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章佳氏好說歹說才勸住了她爹。 這門親事她還是很滿意的。 她爹是個讀書人,從小她也是讀著四書五經、經史子集長大的,向來就對讀書人高看一眼,這會兒歪打正著,找了個讀書的夫君,她有什么不樂意的? 就算真是個不求上進的書呆子又如何,堂堂宗室嫡系子弟,再不濟也能得個爵位,退而言之,反正有榮親王府的家產和自己的嫁妝呢,他們的小日子只有越過越好的份。 尹泰還是沒能拗得過閨女,兩眼一閉,隨她去吧。 若干年后,胡子花白的尹泰看著一身王妃裝扮的女兒,終于發自內心地笑了。 第102章 番外完 初心得知自己懷孕的消息后, 徹底懵住了! 說好的不孕不育呢? 當初到底是哪個庸醫給她診斷的?要不要這么不準! 想她都是子孫滿堂的人了,為什么還要再受這個罪呢? 四十歲的高齡產婦,即使是在技術發達的二十一世紀都存在一定風險, 更別提這要啥啥沒有的古代了。 一個不小心,她很有可能就要和這個時代說再見了。 她才舍不得胤禟和孩子們呢。 還有她肚子里的小閨女。 初心心里煩得慌,對胤禟這個始作俑者更是氣得牙根癢, 已經有大半個月沒給過他笑臉了。 饒是這樣,胤禟還是成天樂呵呵地對她噓寒問暖, 一逮著機會便裝巧賣乖一番, 兩人之間你來我往的, 孕期生活倒也精彩的很。 可, 自打兩天前,胤禟收到了京城的來信,整個人畫風就變了。 雖然還是一如既往地貼心照顧著初心,可有事沒事地他總是皺著眉頭,似乎在院子里來回踱步的次數也驟然增多了。 初心很不解。 自從三年前他們走遍了大好河山,選擇在江南定居以來, 每十天半月的總能收到京城那邊的來件。 有孩子們的貼心問候, 有恒親王夫婦的閑話家常,有弘暉兩口子的恭順孝敬,甚至連冷酷的雍正爺偶爾也會找胤禟聊聊人生。 當然, 最多的還是咱們敦親王對他九哥如江水般滔滔不絕的思念之情。 每次看完書信后, 胤禟和初心的心情還是挺不錯的,既能感受到來自兄弟子侄的關心之意,又能聽到些京城的最新八卦, 著實愜意得很呢。 是以,胤禟這次的行為實在太過反常了。 “怎么了?是誰來的信?” 初心納悶, 往常的信件他們都是一塊兒看的,可這次已經過去兩天了,胤禟的樣子明顯是不想讓她看到的。 難道是朝堂上出了什么大事? 初心思慮片刻,便立馬否決了這個想法。 雍正都禪位了,誰還有本事能拿這些政事來叨擾咱們老王爺的清靜呢。 不錯,開春的時候,雍正爺便效仿起了他爹康熙,將皇位早早地傳給了弘暉,自個兒躲到行宮茹素去了。 胤禟幽怨地嘆了口氣,這才將書信遞給初心:“咱們的好日子怕是到頭了?!?/br> 初心接過書信,匆匆地瞥了幾眼,瞧了瞧大致意思,然后很不厚道地笑了。 咱們太上皇領著皇太后,順帶著敦親王夫婦、怡親王夫婦齊齊南下江南,投奔他們來了。 為什么是投奔呢? 信上講的很清楚,他們如今都是些沒權沒勢的老頭老太太了,聽聞九弟/九哥家的宅子寬敞的很,想必是不會介意收留他們這些無家可歸的兄弟的。 呸! 胤禟用腳趾頭想想,也知道這么不要臉的話定然是出自他那混蛋四哥的口。 什么叫無權無勢? 巷口的張三和街邊的李四人家那才是好嘛。 不過,這次胤禟真的猜錯了。 這封聯名信可實實在在是出自老十之手。 繼雍正爺禪位后,京城上流圈便忽然掀起了一股隱退潮。 先是怡親王緊跟他四哥的步伐,將爵位傳給了嫡長子,然后是恒親王以身體為由,把爵位傳給了弘暄,再后來連誠親王都有些蠢蠢欲動了。 這下可把老十急壞了。 這敦親王他早幾年就不想干了,如今逮著機會了,連忙就要上書讓爵。 但是問題來了。 他福晉那年生寶兒的時候傷了身子,這些年一直沒再懷上,他又是個妻管嚴,側福晉、小妾什么的,一概沒有,這會兒你讓他去哪里找個現成能承爵的大兒子呢。 其實像他這種情況,宗室里也不是沒有,遠的不說,隔壁咱們廉郡王這些年勤勤懇懇地窩在家里生孩子,不是也只得了八位千金嗎? 可人家還在繼續努力啊。 實在沒法子生出兒子,要么從宗室過繼,要么百年之后將爵位上交朝廷。 不管是哪一個法子,老十都不甚情愿。 他憑本事掙來的爵位憑什么還要還回去? 至于過繼個兒子? 想都別想。 他才不幫別人養便宜兒子呢。 為這事,老十是絞盡腦汁通宵達旦地想了又想,終于被他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他是沒兒子,可他還有侄子呀。 弘想可不就是最佳人選嘛。 額,爵位這么重要的東西,他當然先緊著自己親哥的兒子了。 你說還有其他侄子? 不好意思,咱和他親爹也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