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書迷正在閱讀:化成灰也記得你、黑蓮花穿越手札、穿到魔法世界成為畸形omega要怎么辦(NPH)、咸魚師父收徒記(仙俠,女師男徒)、十月馬(愷撒大傳)、夕柚有多甜、溫柔失控[娛樂圈]、梟雄的民國、驕縱?我寵的、First Time
哎,陳家洛心中嘆息一聲,把本打算和她說的話埋在心里,轉而說起后天和兆惠打仗的事兒來;篝火漸漸熄滅,大會也到了尾聲,眾人慢慢散去,陳家洛把霍青桐送回營帳的時候恰好發現李沅芷就住在她隔壁;待眾人都睡著了,陳家洛又偷偷跑到李沅芷帳外,把她叫了出來。 明月當空,營地外的小山丘后面,李沅芷默不作聲的站在了陳家洛身后,見四處無人陳家洛回過頭來,沅芷妹子,今日hellip;今日我對不住你了!rdquo; 陳總舵主這是哪里的話,我還沒恭喜您得遇佳偶呢!rdquo;,李沅芷強自歡笑著說,心中滿是委屈,從杭州到西北一路上的場景再次浮現在她的腦海里;在他心中,我究竟是周芷若還是趙敏呢? 沅芷妹子!rdquo;,陳家洛上前兩步緊緊地抓住她的肩膀,雙眼死死地盯住她的眼睛,我之前說過此生定不負你!那么就一定不會辜負你!今天我陳家洛對天發誓,此生必定要娶李沅芷做我陳家的妻子,如有違背天打雷劈!rdquo; 誰hellip;誰說要做你陳家的妻子了!rdquo;,聽到他發誓的時候李沅芷的眼淚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轉,卻又嘴硬的說道。 不答應我就上門去搶,我可是反賊的首領??!rdquo;,陳家洛開了個玩笑,轉而溫聲說道,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rdquo; 這首中國第一情詩一出,李沅芷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撲到陳家洛懷里嗚嗚的哭了起來;輕輕的撫摸著她的頭發,陳家洛暗道,總算是又搞定了一個。 第二日,陳家洛在營中幫著木卓倫做戰爭的準備;第三天一早,兩軍在城東一字排開,大戰一觸即發。 陜甘綠營數量出自羅爾綱先生的《綠營兵志》。 第四十四章 僵持 葉爾羌城是西北重鎮,城周長十里,四周有十二座城門;此次木卓倫和兆惠對峙的地點在城東,城東外不遠處有自南向北流過的葉爾羌河,俗稱黑水河;河對岸本是水草豐盛的平地,不過在接到陳家洛的消息后,木卓倫早就明人將草燒了個干干凈凈,并把周圍的居民都遷入城中,黑水河上的橋梁也被大軍拆的只剩下一座,并在河對岸挖壕溝、筑土臺、駐守軍隊,此時木卓倫帶了五千人遠遠地看著兆惠的軍隊。 兆惠,烏雅氏,出身滿清正黃旗,今年五十歲,歷任兵部郎中、內閣學士、盛京刑部侍郎、刑部右侍郎、正黃旗滿洲副都統、鑲紅旗護軍統領;自從乾隆十九年起就在西北協理軍務、總理糧草,因為攻擊卓越被封為一等勇毅伯;今年八月代替靖逆將軍雅爾哈善成為西北軍事的總負責人,自他南下以來各地望風而降,導致其錯誤的判斷了形式,才有了這次輕敵冒進;此次本來帶了四千兵馬,分出八百人由齊齊哈爾副都統愛隆阿領軍前往東南,防御另一個部落的軍隊,自己則帶著剩下的三千余人和木卓倫對峙。 叛賊人數雖眾,但以老弱病殘居多,隊形散漫、號令不齊,兼之缺少鎧甲火炮,此戰我軍必勝!rdquo;,兆惠放下舉在眼前的千里鏡遞給旁邊的戶部侍郎明瑞。 滿清開國以來采用的就是以滿制漢的策略,在軍權上對漢人防范頗深,但有大動兵戈之事必定以滿人為主,所以明瑞雖然是文官,卻也被乾隆派到了軍中;明瑞接過千里鏡看了看,將軍所言甚是,卑職先為將軍道賀了!rdquo;,周圍的西寧鎮總兵高天喜、副都統三格、護軍統領鄂實、監察御史何泰、侍衛特通額等也紛紛道賀。 稍后我軍擊破敵軍后,諸位英雄就乘亂將這老賊的頭顱拿下,事成之后朝廷必有封賞!rdquo;,兆惠對幾個武林人士打扮的人說。 此次來兆惠軍中效力的武林高手有關外六魔中的三位,老大騰一雷、老二顧金標和老四哈合臺;騰一雷出身遼東大豪,力大無窮,擅使獨腳銅人;顧金標本是關外馬賊,為人狡詐,慣用鋼叉和飛叉;老四本是蒙古牧人,擅長摔跤。老三焦文期在甘肅找陸菲青尋仇,不料想不僅未能報仇還死在了陸菲青手中,老五閻世魁和老六閻世章幫著護送準格爾的寶物回京,一個死在了圍攻之中,一個死于霍青桐劍下;他們這次來西北就是找霍青桐尋仇的。三人中唯有騰一雷和官府打過交道,見兆惠問話抱拳行禮后回答,我等并非貪圖封賞而來,若我等僥幸拿下那賊子的首級,還望將軍擊潰賊眾后將霍青桐交給我等處置。rdquo; 不過一小小的女子,交給你們就是了!rdquo;,兆惠對準格爾內部的關系早就爛熟于胸,在他看來霍青桐并不是什么要緊人物,滿口答應了下來。 如此多謝將軍了。rdquo;,騰一雷恭恭敬敬的答道,旁邊的二魔不停的給騰一雷使著眼色,顯然對他拒絕封賞不滿,四魔哈合臺則呵呵的傻笑著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兆惠一聲令下,西寧鎮總兵高天喜領著五百軍士上前討戰,這邊霍阿伊帶著數百騎兵迎了上去,戰不多時霍阿伊所率的部眾就有些頂不住滿清這邊的鐵甲軍了,且戰且退,高天喜乘機沖殺過去打亂對方的陣型,霍青桐這邊早有準備,一聲令下萬箭齊發,把高天喜射了回去,地上留下了數十具清軍的尸體,看到清軍退去,眾人歡呼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