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瞭望的水手無奈,只好出去了。沈落雁見艙門關上,才轉過去對張出塵低聲追問:蕓姐,雖然遇到做生意的同行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但是萬一是歹人呢?前兩次你便一直說不礙事,莫非你真是知道那幾艘船上是什么人?rdquo; 張出塵點了一下沈落雁的額頭,無奈地一攤手:就你聒噪,啥都要打聽。罷了,便告訴你也無妨,后頭船上的,是一戶揚州豪客,家族累世巨富。我這兩年在外云游時,偶爾結識到,才得知他名叫張仲堅。既然同姓,又意氣相投,便隨口兄妹相稱。 幾年前蕭大哥招募武士彟為他辦差的時候,我心中不忿蕭大哥用外人,還想舉薦這位張仲堅去。誰知他卻是個心氣比武士彟還高得多的,說不愿居于人下,只要自己單干??上Ш髞礓钸\貫通之后,吳地官船都在朝廷手里登記過的才許做漕商,他手頭的船都是不在冊的私船,做不了漕商,一怒之下也開始造船出海,倒是一個有狠勁兒的角色。倆月前聽說咱有下林邑的航路,要去林邑尋些奇貨,他得消息后便也自己備了船貨,想摸一下門路。rdquo; 哼,真是不要臉,蕭駙馬和武先生尋摸出來的門戶,他卻想來分一杯羹。rdquo;沈落雁越想越是氣鼓鼓的,幾乎就要擺出嘟嘟嘴來了。 傻meimei,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何況這滄海之上,自然是??腿巳藖淼昧?。他要來嶺南、林邑多販木料,那也算是為朝廷辦事兒了,大不了咱到時候讓他賺些利錢買他的就是了。rdquo; 可是蕭駙馬讓在林邑國找的lsquo;林邑稻rsquo;種子,還有別的諸如長絨花的白疊子等奇貨,若是也被他學了去,豈不是糟。rdquo; 對于這個疑問,張出塵沒有再解釋,她自己心中知道,蕭銑這人不是非常在意壟斷的,如果是利國利民的東西,有更多人推廣也是好事兒,只有幾條海船的???,一年販運上萬石林邑稻又如何?一季季種植擴大,沒個五年八年也散布不到多大范圍,遠不止于讓大隋的江南、荊楚等稻作區飽和,若是能在徭役越來越重、糧荒越來越明顯的情況下多活一些無辜,也算是善舉了。 hellip;hellip; 張出塵和沈落雁去往林邑的同時,那隊從東甌便折向南偏東的船只,則是由來整、秦瓊帶領,規模上要小得多,只有五條福船,他們的任務,是重新尋找平湖和夷洲島。 三百多年前的三國時,吳帝孫權便讓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一萬軍隊到過夷洲,并且試圖在那里建立統治。然而下場是軍行經歲,士卒死于疫者什八九,衛溫擄數千夷民還rdquo;、衛溫、諸葛直皆以違詔無功下獄誅rdquo;。 后來南朝宋齊梁陳,似乎都沒有記載過再有征服夷洲的行動。臺灣的熱帶病,在這個時代還是無解的。這種印象已經深入歷代統治者的人心。 蕭銑前些日子提出去重新尋找夷洲和平湖(澎湖列島)的議程時,來整、秦瓊這些人沒什么歷史文化,還不覺得危險,然而蕭銑身邊讀書明史的幕僚佐官無不勸諫,以孫權的教訓為誡,而且如今天下太平,尋找夷洲根本毫無價值。 不過,就在來整和秦瓊彷徨的時候,蕭銑利用被扣押起來的倭國使節團發揮了作用。 使節團是被蕭銑分成三部分安置的。第一部分也就是小野妹子這些倭國朝廷的官員,自然是一直扣在蘇州驛站里軟禁,好吃好喝供著,直到他們來年四月返程回去修改國書。 第二部分是那好幾十個和尚,蕭銑一紙薦書送到天臺國清寺,讓國清寺的灌頂方丈收留掛單,學習佛法。還有一些安排不下的,那就丟到蕭銑自己治下地盤的靈隱寺收容。為此,蕭銑還撥付了一百部八十卷本的雕版刻印本《妙法蓮華經》、并《摩訶止觀》。那些沒見過雕版印刷術,或者說連成套經書都沒見過的倭國和尚,馬上就如癡如醉不問外事了,被禁足在寺廟里多久都無所謂。據說后來在東瀛,天臺宗比歷史同期提早了百年一統宗教界,這卻是后話了。 第三部分被單獨扣下的,便是倭國使團的水手。蕭銑派人略一查問這些水手他們來中原時走的航路,也正是從那里得到了消息之后,才堅定了蕭銑尋找夷洲和平湖的決心的。 按照那些倭國水手的交代,他們來中土,往往有兩條路線。第一條,是風向不順的時候強行來中土時所用的,需要從筑前渡過對馬海峽到達新羅的釜山,然后沿著半島的海岸西行,一直到高句麗的大同江入???、也就是甕津半島一帶,然后向正西航行、經過短短五百里海路,就可以到達中原的登萊等地,然后再走陸路或沿海南下。這條路大部分都是沿著海岸航行,遠海行駛的距離只有五百里,對于這個時代的技術來說已經可以毫無壓力。 第二條路,就是八九月間順風時的航程,這個季節信風是從倭國方向吹向浙閩的,船隊會順風而來,并以島鏈為引導參照修正航向,最后到達夷洲、平湖,然后或向西到福州,向北到明州。 所以,倭國人是掌握了琉球列島和夷洲、平湖與大陸之間的航線的,而且非常熟悉。他們也有在夷洲??垦a給的經驗,知道只要不深入內陸常住,那么在相對寒冷的季節沿海暫留是不會有瘟疫襲擾的。 蕭銑給了那些倭國水手每人十匹綢緞的報酬,便把那些沒見過世面的土鱉變成了自己的雇傭兵mdash;mdash;為期半年,到小野妹子要回國時為止mdash;mdash;然后,便讓這些倭國水手領航,帶著來整和秦瓊去夷洲尋找產樟腦的樹種,以及夷洲北部東海沿岸一些盛產鳥糞石的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