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節
其他的他給不起,但“公平”二字,他還是給得起的。 “給綏平伯賜的官,現在就擬旨。謝安你親自去傳旨?!彼愿赖?。 “是?!?/br> 傳了旨意,讓內閣承旨的官員擬了旨。謝公公回到大殿,又問蕭圪道:“府衙那邊……” 蕭圪的眼眸里閃過一抹冷意:“查一查,看看張厲任京城府尹后,跟誰有過來往?!?/br> 這個張厲,他跟吳懷寺都看走眼了。 這人要只是大男子主義倒也罷了,可他不光沒把趙知微放在眼里,還給尚德長公主設一個坑,怎么看都不像是他表現出來的剛直的中立派。 稍有眼色的人就能知道自己這個皇上對趙知微的態度,沒看他把一向不管事的秦喆派去做督考官了嗎? 就是這樣,張厲還敢在縣試時動手腳,而且還設坑給尚德長公主跳,怎么看他的傾向性都很明顯。 他們蕭家培養皇子,向來推崇的是養盅理論。 如果沒有其他皇子競爭,太子絕對會變成一個廢物;而一旦太子出了意外,被打壓太過的皇子又撐不起來。最后蕭家的天下就要權落旁人。 但蕭圪能允許皇子們競爭,卻容不得皇子們在爭權的時候不把他這個現任皇帝放在眼里。 在趙知微這個事情上他鮮明地表明了態度后,還是有人動手腳,這蔑視他蕭圪,絕對是觸碰了他的底限。 不光張厲不會有好結果,他背后的指使人不管是誰,蕭圪都決定要好好打壓一番。 …… 綏平伯府里,在趙如熙得到消息趕去北寧后,朱氏到了老夫人屋里,把事情跟老夫人說了,道:“我是不是做錯了?要不然,熙姐兒怎么那么著急上火?” 老夫人雖然覺得兒媳婦做得對,卻又覺得她們倆……不,再加一個趙元勛的見識都趕不上一個趙如熙?,F在趙如熙急匆匆去攔尚德長公主,可見朱氏做的真的不對。 她干脆派人把趙元勛叫了來,將事情說了,道:“你覺得呢?” 趙元勛終是整日在外面走動的,對于科舉的規矩,比呆在后宅的婆媳倆要清楚。 他搖頭道:“這第七名一出來,熙姐兒怎么的都不可能是案首。所以尚德長公主即便知道,也不可能改變什么。夫人這么一說,倒叫長公主為難。熙姐兒趕去請罪,就是給長公主一個臺階下,也算是彌補了夫人的過錯?!?/br> 他對朱氏道:“往后不管做什么事,還是得先問過熙姐兒的好?!?/br> 朱氏被趙元勛這么一說,頓時嚇了一身冷汗,連連點頭道:“對對,是我魯莽了?!?/br> 她原先還怪罪阮嬤嬤通風報信,打算等這事了了削一削阮嬤嬤的權利。一聽丈夫這話,她不光不怪阮嬤嬤,還決定給阮嬤嬤一個大賞。 老夫人不欲朱氏太過自責,岔開話題,問趙元勛道:“安哥兒和許家哥兒后面兩場考的如何?能不能取中?” 趙元勛搖搖頭:“安哥兒第一場還沾著些邊兒,后兩場都到一百五、六十名了,完全無望。倒是許崇文不錯,第二、第三場都在三十多名,過縣試沒問題?!?/br> “安哥兒讀書時日短,又是一個人在家里看書,文章和詩寫得不盡如人意也正常。等去了族學,好好學上一年,明年就好了?!壁w元勛又補充道。 第480章 宣旨 魏氏之事沒鬧出來前,老夫人和趙靖安就不親近。魏氏總一副防著她害她兒子的模樣,老夫人懶得搭理二房的人。 后來魏氏之事出來,趙靖安雖然沒有表現出仇視,但對老夫人和大房的人都懷了一份敵意。老夫人對這個跟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孫子更生不出半點關懷之意了。 這會兒聽到趙靖安沒考上,老夫人隨便問了兩句便作罷,倒是替許家高興。 她道:“許家哥兒考上了,不知道謝氏夫婦倆如何高興呢。