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節
彭國安作為國子監祭酒,學問自然是沒得說的。他手下的國子監先生更全都是當代大儒。如有需要,他打聲招呼,別人也會給他面子,給趙知微講講題。 在蕭圪看來,北寧女子書院的先生固然還可以,但那是跟其他縣的女子書院比。跟國子監的先生還是比不了的。 趙知微雖是個女子,卻是個可造之才。不說她畫畫如何,只說她造出了保險柜和改良了紡織機,他身為帝王就應該獎勵她一番。與其賜些只能看不能動的珠寶擺設,不如在科舉上給她一點助力。 他相信,表叔收到他的信后,對他的這番心意一定會非常滿意的。 果然,康時霖收到信后很高興,立刻派人去綏平伯府詢問一番。 趙如熙一聽大喜。 北寧女子書院的先生們輔導童生試和院試自然沒問題,但因為女子書院的學生幾乎都不參加更高一級的考試,他們對鄉試、會試的題目和解題思路的研究肯定比不上國子監的先生們。 能得彭國安等人的指點,她大喜過望,求之不得。 她當即親自去了康府一趟,向師父表達自己的意愿。 “既如此,咱們現在就去彭府一趟,之后再讓皇上替你說說情,如此才不顯得咱們以勢壓人,而是誠心求學?!笨禃r霖道。 說著,他先寫了一封信回復了蕭圪,又讓趙如熙派下人到街上買了點禮,師徒二人去了彭府。 彭國安作為國子監祭酒,向來最是愛惜人才。 自打上次繪畫比賽,彭國安看到趙如熙的畫,得知她就是自己極為欣賞的那位無名士畫家后,就恨不得把她收入國子監做學生。 繪畫比賽結束后,他還特地把二兒子找來,好好叮囑了他一番,叫他多跟岳家走動,岳家有什么難處盡量去幫助。 他的想法跟衛國公老夫人不一樣。衛國公老夫人想著的是興盛榮辱、世故冷暖。彭國安則純粹覺得趙知微是個難得的人才,又是姻親,這樣的人,他們就有責任、有義務去幫她,讓她走得更遠,成為大晉的榮耀。而不因某些客觀原因被人打壓,泯滅于眾人。 現如今康時霖帶著趙知微登門,請他替趙知微看看文章,指點一二,他自然沒口子就答應下來。根本用不著皇上開口。 “旬休日,你就過來?!彼桓耐5膰烂C,對趙如熙很是和藹,“我給你指點指點。因為是應試,要訓練時間緊迫性,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寫完一篇文章。因此我會讓你當場寫,寫完當場評點。因此在這里可能一呆就是半日,你要做好準備。好在你jiejie在這里,你也不會很拘束?!?/br> “多謝彭大人。一旬里好不容易歇息一日,卻還要讓我占了半日去。讓您勞累,著實不好意思?!壁w如熙靦腆地笑道。 彭國安擺擺手:“叫什么彭大人。我是你jiejie的公爹,你喚我一聲伯伯是該的?!?/br> “是,彭伯伯?!壁w如熙從善如流地改了口。 彭國安這才滿意了,轉頭對康時霖道:“枯木先生,我真是羨慕你,有這樣的好徒弟?!?/br> 康時霖知道彭國安此人向來嚴肅清正,是不會說奉承話的。他既然說“羨慕”,那必然是真的羨慕了。 他當即把小瞇縫眼都笑沒了:“唉,說起來我也是佩服自己這雙眼睛,你說我當時怎么就一眼看到我小徒弟骨格清奇,天賦異秉,當即就決定把她收歸門下了呢?事實證明我確實獨具慧眼,她無論是畫畫還是念書、做人,從來都不叫我失望?!?/br> 趙如熙在心里翻了個白眼。 她師父這嘚瑟勁喲,要不是這是她師父,要不是她是被夸的那個,指定想給他套個麻袋打一頓。哪有這樣夸自己夸徒弟的? 彭國安似乎完全沒聽出康時霖的炫耀之意,而是認真地跟他探討起如何看人來。 他還感慨道:“按理說國子監的學生那么多,每年一屆,我接觸的人已經夠多了??烧撗酃?,還是差您老人家多矣。您看看您這四個徒弟,個個都是人中翹楚?!?/br> 彭國安也收徒,都是有讀書天賦的。