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大業三年,義成公主為親姐安義公主報仇、由啟民可汗麾下突厥軍隊出擊,在一次決戰中斬殺了仇人達頭可汗,這件事情之中,按照裴世清的說法,就多有裴矩運作的功勞,才讓啟民和達頭那次決戰打得規模如此大。 大業三年之后,按照歷史的原本走向,鐵勒和薛延陀各部應該隨著達頭之死而逐步被啟民收服,內耗殘殺多年的突厥原本應該在這個時間點走向逐步的統一和強盛。然而因為蕭銑帶來的榷場貿易蝴蝶效應。以及茶葉資源對于草原民族人民壽命延長和治病養身上的一些效果,在義成公主多年不遺余力的潛移默化宣傳下漸漸深入人心。所以裴矩和義成公主cao縱的茶葉榷場貿易這個魚餌相比歷史同期更加珍貴了。 在外交挑撥天才裴矩的cao作下,鐵勒等薛延陀各部聽到了一些不該聽到的風聲:比如一旦他們歸順啟民可汗,啟民可汗就會在對隋貿易物資的二次分配權力上向自己的人傾斜,而鐵勒人到時候既不能劫掠,也不能通過二次分配的正規渠道得到隋貨,長此以往自然會不費啟民可汗一兵一卒自行衰落。 于是,歷史出現了拐點,鐵勒各部始終以劫掠隋朝商隊自給的辦法保持其獨立性,以確保族人的供應不至于如歸降啟民之后那樣配給下降。鐵勒各部與**可汗之間的關系也由歷史上的擁戴轉為繼續廝殺。這一來一去、一合一戰,數年之間至少讓草原突厥整體上多損失了二十萬精壯人口,可謂是殺人不見血。也就是到了如今大業五年,朝廷開始把重心從突厥轉向吐谷渾之后,裴矩被楊廣調走cao作吐谷渾方面的外交斡旋,啟民可汗才開始逐步統一草原,但是這個步伐也已經比歷史上晚了兩年多、而且額外多死了二十萬精壯的發展潛力。 在吐谷渾之戰中,裴矩又為楊廣擔任了兩件重大的外交任務:第一件是在隋軍正式出兵之前,裴矩成功以茶葉物資等貿易權為籌碼,挑動鐵勒部落出兵從北面攻打了一下吐谷渾的臨接疆域。第二件事,便是出使西域,讓以高昌國為首、加上其余二十六個西域小國組成的西域國家集團,在楊廣出征吐谷渾的當口,到臨津渡(今蘭州附近)來朝見楊廣,為楊廣在討伐吐谷渾的關鍵時刻得到了外交上吐谷渾包圍網rdquo;態勢。 這一切的成功,讓裴矩在終隋一朝上,在外交籠絡事務上擁有了絕對的權威和皇帝的絕對信任。如今朝廷籌劃的討伐高句麗的事情上,原本楊廣也是想讓裴矩先出使高句麗探探底看看能不能給高句麗找點兒內患或者背后捅刀子的麻煩。只是高句麗棒子學乖了,從中原探聽到了嶺南俚人潮寇、漠北突厥薛延陀、西域吐谷渾三大勢力在裴矩的外交陰謀下吃了多大的虧,所以不管裴矩想去干嘛都不聽不合作,才讓楊廣不得不純粹靠武力解決問題。 饒是如此,本著有棗沒棗打一桿子的思想,裴矩還是讓自己的本家侄兒裴世清擔任了回訪倭國的國使,想借機探聽一下倭國、新羅這些高句麗南邊的鄰國有沒有和睦的可能性、有沒有讓新羅騰出手來在高句麗背后捅刀子的可能性。 hellip;hellip; 船到蘇州,裴世清需要繼續南下,從明州港搭乘日本人的船渡海,所以自然要在這里與蕭銑分別了,臨了,蕭銑結合這一路上的見聞,對裴世清再叮囑提點到:想不到朝中斡旋,居然有如此多曲折,裴相謀深,當真是古來少有啊。蕭某沒想到裴大人居然還身負如此使命,那定然是要鼎力相助的了。不過據蕭某所知,這倭國此前與高句麗是盟國,蓋因兩國不接壤,中間正好夾著新羅、扶余。所以遠交近攻之策下,在推古女王在位之初,就曾與高句麗聯合夾擊新羅。 要想讓倭人為我所用,只怕頗為不易,裴大人此番前去,但凡只要能夠說通倭人暫時不與新羅為敵,便已是大功一件。剩下的,咱無非就再在新羅身上做做文章,也不求新羅能出兵多少,只要新羅肯暫借地方給我朝廷大軍屯兵,并為我渡海軍馬提供一些糧草,免得咱隔海運糧,那么夾擊高句麗的戰術就多了至少一半勝算mdash;mdash;當然,聯絡新羅之事極宜機密,當下萬不可提起,免得高句麗先有了防備,先下手為強對新羅不利。朝廷討伐高句麗還要一年多的準備時間,所以裴大人此次訪倭,只要求得倭國暫且與新羅和睦這一點便足夠了,別的一句也不要多提起,到時候再另行有人處置便是。rdquo; 裴世清拱手回禮,口稱:蕭駙馬所言,裴某牢記在心。其實便是出京之前,叔父也是這般教導下官的。下官定當仔細,不會誤了朝廷的大事。rdquo; 蕭銑點頭稱是,又補充了一條:到明州之后,別急著馬上走。蕭某會讓朝廷海船水師派遣周法明周郎將和來整校尉帶幾艘船,跟著你一起去倭國。如此,也好便于咱的水手認清去倭國的航路,摸清東海海況。周郎將是周法尚的胞弟,來校尉是來護兒來大將軍的公子,都是將門之后?;爻痰臅r候,記得尋幾個愿意歸化的倭國水手,從新羅沿海、州胡島的航路歸國,那條海路將來朝廷征伐高句麗也是要經過的。rdquo; 第二十七章 年關瑣事 回到了蘇州,住回了滄浪園,又聽取了朝廷艦隊建造的最新進度,處置了進京期間積壓的一些大事,隨后,滄浪園這片公主府邸便開始張燈結彩、廣發喜帖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