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眼見著錢越來越少,兩個人心照不宣誰也不提,在有次取錢的時候孟串兒偷瞄了一眼他的賬戶,看到上面只有3000多元錢了,算計了一下,兩個人身上的錢加一起也就剛過萬。 最多再支撐一個月的吃喝房租水電和網費,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子他倆都不太懂,尤其是于小山。 從不曾為錢cao過心費過神,而這兩年像是把好運氣都用光了,諸事不順,再加上阿富han那一役,基本是耗盡全部的狀態。吳鵬像個催命鬼一樣天天在后面催催催。 一方面有男人的尊嚴在,更重要的是也不想讓孟串兒有壓力,本以為書火了之后改變劇本一下子就可以收個大幾百萬,如今這條路也被堵死了。錢,變成了最迫切最緊要的問題。 孟串兒暗中聯系了自己原來報社的老領導,仗著最早時候做財經調查記者的底子找了一份券商的工作,搖身一變變成了地宇證券的業務董事(頭銜好聽,其實在里面人人皆董事),有個外行看起來比較洋氣的職業名稱叫做“fa”。 簡單地說其實就是資本掮客。比如一家企業需要融資,fa負責通過各種渠道幫企業找金主,錢進到企業后按點數提成,行業慣例一般3到5個點,上下浮動較大。 fa分為早期和晚期,孟串兒專門負責做晚期融資。也就是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凈利潤、營收、體量都到達了一定程度。 這種融資價格比早期的貴,但是資金需求比早期大。至少每輪也是3000萬到幾個億之間,那么3到5個點是非常不菲的一筆收入。 3到5個點針對的是定增類的項目,如果換成并購,一般都是自行約定價格。 比如一個20億的并購一旦完成,賣方fa也許收到幾百萬到一千萬的利潤。原因在于并購總盤子太大,按點數收費賣方可能會瘋。 fa需要人脈廣,賺的是信息不對稱的錢。而專業與否也往往決定成敗,一個fa可以用自己對企業的了解敏銳察覺符合哪家手里有錢的投資機構的品味,同時還要能在最大程度里說清楚講明白企業的亮點。 投資機構投資企業,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賺錢。無論是想整合上下游產業鏈,還是想通過最終的并購或者ipo退出,本質上都是為了賺錢。 fa的作用就是讓投資機構相信投資這家企業有錢可賺,大有前景,一片藍海。 特別好的企業話語權強硬,不缺融資渠道只是懶得費功夫,這種情況收1個點也是屢見不鮮的;特別差的企業賣不出去,20個點也白扯。 投資機構比猴還精,經常忽悠得企業主一愣一愣的,當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資本市場里混久了的企業家把投資機構騙得團團轉的也大有人在。 總之,這個行業還是屬于無本萬利的,市場從來都不缺錢,這兩年房地產行業受到擠壓,大片三四線城市的房子有價無市,那部分熱錢急于尋找投資渠道,一級市場(股權市場)也逐漸熱了起來。 不過盡管孟串兒本身在財經領域人脈很廣,這份工作仍然對她意味著極大挑戰,畢竟在媒體的時候做的是甲方。人人見了都要規規矩矩叫一聲孟老師。 現在做的,應該是丙方,因為甲方和乙方位置隨著話語權強硬與否經?;Q,而丙方永遠不變。 也就是甲方可以沖丙方發脾氣,乙方也可以對丙方表示不滿,風箱里的老鼠,兩面受氣。 她接到入職的offer時還是很開心,回家做了一頓好吃的,跟于小山端杯慶祝:“來,見證下一個資本大佬的誕生!” 