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
韓湘君見她不愿說,便也不強人所難,笑了笑,繼續前行。 ...... 自從韓湘君那日聽了她關于恢復民生的想法后,之后幾乎每天都會帶她出門走一圈,有時也讓她在書房屏風后,旁聽他與屬下議事,之后又會再與她簡單交流一番。 如此過了幾日后,韓湘君總算準備打道回綏州了。 兩人來時是一輛馬車,回去后卻多了一輛,多出來的那一輛里頭放的全是蘇璃的東西,她在柊城買了各式各樣的‘土特產’,吃的用的皆有,不僅買了自己的,還給彩云她們也帶了些,甚至連往常跟著蘇璃的那兩個侍衛都有份。 就是沒有韓湘君的。 對此,這男人莫名的又生了一通氣。啟程之日,幾乎整個上午都沒有搭理蘇璃,自顧自拿著公文在看,蘇璃一開始還主動聊兩句,見他興致缺缺,便也算了,自己裹著毯子窩在車廂里打起盹來。 柊城這一趟,行路雖然辛苦,但蘇璃認為來得很值,不僅身體好了許多,最主要的,她得到了韓湘君的賞識,看得出,他已經將她那日的話聽了進去,也在嘗試‘如何尊重’她。 既然有希望,那她 接下來就要努力好好干,爭取以后買房買車買奴仆,獨自安家落戶。最好再存點錢搞些投資,為以后退休過奢侈的生活而準備。 蘇璃是這么暢想的,因此,她開始有意無意的與韓湘君拉開距離,有意無意的開始注重上下級尊卑關系。 這種刻意的疏離,韓湘君也感受到了,這也正是他一早上不想搭理她的真實原因。 第43章 蘇璃獻計 韓湘君似乎有重要的事, 所以從柊城回綏州的速度比之前去的時候快了一倍,凌晨出發,鄰近傍晚未時就已經到了豊國地界。但在進入綏州城時, 遇上了件不大不小的麻煩。 在官道上, 他們的馬車被人攔下了。 秦忠上前來稟報, “殿下,前面有許多流民攔路?!?/br> “流民?”韓湘君皺眉。 綏州什么時候開始有流民出現了? 他拉開車門往外瞧了一眼, 蘇璃也看見了, 圍住他們的人數眾多,烏壓壓的一片, 衣衫襤褸,紛紛哭嚎,許是見有侍衛持刀把手所以才沒敢放肆。 蘇璃看著那些人瘦骨嶙嶙, 有老人也有孩子, 個個爭相恐后的要上前來,眼巴巴的望著她們的馬車。 侍衛們持刀在前驅趕,可趕走了這邊,另一邊的人群又立馬涌上前來, 擠擠攘攘。終于, 一名侍衛將最前頭不怕死的那個人一刀給砍了,這才震懾住那些人不敢動。 但仍是攔在路上沒走。 蘇璃發愁,也不知韓湘君如何處理這事, 那些人看著確實可憐, 可眼下, 并不是可憐他們的時候。她們身上的吃食不僅不夠分,而且很有可能若是被那些人看見了,一定會蜂擁而上, 引起暴.亂。 韓湘君將車門關上,凝眉思索,也不知在想什么,只手指習慣性的敲打膝蓋,一下一下的,令蘇璃看得心焦。 眼見就快天黑,再這樣耗下去,事情會發酵得更嚴重。 過了片刻,他吩咐秦忠道:“你快馬趕去州城,叫劉曹荀帶人過來,這是他的治下,如何處理流民總得有個說法?!?/br> “是?!鼻刂伊ⅠR去了。 于是,韓湘君一行與這些流民僵持下來。 天寒地凍,不停的聽見有小兒哭喊的聲音,還有老人哀哀乞求的聲音,她們說:“貴人,給口吃的吧,我已經餓了好多天了,給口吃的吧?!?/br> 這聲音聽得蘇璃難受不已,幾乎喘不過氣??蛇@會兒卻不能仁慈,否者就會有生命危險,這些人為了吃的,說不定會以命相搏。 韓湘君見她埋著頭不說話,用腳尖碰了碰她的小腿,問道:“在想什么?” 蘇璃搖頭,“在想這個世界真殘酷,朱門酒rou臭,卻路有凍死骨?!逼毯?,她抬頭問,“ 殿下準備如何安置這些流民?” 韓湘君似乎不以為意,“流民之事,每年都會有,有時遇上天災戰亂,則會更多些。對于安置流民,朝廷已有規制,等綏州知府來了,交給他處理便是?!?