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他真的沒有搶人兒子的嗜好。尤其還是在本人極不愿意的情況下。 大家見林滿堂這么好說話,都開始迷瞪,總覺得他在憋什么大招。 果然!他這邊話音剛落下,林滿堂緊接著又開了口,“不過得讓咱娘跟著我。爹走了,只留下娘一人,大哥一家孩子多,估計也沒精力照顧咱娘。娘就跟著我過吧?!?/br> 他這話比剛剛林老太那話更叫林福全難以接受。 為什么大兒子要分七成家產?一是長幼有序,二是保證家族最大化延續,三是大兒子要負責給父母養老。 如果一個人拿了大部分家產,卻沒給父母養老,那是會被人戳脊梁骨的,一輩子爬不起來的那種。 林福全一聽就急眼了,“那怎么行?娘要跟著我呀。二弟,我有四個孩子,咱家六口人都會伺候好咱娘的?!?/br> 其他人也都勸林滿堂,自古以來父母都是跟長子過活。不能搞特殊…… 屋里爭得不可開交,屋外林曉沖一直不吭聲的李秀琴使了個眼色,李秀琴趁人不注意靠到窗邊。 林曉小聲問,“娘?你沒跟我爹說嗎?” 李秀琴嘆了口氣,“說了。你爹說她跟你親奶奶長得一模一樣?!?/br> 接下來的話就不用說了,林曉也知道她爹多想尊敬她奶。 前世,她奶很早就沒了。 爺爺對她爹不好,她外祖帶著她爹進城后,爺爺又想讓她爹拉拔二叔,爹一開始看在爺爺的份上,幫了幾次,可是二叔越來越過分,鬧到后來她爹煩了,將爺爺拉進黑名單,可是她爹每年清明和過年都會特地回趟老家給奶奶燒紙。 現在這個奶奶長得跟她親奶奶一個樣兒,再思及他們一家相貌好像沒什么變化。搞不好是前世今生,林曉就更沒話說了。至于掉馬什么的,林曉表示事在人為。大不了就說失憶了。老太太總不能不認親兒子吧? “欲養而親不在”是這世上最叫人難過的事兒,親兒子想孝順親娘天經地義,李秀琴這個受過后婆婆搓磨的人都心軟了。 她們沒意見,林福全不干啊。他可是大兒子,老娘就該他來孝順,憑啥跟二弟啊。 林福全被逼急了,抱頭蹲在墻角,賭氣說不分家了,死都不分。 林昌盛掰開揉碎了,將道理翻來覆去講一遍,林老太才答應跟老大過。 不過林老太也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撈著。至少林昌盛和林福全答應,讓林滿堂先選田地。 要知道田地與田地是有很大差別的。水田是他們這兒最好的地,幾乎很少有人會賣水田。 他們家一共有三十畝地,上好的水田十畝,每畝能值十兩銀子;十畝沙地,每畝值八兩,十畝坡地,每畝值二兩。 林老太示意兒子選幾畝上好水田。水稻產出高,就算他自己種不了,也可以賃給別人種。同樣的田,佃戶當然愿意選水田了。 老太太為二兒子打算得很好,奈何人家不配合。 這三十畝地價值二百兩,林滿堂可以分到六十兩。大家以為他會選擇六畝水田。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林滿堂選了五畝沙地和十畝坡地。 眾人都懵了,他會這么好心?將所有好地都留給大哥?那他以前為啥總是跟他大哥過不去? 林老太氣不打一處來,“你唬啊。你選那么多坡地,你吃什么?一家三口全餓死啊?!?/br> 古代稅負高,前世就有學者算過,一人要有三畝好田才能勉強養活自己。 五畝沙地得的那點產出,交完稅,根本就不夠養活他們一家三口。這二兒子往常挺聰明的呀,怎么今兒竟犯混呢。 