于小山剛夾了一筷子紅燒魚“噗”地吐了出來,咳嗽了幾聲:“啥時候一個金融中介都這么牛逼了,哈哈哈?!?/br> “你想死???還不是為了養你!” “是是是,女王大人您辛苦了,雖然我臉比較黑算不上小白臉,但咱好歹也是靠身體吃飯的,每天把您滋潤得紅潤健康,也算功勞一件?!?/br> “于小山?。?!” 他捂著肚子笑了一會兒,端起酒杯正色道:“我知道你這些日子擔心錢更顧及我的面子,你的用情用心我都懂,我不擔心錢是因為我做了這么多年生意,現在只是懶而不是死了,再者,在你面前,面子算個屁,全當鞋墊子送你了?!?/br> 孟串兒心下一片感慨,原來自己的那點小心思全然瞞不過面前的這個人。 這就是她愛的這個爺們,有洞察看穿一切的智慧,也有隨心所欲的坦蕩,還有對她的理解懂得和愛,就這簡單幾句,壓在心里多日的烏云全被撥弄開了,又被拾掇得陽光明媚,信心滿滿。 誰曾想,剛一入行她就遭遇了一個天雷滾滾的下馬威。 第54章 地升控股再度登場 孟串兒在做調查記者的時候認識了一個不錯的做pe的哥們,這哥們知道孟串兒轉行之后送了她一個項目。也不能叫送,這哥們手里攥著這個項目很久了都苦于沒有資源能賣出去。 給不信任的人,怕對方賺了錢自己跑了。給能控制的人又擔心對方能力不夠做不成。 而對孟串兒的老虎嘴里奪塊rou的兇猛和對朋友兩肋插刀的義氣是非常了解的,所以把項目送給孟串兒,一來得了份人情,二來一旦做成自己就等著分錢就行。 這哥們說,手里有一家年化凈利潤6000萬左右的通信公司叫做國麟通信等著被上市公司收購,估值8億就肯出手,不要求全現金收購,可以選擇大部分現金和少部分股權置換,真實可靠。 那一年收購的價格基本都是卡在15倍pe以下,高了過會也許形成障礙,低了企業不劃算。 6000萬的凈利潤按照8個億去計算才13.33倍的pe。而且賣方開出了3個點fa的天價。 事成之后,到手2400萬。就算給各種關系分一分,地宇證券也至少拿到1000萬的收入,孟串兒可以得到高達30%的稅前提成。 賣方開出天價fa的只有三種情況:1,企業造假,實際很爛。2,大股東急于用錢,放棄上市直接并購。3,大股東是傻b。 如果不是隕石掉落地球都能被砸到的概率,基本可以排除第3條。而這位pe哥們在行業里浸yin已久自己就能分辨是不是第1條。 那么就只剩下第2條,不過這個不關孟串兒啥事,這已經是砸出極品fa價格最好的原因了。剩下的事情就是能不能找到上市公司把企業吃掉。 眾所周知,并購是資本市場最賺錢的生意,但是比ipo還要難上百倍,不確定性太強。 就算賣家買家一拍即合,三方盡調審計都不出問題,也攔不住最終過會的時候監管部門的一錘定音,中間的曲折障礙不贅述,扒幾層皮是肯定的了。 耗時耗力曠日持久,臨門一腳飛單的可能性占比奇高,孟串兒雖然是新手上陣,這道理卻看得通透,所以并沒有在這個案子上太勞心費神,只是跟朋友們說起的時候會提一嘴,只是可巧機會就來了。 隨著工作的繁瑣深入,她的應酬和酒局多了起來,凌晨回家是常態,后半夜也偶爾有之,每次回來都喝得醉醺醺還努力要保持清醒的樣子讓于小山很是心疼。 他給這本書起名叫《余生我們不走丟》,因為初見時候扔出去的承諾,也為了現實中他跟孟串兒的相遇能有一個美好的結局。 根據這本小說改寫的劇本于小山也寫了前36場了,正在積極聯系劇本的事情,劇本換了個名字叫做《一生歸途》。 在劇本的判斷上他自認為要比她準一些,不是劇本不好,而是需要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真金不怕火煉,遲早這部電影會火的。 