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他不是在說設計,更不是在說規劃。 而是連這座橋梁鐵灰色的用材都給考慮到了! 律風將跨海橋梁橫列在寬敞的屏幕上,白底黑線的勾勒,足夠參會人員看清這座橋梁的全部設計。 “澎洲群島選址區域下方存在大量淺灘,斜拉的航道橋越過中部深水寬闊區域,落位在四米深海床之上。樁基結構以混凝土澆灌,直接延伸至巖土層,保證橋身穩固?!?/br> 他平靜的聲音,講述著一樁曠世工程,仿佛它們按照計劃入海打樁,就能輕而易舉拔地而起。 律風言語之中的信心,源自他和建設集團合作的烏雀山大橋。 那些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建設者,能夠超乎想象地實現他的全部設計。 他相信,建設跨海大橋的工程集團,與他合作的團隊相比,絕不會遜色分毫。 因為,這是中國的隊伍,建設中國的橋梁。 無論它是盤旋山巔,還是跨越海洋,一線施工人員總能以高水準的控制能力,突破精度的極限,震撼關注它的每一雙眼睛。 會場的聆聽,變成了教學般的記錄。 不少年長的建筑師,都在律風講述的設計方向里露出困惑的表情,落筆標注不明白的專有名詞。 太多他們沒有聽說過的應用理論,出現在律風的設計之中。 如果不是律風附上了詳盡的備注,他們必定會懷疑自己聽錯了發音。 他甚至在抗震防災方面,完成了多災害耦合災變方向的分析。 這么完備的講解,已經遠遠超過了單純的橋梁設計。 這可能是會議室里的工程師們,聽過最為復雜的設計闡述。 瞿飛盯著遍布專業數據的ppt,只覺得眼睛和腦袋一樣疼。 “師父,律風說的這些都哪兒學來的???”他聲音低,根本不敢大聲好奇。 翁承先瞥他一眼,勾起得意的笑,“哪兒?當然是烏雀山大橋。你以為地震帶的大橋,那么好設計,那么好建?那可是凝聚了全國頂尖研究成果的作品!” 被師父鄙視了,瞿飛一點兒也不害臊。 橋梁設計就像立雞蛋,有了第一個砸破蛋殼反向思維的創作,后來者怎么看都想象不到其中的不容易。 現在,他親自感受到了。 律風依照單純的數據,想設計的不僅僅是南海橋梁的一個雛形,而是一套完整的建設方案。 這個兩只手、一雙眼的設計師,真的可以變幻出超乎想象的萬種神奇,從一張張設計圖里,講述建造這座跨海大橋的可能性。 復雜深奧的橋梁研究實驗數據,占據了講解的大部分時間。 當整個會場變得沉悶,屏幕再次被鐵灰色占據。 剛才沒能仔細欣賞的鋼結構橋身,清晰地呈現在眾人面前。 它擁有堅硬的三角結構,又有蜂巢般穩固的六邊形。 六方三角的支撐設計,叫他們無比熟悉,好像在什么地方經常見到。 偏偏想不起來。 律風給出的圖像一掠而過,又回到了復雜的數據之中。 他還未詳細講述這段結構的受力分析,忽然,一位年齡較大的建筑師,出聲問道:“你這個六邊三角圖形,是哪里來的靈感???” 他有濃重的沿??谝?,又坐在寶島一列的席位。 自然是島民代表。 可他年紀大,皺紋深邃,好像翁承先一般的年紀,卻又比夏英杰更為謙遜。 律風對待禮貌的老人,總是格外紳士。 他切換出鏤空六方三角的橋身,說道:“這是我參考了中國古建筑的窗戶雕花,做出的設計?!?/br> 律風在文件夾里找出一張圖片,便是清楚明晰的格子門扇,雕刻著堅固優雅的六方三角型。 古代建筑雕花戶牖,屬于大部分人對中國傳統的記憶。 幾乎這張參考圖片出現在投影屏幕的瞬間,會場的老建筑師們,都能聯想起古老而傳統的房門、宮殿。 律風沒讓他們的思緒走得太遙遠,界面一切,便是橋梁中層設計里,穿透了縷縷光線的鏤空六方三角橋身。 他說:“三角是最為穩固的結構,正六邊形則能在密集的三角支撐之中,保證橋身能夠承受上下層高強度作用力的同時,減輕橋體重量。更重要的是——” “它帶給這座橋梁,獨屬于中國的韻律?!?/br> 復雜的鏤空六方三角結構,穿插在雙層大橋夾層,成為了這座鐵灰色橋梁的標志。 原本覺得這橋殺氣重,跟軍艦一樣有硝煙味的人,頓時因為這傳統古建筑的雕花,陷入了深思。 剛剛還像是劍拔弩張的戰場護衛橋,擁有了江南水鄉灰色鏤空墻般的柔美。 他們算是知道,為什么律風能夠設計出烏雀山大橋那樣不可思議的結構了。 因為這個設計師,可以嚴肅專業地闡述設計理念,又能滿腔情懷地談論中華的傳承。 古老血脈流淌的印記,比單純的橋梁數據更能引發老一輩的共鳴。 “蠻不錯的一座橋?!迸_下聽專業分析聽得頭暈目眩的寶島委員,點了點頭。 身邊的老同事,露出了笑意,說道:“我看到它,就想起了故宮的欽安殿大門。紅格窗換一種鐵灰色,原來比寶殿還要莊嚴?!?/br> “艦艇的色嘛,當然莊嚴?!蹦觊L的人,跟夏英杰這樣的青年才俊有不同想法,“其實蠻好的。前些年我還去了遼寧艦,上去就覺得,又平又寬闊,驕傲得很?,F在想想,遼寧艦的鐵灰色跑道,就好像這座橋。牢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