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頁
秦元將上官郁的表情盡收眼底,苦笑一聲,還是查案吧,這件事以后再說。站起身,向那肅立一旁的老方丈合什行禮,簡單問了這案子的情況。 這個尼姑庵因這山峰得名,叫“五指庵”,不大,加上方丈自己,總共只有十二個尼姑,其中有三個尼姑兩天前下山化緣去了,還沒回來。 這尼姑庵香火不盛,沒什么香客來上香,寺廟佛像都是破破爛爛的。 死者法名玄心,二十多歲。一個多月前來寺廟里要求剃度。但方丈說她六根未凈,所以一直沒有答應,便在寺廟帶發修行。 昨天傍晚方丈靜空和小尼姑圓凈在山后散步,看見她獨自一個人往山頂上走,圓凈喊她她也不理,當時也沒在意。但玄心一直沒回來,大家才慌了。今天上午,幾個尼姑上去找她,發現她死在這山頂一塊大石頭下。 現場在五指峰的山頂,離尼姑庵有三四里路。 在方丈的陪同下,秦元一行人又往山頂爬了一會,在距離山頂還有幾百米的地方,秦元擔心破壞現場,吩咐所有人原地待命,自己帶了箱子,和上官郁兩人上去。 吳雄當即部署警戒,將這山頂團團包圍了起來。 這山頂只有一個籃球場那么大,長著幾棵奇形怪狀的古松柏。一塊大石頭后面,躺著一具女尸,秦元和蘇安北繞到石頭后面,秦元觀察了一下現場情況之后,讓蘇安北站在遠處,自己小心地避開有可能存在痕跡的地方,慢慢接近女尸。 他解下官袍鋪在尸體旁邊一塊空地上,踩在官袍上,這樣一來可以避免破壞痕跡。二來可以避免將自己鞋子攜帶的塵土或者其他微量物質帶到現場,從而混淆現場的微量物證。 天氣悶熱,秦元脫了官袍,里面只有一件**,蘇安北本想轉頭過去不看他,可還是有些奇怪,秦元破案神乎其神,所以上官郁想看看秦元究竟是怎么偵破這件案子的。 秦元顧不了這些,他拿了一雙薄薄的手套戴上,開始現場勘查和尸體檢驗。 ps: 說一下吧,本書快完結了。大約就在十一月初左右吧。還有十來萬字吧。 第三百四十章 女尸 這女尸仰面躺在地上,兩臂平伸在身體兩側,手掌朝上,兩腿伸直向兩邊分開。↖頂↖點↖小↖說,長發披散,兩眼圍闔,脖頸上有烏紫的掐痕,觸摸可探舌骨骨折,月白衣裙被解開,敞胸露腹,胸部兩個血窟窿,**被剜,扔在一旁。 尸體已經開始**,胸部出現了**血管網,這是由于尸體內部**氣體大量產生,導致壓力增高,壓迫內臟血液流向體表充滿于皮下靜脈內,透過血管壁將軟組織染色,于是形成這種網狀條紋。尸體腹部也已經出現了**綠斑。 地上有幾攤鮮血,但不多。這有些讓秦元奇怪,一對奶房被剜,流的鮮血應該不止這么一點。這山頂的泥地很硬,沒有留下什么腳印之類的痕跡,地上除了這幾攤鮮血,仔細搜索之后,沒有發現別的痕跡留下。 本來,這種jian殺案如果發現及時,提取到尸體**上的指紋,尤其是奶房、陰.部等部位的指紋,可以成為破案證明犯罪的關鍵。 不過,人的無色汗垢指紋在尸體身上存留的時間一般只有兩個小時,死者昨晚上被看見上了峰頂,今天上午發現了尸體,就算是上午死亡,可現在已經是下午,尸體上的指紋已經蕩然無存,提取不到了。 秦元先粗略地檢查了一下死者外表,除了胸部兩個切割奶房留下的創口之外,死者身體沒有其他創口,處.女膜有陳舊性裂痕。 頸部扼壓傷痕成片狀,頸部壓力解除,顏面淤積的血液仍然可以沿血管流走。一般情況下面部青紫腫脹并不明顯,這與持續壓迫頸部的縊死不同。所以,縊死的面部青紫是很明顯的。不過。結膜出點血和顏面皮膚溢出點是血液漏出毛細血管之外,即使壓力解除也不可能消失。 秦元活動了一下尸體的下頜和脖頸尸僵已經開始部分緩解。 當秦元將尸體翻轉過來,查看背部尸斑,發現尸斑已經固定,指壓不褪色,翻開眼簾,發現角膜高度混濁,已經不能透視瞳孔。 這不由得讓秦元皺起了眉頭,很奇怪地盯著這具尸體。怎么不對勁呢?從尸體出現**血管網和**綠斑現象尤其是尸僵已經開始緩解這一點來看,結合氣溫、濕度判斷,死者至少已經死亡四十八小時到七十二小時(兩到三天),可是,昨天晚上方丈靜空和小尼姑圓凈還看見她上了山頂,應該死亡沒有超過二十四小時,這是怎么回事呢? 尸體是不會說謊的,難道是方丈靜空和小尼姑圓凈說謊?或者她們倆看錯人了? 秦元站了起來,摸著下巴思索著。突然。他咦了一聲,暗叫不對勁,蹲下身去,拿起死者玄心左手臂。翻來翻去看了看,這只手臂怎么內側外側都有紫紅色的尸斑呢?只不過兩處的尸斑顏色都要淡得多。 難道是上午發現尸體的尼姑們翻動過尸體嗎?不對,尸斑在死后二十四小時就回進入浸潤期。這時候尸體體內被血紅蛋白染色的血漿不僅滲入組織間隙,而且浸潤組織細胞。使細胞著色,尸斑已經固定。即使翻轉尸體,尸斑也不會轉移。因此,上午的時候就算發現尸體的尼姑們移動了尸體手臂,尸斑也不會發生轉移。 秦元略一沉吟,便猜出了其中的原因,要出現這種正反兩面都有尸斑,就應該是死后十二小時左右,當尸斑進入擴散期的時候,尸體的手臂位置發生了變化,從手掌朝下平放變成可手掌朝上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