林福全木呆呆看著二弟,搓了搓手,一顆心就像泡在熱水里似的,暖和得不行,二弟一定是怕他生氣,所以才選擇差地,他不能欺負二弟,于是也跟著一塊勸,“是啊,二弟,你還是再選幾畝水田吧。坡地全是草,長不了莊稼?!?/br> 坡地上的樹木都是他和婆娘伺候,他二弟連他們家坡地在哪都不知道,估計二弟圖省事,不想下地,才選的坡地。 要說林福全還真跟林滿堂同一個想法。他確實不想種地,小時候吃夠種田的苦,整天在地里瞎忙活,累死累活,產出還不高。有那個功夫,他還不如出去做生意呢。隨便賣點啥都比種地來得強。 林滿堂搖頭,一臉誠懇,“大哥,不用了。我打算在坡地上種些果樹。以后全家都有果子吃?!?/br> 這古代交通不便,許多水果根本沒辦法運過來,他只能自給自足。他前世種過果樹,知道怎么才能結出甜果。而且果樹產出不比莊稼少。 眾人一臉石化。 林老太用拐杖敲了敲地面,恨聲罵道,“你以為你是猴啊,只吃果子就行。果子再好,也不能當飯吃?!?/br> 林滿堂打定主意,哪怕親娘一再相勸,也不能讓他改變主意。 林老太氣得說不出話,索性隨他去了。 接下來就是分家什及工具,這些不是按照三七分,而是平分。至于碗,是按照人口分的。 至于錢? 林昌盛看向林老太,她移開目光,低低道,“沒錢。錢給老頭子治病花光了?!?/br> 這話肯定有假。他二弟節省了一輩子,大侄子一家又是勤快人,這些年攢了不少家底,最近幾年也沒什么花用,也就是五年前置過兩畝田。怎么可能這么快就花光了? 而且他二弟得的是不治之癥,二弟親家過來給開了幾副止疼藥,根本花不了幾個錢。 但是林老太搖頭說沒有,他也不好硬逼著她拿出來。 怎么說她現在也是一個人,手頭留點錢傍身,也是人之常情。 林昌盛沒再說什么。其他幾人也都沒有意見。 都是按照規矩來的,很公平,沒什么好說的。 村長寫好文書,交給林福全和林滿堂按了手印,林滿堂這才知道原來他們林家竟沒有一個識字的,包括他這個原身。林滿堂很心塞。他就算學歷不高,至少他不是文盲啊。 穿越過來,竟然成了睜眼瞎。吃夠了低文憑的苦,林滿堂決定有了錢一定要擺脫文盲這個身份。要不然他遲早得露餡。 見證人也都各按了手印。 “文書一式四份,我這邊一份,你們兩家一家一份,另一份交到里正那兒。明兒你們誰送去?” 文書送到里正那邊,給兩家開戶,以后交稅就得分開來交。請人辦事,肯定要送點禮。 林滿堂下意識看向林福全,他可不認識里長家在哪,還是大哥去吧。 林福全也沒什么意見。他分家拿了大頭,出錢也是應該的。 眾人見林滿堂還是那副愛占便宜的樣兒,又覺得這樣才是真正的他。至于剛剛的懂事,恐怕他確實只想種果樹。 第5章 分完家,林老太偷摸給林滿堂十吊錢。 林滿堂哪肯要她的錢,趕緊讓她拿回去。 林老太卻堅持要給,“你傻啊。你手頭一點錢都沒有,你怎么買宅基地?怎么蓋房子?等秋收后,各家都閑著,趕緊蓋個房子才是正經?!?/br> 這老宅也是屬于林福全的,雖然他沒讓老二現在就搬走,但是大吉都十五了,說親的年紀,說成親就成親了,老二早晚都得給讓道,還是早搬早好。 林滿堂聽到這話,沉默了。 他這些天住在東屋,房間特別小,一家三口睡一張床,周圍堆滿東西??諝庵杏泄呻y以言表的酸臭味兒,過慣好日子的他真的受不了。而且他也不想媳婦和女兒跟著他遭罪。 林滿堂到底還是接過了錢,“娘,我聽您的。等我有錢了,一定加倍還您?!?/br> 林老太老臉笑成一朵花,“好”。 林滿堂要買宅基地,先去找村長,村長給開了張文書,然后再找里正劃分土地。 