/br> “每年都有嗎?那......能全部安置好嗎?” “有些偏遠之地,朝廷鞭長莫及,因此,凍死餓死的也不計其數?!?/br> 他話音落下,外頭傳來一陣sao.動,蘇璃掀開窗簾看去,正好看見一個侍衛打馬過來稟報。 “殿下,流民中,似乎已經有人死了,其他人正在搶食尸體?!?/br> 他的話剛說完,蘇璃忍不住干嘔起來。沒想到真的有人吃人這樣的事,而且就發生在她眼前。 韓湘君任其嘔吐,等她吐完,才不緊不慢的遞了杯茶水給她。 不過片刻,哄鬧聲似乎越來越大,有人開始大喊,“他們有吃的,他們一定有!” 隨后那些人一哄而上,有的已經爬上了馬車,又逐一被侍衛們踹了下去,慘叫哀嚎不絕于耳。 即使侍衛們拔刀殺了幾人,也無濟于事,此刻完全震懾不住他們。但這些都是豊國子民,殺幾人以儆效尤可以,但不能全殺了。因此,漸漸的,侍衛們也開始抵御不住。 有侍衛在外頭大聲喊道:“殿下,請棄車下來,屬下護送您騎馬離開?!?/br> 韓湘君這才拉著蘇璃出了車廂,馬車四周圍了許多侍衛,可應付起來還是有些捉襟見肘。一個侍衛沖開人群,將自己坐下的馬匹讓給韓湘君。 韓湘君抱著蘇璃跳上坐騎,正準備策馬離去時,蘇璃突然‘啊’一聲驚呼。是有人在扯她的腿,若不是韓湘君單手緊緊箍著,恐怕早就被扯掉下去了。 她看見后頭的馬車早已聚集了很多人,正在把里頭她之前買的東西扔出來,一眾人哄搶,有幾人為了搶一塊糕點,大打出手,頭破血流,卻仍不肯放棄,甚至有的人耳朵都被咬了下來,血糊得滿臉皆是。 她害怕不已,使勁踹開扯住她腿的人,可怎么踹也踹不掉,而且過來扯她的人越來越多。還是一個侍衛抽刀直接將那些手砍斷,她們才得以離開。 蘇璃見掛在自己腿上血淋淋的斷手,都要哭了,嚇得啊啊大叫。 韓湘君看見了,一邊掌韁繩一邊幫她扯下來。 奔跑了一會兒,韓湘君才漸漸放緩速度,后頭的侍衛們,也陸陸續續的跟了上來。 “殿下,眼下該如何?”侍衛問道。 “進綏州城?!?/br> 于是,一眾人才又立即策馬往綏州城而去。 ...... 韓湘君一路快馬奔馳,終于趕在綏州城門關閉之前到達。 綏州各大小官員聞風趕來請安。 韓湘君帶著蘇璃下榻知府劉曹荀的府邸,劉曹荀以 為太子殿下還在城外,已經跟著秦忠出城接人去了。然而卻撲了個空,又馬不停蹄的趕回來,才得知殿下已經安全到了城中。 他這一路冷汗涔涔,殿下在他治下的地界遇上流民鬧事,這讓他驚慌不已,也不知殿下這會兒是個什么想法,會不會雷霆震怒。他戰戰兢兢了一夜都不敢睡,直到次日見到韓湘君時,趕緊跪下請罪。 “殿下,下官也不知為何這幾日突然綏州突然出現流民,下官曾派人去查探過,這些流民皆是從其他地方而來。而且理由就一個,他們聽人說綏州有糧,還有殿下您在,定然不會讓他們餓著,于是便紛紛從四面八方涌了過來?!?/br> 韓湘君坐在椅子上,皺眉凝思,“你的意思是說有人故意將流民引來綏州?” “殿下,此事乃下官猜測,但依下官看,似乎正是如此?!?/br> “綏州地界一共多少流民?” 劉曹荀回道:“一開始沒這么多,但后頭幾日陸陸續續的來了好幾波,眼下約莫三四千人?!?/br> “這些人你打算如何安置?”韓湘君問道。 劉曹荀愁苦不已,“殿下,綏州是個什么州府您也清楚,若是安置這三四千,下官倒是還應付得來,可怕就怕接下來還會有更多流民涌入,屆時,恐怕難以控制,容易引起動亂?!?/br> 他又趕緊說道:“不過,下官早已讓人在城外扎營收留流民,可流民越來越多,綏州負荷越來越重,也不敢放他們進城,這......下官也為此事焦慮不已?!?/br> “孤知道了,你先下去吧?!?/br> ............ 