有幾次她喝多了邊吐邊嘟囔著:“為什么要喝應酬酒,老子不想喝應酬酒?!钡诙爝€要打著鬧鐘爬起來梳頭化妝神采奕奕地出去,他的心就揪成一團。 這個從修羅場救出來的女人,這個在他懷里弱小可憐無助的孟串兒,多想永遠就這樣抱著寵著幫她遮風擋雨護她一世安穩…… 但是憑著于小山對這個丫頭的了解,他敏銳地覺察到,她已經開始享受新的工作節奏和狀態,并且在這上面找到了跟調查記者不一樣的價值存在感。 孟串兒是一個進入狀態太快的人,如果生命有一個高深的導演,她活得特別入戲,她能夠完全領會導演的企圖并且把這種企圖數以萬計地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她自己可能都快忘了做fa的初衷是為了賺錢,賺取兩個人未來生活所必須的錢。而且她一定把所有賺錢的責任都壓在了自己身上,可能在這種責任上,她真的認為于小山是個死人。 因為兩個人的性格實在太像了。當初他鼓勵她去實現戰地記者的夢想,如今也不愿意為了所謂男人的尊嚴和面子強留她在方寸之地的餐桌前,她從來都不是籠子里的金絲雀。她是自由自在的小豹子。 從前可以給竹子那樣的女人買房子買車子,每次見面她們都會收拾好自己,做好飯靜靜等著,等著哪怕一個月只有一次兩次的見面。 可是仔細想想,換成孟串兒,好像一直都是他在守候著等著,在阿富han那兩年也是,現在仍然是。 這個丫頭啊,什么時候才肯踏踏實實地呆在自己身邊,不是勉強,是無任何遺憾地在身邊…… 于小山自嘲地苦笑,順手給孟串兒掖了掖被角,她皺眉小聲嘀咕了一句夢話,他忍俊不禁地深深地親吻了一下她的額頭,然后轉身到窗臺旁邊,抽煙想心事,一夜到天明。 在某次應酬的酒局上,孟串兒隨口提了這家等待被并購的公司,旁邊坐著一個業界響當當的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分析師,仔細詢問了凈利潤,現金流,年收入之后馬上在手機里拉了一個微信群。 往里面拉了3家上市公司的董秘,艾特了孟串兒介紹到:“地宇證券業務董事孟總,手里有一個凈利潤6000左右的通信公司,對賭回購齊全,三位都是tmt行業的大咖,感興趣的話你們自行對接?!?/br> 喜得孟串兒眼睛都綠了,拼命克制自己砰砰跳的小心臟敬了分析師一杯酒:“謝謝劉老師,事成之后我懂規矩,除了我單位應得的一半,剩下的全當給您的報酬?!?/br> 孟串兒這一句話就許了人家1200萬,按常理這種推薦有個一二百萬就燒高香了,這個劉老師顯然被嚇著了,皺著眉頭問了一句:“孟總大手筆,說話可算話?” “當然,簽合同的時候我們公司直接簽1.5,您自己簽1.5,白紙黑字絕不抵賴。我是新人,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呀?!?/br> 劉分析師雙手拿杯子一飲而盡:“好!爽快!那這事我就得多上心了?!?/br> 三天之后,一家叫地升控股的通信類上市公司的董秘任軍單獨從那個小群里加了孟串兒,明確表示了對被收標的的強烈興趣:“孟總您好,您看什么時候能帶我去這家公司瞧瞧,或者如果您信任我的話可以把bp發給我?!?/br> bp就是商業計劃書,要不要把這家公司的名字隱去在孟串兒當時的一念之間,后又想,作為賣家的fa收賣家的3個點。 而地升控股是買家,不用買家付任何一分錢。同時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秘,總不至于在不用付錢的事情上損人不利己,也就這樣輕易把bp給出去了。 