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節
看到趙如語隨后進來,趙如熙又道:“如語,你與其跟個沒頭蒼蠅似的,倒不如參加年底的琴技大賽。要是能拿個名次,豈不比什么都強?” 她看了趙如蕊一眼:“說到底,女人還是得自己先立起來。你們看看我,我比你們強什么?要是我沒有畫技,現如今就只能跟你們一樣呆在家里,什么都做不了?!?/br> “可我現在呢?我有靠著自創的畫法,得了朝庭的差事,賺了一些銀子,也獲得了一定的身份地位。說句大話,現在府上能接這么多好宴會的請柬,大部分是因為我的緣故?!?/br>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自身條件不夠,卻總想嫁個條件好的人家……”這是想屁吃呢。 第425章 我也參賽 聽了趙如熙的話,趙如蕊還不怎么樣,倒是趙如語倒不像以前那般聽不進話去,而是若有所思。 近來傅云朗不再像以前那般掂記著她了。上次從南邊運了鐘回來,他大賺了一筆,見了皇上一面,得了二皇子、五皇子的贊賞,傅云開也難得夸贊了他,他就跟打了雞血一般,眼見著天氣寒冷,也絲毫不顧平南侯夫人和她的阻攔,又下南方去了。 前幾日他風塵仆仆地回來了,又運回來幾座鐘和一些東西,匆匆約她見了一面,就跑去幫五皇子張羅拍賣會了。 這跟上輩子完全不一樣的傅云朗,讓趙如語十分有危機感。 “你去參加繪畫大賽嗎?”她問道。 趙如熙點頭:“去?!?/br> “那我也去參加音律大賽?!壁w如語忽然變得斗志昂揚,“你說的對?!闳羰㈤_,蝴蝶自來’。只要我有才華有名氣,自會有好人家上門求娶?!?/br> 趙如熙因為畫畫出了名,還拜了枯木先生為師,便是傅云開那樣的人都上門求娶。如果她在音律上也展示出高天賦,被人收為徒弟,還怕嫁不進平南侯府嗎?到時候沒準還有比平南侯更好的人家上門求娶呢。 想明白這一點,趙如語如同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一般,有了追求,整個人都不一樣了。 趙如熙:“……” 知道趙如語要參加比賽,她還以為自己灌的雞湯有效了,趙如語知道勤奮上進,不再一心只想著嫁人了。 可聽到她后半段話,趙如熙知道自己是想多了。 趙如語即便參加比賽,也不過是為了更好的嫁人而已。 趙如蕊看看趙如熙,再看看趙如語,內心十分崩潰。 趙如語即便跟她一樣一心嫁人,可人家好歹是京城女子書院的學生,在音律上也還算有才華,能為自己增加籌碼。 她自己呢,以前也不是沒跟侯府請來的女夫子學過,但琴棋書畫都平平,什么都拿不出手,便是女紅都做得不好?,F在家世也依靠不上了,她還能有什么依仗?拿什么嫁個好人家? 趙靖立和趙靖安是一起過來的。不過趙元良要找趙元勛說話,趙如語和趙如蕊又找了朱氏,兩方都不想讓他們聽到的樣子,他倆干脆就跟趙靖泰去了他的院子。 趙靖立這段時間是時常來跟趙如熙學算學的,在伯府這里便隨意許多。在趙靖泰那里呆了一會兒,他便過了修竹院來,想請教趙如熙一些問題,正好聽到趙如熙跟趙如語說的那番話。 他再一次被趙如熙打擊的不輕。 他還是被趙元勛和朱氏請了名師來教導的,可無論是學識還是眼界、心胸,跟趙如熙怎么就差那么遠呢。難道基因真的那么重要? 可看趙靖泰和趙如玉、趙如珠兩個已出嫁了的jiejie,似乎也沒像趙如熙這么出色。如此看來,應該是趙如熙那去世的養父母的功勞了。 