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當今圣上有三位皇子,大皇子為當今太子,皇后娘娘是太子的親生母親,工部還有禮部的大人,一般來說,和皇后娘娘都是同鄉?!?/br> “二皇子秦王,自由聰慧,深受圣上喜愛。十六歲之時,在我朝與突厥的那場大戰中,二皇子臨危受命,以五千鐵騎,日夜兼程三天三夜,星夜偷襲突厥的大本營,生擒他們的首領,使我朝士氣大振,一舉擊潰來犯的爾等鼠輩。從此以后,只要是二皇子所到之處,我朝軍隊均戰無不勝。在秦王十八歲那年,率領軍隊將來犯我天朝的高麗、倭寇等部族,殺的他們丟盔棄甲,最后兩國只能稱臣納貢。圣上大喜過望,封二皇子為秦王?!?/br> “除此之外,當今朝野,擁護,恩、圍繞在二皇子身邊的人,也是非常之多。這天下誰都知道,秦王對于賢士的渴望。凡是被納入秦王府的賢士,一家老少,全有秦王府供養著!” “秦王在民間,也是出了名的賢王,尤其是那年江浙發大水,淹死無數百姓,莊稼更是顆粒無收。當地知縣瞞而不報。秦王偶然路過此地,發現之地,怒斬二十一人貪官,開倉放梁,賑濟百姓。據說,為了此事,秦王被罰在皇宮外跪了七天七夜,直至昏死過去?!?/br> “至于三皇子,為人很低調。從來不關心朝野之時,從不和任何人來往,也不會出席任何宮廷宴會、和大皇子還有二皇子的關系,更是糟糕到了極點,為人孤僻驕傲的很!” 縣丞舔了舔舌頭,意猶未盡的說道。 第一百八十六章 余力之死 三位性格完全迥異的皇子,決定了今后大明朝未來的走向,甚至也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秦元今后可能面臨的問題,不是因為他本身官職的問題,而是因為孟雪的問題。 縣丞這番話說的雖然有些含糊,但是秦元還是聽懂了他的弦外之音。老皇帝根據自古流傳下來的規矩,在加上皇后娘娘在后宮的威望,立了嫡長子為太子,這本來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可是問題就在于,二皇子太出色,出色到幾乎已經掩蓋了太子身上的所有光芒。 這一點,從縣丞的描述中,就能看的一清二楚。 如果秦王是嫡長子,那么自然沒有任何問題,天下的大勢也不會如此不明朗。如今這種情況,老皇帝就算喜愛秦王多一些,也不能冒天下之大違,廢嫡立庶。 這在封建社會,尤其是帝王之家,絕對是大忌!究其根本,這種做法,會觸到無數官宦世家的根本利益! 房間內一片靜悄悄的,縣丞在端著茶杯小口抿著茶水,秦元則端坐在一旁,皺眉沉思,暗暗分析著。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情況下,太子只要不犯錯,等到老皇帝過世,自然就能繼承皇位。但是,從縣丞描述的種種情況來看,這個秦王,恐怕不會就這么甘心將皇位拱手相讓。因為他知道,太子一旦上臺,一定會對他動手?!?/br> “所以兩個兄弟爭到這種程度,縱然表面上相親相親,但是暗地里已經是生死仇敵,無論誰上位,都只能活一個!” “反觀三皇子,就是一個情商和智商都很高的人。他故意和前面二位的關系鬧得很僵,也從來不參加任何宮廷宴會、也不拉幫結伙,就是為了消除前面這二位的警惕之心,將自己的目的大大方方的告訴兩人:我就想做一個閑散的王爺,你們兩個愛怎么爭。就怎么爭,和我沒有關系,無論誰輸誰贏,都別牽涉到我?!?/br> 想到這里。秦元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這個三皇子,比起前兩個人,也是絲毫不遜色??! 千萬不要以為像三皇子的做法,是一個很容易的決定。身處那個位置之人,誰沒有點非分之想? 如果想像三皇子那樣將自身撇的一干二凈,普通人,是萬萬做不到的! 不知道怎么的,聽完縣丞這番描述,秦元的腦海中,忽然就閃過了李世民三兄弟,以及著名的宣武門之變,如今的大明朝,和當時的情況。又何其相似。 知道了二皇子的強勢,那么現在擺在秦元面前的問題是,這個余力,到底要怎么審? “咳咳,大人,恕下官直言,大人今日為何突然想起來要問這個問題?”縣丞在一旁看到秦元久久不語,終于忍不出出聲問道。 秦元這才回過神來,略一思索,正想將余力之事說出來。好歹能有個商量之人,可是就在這時,外面忽然傳來吳雄的驚呼聲。 “大人,大事不妙了?!眳切垡荒樀捏@慌失措。跌跌撞撞的從外面闖進來。 秦元眉頭一皺,略帶不悅道:“發生了什么事情,讓你如此的驚慌?” 吳雄掃了一眼縣丞,顧不上其他,快速道:“大人,那。那余力.......” 秦元心中一沉,趕緊道:“余力怎么了?” “那余力,被人用毒箭,暗殺了!” 就這么一會功夫,就被暗殺了? 秦元顧不上其他,匆忙站起身來,往后堂趕去??h丞和吳雄二人,趕緊隨著秦元的步伐,一起往后堂趕去。 后堂的衙役已經炒炸了天,看到秦元陰沉著一張臉進來,眾人皆是閉上了嘴。 余力正坐在一張椅子上,仰面朝上,他的額頭中間插著一支小小的箭孔,順著傷口流出來的鮮血,帶著青黑色,明顯上面是抹了劇毒的。余力的雙眼瞪的大大的,好像要凸出來一樣,似乎到死都不敢相信,自己就會怎么容易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