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節
因此蕭令衍這件事,他也放在了心上。 在皇上面前掛了號,杜絕了忽然賜婚的可能性,蕭令衍終于放下了一半心。 倒是岑貴妃找機會把小六子叫去問了半天,小六子嘴硬,只說什么都不知道。 小六子可是知道自家主子的性格的。他要是敢把殿下的事跟貴妃娘娘說,哪怕這是殿下的親娘,他也落不得什么好下場。 他可沒忘記就在半年前,殿下還把侍候了他多年的小太監給送走了,他才有機會到殿下身邊侍候的。前車之鑒尚在眼前,他可不想重蹈覆轍。 蕭令衍在這里為親事忙碌,傅云開心情低落地在家里黯然神傷,趙如熙卻跟個渣男似的,根本就沒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又開始忙碌自己的事業了。 “知微,我叫你來,是想向你請教報坊的事?!贝薹蛉瞬缓靡馑嫉貙w如熙道。 書院給趙如熙惹了那么大的麻煩,讓她直接對上了謹妃和平陽郡主。因此在辦報紙遇到麻煩時,長公主和崔夫人也不好意思來找趙如熙。 除了不好意思,兩人也有些羞愧。 她們好歹一個是長公主,一個是書院的打理者,都是三、四十歲的人了,結果趙如熙給她們講了辦報的絕大部分思路,她們還是沒能把報紙給辦起來,兩人都覺得沒臉。 可尚德長公主在張羅辦報之前,就已去皇上面前請示過了。她是得了皇上的同意才開始動手的?,F在又說不辦了,不光自己不甘心,也不好跟皇上交待。 所以今天崔夫人不得不硬著頭皮來找趙如熙。 “夫子太客氣了,‘請教’二字不敢當。有什么事您盡管吩咐就是?!壁w如熙道。 崔夫人拿出一張報紙,遞到趙如熙面前:“這是我們照你的說法,做出的一份報紙。你先看看有什么問題?!?/br> 趙如熙看了看。 這報紙跟現代的報紙差不多大小,也照著她原先提的建議,分成了幾版。 第一版總結了一些跟女子有關的律法條例,下面還寫了兩個相關案例。第二版宣揚了女子念書識字的重要性。還有兩篇“知識改變命運”的事例報道,不過隱去了真實姓名。 第三版則比較輕松,講了一些生活小竅門,還寫了兩個菜譜。第四版則是一則連載的話本。 這話本的風格,趙如熙一看就知道是出自許雪之手。 內容上沒什么大問題,就是排版上有些不足。 古代是豎行書寫習慣,所以這報紙上全都是豎行排版,又沒有邊框與插圖,就顯得十分刻板,完全沒有美感可言。 最重要的是這份報紙是手抄報,全部是用漂亮的簪花小楷抄寫的。 趙如熙一看就心知肚明了。 她問道:“是遇到印刷上的問題了嗎?” 崔夫人毫不意外她的聰穎。 她點頭道:“對?!?/br> 她指著報紙道:“如果字太大,報紙的內容就太少;可如果字這么小,在印刷上就有問題。而且你說的邊框與插圖根本弄不了??磥砜慈?,就只能用雕版印刷。偏咱們的銷量又小,如此一來,成本就高了,能買得起的人少,也就失去了咱們辦報的意義?!?/br> 第462章 王記印坊 這時候也有活字印刷了。 不過活字剛出現的時候,并不比雕版的成本更低。 每版印刷需要人排版且不說,因為一般用的都是泥活字,一個字燒制出來,印刷不了多少遍,字跡就模糊不清了,需得重新燒制新字。木活字亦是如此。 銅活字的印刷次數倒不錯,但這么一套制下來,一次投入的成本太高,一般的作坊都不敢制,生怕生意不好,自己經營不到贏利的那天就倒閉了。 另外如果有圖案,或是想要把字印得小一點,活字印刷根本沒辦法做到。 反倒是雕版印刷,一個石雕版刻出來,只要印刷的次數多,成本就降下來了。比如四書五經,因為需求量大,不怕賣不出去,印坊都會用雕版。 但不管用活字還雕版印刷,成本都是昂貴的。 在歷史上,直到1450年,德國人古登堡發明了鉛錫活字和油墨,并制出了第一架印刷機,印刷成本這才降了下來,從而推動了當時的歐洲文化繁榮和整個社會的進步。 現在,尚德長公主她們就面臨了這樣的問題。 像女子報紙這種,一旬一刊,因為針對的是女子,這時代女子識字率又低,開始的時候能賣出百來份就不錯了。 就算不賺錢,一張報紙也需得賣上一、二百文錢,除了不差錢的貴族女子,有幾個平民女子舍得去買報紙呢? 如果只發行一百來份報紙,她們倒是可以采取手抄報的方式進行。但她們的初衷是讓所有識字女子都能通過報紙獲取知識,從而自強自立。發行的數量少,就起不了多大作用。 而想要發行量大,就得印刷。 于是就形成了一個死循環。 報坊不能收支平衡,也意味著它走不遠,恐怕辦過幾期后就夭折了。 這也是古代沒有報紙的原因。它完全受客觀條件限制。 朝廷倒有邸報。在中國古代,宋時邸報都是手抄報。直到明末西方鉛活字傳入中國,邸報才發行活字版本。 在古代,不到一定級別的官員,也看不到邸報。 