接下來幾日,果然如劉曹荀所說,流民越來越多,城外的營帳已經不堪負荷,動亂不堪,怨聲載道。也不知是誰起的頭,說綏州糧草豐足,太子殿下在綏州城里好吃好喝,卻不管他們的死活,因此,他們要造反,要進城質問太子殿下,豊國百姓該當如何? 這話句句誅心,若說沒有預謀定不可能,韓湘君聽后,臉色陰沉了一整日,心底冷嗤。他的那個四皇弟果真好手段,竟利用流民來牽制于他,甚至想以此讓他背負罵名,動搖他儲君之位。 真是打的如意算盤! 氣歸氣,但怎么處理這大批流民,實在迫在眉睫。依據朝廷以往的規制,自然是開倉放糧,隨后再遣返各鄉。 可綏州打了一年的仗,糧倉早就只剩一點儲備,這儲備糧食是作為明年開春之用,若是連儲備都沒有了,那綏州將會大亂。 因此,自然不能開倉放糧,可若是放任流民在城外餓死,那他這個太子也就做到頭了。 為此,韓 湘君這幾日常常進出書房議事,急得嘴角都冒泡了,也沒個妥帖的法子。 有人獻計說:從其他州府借糧過來吧,畢竟綏州有流民,鄰州各府也會受波及,還是眾志成城一起解決方為上策。 也有人建議:或許將部分流民送至附近州府,減緩綏州的壓力,先度過這個寒冬,等明年再遣送回鄉。 還有人介意,干脆收留一半,將另一半拉去修路,每日給點粥食,萬一餓死了,那也算是勞累而死,而不是殿下坐視不理啊。 前兩個計策好是好,可治標不治本,等明年春流民回鄉,無田無地無種子,又如何過活?恐怕還會卷土重來。 至于最后這個陰招,韓湘君聽了火冒三丈,將那人直接叉出去打了十幾板子。 眾人獻計,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眼看流民日漸增多,都憂愁不已。 ...... 這日,蘇璃正準備吃午飯,韓湘君過來了。 他一進來,看見桌上飯菜粗陋,兩菜一湯,還都是素菜,便好奇問道:“為何吃得這般素?” 當然,知府府邸總不至于連好飯菜都供不起,不說府內,就是府外綏州城的百姓有富裕些的,也是頓頓吃rou呢??商K璃這樣的做法,也正是聽見外頭那些聲音,說韓湘君自己每日山珍海味,卻不理流民疾苦。 如此一來,她倒是不好意思吃好的了,而且自從見過那些流民后,心里也有些罪惡感,于是悄悄跟劉曹荀提議,讓全府吃食簡樸,至少先過了這個節骨眼,好讓殿下稍稍挽回些名聲。 這事韓湘君不知道,劉曹荀可以下令讓全府節衣素食,但不敢擅自做主韓湘君的吃食,因此,對于他的那一份,還是照舊好生招待著。 蘇璃說道:“殿下沒聽見外頭的風聲么?我這是在給殿下搬回名聲呢,回頭讓眾人看看,知府家每日采買的都是些什么,再讓下人們出去宣揚一番,屆時,你好吃好喝卻不管流民的謠言,定然不攻自破?!?/br> 韓湘君好笑,“難怪這幾日以來,那些罵孤的聲音少了許多,竟不想是你的功勞?!?/br> 蘇璃得意,“那當然?!庇謫査?,“殿下吃了沒?” 韓湘君坐下來,吩咐人添副碗筷過來,也就著這兩個素菜一起吃起來。 待兩人吃過飯,蘇璃才問道:“殿下這幾日愁眉不展,可是因為流民之事?” 韓湘君點頭,“正是,此次流民事件有人在后面推波助瀾,若是依朝廷舊制,難以徹底解決,眼下綏州城流民越來越多,已經不宜再拖時日?!?/br> 蘇璃想了想,說道:“其實,我倒是有些想法?!?/br> “哦?你有何高見?” “高見談不上,拙見倒是有一些?!?/br> 關于如何處理流民,對于一 個學過五千年歷史的人來說,真不是個事,歷朝歷代都有流民,而且有些法子就很好,她只需照搬一兩個便可。 只不過不想這樣快就告訴韓湘君,至少得讓他急得沒有頭緒之時,再提出來,這才顯示得出她的價值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