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節
這會兒她趕緊附和春桃的說辭:“對,就是春桃jiejie說的這樣?!弊蛲硭?,剛才春桃叮囑過她了,讓她千萬別說。 她自己也知道,這些主子向來愛找替罪羊。一個不好,她跟春桃都得被打死。 另兩個昨晚不當值的也被審了。她們自然說什么都不知道。只說了早上發現老爺死訊的情形。 蘇氏是一面審人,一面哭的。這會兒她“強忍著悲痛”道:“嬤嬤,我看還是報官吧?!?/br> “夫人,這個……依老奴看,老爺這死法不大光彩。要是報了官,傳揚出去,怕是不好。要不,先去稟報族長和伯爺,由他們做主如何?”孫嬤嬤提議道。 蘇氏給人的印象向來是個無能軟弱、沒有主見的。 她一面哭,一面啞聲點頭道:“好?!?/br> 她派去的人剛走,管家就急匆匆走了進來。 未分家時,趙元坤生怕府里給他派的管事是老夫人和朱氏的人,因此竄掇著蘇氏,讓她跟老夫人和朱氏鬧,死活要把她的一個陪房提上來做管事。分家后那人就直接成了管家。 一分家趙元坤就忙著跑官,做官后忙著往上爬,也沒空顧著家里。因此也沒顧得上換管家。 當初趙元坤被打板子,蘇氏去巷子口鬧事的時候,那個管家就是蘇氏的陪房。 后來趙元坤躺在床上養傷,琢磨著自己的出路,第一時間就把管家換了。 現在這個管家是趙元坤原來的隨從,對他還是很忠心的。 他年紀跟趙元坤差不多,早已娶妻生子。昨晚他兒子得了急病,他接了消息就匆匆回后面的下人房守兒子去了,天亮兒子燒退了,他才迷迷糊糊睡了過去。這會兒接到消息,他才急急趕來。 “夫人,怎么回事?我怎么聽小廝說,說老爺他……”他氣都沒喘勻,就急急問道。 蘇氏哭得眼睛都腫起來了,嗓子也啞得說不出話來,只往屋子里指了指。 管家回頭看了一眼,示意跟著他來的小廝道:“你跟我一起進去?!币粊韷涯?,二來也做個見證。 兩人一起進了屋子。 蘇氏和孫嬤嬤心里忐忑,生怕兩人看出什么來。 雖然她們叫蘇家的護院把痕跡都抹去了。但總擔心事情會出紕漏。 其實她們不知道,在蘇氏護院抹了一遍痕跡后,朱氏派了她心腹之人也替她抹了一遍。 因為擔心趙元勛對趙元坤還有兄弟之情,這件事朱氏除了趙如熙,誰也沒告訴。便是老夫人那里也不知道。 她派來的心腹之人,也是自己的陪房。 管家三人進去了一會兒就出來了,臉色極為難看。 趙元坤的尸身什么都沒穿,還以一個什么難堪的姿勢擺在那里呢。吳姨娘也是。兩人的尸身早已冰冷。 “夫人,這是怎么一回事?”管家望著蘇氏問道。 蘇氏一邊哭,一邊朝幾個丫鬟的方向指了指。 四個丫鬟這時候還跪在地上呢。 孫嬤嬤便在一旁替她道:“春桃說,吳姨娘曾吩咐她去青樓替她買春藥?!?/br> 管家:“……” 原本質問的話他一句都說不出來了。 吳姨娘的親娘出身青樓,他是知道的;老爺不大近女色,這段時間不知道為何還挺寵這位吳姨娘,引得了吳姨娘的心越來越大,他也是知道的。 要是吳姨娘用這種下作手段來固寵,結果在用藥的過程中出了紕漏,害得老爺中了馬上風,死在女人身上,這也說得通。 他要是再質問夫人,好像就不大妥當了。 他沉默了一會兒,問道:“夫人,接下來怎么辦?” 蘇氏終于止住了哭泣,沙啞著嗓子道:“我已叫人去稟報族長和伯爺了?!?/br> 管家的眉頭皺了起來。 “夫人,咱不能讓老爺去得這么不體面。要不讓人進去收拾一下吧?”管家道。 “這……”蘇氏猶豫了一下,搖搖頭,“不行。老爺去得這么不明不白,沒準族長和伯爺會報官。我雖是婦道人家,卻也明白要報官,現場最好什么都別動?!?