這家兩個孩子都是好孩子?!?/br> “可不是。我很喜歡許雪那小姑娘?!敝焓细胶偷?。 幾人閑聊了一會兒,就聽下人來報:“姑娘回來了?!?/br> “快,叫她過來?!敝焓线B忙起身。 不一會兒,趙如熙進來了,將京城府尹給尚德長公主挖坑、等著她去鬧的事說了,道:“長公主被我勸住了。不過她咽不下這口氣,進宮去了?!?/br> 朱氏沒想到這里面竟然還有陰謀,頓時嚇得不輕。便是老夫人和趙元勛也被嚇住了。 “幸虧阮嬤嬤去通知了你,否則我可真是惹了大禍了?!敝焓吓闹馗?。 “娘,往后您別擅作主張了。咱們往前每走一步,就有可能是個坑。要是看不清楚,很有可能掉到坑里去?!壁w如熙道。 “放心,娘以后再也不敢了?!敝焓线B連保證。 她真的再不敢了。 不光是她,趙元勛也心有余悸。 幸虧他不在衙門里做事了。否則別人給他設個坑都不知道。他自己犯了錯自己能承擔還好,要是連累趙如熙就糟糕了。 他們綏平伯府好不容易出了個這么有出息的孩子,可不能被他連累了。 倒是老夫人還穩得住。 自打分家,她就意識到自己老了。她覺得不光現在,便是年輕那會兒,她在眼光還是手段上都跟趙如熙差得遠,她老人家干脆就啥也不管了,老老實實做她的老封君,好好享受清閑自在的日子。 她也不出門,她也不亂說話、亂插手,再如何也犯不了錯去。 “老夫人、伯爺、夫人、姑娘,宮里來人傳旨,讓大家去前廳接旨呢?!焙鋈灰粋€丫鬟飛快地跑了進來,語速極快地道。 “接旨?”三個長輩都嚇了一跳,轉頭看向趙如熙。 尤其朱氏,下意識就覺得是自己闖禍了,皇上這是下旨斥責他們呢,一時之間嚇得臉色煞白。 “娘,您別擔心,是別的事?!壁w如熙倒是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尚德長公主進宮時,趙如熙并沒有馬上回伯府,而是在北寧呆了一會兒,看了一下這段時間作坊和莊子、鋪子的賬本,處理了一些雜事,耽誤了大概大半個時辰才回來。 算算組裝、演示和拆卸機器的時間,尚德長公主應該才從皇宮離開不久。 皇上的圣旨,沒準就是因為紡織機而來的,大概是賞賜之類。 “別的事?”老夫人問道,“好事還是壞事?” “好事?!壁w如熙笑道。 她問丫鬟:“來的是誰,你可知道?” “是一個中年內侍,他自己介紹說姓謝?!毖诀叩?。 趙如熙越發心定了。 她的畫就是謝公公在拍賣會上拍回去的。這位公公,對綏平伯府應該是有好感的。 為讓家人安心,她把這話跟長輩們說了。 大家這才放下心來,趙元勛趕緊去接待謝公公,老夫人和朱氏回去換了身上的家常衣服,這才匆匆往前廳去。 果然,見了綏平伯府的人,謝公公都很客氣,說話臉上帶笑,對老夫人也極尊敬。 趙靖泰上族學去了沒在家,又是個小孩子,謝公公便止住了趙元勛派人去叫他的舉動。此時見大家到齊,他便打開圣旨,宣讀起來。 圣旨一開始就是對趙元勛的一陣夸贊,最后道:“……著趙元勛任大理寺左寺寺副,即時上任。欽此?!?/br> 謝公公宣讀完,待趙元勛來接圣旨,就看到趙元勛呆呆在跪在那里,滿臉的不敢置信。他不由咳嗽一聲。 老夫人和朱氏同時伸手推了趙元勛一下,趙元勛這才反應過來,趕緊磕頭謝恩,接下了謝公公手里的圣旨。 傳完旨,謝公公轉身就要回宮,趙元勛趕緊送他出去,又往他手里塞了一個荷包,里面裝的是一塊質量不錯的玉佩。 有朱氏的事在前,趙元勛也不敢向謝公公打聽他這官兒是怎么來的,生怕多說多錯。 倒是謝公公身為知微居士的粉絲,為愛豆cao碎了心。