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節
趙如熙到考場上坐定沒一會兒,兩個考官就到了。 為首的是一個穿正四品官服的四五十歲的清瘦男子,容貌俊美,氣質若仙。跟在他身后的男子年紀稍輕,看樣子大概三十七八歲,穿的是正五品補子。 清瘦男子一臉嚴肅,進來掃視了大家一眼,開口道:“老夫秦喆,是大家的主考官?!闭f著,往那里一坐,便不說話了。 秦喆? 趙如熙聽到這個名字,不由抬起頭仔細看了老頭兒一眼。 如果這個秦喆的喆是兩個吉,眼前這人可是她一直無緣得見的大牛。 大晉一書一畫兩個國手,書法是明蒼大師的弟子秦喆,亦是蕭若彤的師父;繪畫自然是枯木先生康時霖了。 蕭若彤能養成那般不染纖塵的脾氣,跟她師父秦喆的性子有關。 這位秦大師,極為傲氣,極為高冷,一般的人他都不屑理會,跟康時霖完全不同。 這兩人也因為性格原因,互相看不慣,平時互不搭理。 秦喆是先皇后的親兄長,大晉真正的國舅爺。他本不理世事,卻因太子的關系,還是在禮部任了個虛職。 倒是難為皇上請了他來做女子科考的主考官。 副主考,名叫謝遇,是國子監的一個官員。 謝遇宣讀了一會兒考場規矩??纯磿r辰到了,便將試卷發了下來。 趙如熙早就將歷屆科考題刷了個遍,這縣試的題目就是考死記硬背,對她而言沒什么難度。把試卷看了一遍,發現沒有什么不會的,她磨了墨,刷刷刷寫了起來。 秦喆看看她,再看看其他四個考生,端起茶杯飲了一口茶。 她旁若無人,其他人可沒她這么心大。 她們才五個考生,卻有兩個主考官、兩個輔考官一共四個大男人虎視眈眈地盯著,小姑娘哪里受得???三個京城女子書院的還好,另外那個詩書傳家的姑娘卻是極受影響,提著筆半天不知道寫什么。 大晉的科舉考試,在出題方面受圣耀皇后影響,與中國古代的考試內容不大一樣。 縣試考的是基礎,主要是考考生對四書五經的掌握程度。題量大,涉及面廣,內容有深有淺,沒有對四書五經的熟記和理解,很難考出好成績。 趙如熙記憶力好,理解能力也強,這些基礎的東西自然不在話下。女子書院的年考就是按著縣試的標準出題的,趙如熙能考個滿分,可不是僥幸。 不過她也沒有自大??婆e考試的試卷可是不允許涂抹的,甚至連滴一滴墨汁在上面都不允許。無憂中文網 趙如熙做題的時候便極為仔細,寫字也力求工整。 不過這么久的字也不是白練的。她無論是平時練字還是做筆記,因為想要賺積分,都是力求整潔漂亮,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十分良好的書寫習慣。 因此她做題雖然仔細,速度并不慢。 等她把題量極大的試卷寫完,看一看上面燃著的香,還剩三分之一,她檢查了一下試卷,站起來交卷。 秦喆拿起試卷看了看,揮手讓她出去。 男子縣試,雖然可以先交卷,但需要在衙門外面等夠十人才可以放行。女子考生本就少,自然不存在這種問題。 趙如熙直接出了院子,尋了在那里等候的青楓等人,上了馬車:“回家?!?/br> 府里,老夫人等人正在家里為趙如熙擔著心呢,見她早早就回來,都吃了一驚:“怎么回得這么早?” “做完就回來了?!壁w如熙道。 三人互看了一眼,也不敢問考得如何。 朱氏道:“累了吧?快去歇歇。廚房里燉了湯,我讓人送到你院里去?!?/br> 看著趙如熙回了修竹院,老夫人問趙元勛:“靖安和許家的那個哥兒也都去考試了吧?