/br> 她抬起紅腫的眼睛看向管家:“你也不想你老爺死得不明不白吧?” 雖說管家派人進去收拾,痕跡會再被抹一道,但族長和趙元勛來了,沒準注意力就要放在懷疑趙元坤的死因上,執意要報官。 可如果留著原樣,等他們來看到這場景,第一反應就是要遮掩,不讓家丑外揚,反而會盡力把事情壓下去,不想報官。 所以現場是無論如何不能動的。 管家被蘇氏這一問,也不好再說什么了。對蘇氏的最后一點疑慮也消散了。 要是老爺死得蹊蹺,蘇氏心里有鬼,肯定巴不得他們去給老爺收拾?,F在她執意要報官,看來老爺的死確實是個意外,與夫人無關了。 幾人耐心地等了一會兒,族長和趙元勛匆匆趕來。 族長就住在趙元坤對面不遠的宅子里,又不是深宅大院,叫起來方便,先來了一步。 趙元勛則早去了衙門。下人要先去綏平伯府報信,讓綏平伯府派人去衙門把他叫回來,耽擱的時間就久了。 朱氏聽聞此事,事先到了三房。不過她自然不方便去看死者,一來就跟蘇氏坐在廊下,安慰著她。 族長來時,知道趙元坤死,而且是馬上風,臉色相當難看。 他不愿意擔責任,便也沒有先進去,一直等到趙元勛到了才跟著他進去看了一眼。 很快他就出來了,對蘇氏斥道:“不像話,怎的不派人進去收拾?你想這丑事傳得人盡皆知是不是?” 蘇氏將對管家說的話又說了一遍。 族長本就是個怕事沒擔當的,轉頭問趙元勛道:“元勛,你覺得呢?” 不等趙元勛說話,他就補充了一句:“要是報了官,傳揚出去,咱們整個趙家都沒臉出去行走了。你明兒個還要去衙門呢。元坤這事揚出去,你這官兒怕是得受影響?!?/br> 說完這句,他就斬釘截鐵地下了決心:“不行,不能報官?!?/br> 第506章 平靜過去 趙元勛的心情極為復雜。 兩個弟弟雖是庶出,但終是親弟弟。他是世子,年少之前一直把兩個弟弟當成自己的責任。后來矛盾漸起,鬧到分家,他又跟趙元坤簽了斷絕文書,但他心里對弟弟還是有感情的。 現在看到他這樣的死法,他心里不好受。 趙元勛在大理寺雖任的是文職,但接觸的宗卷多了,他也多多少少知道如何查案。 他剛雖沒有細看,但直覺里覺得趙元坤死得很不正常。 朱氏跟趙元勛同床共枕十幾年,最是了解他不過。 本來兩府斷絕了關系,死的又是小叔子,死法還很不光彩,她可以不來的。她就是擔心趙元勛顧及兄弟之情,做出什么錯誤的決定來,讓她和蘇氏的布局功虧一簣。 雖說怎么查也查不到她的頭上,蘇氏也不是什么好人。但她覺得趙元坤這樣的人,不值得丈夫為他奔走。身為女人,她也同情蘇氏。能幫她一把,自然要幫。 因此她搶在趙元勛開口前道:“對。這事要是傳出去,咱們不光沒臉出去行走,伯爺的官沒法做,整個家族孩子的親事都要受影響?!?/br> 趙元勛本來還在猶豫,聽到最后一句話,他頓時把報官的念頭打消了。 但凡他們兄弟倆的情份還可以,他都不會只顧孩子而不顧弟弟的冤情??哨w元坤為人太叫他失望了。 為著這樣的人,讓孩子們的婚事受影響,尤其是他女兒趙如熙那么有出息,要是因為趙元坤被人指指點點,再也嫁不出去,趙元勛覺得自己肯定要嘔死。 他點點頭,對族長拱拱手:“七爺爺說的對。這事傳出去,不光咱們整族人不光彩,于元坤也沒有任何好處。如此,那就直接收殮吧?!?/br> 蘇氏的心早已提到嗓子眼,此時聽到趙元勛的話,一顆心終于落了地,忽覺自己全身的力氣被抽走了一般,腰都直不起來了。 不過趙元坤和吳姨娘的收殮并不需要她,由管家、小廝和四個丫鬟進去分別給趙元坤和吳姨娘收殮。她只需要坐在那里哀哀哭泣即可。 朱氏則在一旁裝模作樣地安慰她:“三弟妹,你也別太傷心。