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節
林滿堂有些失望,“那以后有機會再親自答謝吧?!?/br> 二月十號,阿壽將改好的書送過來。 李秀琴和林曉瞧著改過的版本,也覺得他改得不錯。 阿壽還帶來了一件事,“我已經跟書肆掌柜談好了,他說這本可以給我千字三十的潤筆費?!?/br> 林曉一聽,立時樂了,“不錯啊,一次就翻了三倍??磥碚乒褚舶l現你是金子了?!?/br> 阿壽小臉通紅,“沒有,他是覺得這書寫得比我上本好。你啥時候跟我一塊去書肆???” 林曉想了想,“明天吧?!?/br> 李秀琴見上面寫了兩個名字,“閨女,這名字我看你還是寫上你爹的名字吧?” 林曉一愣,“為啥呀?” 這可是她自己寫的書。 李秀琴面露擔憂,“雖說你倆是親戚,可名字湊在一起,傳出去名聲不好聽。你知道本來姑娘家寫書就夠引人注意的,更何況還是跟小郎君一起寫?!?/br> 說起來她女兒上次被擄,名聲并未受損。也就是女兒年齡小,農村人沒見過多少齷齪事,才沒有往那方面想。要是女兒稍微大點,十三歲,大伙可能就會怪她女兒小小年紀就知道勾人,人家才會半夜上門擄走的。 李秀琴暗自慶幸著。她也格外注意名聲。 林曉一聽這話,也有道理啊。那些人該不會以為她和阿壽有啥見不得人的關系吧?那可不成。 阿壽聞言也呆住,他想了想主動道,“那不如就將我的名字刪掉吧?反正我也沒幫上什么忙,只是幫著改改而已?!?/br> 當初說好寫兩人名字,李秀琴哪好意思反悔,“不用不用?!?/br> 阿壽覺得林曉太可憐,明明是她寫的書,卻因為他,連名字都不能冠上。 “就這么著吧。反正我也不差這一本。而且我還得這么多錢了呢。這可是打著燈籠都找不著的好事兒?!卑垡桓必斆詷觾?。 李秀琴聽著心里暖和又愧疚,于是就給他做了兩鍋蛋糕。 阿壽從未吃過這么松軟的蛋糕,別提多喜歡了,笑瞇了眼,“嬸子,早知道你們家有這么好吃的蛋糕,我就該早點提的?!?/br> 這孩子太貼心了,逗得李秀琴忍俊不禁,臨走時,送了他好些家里腌制的臘rou和香腸。 阿壽不要都不行。 第二天,阿壽坐著家里的牛車過來林曉。李秀琴不放心兩個半大孩子,也跟著一起去了。 到了書肆,掌柜得知寫的是林曉的名字,也沒說什么,依舊給了千字三十文的潤筆費。作為一個沒什么名氣的新人,給這么多錢已經不錯了。至少比阿壽當時的要貴。 算下來寫書其實并不賺什么錢。她女兒大概花了一個月,可筆墨紙硯也花了五百文,滿打滿算也只有一吊錢。 簽完契書,李秀琴將錢直接給了阿壽,“這書什么時候能印出來?” 掌柜笑道,“我們東家剛從京城買回一批新書,正在排版印呢,咱們這兒的書得要兩三個月才能輪上。你們先別急,最晚五月應該能印出來的。到時候給你們送兩本?!?/br> 這兩本樣書,如果能賣掉,其實也能賺一筆錢。這也是書肆變相給作者的一種福利。 李秀琴點頭,“成?!?/br> 時間一眨眼到了二月十七,新任縣令在路上出的題,到了后,就直接命人印刷,打得眾人一個措手不及。 往年都是縣令將縣里幾個有名望的教諭叫過來一塊商量考題。 可這次時間太趕,為了不耽誤縣試,新任縣令直接將這步省了。 林滿堂提著從縣城買的考籃,入了場。 黎明時分,縣官點名,考生依次入場。 進了考場院中,林滿堂終于見到新任縣令,這是一個年紀極輕的郎君,二十出頭的年紀,穿著綠色官服,身后跟著一眾考官。 縣官點名讓所有做保廩生集到中廳大堂。 縣官高聲唱各個廩生作??忌?,廩生確認無誤后,考生才有資格。若是廩生對考生存疑,縣官查食或扣考。 唱保完畢后,考生依照準考證進入考場。 縣試的考場是由大小相同的科考棚組成,考生從黎明入場,考至太陽落山。 每場考試陋三日揭曉成績,考中者才能進入下一場。下一場名次靠前會將你的名次往前排,更加靠近考官,監試也會越加嚴格。一般來說取中人數是秀才名額的兩倍。 每次秀才只取二十八個,也就是新陵縣今年的縣試第一場名次取前五十六。第二場取前四十六,第三場取前三十八,第四場取前三十二,第五場取前二十八。第五場就是最終名額,通過即可參加院試。 第一場考的是默誦,俗稱死記硬背,題型類似于后世的填空題,錄取范圍較寬。 林滿堂很久沒考過試了,進了考場就一直坐立難安緊張得不成,他便只能掐自己的手心來緩解。 等考卷發下來,他這顆心終于平穩下來。 