林滿堂自然不知道里正家在哪,他是跟林福全一塊去的。 林福全手里提著兩斤糕點和一壇散酒,林滿堂這才意識到,這古代辦事是要拿東西才給辦的。 林福全見二弟一直盯著自己手里的糕點,以為他是不好意思,笑道,“咱剛分家,你手頭也不寬裕,這點錢我出了就行?!?/br> 林滿堂笑了笑,也沒解釋,只是問起一件事,“里正管幾個村???” “管五個村子,咱們村,大莊村,周家村,張家莊和劉家村。里正家就住在大莊村。他是咱們十里八鄉唯一一個秀才。日子好過著哩?!?/br> 林滿堂順勢問道,“那咱們村除了村長,還有誰識字?” 林福全看著二弟的目光透著點狐疑,心想二弟怎么連這事都問,卻還是好脾氣答了,“還有文家,他不是在村里開了個私塾嗎?” 林滿堂默默記在心里。 到了大莊村,一直往里走,正中位置,蓋著兩進十二間青磚大瓦房,青磚磊成的院墻,足有八尺高。這應該是林滿堂見過最高的院墻了,比村長家的都要高。 林福全站在門口,一臉羨慕,側頭看著林滿堂,“氣派吧?我要是也能蓋上這樣的房子,有天到了地底下,就是見了咱祖宗,我都不怵?!?/br> 林滿堂抽了抽嘴角。磚瓦房而已,至于嘛。 林福全只是感慨一翻,也不敢耽擱,捏著門環敲了三下。 末了,又跟林滿堂感慨,“瞧見沒?這門環是六合門環,寓意好著呢。像咱家只能用圓盤?!?/br> 林滿堂還是頭一回聽到這說法,不免有些驚奇。他仔細回想了下,電視劇里那些王宮大臣家的門環總是光耀奪目,富貴氣派,材質多為銅制鎏金,想來跟這一樣都是身份的象征。 就在這時,門被人從里面打開,林福全將手里的東西往前提了提,一臉憨笑,“這位小哥,我是小莊村的,來找里正,辦戶籍文書?!?/br> 那男孩點頭,請他們進來。 進了堂屋,里正穿著青衣長衫,頭戴文士巾過來招待。 林福全將自己帶來的禮物奉上,里正隨意瞄了一眼,神色自如問道,“找我何事?” 林福全小心翼翼將自己的來意說了,里正聽后,仔細問清楚,這才慢吞吞接過他的分家文書,待看到上面簽好了字,便也沒再說什么,了起身進里間。 林滿堂和林福全等了一刻鐘,對方手捧一個冊子出來,核對無誤后,將舊的戶籍留下,重新給他們開新的戶籍,一家一份,共四份。一份留在這邊,一份里正要交到縣衙,另兩份,一份自己留著,另一份回去要交給村長。 辦完這事,林滿堂將自己的宅基地文書也拿了出來。 小莊村現在的地形是四四方方的,村子左邊有一條六尺寬的大路,從村頭一直通到村尾,村頭延伸到月沙河的河岸。就好像一個迎風招展的旗幟。 現在的村子已經沒有宅基地,就得在村子旁邊擴充一片區域。 林滿堂看中進村右邊的位置,這地方交通方便,出門就是大路,陰天下雨,也不用擔心走泥路。 里正讓他把地方畫出來,林滿堂拿著毛筆,在紙上劃了位置。 里正見他選的是這片地方,離村子很近,又不占用水田,倒也沒什么意見。 宅基地都是每隔三年就要劃分一片。被占地的人家可以分到宅基地的銀錢。 不過里正還是叮囑一句,“這片應該長著莊稼吧?那你得等人家將莊稼收完,才能蓋房子?!?/br> 林滿堂當即笑道,“正是如此,現在天熱,也不適合蓋房子?!?/br> 里正點了點頭,蓋完章,便將右邊劃分出五畝宅基地。 宅基地每家只能分到半畝地,這五畝就相當于十家。 由于是用田地改建宅基地,每畝按照十兩銀子的價錢補給田地主人,林滿堂這半畝,就得交出去五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