他收歸門下親自指點,帶在身邊念書。 這些人雖然也考上了進士,但論起成就來,五個里有一個稍微出息點,其他真就一般了。 會讀書的人,并不一定能在官場上混得去。而想成為一代學者或文豪,也需要才氣與機遇。 康時霖這里,只看吳懷寺三人,不光在官場上是個人物,在畫畫上也有一番成就。趙如熙雖是個女孩兒,年紀還小,卻在繪畫上一下子成了一代大師,開創了兩種畫法。這四個徒弟每一個都是人才。 康時霖“哈哈”大笑起來,越發看彭國安順眼。 “彭大人,咱們相識多年,我今天才發現跟你是俞伯牙與鐘子期啊?!彼?。 趙如熙又翻了個白眼。 第498章 敘話 聊了一會兒天,彭國安見外面有小廝探頭探腦的,便知道二兒媳婦想是掂記自家親meimei,派人來打探了。 他把小廝叫進來,問他道:“有何事?” “老爺?!毙P行了一禮,“少奶奶聽說趙五姑娘來了,想等您這邊說完正事了,讓她過去敘話呢?!?/br> 彭國安就對趙如熙道:“你jiejie掂記你呢,這里也沒什么事,你就過去跟你jiejie敘敘話吧。沐休日你巳時直接過來就行,我讓人在門房處等你?!?/br> 趙如熙站起來應了一聲“是”,身體卻沒有動彈,眼睛看著康時霖。 康時霖擺擺手,不在意地道:“我跟彭大人說說話。你只管去你的。一會兒我要走就直接離開了。你敘完話再回去便可?!?/br> 趙如熙這才放心地出去,跟著趙如玉派來的婆子去了她的院子。 她回綏平伯府時,趙如玉就出嫁了。這年代如果娘家沒有很重要的事,女子是不能隨意回娘家的。因此她跟趙如玉也沒見過幾次面,就算是見面也說不上幾句話。兩人并不熟。 但她身為趙如玉的娘家meimei,既來了彭府,于情于理,趙如玉都要叫她去敘敘話,她也應該去拜訪jiejie,否則就得叫人說閑話。 彭家因為有家規,四十無子方能納妾;再加上家風清正。所以雖未分家,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卻沒有那么多亂七八糟的事。 一路走來,遇到的下人都會停在路邊,給趙如熙行禮。等趙如熙一行人走過去這才繼續走路或做自己的事。 路上趙如熙還遇到了一個三十來歲的婦人,那是彭家大房的一個兒媳婦。她停下來微笑著跟趙如熙寒暄了兩句,這才往前走。 整個彭家給趙如熙的感覺都很好。 趙如玉早在院子里等著了。丫鬟一稟報,她就迎了出來。 拉著趙如熙的手進了屋,她滿臉關切地問道:“你來可是有什么事?我公公答應了嗎?要是不行,我讓你姐夫去說說?!?/br> “因為我要考科舉,院試已過,想八月份參加秋闈。我師父想讓彭大人幫我看看文章,所以帶我過來拜訪一下。彭大人已答應了。讓我每個沐休日上午都過來,他指點我呢?!壁w如熙道。 “大姐,你有什么話或東西要帶的,我每旬過來,正好幫你帶東西或傳話?!?/br> 趙如玉笑了起來:“我有什么話或東西要傳,派個人就是了,還專門等著你不成?” 她們雖然不能隨意回娘家,但有什么事,還是可以派下人來回遞話或送東西的。 趙如熙這才想起這一點,撓撓臉頰不好意思地道:“哦,我都沒想起這茬兒?!?/br> 趙如玉“噗嗤”一聲笑了起來。 她雖不?;啬锛?,但娘家的事她也是很關心的,綏平伯府的變化,她都知道。她也知道全是因為這個被抱錯的meimei的緣故。 當初知道趙如熙身世的時候,她對這個meimei很憐惜。只是因為身處彭家,沒辦法回去,她便親自給趙如熙做了兩身衣服,買了兩件首飾,叫下人帶回去。 后來知道這個meimei很能干,認了康時霖做師父,成為了公爹都要連聲夸贊的大畫家,現如今又考上了秀才,她心里實實在在地替meimei高興。 更不用說因為趙如熙,家里得了一筆銀子新添了幾個鋪子和莊子,父親還到大理寺當了官。 這些,母親可都跟她說了。 