他們都還沒回來?” “沒回?!壁w元勛道,“我派了小廝去考場那邊探聽情況,小廝都沒回來?!?/br> 老夫人就有些擔憂。 朱氏笑道:“咱們又不用熙姐兒考上秀才減免賦稅、光宗耀祖,考得怎樣又有什么關系?” 老夫人聽到這話,一下子放松下來,笑道:“是我魔障了?!?/br> 隔了好半晌,去探聽消息的小廝才回來,道:“咱們姑娘是真厲害,比男子那邊第一批放行的還早上許多呢。姑娘肯定是有把握才那么早交卷,明日定然高中榜首?!?/br> 明知小廝是為了奉承和討個好口彩才這么說的,老夫人還是賞了他。 第二日放榜,趙如熙派了馬午時去看榜,老夫人、趙元勛這里則仍派了那個小廝去。 這小廝確實是個機靈的,為了賞錢也是很拼。他在人群里鉆來鉆去的功夫比馬午時厲害,看了榜后跑得也比誰都快。 一進門他就嚷嚷道:“老夫人、伯爺、夫人,恭喜恭喜,姑娘高中榜首?!?/br> 這下趙元勛等人驚著了。 趙元勛問道:“你可看清楚了?” “看清楚了,上面第一名,明明白白寫著姑娘的名諱?!?/br> 趙元勛不敢置信回頭看向趙如熙。 趙如熙也有些意外。 她對自己的考試倒是有信心。畢竟這次考試考的都是死記硬背,閱卷官批改的時候不會摻雜主觀看法,對就對,錯就錯。而她自己考的時候就知道寫的都是正確答案。 但能考第一,還是不可思議。 第468章 各方反應 要知道,天下聰明人不止她一個,人家研讀四書五經的時間更久。這樣的試卷她能考一百分,其他人也能。即便不多,也總有一兩個。 把她選做第一,除了她的試卷上的字寫得更好以外,莫不是縣令覺得她的畫得了圣上的青睞,通過她來拍馬屁? 縣試的試卷判卷不如鄉試、會試那么嚴格。沒有糊名,也不會謄抄??忌绻崆敖痪?,縣令或京城府尹看了試卷覺得好,當場就判過了。 她去年年底參加繪畫比賽,要是不出事倒也罷了,即便拿了第一,也只是圈內人知道;最多認識她的人會恭喜一句。 可因為梅中君師徒倆鬧場,這件事傳得人盡皆知。隨之而來的就是趙如熙也聲名鵲起。跟她繪畫比賽第一名的消息一起被傳的,還有她的畫早就以無名氏的身份被謝公公以二萬五千兩拍下,早就送入皇宮,獲得皇上喜愛的消息。 因此她現在名聲很響,大家都知道皇上極為欣賞她的畫。 京城府尹想通過她隔空給皇上拍個馬屁,也是可以的。 思及此,她搖搖頭,對祖母、父母道:“這只是第一場,后面還有兩場。論背書,我不比別人差。但要是論起別的來,卻是不如別人的。畢竟我才研讀四書五經半年,也沒去研究縣令的喜好,寫出來的文章未必入得了府尹大人的眼?!?/br> “再者,第一場給我個第一個倒也罷了??h試的第一名,必不會是我,否則置天下男子于何地?這個第一名,不過是給皇上的面子罷了,不必太在意?!?/br> 縣試要考三場,隔天一場。最后的名次要綜合三場的成績來定榜。所以第一場拿個第一,不代表她就是案首。 京城府尹即便要拍皇上馬屁,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把個女子取為案首,將一眾男性壓在下面。 能在第一場定她為第一,也算是他膽子大,敢“富貴險中求”,兵行奇招了。 “外面有什么言論,也不必去聽。最后案首不是我,這些言論也就慢慢消失了,所以也同樣不必在意?!壁w如熙又道。 看她聽到自己考了第一名,還能這么冷靜地分析局勢,毫不猶豫地給家人澆了一盆冷水,三個長輩和趙靖泰對她再服氣不過了。 