這一刻,趙靖立對許家人充滿了好奇。 “大少爺,您這是……” 守門的倚翠看趙靖立站在院門口,既不進去也不離開,不由提高聲音喚了他一聲。 院里幾人被驚動,都朝這邊看來。 趙靖立連忙輕咳一聲,走了進去。 “大哥?!?/br> “大哥?!?/br> 趙如語和趙如蕊都有些不自在,不知道趙靖立來了多久了,有沒有聽到她們說的話。 前段時間趙靖立把二房管了起來,在二房成功立起了威信。 現在他在趙如語和趙如蕊眼里,是比趙元良還要威嚴的存在。 趙元良是個沒什么原則的人,萬事得過且過。孩子犯了錯,他最多訓上幾句便罷,沒有什么實質上的懲罰。 可趙靖立就不一樣了。 前兩日因傅云朗回來,趙如語放學后跟他在茶館里呆的時間久了些,回家晚了,就被趙靖立罰跪半個時辰,不給晚飯吃,還扣了她一半的月例銀子。 不管什么時候,趙家人都沒說過要把趙如語送走的話??赡峭砩?,趙靖立直接放話說,如果趙如語做下了影響趙家聲譽的事,就把她送回許家去,從此跟趙家無關。 當時可把趙如語嚇壞了,賭咒發誓說再也不敢了。 趙如蕊也被趙靖立收拾過,她在趙靖立面前也是噤若寒蟬。 這會兒看到趙靖立,兩人都有些心虛。 “你倆還有事嗎?要是沒事,我向五meimei請教一下算學題?!壁w靖立看向兩人問道。 “沒事沒事?!壁w如蕊連忙擺手。 她朝趙如熙笑笑:“那五meimei你們忙,我去三jiejie那邊看看。好久沒見著她了?!?/br> 她也不叫趙如語,轉身離去。 “我也去看看?!壁w如語說著,跟在趙如蕊身后也離開了修竹院。 趙靖立看向趙如熙:“她倆沒難為你吧?” 趙如熙搖搖頭,想了想道:“六妹還沒及笄,又一心想嫁傅二公子,目前還鬧不出什么亂子??伤慕阄铱此χ?。二叔不管事,四姐的親事你還是得cao起心來才好,免得鬧出什么事來?!?/br> 趙靖立的眉頭皺成了一團。 說到底他也只是十四歲的少年。讓他打理家里的瑣事還好,畢竟家里還有管家和管事嬤嬤,有什么不懂的他可以問一問??山ojiejie張羅親事,可就真難為他了。 “大伯母有沒有認識什么好人家,能給四jiejie說親的?”他問道。 趙如熙搖搖頭:“這半年來祖母身子不大好,母親很少出門。遞到家里來的宴請能推就都推了?!?/br> 以前朱氏喜歡去參加宴會,多是為了兒女的親事。后來發現趙如熙的親事根本不用愁,所走的清流名士之路也跟其他閨閣小姐不一樣,而去鎮南王府參加一次宴會就惹出一些是非和麻煩,她便也不再去參加宴會了。 趙靖立常來大房這邊,對伯府的情況也是了解的。 “祖母和爹娘都覺得四jiejie嫁一個新晉進士比較合適,想來剛才也把這意思跟二叔和四姐本人說了。只是我看四姐有些好高騖遠,總想嫁個身份高貴、家境富裕、前途廣大的世家子。娘還真張羅不出這樣的親事來。你看三jiejie的親事就知道了?!壁w如熙道。 第426章 拜訪許家 趙如馨的未婚夫就是個新晉進士,如今在禮部任職,是個從八品官。 他是獨子,家有薄產,考上進士后干脆讓爹娘把家鄉的幾百畝田地賣了,到京城來買了處二進宅子,置了幾十畝田地。 趙元勛也是多方打聽才相中了他,覺得他容貌端正,為人誠懇勤勉,性情溫和有禮,家中人口簡單,父母都是厚道人。他家雖不特別富裕,但有宅子有田地,每月還有俸祿,起碼過日子是不愁的。 他在接觸了幾次后,托人從中說和。兩家互見了一次后,對雙方都挺滿意,便訂了親。 趙如馨到明年春天就要出嫁了。 