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節
師徒倆都安了心。 他問道:“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我仍想做官。只是殿下這種情況,我要是整天往外跑,去衙門里做事,必惹人詬病,皇上和貴妃娘娘也定然不應允?!壁w如熙道。 “我在想我是不是去工部掛個職,也不去衙門里上衙,只在家里改進農具,搗鼓些新奇東西?!?/br> 康時霖覺得趙如熙那么聰明,讀了那么多的書,好不容易考個狀元,就做半年官就不做了,呆在后宅相夫教子,實在是替小徒弟感覺可惜和憋屈。 可她嫁的是王爺,蕭令衍又是這么個情況,他也說不出讓她出來做官的話。 這會兒聽到趙如熙這兩全其美的做法,心里簡直不能再贊成了。 “這樣就挺好。你不知道你改良的那兩樣農具,皇上可沒少在我面前夸你?!彼吲d道。 說著他看了看趙如熙:“你是想讓我去皇上面前替你說說?” 趙如熙搖搖頭:“我前頭已做出了些成績,兩樣農具在冬天開荒的時候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真正讓百姓認同,徹底推廣開來還需要些時日,經過一個春天也就差不多了?!?/br> “另外我冬天的時候組織南陽的百姓修過水利。那個水利工程極為完善,威力也得到春天用水的時候才能顯現出來?!?/br> 第755章 喜訊連連 康時霖是個極通透的人,一聽就知道趙如熙的話,就明白她想干什么了。 他撫了撫胡子,問道:“你是說經過春天一季,兩樣農具和水利徹底發揮了效應?;噬虾凸げ?、戶部看到這些東西的價值后,就不舍得讓你呆在家里,而是會主動上門來請你出來做官?” 趙如熙點點頭:“上趕子的不是買賣,更不用說我現在這種情況了。要是我主動申請出去做官,不管做出什么樣的貢獻,都有人說閑話。我完全是吃力不討好?!?/br> “所以與其我自己主動要求做官,不如讓朝廷渴求,請我出山做官。這個順序,萬萬不能顛倒了?!?/br> 說到這里,趙如熙瞅了康時霖一眼:“我跟您老人家說這話,是想讓您老人家心里有個數?;噬先f一提起此事,您老知道拿什么態度應對?!?/br> “哈哈哈哈……”康時霖不由大笑起來,一面笑,一面指著趙如熙道,“你這小丫頭,肚子里的彎彎繞還挺多,真不愧是我康時霖的徒弟。好,好,這事這么辦真是再好不過了?!?/br> 他用力點頭:“你放心,師父明白怎么做了。我定然替你抻一抻皇上和朝堂上那些妒賢嫉能的龜孫子?!?/br> 他可知道當初趙如熙被欽點為狀元,又去南陽任職時那些龜孫子在背后說的閑話與酸話。 趙如熙殷勤地給康時霖倒了一杯茶,笑靨如花:“那就有勞師父了?!?/br> 待康時霖拿起茶喝了一口,趙如熙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了下來,問道:“三位師兄最近好嗎?” “挺好的?!笨禃r霖道,“你大師兄前段時間忙的不行,你是知道的?,F在政局平穩了,他也終于可以歇一口氣了。你二師兄……” 他看了趙如熙一眼:“托你的福,升工部尚書了?!?/br> “???”趙如熙很是吃驚,她都不知道這回事。 “什么時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還有,什么叫托我的福???跟我有什么關系?”她問道。 “就是今日早朝頒的旨?!笨禃r霖道,“原先的工部尚書是岑家一派的,皇上以他年紀大了為由,讓他致仕了。當然,這跟你沒關系。我聽你大師兄說,本來工部尚書的人選有好幾個的,大家都想推舉人。你大師兄雖也推薦了你二師兄,但他知道希望不大?!?/br> “畢竟他自己是吏部尚書。你延年師兄是鴻盧寺卿,三卿六部里咱們這一系就占了兩個。要是再來一個,就犯了忌諱了?!?/br> 趙如熙點點頭。 帝王術說白了就是平衡術。就算蕭圪要打壓那幾個皇子的余孽,也明知康時霖沒有權利欲望,他也不會放任康時霖一派的人坐大。 