當然,具體得了多少銀子,買了多少鋪子、莊子,朱氏沒跟趙如玉說。 “姐,你在這里過得好吧?”趙如熙問道。 “挺好的?!壁w如玉笑道,“你不用擔心我?!?/br> 雖說每日晨昏定省是少不了的,也要去婆婆面前立規矩。家里人口多,妯娌之間多多少少會有些矛盾。 但趙如玉是按著標準淑女培養出來的,自己都極講規矩。她并不覺得這有什么不對,反而覺得理所應當。 彭家規矩嚴,即便有些許不滿,也鬧不出什么大矛盾,大家也都維持著表面的和平。 “祖母身體好吧?爹娘還好吧?我聽說泰哥兒去族學念書了。他在那里過得怎么樣?書念得好吧?” 姐妹倆雖然不熟,但說起家常,也有話聊。 趙如玉早準備了點心茶水,兩人說說話吃吃點心,坐了一盞茶功夫,趙如熙就告辭了。 “你師父已回去了,要不你再坐坐?”趙如玉留客道。 她早派丫鬟去正院那里打聽著,知道康時霖坐了一會兒就走了。 “不了,我還要回去看書呢?!壁w如熙笑道,“往后旬日我都會過來,有的是機會跟jiejie說話?!?/br> 趙如玉這才沒再留她,親自送了她到大門,看著她上了馬車離去,這才回了自己院子。 康時霖從彭府出來就叫人給蕭圪遞了話。不過蕭圪要送人情,第二日還是跟彭國安提了一嘴,讓他好生輔導趙如熙。 彭國安愛惜趙如熙的才華,再加上康時霖的面子,他對趙如熙的學業本就十分上心。 可平素他要管理國子監,除了沐休日都沒時間,想要再盡心一些也沒法子——總不能天黑了還叫趙如熙往他這里跑吧? 可皇上的態度在這里,他要是不表示得更重視一些,就是不把皇上放在眼里。 他本打算等他輔導趙如熙一段時間后,看看她哪方面薄弱一些,再讓國子監的先生提點她兩句的。這一會兒他不得不把這一步提上前來,好好地跟幾位大儒打了招呼,說是皇上吩咐的。 這些大儒在國子監可不像彭國安那么繁忙。他們就跟康時霖在北寧女子書院一樣,有課就上,沒課就在家里歇著,空閑時間比彭國安多多了。 趙如熙去彭家上課,是因為有個趙如玉在那里。她要是去別的夫子家里上課就不好了。 國子監前面那個做展覽的院子,平時不用的時候都是鎖著的。彭國安干脆叫人收拾出一間屋子來,讓趙如熙每日去那里上課,他給大儒們排了個表,讓他們在國子監下課了就到展示院去,給趙如熙做做輔導。 第499章 送禮 為免這些人反感,他都安排一個月輔導一次,一次一個時辰。此時到八月也只有兩個月時間,因此每人只輔導兩次就夠了。 次數不多,這又是皇上的旨意。他覺得就算這些人不愿意,也不敢多說什么。 這些人倒是不敢多說,但私下里未免有意見。 有人發牢sao道:“多少人拿著重禮到我府上,請求我指點兩句,我都懶得搭理呢?,F在倒讓我專門跑到一個地方去給人指點,還是個女娃子。她考科舉干嘛?過兩年還不得嫁人?仗著皇上欣賞她的畫,如此興師動眾、勞民傷財,真是豈有此理!” “可不是?沒那個能干就別參加科舉;既要參加就老老實實地自己念書。臨考前叫我們給她輔導算怎么一回事?” 有那老好人,就勸道:“唉,算了,就兩次課,忍忍就過去了?!?/br> 趙如熙多通透的人啊,看事情搞成這樣,她就知道有人會不樂意,甚至會講閑話。她也很無奈。 她在鄉試里也不追求高名次,能過就成。而且她覺得自己的文章寫得還可以,跟往屆鄉試的前幾名的文章比也不差多少。只要正常發揮,過鄉試是沒問題的。完全沒必要搞成這樣。 如果皇上只叫彭國安一人給她輔導,倒沒什么。彭國安是姻親,跟康時霖也有交情,對她的畫也極欣賞。她去上幾次課,提高提高水平,倒是沒問題的。 可現在勞師動眾就沒必要了。 只是皇上和彭國安都是好心,事已至此,她就沒辦法了。 想了想,她寫信給了蕭令衍,叫他打聽一下那幾個大儒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