朱氏又有些好氣,又覺得好笑,道:“什么都想這么明白,你可少了多少樂趣?管它最后案首是誰,你第一場考了第一,不該好好高興高興嗎?” 她一揮手:“行了,我們知道了。你趕緊回去歇息去,這些你都不用管了?!?/br> 見趙如熙果真回去了,她搖搖頭,轉頭問小廝:“二少爺和許家少爺考了什么名次,你看了么?” 小廝為了賞錢可是拼了老命,哪里會漏了這個。 他點頭道:“小人看了。二少爺是八十八名,許家少爺是四十五名?!?/br> 趙元勛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 縣試錄取的人數不多。一般的縣,依人口多少,錄取人數為三、四十到五、六十不等,再多也沒有了。 京城人口多,歷年錄取的人數都在八、九十左右,絕對不超過九十去。 趙靖安這個名次,就很危險。 “這才第一場,不打緊。后來安哥兒要是考得好些,就沒問題?!敝焓习参康?。 還沒分家前,趙靖安雖也跟先生學習,但那時也沒想著要走科舉的路子。 要知道十年寒窗苦讀,熬到二、三十歲,最后即便考上了進士,也只能做個八、九品官,往往還要外放做知縣。 勛貴子弟在家錦衣玉食,哪里愿意外放?而在京城做官,不說根本沒地方安插,即便安插進去了,也是做個最底層的芝麻官,誰都能差使的那種。 倒不如一開始就通過家里的人脈,十六、七歲就找個差事干著。要是能干的話,也不是不能爬上去。 做官嘛,說到底還是能力最重要;其次是人脈和靠山。至于舉人、進士這些文憑,不過是寒門子晉升的渠道,勛貴子弟可有可無。 所以趙靖安沒想著科舉,念書難免松懈一些。 后來分家,趙靖安因為他娘的死,渾渾噩噩了一段時間。好不容易振作起來,這才拿起書本念書。 但開始他是閉門造車,一個人在家里死讀。后來才去了族學?,F在能考出現在這個名次,已算是不錯了。 趙元勛也知道這一點。 他點頭道:“他年紀還小,不著急。今年擦個邊,不行的話,明年一定沒問題?!?/br> 他又問了族學里幾個學生的名次,發現有些人考得不錯,這才把小廝打發走了。 馬午時回來得晚,大家照例問了他一通。發現前面小廝報的名次跟馬午時的一樣,沒有錯誤,這才給了小廝一個豐厚的大賞,樂得小廝合不攏嘴。 朱氏回了自己院子,又悄悄把那小廝叫來,吩咐他道:“你再出去,看看外面人對姑娘這第一名是怎么議論的?!?/br> 趙如熙雖說不用在意。但她這個做娘的,哪能不管?要是有人特意抹黑女兒的名聲,她可不會坐著不動,任由別人亂說。 小廝出去了快一個時辰,這才回來,稟道:“開始好多人跑到府尹衙門口,抗議說不服,說他們寒窗苦讀十年,怎么可能比不上一個女子,要求看試卷。京城府尹便把前十名的試卷貼了出來,派衙役守著?!?/br> “那些考生看了姑娘的試卷,發現不光沒有任何錯誤,便是字都寫得極漂亮,沒有一點潦草的地方。又因為是鶴友先生督考,眼里揉不得半點沙子的鶴友先生不可能讓姑娘作弊,大家這才心服口服,都道:‘不愧是知微居士,不光畫畫得好,連四書五經都讀得比我們通透?!贈]了半點不服?!?/br> 鶴友是秦喆的名號。 他自己氣質若仙,便也當起了仙人,在他的住處養了不少的鶴。遂自取名號為鶴友。 朱氏聽到前半截,整顆心都提起來了;直到聽到最后,這才放下心來,渾身舒坦。 “哼,一群大男人,考不過我女兒就想使小手段,看被打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