趙如熙是一個走一步看十步的性格,在給崔夫人出主意的時候,又怎么不知道辦報面臨的困難?她早就在這里等著了。 她制作了鉛活字,制了油墨,制作并改進了古登堡的印刷機。 她建議尚德長公主和崔夫人辦報紙,不光是為女子提供精神食糧和就業機會,更是要把這種印刷術和印刷機帶到這大晉,推動大晉的文化發展和社會進步。 所以她的印刷作坊雖在年前就開張了,但并沒有到處去招攬生意,只默默地印了一些四書五經堆在那里。她一直在等著尚德長公主和崔夫人提出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早在我提議你們辦報的時候就想到了?!壁w如熙笑道。 她走到桌前,掏出炭筆和記事本,寫了一個地址,把那一頁扯下來遞給崔夫人。 “這是我無意中發現的一個印坊,我打聽了許久也不知印坊的主人是誰。但他家印刷好像是用了一種新的手段,能把字和圖案印得極好,價錢也不貴,速度還快。你去打聽打聽看看?!?/br> 崔夫人大喜,接過地址看了一眼,發現就在京城的城南,她迫不及待地站起身來:“我現在就去?!?/br> 趙如熙行禮告退:“那我先去上課了?!?/br> 打從過年回來,尚德長公主和崔夫人就不再讓她跟同窗們上課了,而是讓夫子給她單獨輔導。 夫子們難得遇到這樣的學生,也打起精神,在檢查了一下趙如熙的學習進度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后,給她制定了一套方案,務必讓她在童生試上能一舉考得好名次。 這段時間培訓班沒有開班,趙如熙完全沉浸在四書五經的海洋里無法自拔。 崔夫人進了京,在城南找到那個印坊,發現這個印坊位于一個巷子里,門口掛了一個牌匾,寫著“王記印刷”,匾額陳舊,宅子墻體斑駁,十分的不顯眼。 王是大姓,趙如熙上輩子的母親姓王,她便用了這個姓氏,以免這個作坊隨著別人追查,容易把它跟她、許家、蕭令衍等人聯系上??吹竭@個作坊的人,第一反應就是去查京城姓王的家族。 這是個礙眼法。 崔夫人明顯中招。 看到這個牌匾,她第一反應就在腦子里搜尋了一下姓王的世家,這才讓下人敲門。 敲了許久,久得她們都以為里面沒人了,門這才“呀”地一聲開了,出來個瘦瘦的中年男子,問她們道:“什么事?” “你這里是印坊吧?我們夫人想印些東西?!毕氯说?。 那人打量了站在車旁的崔夫人一眼,點頭道:“進來吧?!?/br> 崔夫人帶了三個侍衛和一個丫鬟一個婆子,倒也不懼,直接走了進去。 領著崔夫人一行人到廳堂里坐了,那人就去了后面,隔了好一會兒,這才跟在一個六十來歲的老頭兒身后走了出來。 “你要印東西?”老頭兒連寒暄都省了,直接問道。 崔夫人點頭:“正是?!?/br> “印什么?” 崔夫人把給趙如熙看過的那張報紙拿出來,遞給老頭兒。 老頭兒看了一眼:“你要印多少份?” 崔夫人遲疑了一下:“三百份?!碧а鄱⒅项^兒,“要價幾何?” 老頭兒扶了一下胡須:“三兩銀子?!?/br> 崔夫人不敢置信地看著他:“三兩銀子是總價,還是……” 一兩銀子是一千文,三百份報紙,平均下來一份報紙的印刷價格才十文錢,這價格完全不可能。連紙的成本都不夠,更遑論印刷成本了。 可如果三兩銀子是一張報紙的單價,又太貴了,似乎也不可能。 “總價?!崩项^兒道。 崔夫人皺眉。 這怕不是個騙子吧?收她三兩銀子和報紙,完了不承認接了她這單生意。她為了三兩銀子也不好去報官,只能吃個啞巴虧。 老頭兒一看她這樣子,就知道她想什么,不耐煩地道:“要印就印,不印就出去。印的話先交一百文押金?!?/br> 第463章 你墊了錢? 他站起身來,一邊走一邊吩咐中年男子:“王坤,她要印就給她開個單據?!?/br> “我知道的,爹?!蓖趵ご饝艘宦?,看了崔夫人一眼,站在那里也不說話。 夫人一咬牙:“成,印吧?!?/br> 一百文錢,對她來說真不算什么。平時施舍給小乞兒的也不止這些。至于報紙,她手上還有兩份模版。就算騙,她也損失不大。 她身后的婆子上前,數了一百文錢過去,拿到了王坤寫的一張收了多少錢、還剩多少錢、印刷數量是多少的紙條,上面還蓋了一個“王記印坊”的印章。 “十天后來拿貨?!蓖趵さ?。 “十天?”崔夫人驚詫。 這速度也很不可思議。 一般的印坊,不管是雕版還是活字,因為要刻雕版或排版,在印刷之前花的功夫都挺大。她這報紙,沒有二十天根本印不出來。這還是前面沒客人排隊的情況下。 要是有人排隊,花的時間會更久。 王坤面無表情地送客:“好走不送?!?/br> 崔夫人精神恍惚地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