不要找徐莎的時候,自己竟然面試上了。 而且,還分配了床鋪! 荷花覺得,自己超幸運的,既然自己安定了下來,她也沒有專門去找徐莎,給她添麻煩。一來二去,也就沒碰見。這次林嬋分到他們班,她可真是好詫異。 不過,也是高興地。 家鄉的小伙伴啊。 “你買什么?” “我也沒想好,不知道晚上吃什么,我看看……” 兩個人碎碎念,但是卻熱情洋溢。 許多女工,都是如此。 第108章 回鄉(三更合一) 徐莎和江楓兩個人招待了幾天的嚴老師幾人, 幾人并沒有在這邊久留,二人打算先去上海,再去首都。本來嘛, 他們這次回來都是想要去各自的家鄉看一看的。 年輕一代的人不理解鄉情, 但是這些老一輩兒,卻在重視不過。 這幾日蔣老師也過來了, 一直跟他們混在一起, 臨走的時候也格外的歡喜, 人生三大喜事, 他總是占了一樣“他鄉遇故知”。聽說袁老幾人都想提前在江楓他們買下的山頭兒蓋房子, 他也堅定的說自己也要一個。不管是哪個人, 江楓都沒有提前答應,雖然已經和徐莎定下來會開發,但是他們還是要完善一下的,什么也沒有的口頭約定,江楓覺得是不可的。 好在,大家也都了解他的謹慎。 送走了幾位老爺子,夫妻二人商量了一下, 準備回老家看看, 他們也是好幾年沒有回去了,而過一段時間的趕上年底事情多, 倒是現在最合適。 臨走之前,徐莎主動去了林家兄妹那邊, 這樓她不是第一次來,改成宿舍之后還是她領人驗收的。不過住上人之后倒是第一次過來。傍晚進進出出的人不算很多了, 徐莎來到林家兄妹的宿舍敲門,門里傳來女孩子的聲音:“誰啊?!?/br> 徐莎:“林嬋, 我是徐莎?!?/br> 屋里傳來啪啦的聲音,似乎是什么落了地,不過很快的就有人來開門,林嬋驚訝的臉蛋兒紅撲撲的:“徐總,您怎么來啦?” 隨即又覺得這樣說好像不好,趕緊說:“您快進屋?!?/br> 徐莎嗯了一聲,她一進門,就看到還有兩個姑娘,一個是認識的李荷花,另外一個倒是不認識,三個姑娘似乎正在吃晚飯,三人坐在小板凳上,屋子中間擺了張桌。 那兩人也趕緊站起來,格外的恭敬:“徐總?!?/br> 徐莎:“荷花吧?你還認識我嗎?” 李荷花點頭:“認識,徐jiejie?!?/br> 這么些年,他們家人一直都感謝徐莎的。 徐莎笑著說:“對啊,又沒有外人,你們不必叫我徐總,叫我徐jiejie就可以了?!?/br> 她反手把門關上,說:“我沒打擾你們吧?” 林嬋趕緊:“沒有的,您快坐?!?/br> 她拖過椅子,又趕緊問:“您吃飯了嗎?跟我們一起吃一點?” 三個人看得出來都很局促,仿佛徐莎是什么大老虎。 徐莎:“我吃過了,我過兩天要回一趟老家,就想過來問問你們,有什么要帶回去的嗎?” 她補充:“你們不用這么緊張的,這是你們同事???” 李荷花點頭,隨即又趕緊說:“這是我表妹,是五個月前來咱們工廠的,她原來也來過咱們村?!?/br> 撓頭淺淺的笑:“您應該不記得的?!?/br> 徐莎倒是溫和:“怪不得我覺得有點面善,原來是這樣?!?/br> 大概是徐莎態度不錯,幾個人的緊張倒是好了幾分,林嬋也趕緊說:“我要給妞崽寫信,我還給她買了禮物,您、您方便幫我帶給她嗎?” 徐莎點頭,笑了笑。 她之所以過來,也就是因為這個,不然林家兄妹在老家也沒有什么靠得住的親戚朋友,他們怎么可能有捎帶這種事兒。正因為想到他們兄妹跟妞崽那是整天混在一起的好伙伴,所以徐莎才過來。 “徐總……徐jiejie,我、我也能麻煩你嗎?”李荷花沒忍住,開了口。不過也趕緊說:“我不捎沉的東西,我就是想讓您幫我把錢帶回去?!?/br> 她撓撓頭,不好意思:“這樣我就能省下一點匯款錢了?!?/br> 徐莎:“行吧,不過你們自己寫信,把錢的事兒說清楚?!?/br> 李荷花趕緊點頭,她笑開了花,說:“謝謝您?!?/br> 徐莎看著她的笑臉兒,問:“在這邊還習慣把?” 李荷花:“習慣的,我們都過的很好的?!?/br> 李荷花最感激的人就是徐莎了,最早的時候,他們吃不飽穿不暖,家里弟弟meimei餓的哇哇哭,后來是徐莎給他們攬了活兒,讓他們的生活多了點貼補。 他們最起碼勉強能吃飽飯了,后來這個活計不成了,不過村里又開辦了村工廠,她mama有了正式的工作,一個月能賺個十七八塊,家里日子就松快了一些。這個時候他們家的日子可算是稍微緩過來了。不過要說攢下來錢,那也是沒有的,她爸爸腿腳不好,他家孩子又多,就算有個工人也無非就是吃的飽肚一點,想攢錢是不可能的。 也是這個時候,徐奶奶回家鄉了,李荷花最仰慕的人就是徐莎,所以她毫不猶豫,包袱款款就離開了家。這是她做過的最大膽最驚心動魄的選擇。 也真是好在,她沒有選擇錯。 她現在工作超過一年了,她的基本工資是三十五塊錢,但是她每個月有三塊錢的副班長費,加上她住在這邊也不怕加班,基本上每個月都是七八十的。 她去年年末抽獎,還抽到了一床枚紅色的“太空被”,雖然因為一定要參加抽獎,她出發晚了,回到家都初二上午了,可是她還是格外的高興。 李荷花想起這些,笑著說:“我出來了之后,現在rou都能吃上了?!?/br> 他們家一年也就是吃個兩三次,還都是過年過節,但是現在,食堂伙食是很好的,他們不用自己格外買偶爾也會有rou的。她說:“我第一次在食堂里吃到rou的時候差點哭出來。我家切菜都不放那么大的?!?/br> 徐莎被她逗笑了,李荷花還和小時候一個樣兒,和小伙伴在一起的時候,是能抻頭兒的那個。林嬋反倒是話不怎么多,不過林嬋打小兒就是這么個性格。 她話不多,但是心細。 “我也是,我第一次吃到rou的時候,眼淚都止不住?!崩詈苫ㄉ磉叺墓媚镄÷曢_口。 李荷花:“我表妹進廠的時候正好趕上了端午,食堂包了rou粽。我們沒吃過rou粽的?!?/br> 他們的家鄉算是南北交接的中部地區,要說吃甜粽子還是咸粽子,這就不要爭論了。日子過得苦,能吃上總之就不錯了,什么甜的咸的,都好吃! 他們粽子都吃不上,更不要說是rou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