考場外,林福全、林曉和李秀琴剛開始還守著,可見大伙都走了,他們便隨便找了個茶館坐著。 叫了一壺茶,花了三十文錢,心疼得林福全一抽一抽的??裳巯乱矝]別的地方可去,他們便只能坐在這兒。 其他桌坐的全是考生家屬,三三兩兩坐著,討論這次考題如何。 大多數聊的都是新任縣令,沒辦法考卷是他出的,龔福海這事來得太突然,之前都是根據龔福海的喜好寫文章,突然換了個人,也不知這人是什么風格,就有些抓瞎。 而有那機靈的,得知新任縣令的名諱就托人去京城買新縣令的詩集。只是路途太遙遠,還沒收到。也不知能不能趕上后面那幾場考試。 不過即便如此,還是不少人爭著巴結他,問他能不能也借他們瞧一眼。 那人便挑幾個順眼的答應了,“只要詩集到,趕得上,那自然沒問題?!?/br> 這邊熱鬧,李秀琴幾人卻是安靜的。 林福全更是手心捏汗,他是知道二弟跟著成先生讀書的。那么個大活人,他經常去二弟家串門,他眼睛又不瞎。 他以為二弟只是多學些道理,識字明理而已?可他真沒想到,二弟居然是奔著科舉來的。 還是二弟妹不放心,非要他用牛車送他們一家送城,他才知道這事兒。 二弟這事整的,科舉是好事啊,居然瞞著他這個親大哥。 林福全給弟妹和侄女倒了一杯茶,又給自己倒了一杯,心里默默祈禱二弟可一定要中啊。 第114章 沒過多久, 茶樓來了說書先生講京城最火的小說,客人們的聲音才漸漸小了。 李秀琴盯著那說書先生不錯眼地看。 林曉碰了碰李秀琴的胳膊, “娘?你瞧啥呢,這么認真?” 她娘不都看過書了嗎?怎么還盯著那么認真。 李秀琴搖了搖頭,等那說書先生講完一章,坐下來歇歇嗓子,李秀琴讓林福全將人請到他們這一桌。 正好還空一個位子,那說書先生也沒跟他客氣,坐了過來。 李秀琴給說書先生斟了一杯茶,問他姓甚名誰? 說書先生以為她要找自己上門說書,便一五一十答了。 李秀琴點了點頭,又仔細問道,“我有一個本子需要兩個說書先生一塊幫忙傳播,先生可能找到其他說書先生?” 那說書先生一愣, 倒也沒有二話, “自然可以?!?/br> 李秀琴笑了, “那先生四月十五能否到小莊村一趟。我家男人姓林, 名滿堂,他有一本小說要找你幫忙。若是說上一天書, 一天可得五十文錢?!?/br> 說書先生眼睛瞪大。竟有五十文? 一個壯勞力才二十文工錢, 說書先生靠嘴皮子吃飯, 每天也只能有三十文。但說得不好,許多茶館也不樂意找他們。一個月也只能有一半時間出工。 可這人居然愿意出五十文一天, 這說的書該不會是啥禁書吧? 說書先生面露懷疑,李秀琴卻也不惱, “先生只管去。我們的本子總要叫先生過目的, 沒有問題, 您再接受?!?/br> 說書先生一想也是,便點頭答應了,只說四月十五必定會帶著另一個說書先生一塊去小莊村。 等說書先生喝完茶,繼續到前面說書。 林曉好奇問,“娘?你這是?” “你爹之前說書要是賣不出去就免費送給別人。咱家啥家底啊,哪送得起。我就想著找人幫忙宣傳??傄彦X賺回來?!?/br> 林曉頓時哭笑不得,她娘這個只會花錢的人居然也會做生意了。還真是難得。 林福全聽兩人一唱一和,有些不解,“曉曉那書不是被退回來了嗎?” 林曉有些受傷,幽怨地看了眼大伯。 李秀琴笑道,“阿壽幫忙修改,書肆掌柜已經答應幫忙印成書了?!?/br> 林福全眼睛一亮,“曉曉,不錯啊。居然都能寫書了?!?/br> 林曉有些心虛,“沒有,都是阿壽改的好?!?/br> “那也得你寫得好?!绷指H珨[了擺手。 幾人說著話的功夫,天漸漸黑起來,茶館的人陸陸續續出去接考生。 李秀琴三人也一前一后出了茶館。 沒過多久,林滿堂就背著考籃出來了,李秀琴圍著他問,“怎么樣?題難嗎?” 林滿堂還沒答話,林曉就理所當然道,“娘,題目難才好啊,難才能體現出差距?!?/br> 李秀琴差點被她氣笑了,“你別拿你跟你爹比。他現在是被刷的那波人?!?/br> 林滿堂點頭,“還行。反正能答的,我都答了?!?/br> 不能答的,他就空在那兒。 他時間比較緊,從監獄出來,他就一直在琢磨詩、賦、策和論。 前兩天,他才把九本書都重新復習了一遍,背得也還成。 李秀琴見問不出,就要離開。 林曉卻指著身后那人道,“那不是劉文麟嗎?也不知道他考得怎么樣了?” 林滿堂叫了他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