你還有寧哥兒和珊姐兒呢。為了兩個孩子,你也得好好支撐這個家,保重自己的身體?!?/br> 蘇氏順勢一倒,趴在朱氏肩頭痛哭出聲:“大嫂,我的命怎么這么苦???相公就這么去了,我往后怎么辦吶?” 她倒不是演戲,而是真的傷心。 她對趙元坤一片真心,最后趙元坤卻想殺了她,逼得她不得不謀殺親夫。 現在她成了寡婦,兒子尚小,想著要獨自一人苦苦支撐這個家,她心生惶恐。 朱氏拍拍她有背:“雖說咱們簽了斷絕文書,但終歸是一家人,離得也不遠;除了我們府上,族里還有很多人。有什么難處,你只管叫人去找我,或是找族長,我們會為你撐腰的?!?/br> “是啊?!弊彘L被朱氏這一說,不得不表態,“有難處盡管跟族里說。你還有寧哥兒,好好培養他,等過幾年他大了,你日子就好過了?!?/br> 在他看來,蘇氏有這么一個宅子,嫁妝也豐厚,不愁吃不愁穿的,還有個兒子可以依靠;三房雖跟大房鬧掰,依趙元勛和朱氏的性子,也不是個會對三房之事袖手旁觀的。蘇氏已比許多人強了。 族里還有寡婦失孤的,日子過的那才叫艱難呢。 那頭趙元勛已叫了劉全去請道士。到了下午,三房打醮做起法事來。 族長看后事在趙元勛夫婦的cao持下開始井井有條地辦起來,便回了族里。 趙元坤上次雖被打了一頓,但年富力壯,養了一陣子傷,身體已無大礙。除了腳上微微有些跛,也沒留下什么病根。 這會兒忽然去世,族長也知道如果不說明白原因,族人胡亂猜測,再傳揚出去,這事更不好收場。尤其是趙元坤在外面經營的各種人脈,難免沒有幾個真心兄弟。要是他們追究下來,要求開棺驗尸,那就什么都遮蓋不住了。 他從三房回來,就把各家的當家人叫來,宣布趙元坤死訊的同時,隱隱透露了一下趙元坤的死因,叮囑大家不要傳揚出去,家里的女人孩子也別跟他們說。 事關整個趙家的顏面,族人們自然不會亂說。而且趙元坤近來為了把蘇氏的死因造得自然一些,一改以前不近女色的模樣,把兩個妾室寵上了天。 現在他玩過了火,死在這上頭,大家倒也不覺得突兀,也沒懷疑什么。尤其是趙元勛對于趙元坤的死因并沒有提出異議。 大家雖覺得趙元勛無能了點,不如趙元坤會鉆營。但他的人品卻是被大家認可的。 道士打了三天醮,趙元坤就下葬了。 吳姨娘自然沒資格葬進趙家祖墳。族長恨她讓趙家失去了一個青年才俊,暗示了蘇氏一番,讓她直接把吳姨娘扔到亂墳崗。 蘇氏心里有鬼。吳姨娘雖不是好人,卻也因她而死。所以她還是叫人打了一副薄棺,擇了一塊地把吳姨娘好好葬了。 之后,三房又做了幾天法事,方才平息下來。 因為趙元坤的死因不光彩,他的喪事一切從簡,族人也沒有往外傳,趙元坤在外面經營的那些人脈又從來不介紹給蘇氏,讓蘇氏跟他們的女眷來往。因此那些人直到趙元坤去世六、七天后,不見他出來走動,派下人來一打聽,這才知道了他的死訊。 這些朋友跟趙元坤無非是利益關系。與他交好,都是看中他頭腦靈活,能力強,以后能出人頭地?,F如今人都死了,他們也不可能把自己的錢打水漂,去花大錢查趙元坤的死因,更不會多管閑事。因此大部分人聽過就算了,也不會深究。 有那么一兩個跟趙元坤交情甚深的,倒是派人去趙家族里打聽了一番,最后得到的消息是馬上風,而且眾人的口徑全都一致。 他們雖有疑惑,覺得趙元坤這么年輕不可能得馬上風,但因人已下葬,想要讓官府開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承擔的責任極為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