畢竟這一派系雖以康時霖做紐帶,可領頭羊卻是吳懷寺。吳懷寺可不是個淡泊名利之人,否則也爬不到那個位置。 “可不曾想,你大師兄一提龔城,皇上就拍板答應了。其他幾人還以為皇上是看我面上呢,也沒敢說什么??赡愦髱熜只丶乙蛔聊?,他就覺得可能皇上是想讓你多給朝廷干活,卻又不好安排你做官,所以才提了你二師兄做了工部尚書?!?/br> “皇上知道你重情義,看在我的面上,你不會不幫你二師兄的?!?/br> “這樣啊?!壁w如熙說著,沉思起來。 康時霖一擺手:“丫頭你可不要多想。雖說皇上可能那么想,但我可不能讓你二師兄借你的光卻還擋你的路。這件事,如果皇上不對你二師兄施壓,他就裝聾作??;如果皇上施壓,你二師兄就可以提議讓你回去工部任職?!?/br> “在其位才謀其政。不想給職位卻又想讓你干活,哪有這么占便宜的事兒?哪怕你是齊王妃,朝廷也不能這么干?!?/br> 趙如熙點頭贊同,又解釋道:“師父,不是我非得去占個職位。您也知道,當初可是尚德長公主和崔夫子花了許多精力勸導我,我才愿意去受累考科舉的。我承載的是女子的希望?!?/br> “我都考上狀元做了官,結果做官半年一成親就不做了,還怎么給女子做表率?所以這個職位,不是為我占的,是為天下女子占的?!?/br> 康時霖連連點頭:“我知道,我明白?!?/br> 當初他可就在北寧女子書院任教呢。崔紋做的事,他都知道。 “做官是應該的。否則豈不辜負了你一身才學?雖說在家里也能畫畫寫字、設制農具,但哪有做官來得名正言順?”他道。 見師父能理解自己,趙如熙心里很是愉悅。 她又問:“三師兄還好吧?” 吳宗這家伙是個行動派。當初他來南陽說已跟蕭若彤表明了心意,要去鎮南王府提親,隔了沒多久就提親成功,又沒隔兩個月就成親了。他們成親的日子是十二月初十。 成親之后,蕭若彤就跟著吳宗去臨江府上任了。趙如熙成親她也沒有趕回來。 “好,好得很?!碧崞疬@事,康時霖的臉上就笑開了花,“昨兒個我還接到了他的信,說慶陽縣主懷孕了。他高興得不知如何是好,立刻寫了信讓人快馬加鞭告訴我?!?/br> “???”趙如熙驚訝地睜大了眼,旋即高興得拍了兩下巴掌,“啊呀,真是太好了?!?/br> 一個是跟她最親近的師兄,一個是她的好朋友。本以為蕭若彤不能懷孕的??蓻]想到才成親三個月就懷上了。 “可不是?!笨禃r霖撫著胡子道,“都說慶陽縣主不能生,為此還被休了。沒想到這就懷孕了。你三師兄那里我也就放心了?!?/br> 原先吳宗娶蕭若彤,康時霖也是替他發過愁的。畢竟吳宗只有一個女兒,沒有兒子。當初蕭若彤又是因為英國公世子要納妾才要和離的。他跟蕭若彤成了親,必然是不會納妾了。 等他那個女兒一嫁,他們夫妻膝下沒有一兒半女,未免孤單。要是其中一個早走,另一人真可就孤零零一個人過日子了。 所以昨日接到吳宗的信時,康時霖高興得不行,向來不愛喝酒的他,拉著兒子好好喝了幾杯。 第756章 農具的影響 想起酒,康時霖就想起趙如熙當初在南陽時釀的酒,問道:“你那酒釀成了嗎?你還說要送給我老人家喝呢,一直沒見著你的酒?!?/br> 趙如熙當初把她那酒的功效吹得很厲害,承諾釀好就送給康時霖和甘綸他們幾個嘗嘗?,F在都半年過去了,也沒見著酒的影子。 “那酒工序復雜,前段時間京城亂,我也忙,就沒問他們。一會兒我就派人去南陽看看?!壁w如熙道。 送走康時霖,趙如熙就派人去了南陽。酒倒是釀出來了,可窖藏的時間尚短,趙如熙也沒讓人把酒送來。 之后她的日子就過得很是平靜。 除了每日照看蕭令衍,她有時間就練字畫畫賺積分。 她不光需要攢夠能買三枚的康復丸,以備不時之需,還要花大量積分買現代的科學技術。 好在現在政局已安定下來了,她除了讓系統關注一下蕭圪、蕭令衍身邊的情況,不讓人暗中謀害他們,其他的基本上不再需要花積分。她每日的積分都能攢著。 而她的字與畫也日日精進,每寫一幅字、一幅畫,積分都比原先要高一些,這讓她積攢積分更加容易了。 趙如熙成親那會兒,其實就已到了春耕的時候。 冬日開荒的時候,朝廷就已把趙如熙兩樣農具的圖紙尺寸發到每一個省,再由省府衙門發到州縣,這些衙門也只是按著朝廷的規定打制了兩百多個農具,發給服徭役的農民開荒用,用完之后就收回官府。 