生怕趙元勛不知道這官兒的由來,他忍不住提點了一句:“伯爺真是生了個好女兒啊?!?/br> 趙元勛便知自己這官職是因為趙如熙得來的了。 送走謝公公,他回來一問趙如熙,趙如熙道:“我去年不是叫娘收集了幾架紡織機給我研究嗎?我把紡織機改良了一下。剛才尚德長公主進宮的時候,把紡織機帶進宮去了。想來就是因為這個,皇上不好賞賜我,便給爹爹賜了一個官兒?!?/br> 老夫人和朱氏這才知道這官職的由來。 “人家都說養兒子光宗耀祖。我看吶,養女兒才是?!崩戏蛉烁锌?,“咱熙姐兒小小年紀,自己成了清流名士不說,還給你爹得回這么個官兒。咱們綏平伯府的好日子全托了熙姐兒的福了?!?/br> “可不是呢!”朱氏樂滋滋地附和道。 趙如熙道:“爹,皇上賜您這個官兒,真是有心了。大理寺的張大人是個極清正之人;我三師兄也在那里任職。你去大理寺任職,我也放心。一會兒我寫封信給三師兄,讓他跟大理寺的同僚們交待一聲,照顧照顧您。有什么問題不懂的,等他明日下朝后,您也可以去找他問問?!?/br> 趙元勛剛才既高興又忐忑。高興自然是被賜了個從六品官;忐忑是擔心自己做不好差事。 他原先任的是武職,都是跟粗人打交道。這會兒要去大理寺這樣的衙門做官,而且一去就是從六品,他擔心自己能力不足,做不好差事,給女兒丟臉;他也擔心被人嫉妒眼紅,給他使絆子。他自己吃些虧不打緊,就怕連累了女兒。 聽到趙如熙的話,趙元勛的一顆懸著的心頓時落到了實處。 第481章 張榜了 京城府尹那邊,張厲拖著不張榜,這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一直派人盯著北寧的路口和綏平伯府的動靜。 于是他就得到了幾個消息:尚德長公主用兩輛馬車拉了一個大東西進了宮;在她出了宮后不久,謝公公就拿著圣旨往綏平伯府去了;謝公公是綏平伯送出來的,兩人都笑容滿面,相談甚歡,顯然謝公公來宣讀的圣旨是好事而非壞事。 這下張厲坐不住了。他斟酌良久,親自去改寫了一張榜單,貼到了府衙門前。 綏平伯府那個機靈小廝一直在府衙門前守著呢,從大清早等到下半晌,都沒見動靜,正打瞌睡,就聽得人聲喧嘩,府衙張榜了。 他立刻跟猴兒似地鉆進人群里,一眼就看到自家姑娘的名字高高地掛在榜上,排在第二名。 他趕緊擠出人群,回去報喜訊。 綏平伯府三位長輩聽了這消息,都齊齊望向趙如熙。 “熙姐兒,這名次……似乎還不錯?!敝焓闲⌒牡匕参颗畠?。 “是啊,案首不過是個虛名。通過考試,拿到功名才是最要緊的?!壁w元勛也道。 趙如熙早在榜單貼出來的那一瞬間,就聽到系統播報,知道了這個名次,同時還獲得了系統獎勵的六百積分。 見父母安慰她,她擺擺手:“我沒事?!?/br> 旋即她望著京城府衙所在的方向,輕笑一聲:“這個張府尹,不是個聰明人?!?/br> 趙元勛要做官了,心里那根戰斗的弦也緊了起來。 聽到趙如熙這話,他連忙問道:“這話怎么說?” “他既做錯了,那就將錯就錯,把我錄到第三、第四名就可以了,這樣誰也說不出什么來??伤l現自己錯了,想要糾正,結果矯枉過正了??窗?,肯定有考生鬧著要求看試卷?!?/br> 趙元勛皺眉想了想,搖搖頭:“我看不會。第一場因為頭名是女子,他們不服,鬧上一場,大家覺得情有可原,不跟他們計較??扇绻F在又鬧,那性質就變了。這是擾亂科舉考試,是大罪,要被抓進監獄坐牢的,考的功名也要被剝奪。后果如此嚴重,誰敢去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