此后的幾個月里孟串兒一直在忙著其他項目,進入這個行業之后才發現所謂的融資理論上很難,實際上更難。 經手幾十個需要融資定增的公司,百分之九十以上全是大忽悠,凈利潤高達七八千萬的現金流可以是負數,應收和應付高的讓人頭疼;凈利潤很低的公司就開始玩概念,什么熱玩什么,講一堆故事,純屬守株待兔等傻子投。 剩下的百分之十是屬于好項目的范疇,可是這種公司基本都是投資人追著跑,老板都被捧壞了,沒有點特殊的溝通本事,根本不會搭理fa。 所以這幾個月的時間等于在補資本市場這一課,要按結果論來算,等于白忙。 當初意氣風發說要誕生下一個資本大佬的孟串兒在碰了無數次壁之后在家里借酒消愁。開始的每個月她的工資還算金領的水平,維持兩個人的生活能做到綽綽有余,隨著項目一個接一個觸礁,績效逐月下滑,原本就拮據的日子過得更加捉襟見肘。 第55章 巨大的貓膩開始隱現 孟串兒不希望于小山還攪和在那些亂七八糟的生意里,兩個人骨子里又賊像,好面子也理解對方的好面子,撐不住也強撐,絕對不肯跟對方吭一聲。 曾經說“把面子當鞋墊子”送給孟串兒的話安慰成分居多,真要發生了事情仍然撂不開尊嚴。 于小山也急,生意除了茶樓基本都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偏門,不管賺錢不賺錢都不想再回頭,電影劇本是得沉住氣慢慢聊,急不得。吳鵬的事情死死瞞住孟串兒,這貨已經在到處亂竄找他了。 因為有兩個月沒有給他利息了,每天打開手機,吳鵬都在找各種各樣的人給他發消息。 “聽說你欠吳鵬錢了?” “你啥時候欠他一千萬了?真的假的???” “小山你在哪呢?吳鵬到處找你,托我讓你回他一個電話?!?/br> …… 還有吳鵬自己的信息:“哥,這個月該給我利息了?!?/br> “哥你為啥不接電話?利息已經過了三天了?!?/br> “于小山,你不怕坐牢嗎?如果再不給我利息你自己照量辦!” “我警告你,三天之內再不給我利息我不一定會做出什么事來,你也算社會上有頭有臉的,如今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你臉都不要了嗎?” …… 于小山現在有點不樂意看電話,每天除了看看有沒有爹媽的電話,就直接關機。他不想墨跡,現在手里沒錢,跟吳鵬那種人沒有錢的時候墨跡啥都沒用。 眼前是靠孟串兒在撐,他不愿意但沒辦法,在現實的跌跌撞撞中,終于出現了擁抱和親吻解決不了的問題,越想越鬧挺。 想起孟串兒最近總往衣柜里瞅來瞅去地瞧衣服,想她是不是最近缺衣服了。在她還沒回來的時候他去了趟商場,用信用卡給她買了幾件衣服和鞋子。 鑰匙一響,孟串兒端著酒杯看向門口,于小山拎著大包小包笑著進門:“這大中午的自己喝著呢?” “你去哪了?” “給你買衣服啊~我看你這幾天一打開衣柜就愁眉苦臉的,可能是沒衣服換了?!?/br> “??你哪來的錢???” “第一,沒花多少錢;第二,世界上有一種東西叫信用卡?!?/br> 孟串兒騰地一下就火了:“于小山你有病???咱倆現在什么狀況你心里沒數了?你居然透支信用卡去買衣服!” 最近項目進展嚴重不順,在地宇證券每天都有一個業績排行榜會發在工作的微信群里,孟串兒的名字從入職開始就排在最后,顯示業績為零。每天的排行榜像是戒尺,啪啪地打在孟串兒臉上羞辱她。 她的工資由于績效問題一降再降,同事們看她的眼神都逐漸從冷漠變成了一絲絲的鄙夷。這是個一切用業績說話的地方,跟在媒體的時候完全不一樣?,F在連開會,孟串兒都要灰頭土臉地坐在后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