因此試用過新農具的人并不多,就只是服徭役的那些人。這些人回家之后,再拿著舊農具耕田種地,就怎么都不順手。 只是服徭役的人家大部分都窮,鐵器在古代又昂貴,想要打制一把農具不是個小數目,很多人家就只能用舊農具,新農具就只存在他們吹牛的口頭上。 新農具的口碑雖然因為他們而傳了出去,但沒有使用過,誰也不愿意花錢去打制。 但世上從來不缺乏頭腦靈活的人。 有些縣令頭腦靈活、膽子大一些的,就讓家里人私下里把圖紙拿去跟鐵匠合伙,打制新農具出來賣,賺上一筆錢。 州縣長官不愿意賺這個錢的,還有衙門里的胥吏、衙役,甚至有些服徭役的農民,回家后立刻跑去跟鐵匠透露新農具做法,哪怕鐵匠不給他錢,給他兩把新農具那也是賺的。 鄉下娛樂少,那些買了新農具的人自然要顯擺一番,其他人用過之后發現實在太省力了。他們沒錢買牛,咬咬牙湊錢借錢買一兩把農具還是不成問題的。 于是在春耕的這段時間里,新農具以各種各樣的形式醞釀著口碑,逐漸在田間地頭替代了原來的舊農具。 因為連續兩場政變,又要清理世家,排除異已,蕭圪前段時間十分繁忙,除了最要緊的大事,其他的小事他都沒時間和精力去關注。 這會兒所有的事情都塵埃落定,連岑家的勢力都被他清理了,他安下心來,這才有空關注政事。 他把戶部尚書召來,問道:“現在各地的春耕情況如何?” “回皇上,春耕情況非常好?!饼R虛谷回道,“除了今年風調雨順外,還得益于齊王妃娘娘改良的那兩樣農具。這兩樣農具耕田的效果十分顯著,大大緩解了耕牛不足的問題?!?/br> “哦?”蕭圪一聽就十分高興,這才想起政變之前戶部上過一個折子,說趙如熙發明的這兩樣農具對墾荒起到了極大的效果。 他轉頭向段琛道:“把戶部呈上來的開荒統計的折子找出來?!?/br> 原先蕭圪身邊的承旨或多或少地跟幾個派系有關聯,被蕭圪遣出了皇宮,調到下面做官去了。 而新一屆的榜眼段琛、探花丁連進的關系都十分干凈,又在翰林院鍛煉了半年,業務也熟悉,能獨擋一面了,因此得到了蕭圪的重用。 這段時間收到的折子,蕭圪都讓這兩人先整理,挑出緊急的、重要的,其他的都歸類放到一邊,等他有時間和精力了再來處理。 朝廷官員私下里無不感慨段琛、丁連進的好運氣。 要不然像他們這些新晉榜眼、探花,起碼得在皇上身邊干三年最苦最累的雜事,等又來了一屆萌新,他們才有機會做這些重要的活兒。 段琛原本就眼界極高,在江南不愿意定親成親。后來曾經滄海,屬意于趙如熙這樣出色的女子之后,一般的閨閣女子他都看不上眼。因此即便趙如熙定親,許多世家派人向他提親,他都不為所動,一直沒有定親。 這也是朝廷官員們感慨他好運氣的一個原因。 因為來拉攏段琛、想要把女兒嫁給他的無不是各派系的人。一旦他當時心動,跟那些人家的女兒定了親,那么今天段琛就沒資格再呆在皇上身邊,成為他的左膀右臂了。 政變過后,看著一群群的人下臺,段琛的伯父也是出了一身冷汗。當時他可在心里埋怨過侄兒在婚事上的挑剔。 當然,這是題外話。 此時聽得蕭圪的吩咐,段琛迅速找到那個折子,呈了上去。 蕭圪看到冬天墾荒的面積竟然是往年的2.5倍,驚訝地抬頭問齊虛谷:“這么多?” 齊虛谷點頭,笑道:“可不是。當初臣看到這個數字得時候,也是大吃一驚。實在沒想到齊王妃娘娘打制的這兩種農具這么厲害?!?/br> 說著他跪了一去,朝蕭圪行了一禮,高聲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有了這兩種農具,咱大晉往后的農墾面積不光會年年擴大,農民耕種起來也不費力。這是大晉昌盛之兆,昌年盛世很快就能展現在皇上眼前?!?/br> 聽到這話,蕭圪“哈哈”大笑起來:“愛卿平身?!?/br> “愛卿說得很有道理。雖托圣耀皇后之福,尋來高產作物,讓百姓不再那么輕易被餓死,但讓百姓人人吃上白面、大米才是朕想要的。知微這兩樣農具,讓朕這一鴻圖看到了實現的希望。朕心大慰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