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頁
按照兵法來說,確實是這樣的。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在宇文述已經覆滅的情況下,乙支文德也全力收縮放棄遼東平原、把全部兵力縮回鴨綠江以南后,平壤戰區的高句麗軍人數儼然已經反超了來護兒的兵馬,而且放任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的話,估計最終乙支文德的兵力可以達到來護兒的將近三倍。畢竟如前所述,高句麗國竭盡傾國之力還是可以再湊出總數四十萬人的戰斗人員的,投入三十幾萬到平壤戰區并不是不可能。 兵力只有別人的幾成,還想扮演主攻城池的一方,來護兒當然做不到。所以如乙支文德所想的,在得到噩耗之后的第一時間,來護兒就開始召集眾將,商討后續的安排mdash;mdash;他之所以沒有直接討論撤軍rdquo;這個議題,還是看在傳來的消息中只能證明宇文述戰敗,而沒能證明楊廣是否有繼續派出援軍的意圖。在楊廣的態度不明的情況下,來護兒自然不能越俎代庖,所以用的表態只是商議下一步作戰計劃rdquo;。 hellip;hellip; 總管,宇文大將軍所率人馬全軍覆沒的消息。果真可靠么?下官以為,雖然如今數方都有消息傳來,宇文大將軍兵敗應當是無疑的??墒侨f大軍,哪里能一戰之間盡沒?陛下素來好功急進。得知此消息后是否會繼續另外派遣兵馬進軍,也未可知。我軍若是能戰,崔某不通兵事,自然是諸位將軍處度;然若是不能戰,崔某亦以為至少該等待朝廷明令mdash;mdash;或許我們這邊還能主動派遣信使哨船,渡?;胤盗?,向陛下奏明前方戰情,帶來準信。rdquo; 這種老成持重rdquo;之言。一看就是行軍長史崔君肅說出來的。崔君肅不懂軍事,只懂政治,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觀點估計也是不贊同的,一出了事情,首先給出的建議就是遠赴千里之外聽從君令。所以自然是聽得來護兒搖頭不已。 來護兒再問副帥周法尚等,周法尚依然是建議固守橋頭堡、分出小股兵馬往別的敵軍虛弱方向劫掠sao擾,以作誘敵。這套戰術雖然可行,卻沒有什么建設性,因為來護兒已經這樣做了兩個月了,宇文述兵敗之前來護兒就在這么干?,F在還這么干頗有我自不動如山rdquo;的意味。 軍事上來說,這么做也沒啥問題,可惜政治上就不正確了mdash;mdash;宇文述覆沒了。你就在戰后得到噩耗繼續坐地自守,什么有建設性的補救措施都不做?回去傳到楊廣耳朵里,這事兒好做不好聽啊。 崔君肅只重政治,周法尚只重軍事。兩方的意見都不能令來護兒滿意,最后少不得轉向雖然很年輕、但是此番出戰高句麗以來已經給了來護兒數次驚喜的蕭銑,心中竟然隱隱期待蕭銑能給出比周法尚和崔君肅更靠譜的方略來。 總管,下官倒是以為,崔長史等待陛下明命之諫確實可取。我大軍孤懸海外,沒有陛下明令。著實不可退兵。然而宇文大將軍覆沒的消息,也不該由我們上報給朝廷mdash;mdash;否則豈不是顯得我們得到消息很靈通。比宇文述的殘部逃回遼東都快,陛下那里。難道不會以為我軍坐視宇文述被殲滅而不救么?在座諸將都知道我軍艱苦,可是數千里海外,陛下是看不到我們的艱苦的,不可不慎啊。所以下官覺得,主動派出信使這事兒,還是別做了,最多慢上十天半個月,陛下總能知道實情的,若是要我軍退兵,陛下也會有哨船主動派來。我們又不是守不住,沒必要太主動。 此后固守期間,咱照搬周副帥已經成熟的良法固然是穩定持重、于戰有利,不過也要注意到這么做顯得我軍對友鄰部隊戰敗毫無反應hellip;hellip;rdquo; 那么蕭司馬意下覺得該當再加上一些什么輔助作戰的手段呢?rdquo;來護兒恰到好處地主動打斷了蕭銑,說出了自己的提問。因為在來護兒發問之前,他已經用余光撇到周法尚想要開口了。很顯然,周法尚只要一開口,那就是義正言辭勸說蕭銑不要顧慮政治正確、而要以軍事準則為作戰方略唯一考量云云hellip;hellip;所以來護兒不給周法尚開口的機會,也是避免了尷尬。 下官以為,已經登陸的人馬,可以按照周副帥的方略繼續部署。但是既然咱們是海路軍,當然要用好水師之利。不妨派出水兵數萬、搭載戰船沿海北上,到薩水河入??谘惨?,一來可以對宇文述軍戰敗的戰況予以確認。二來三十萬大軍,只有可能被擊潰,而不可能被全殲,高句麗人沒那個實力,所以說不定此去營救得法的話,還能撈出一些陷于敵后零星抵抗的友軍。 第三,高句麗人經此一戰大勝,必然驕矜。論陸戰,高句麗兵很快可以湊出數倍于我軍的人馬,然而水師方面,高句麗素來只有六道水師、計五萬兵而已。黃海道水師已經在此前我軍登陸時被殲滅其大半,余下不過五道、四萬三千余眾;這其中還要分出兩道在高句麗東海岸、防備新羅與倭國的方向,所以留在西海岸的,不過三道水師而已。薩水之戰后,乙支文德未必不可能派出水師協同作戰,或從海邊駛入薩水截斷宇文述歸路,或沿海運兵進兵搜殺。我們若是集中水師,爭取與敵一戰,說不定便能局部以多打少,殲敵一部。將來縱然退兵,則我軍回撤之前好歹還勝了一場,算是lsquo;乘勝退兵rsquo;,朝廷之中,也好交待。rdquo; 此計著實不錯hellip;hellip;本帥便親自分兵率領五萬舟師,沿海北上薩水接應宇文大將軍殘部。周副帥統領六萬余部,固守大安郡城等已取城池,成掎角之勢,護住浿水入??诤拥?。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