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李子通牙齒都要咬碎了,如今幾盞茶的功夫,他手下至少已經搭進去三四千傷亡了,官軍死傷不會超過一千人,按說他還有一萬七八千的人馬,是可以再撐一撐的,如果現在后撤,肯定是潰不成軍??墒?,他不能給闞棱臨陣反悔的機會,一定要把對方拖下水,只有農民軍的大頭領才知道,最兇惡的敵人其實不是官軍,而是另外一路農民軍。尤其是有些農民軍已經準備低調,離開漕運要道,不吸引官軍注意力的時候,找上門來對付他們的肯定只能是友軍rdquo;。 后撤!不要跟官軍死磕!讓咱從齊郡帶來的老兄弟們趕緊麻溜扯呼,把趙破陣那里收編來的人馬留下斷后!咱的旗陣不要動,馬匹也都留在中軍,先生先去通知劉鐵頭、趙大膽他們,讓他們帶著預備隊lsquo;迂回rsquo;,一會兒某便親自帶馬軍后撤。rdquo; 李子通還算有點腦子,知道如果剛打定撤兵的主意,就讓自己的中軍旗陣后退,那這個撤退肯定就止不住勢頭了,會變成全盤大崩潰。所以他的中軍旗陣暫時不能動,只是讓毛文深想辦法,把嫡系部隊先抽出來后退迂回mdash;mdash;主要是往闞棱、王雄誕的援軍方向機動,等到脫開了五六里地面后,自己的中軍旗陣再撤,這樣一來,官軍要想追上他撤退的那部分人馬,定然追之不及。 而秦瓊縱然再是英勇,只帶了兩千騎兵mdash;mdash;而且這一戰中好歹也已經戰死了百來個,傷了二百多mdash;mdash;與己方步兵大軍脫節、去追擊上萬李子通軍的話,李子通還是有把握把秦瓊的門牙給磕掉的。 然而,這個決定做下的那一刻,李子通從趙破陣麾下收攏的那些人馬下場就已經注定了,他們被當成了斷后的炮灰,在局部戰場上總人數居然都相較于官軍處于劣勢,更別說士氣裝備和武藝了。眼看著嫡系部隊機動得差不多了,李子通本人帶著數百騎兵棄陣而走后mdash;mdash;盡管他已經很注意了,逃跑的時候也沒有帶軍旗一起,不讓自己的士兵第一時間知道主帥逃了mdash;mdash;但是前軍依然以一個rou眼可見的速度飛快崩塌。 亂局之中,李子通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嫡系部隊全部撈出來,畢竟有一些已經投入到了焦灼的戰斗中去了,沒法在刀槍搏殺之間返身逃跑,還有一些被作為督戰隊撒到了趙破陣舊部當中,以控制部隊。 所以,又過了一刻多鐘之后,當李子通和闞棱回合的時候,狼狽地身邊只剩下八千人馬mdash;mdash;好歹都是相對精銳久戰余生的老兵油子。 輔公佑和闞棱、王雄誕都看了大驚,齊聲喝問:怎的這便敗了!連小半個時辰都沒撐到!李子通你究竟有沒有誠心死戰!rdquo; 李子通火冒三丈,正在氣頭上,把頭盔往地上一砸,不顧情面地怒吼:我曰你姥姥的闞棱!老子沒有血戰?老子手下兩萬兵馬,都打得只剩下八千了!再扛下去,一個人都不剩了,才遂了你的意是不?杜頭領吞并友軍的那點兒心思,都是你們挑唆的!恨不得友軍都拼光了mdash;mdash;你再這般無恥,信不信咱這就投了官軍,回身來殺爾等!rdquo; 幸好兩邊各有輔公佑和毛文深還算識大體,顧大局,面子還是要做的,死命勸住了兩軍不要火并,毛文深擺出一副聲淚俱下的樣子,痛惜道:闞將軍!是爾等一直猜忌我家大頭領以鄰為壑,不肯齊頭進兵,官軍正是得知了這個消息,知道有時間差可以利用,才仆一交手,就死力全力猛攻,不計傷亡,不恤體力,為的就是實現各個擊破mdash;mdash; 現在官軍那邊做到了,咱也不敢讓闞將軍如何承諾,你們自個兒看著辦吧。當然,闞將軍如果還有三分人性,今日愿意死命一戰的,咱哪怕只剩八千人,也會助戰,這些都是從山東輾轉血戰留下的精兵,未必沒有戰力。只是有一點,一會兒官軍追殺馬上就要到了,你我兩軍一定要齊頭并進,奮力搏殺,咱才與你們合力,否則,咱就真只有去投官軍,反過來對付杜頭領了!別逼人太甚!反正威脅朝廷漕運的是杜頭領,昏君楊廣非殺不可的也是杜頭領,咱家李頭領還沒那么大的名頭被昏君記??!rdquo; 毛文深言語之間,戰場后方的追擊戰已經到了尾聲,趙破陣舊部被蕭銑的人馬收攏俘獲的不知凡幾,李子通損失的一萬兩千多兵力里頭,至少有五千人被抓,還有三四千逃散了,剩下的不是戰死就是殘廢。蕭銑的大軍步步緊逼,與闞棱統帥的杜伏威軍逐步接近,也是見對方嚴陣以待,并無可趁之機,才沒有直接沖殺上來。 接近到了這個距離,闞棱想后撤也不可能了,五六萬人要是回身一動,馬上便是一場大亂,如今之計,唯有與官軍血戰。 第四十二章 焚藪而畋 蕭銑手下一萬兩千人的官軍,與李子通一戰不過打了半個時辰,付出了區區一千出頭的傷亡,其中直接戰死者不超過三百人,便取得了階段性的大勝,把李子通軍主力中的趙破陣舊部幾乎全部干掉。し抓獲的五千俘虜當然不能直接重新驅趕著上陣廝殺了mdash;mdash;那樣會有很大的臨陣嘩變倒戈風險,所以蕭銑還是只能分出幾百士兵把那些俘虜押往后方。如此一來,能夠拿來和闞棱直接決戰的官軍人數,反而是降低到了一萬人左右。 一萬人對付將近六萬人,按說蕭銑是占了極大的劣勢的,縱然官軍和農民軍交戰,屢屢都可以打出一比幾的交換比,勝敗也還在兩可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