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封閉區rdquo;中是巴比rdquo;與我rdquo;,而開放區rdquo;中則是哈尼rdquo;、亞蘭rdquo;,賈桂琳rdquo;及藍迪rdquo;四人;由六人的轉移順序即可知曉,地震當時我們六人于房間rdquo;中的位置正如圖Brdquo;所示,絕對無法謊稱。而巴比撬壞第二都市rdquo;的鎖并率先走進地下之事實,也可補強這個推論。 現在根據以上的條件來探討窪田綾子之事。假設她是被某人懷著殺意而殺害的;這種情況之下,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犯罪行為是在鮮雞屋rdquo;停電后至我們逃入第二都市rdquo;之間發生的。 第二種可能,犯罪行為是在我們逃入第二都市rdquo;,且六人間的人格轉移成立之后發生的。 在前者的情況下,擁有完整不在場證明的,就我所知有巴比、賈桂琳及我自己。 讓我們試著重現地震時的畫面。起先,發生了震動,店里的物品在空中交錯飛舞,騎樓的天花板坍方,堵住了鮮雞屋rdquo;的出入口。待建筑物崩塌告一段落后,巴比為了確認客人們的安全,進行點名;當時全員皆曾加以回覆,我聽得一清二楚。 換句話說,窪田綾子在此時確實仍活著。 因此,要勒殺她的機會,便只有在我們發現店里的天花板開始坍方,至巴比撬壞第二都市rdquo;門鎖,并一齊往地下避難的這段期間。 賈桂琳當時扭傷了腳,一直靠在我身上,并沒有工夫去勒殺綾子;而被她緊緊抓住的我也一樣沒有機會。 巴比發現天花板即將坍方后,立即遵照我的指示開始撬鎖;他的雙手都忙著,之后又一馬當先地沖入第二都市rdquo;(這點可從房間rdquo;的分配位置得證),由此可斷定巴比絕無犯罪的機會。 (順道一提,我原以為當時藍迪也在幫忙撬鎖,因為他的聲音氣勢十足,活像恨不得立刻徒手扯下門鎖一般;然而實際上,由于四周一片黑暗,藍迪搞不清第二都市rdquo;的方位,待他摸到門前,鎖已然被撬開了。這點從他位於開放區rdquo;便可得知。 綜上所述,在前者的情況下,巴比、賈桂琳及我三人的不在場證明便可成立。 而后者的情況又是如何呢?六人逃進第二都市rdquo;,亦即隔離墻rdquo;產生之后,位于封閉區rdquo;的人為隔離墻rdquo;所阻,無法前往樓梯;換句話說,是不可能回到店內勒殺綾子的。 因此mdash;mdash;以身體而言mdash;mdash;巴比rdquo;與我rdquo;的不在場證明便能成立。 不過,此時人格轉移業已成功,因此正確說來,是巴比rdquo;(=哈尼)與我rdquo;(=巴比)。 換句話說,在后者的情況下,是哈尼與巴比的不在場證明成立。身體在封閉區rdquo;里的我,此時心靈已轉移至藍迪rdquo;身上,理論上是可能犯罪的。 這么一看便能清楚明白,無論是前者或后者,不在場證明皆能確實成立的只有巴比一個人。換句話說,只有他絕不可能是勒殺綾子的兇手。 巴比應該也很清楚自己的立場吧!他提出了補強后者假設mdash;mdash;亦即犯罪行為是發生於眾人逃進于第二都市rdquo;之后mdash;mdash;的目擊證詞,更具體地指出犯人是賈桂琳rdquo;(=藍迪)。 我該如何解釋他的行為?他的不在場證明確鑿,所以該相信他嗎?抑或他是利用自己的不在場證明優勢,企圖陷賈桂琳rdquo;(=藍迪)于不義? 就個人觀感而言,我認為巴比是個足以信任之人;但畢竟我們相識時日尚淺,無法斷定他絕不是那種會找機會陷害對頭冤家之人。連CIA都明白地斷定綾子是死于意外,而巴比表面上認同這個說法,私下卻又刻意舊事重提,這點亦值得存疑。 你的表情說明你不相信嘛!rdquo; 與其說是不信mdash;mdash;rdquo;我rdquo;(=巴比)的不滿之聲又喚回了我的注意力。倒不如說是驚訝,而且我還是希望那只是場意外。rdquo; 你這種模棱兩可的態度不好喔!我是很不想這樣講啦,但日本人就是這一點容易招人誤會。這用日文要怎么講?優柔寡斷?鴕鳥心態?rdquo; 什么玩意兒?rdquo; 他突然連續說了幾個日文片語,害我噗嗤一聲笑出來。 你從哪兒學來這些單字的???rdquo; 我朋友的老哥是個日本卡通迷,常在家里唱卡通歌曲的卡拉OK。rdquo; 卡通歌曲?用卡拉OK唱?rdquo; 雖然我早已時有耳聞,仍為日本兩大文化滲透美國社會之深而感到驚訝。 比方魔女莎莉,還有甜蜜小天使之類的。rdquo; 我只能捧腹大笑了。 有時候剛學幾句日文就來現給我們聽,自得其樂得很。rdquo; 看來他很沉迷??!rdquo; 因為每次碰面部這樣,就算我不愿意,也記住兩、三句日文啦!對了,卡通歌我也會唱幾條咧!rdquo; 事后每當我回想起來,都要為了這一晚的事而后悔不已。當然,換作任何人,都會認為與其為了陰沉的殺人案話題疑神疑鬼,不如唱些走調的卡通歌取樂來得好。因此,雖然我仗著藍迪rdquo;酒量好而多喝了幾口麥格啤酒,弄得醉醺醺的,但我仍不認為這一晚的自己格外地不檢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