未分家前,綏平伯府的孩子關系都還是很和睦的。當時趙靖立還是世子,趙如馨雖是庶出,卻也是他的親jiejie,他對這門親事也很上心,還曾專門跑去見了那男人兩面,對趙如馨這門親事再清楚不過了。 趙如熙現在這么一提,趙靖就覺得自己知道該如何張羅趙如蕊的親事了。 趙如熙看他表情,趕緊提醒他:“婚姻講究你情我愿。要是四姐不愿意,你幫她張羅得再好也沒用。還是得先改變她的想法。要是改變不了,你給她訂一門這樣的親事,她會折騰出亂子的?!?/br> 趙靖立點點頭。 他掏出自己算不出的幾道算學題問趙如熙,末了,他問道:“許家是賃的是趙十太太家的宅子吧?有機會我想去結識一下許崇文兄長。聽說他書念得不錯,為人也很好。我整日里在家里悶著,許兄年末有空閑了,我也有個地方可以走動走動?!?/br> 趙靖立以前也是有一群朋友的。只是后來綏平伯府降爵,他又回到了二房,再不是侯府世子;再加上魏氏的事鬧得沸沸揚揚,趙靖立自閉了一陣,那些朋友也沒有來看他,彼此之間算是斷了來往。 現在他幾乎沒朋友。 趙靖立一提這事,趙如熙也覺得趙靖立跟許崇文交朋友也不錯。 許崇文以前在北寧縣里的私塾念書,現在進了趙家族學,因夫子管束甚嚴,再加上趙元勛的關系,族學的學子對他還算友善,倒也結交了幾個朋友。但這些都是社會底層之人。 趙靖立以前好歹是侯府世子,所受的教育,所接觸的人跟許崇文和他的同窗們完全不一樣??梢哉f,他倆是各自生活在社會上層和社會下層,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里。 兩人成為朋友,能通過對方了解自己從未接觸的社會階層的生活。趙靖立能了解底層人民的生活,更接地氣,為人做事更腳踏實地;許崇文則能開闊眼界,提高見識,以后接觸到這個階層的人時不至于膽怯慌張。 她道:“今日正好旬休,他應該在家。要不,我現在就帶你過去,認識認識?” 趙靖立大喜,道:“如此甚好?!?/br> 他觀察著趙如熙的神情,有些小心地道:“我喚靖安一起去?” 趙靖安對趙如熙的疏離,雖因兩人接觸得少,趙靖安表現得并不明顯。但趙靖立相信憑趙如熙的聰明,一定能感覺得到。 “隨你?!壁w如熙不置可否。 “那我先去靖泰那邊一趟?!壁w靖立說著,先離開了修竹院。 兩人都未提趙如語。 許家搬到族里這么久,趙如語都不曾去看過他們一眼,秉性里的涼薄可想而知。這也是趙靖立對趙如語冷淡的原因。 所以不管趙如語再如何在他面前小意討好,表現出比趙如蕊更能干、更有才識,他對趙如語始終都是淡淡的,內心里對她沒有一絲兄妹之情。 見趙靖立出門,趙如熙吩咐點絳:“你去許家一趟,說我要帶趙家兄弟去拜訪,大少爺想結交一下許少爺,問問他們方不方便?!?/br> 點絳應聲,趕緊去了。 也不知趙靖立是如何說服的趙靖安,沒多久,他就帶著趙靖安和趙靖泰一起到了修竹院。 “稍坐,我叫點絳去打招呼了,等她回復咱們再過去?!?/br> 不能做不速之客,這是基本的禮節。三兄弟自沒異議。 趙如熙說著,估計還得等一會兒點絳才能回來,便不再理會三人,自己回書院去畫畫。 趙靖泰一直跟著jiejie學畫。素描學得差不多后,又跟著她學畫國畫。 因此見jiejie作畫,立刻跟了過去,站在趙如熙身邊靜靜地看著,觀摩學習。 趙靖立拉了趙靖安一把,兩人也跟在了趙靖泰身后。 趙如熙絲毫不受他們影響,兀自按自己的節奏,畫自己的畫。 比賽是有時限性的。趙如熙想要畫出大氣磅礴的氣勢,原先的尺寸都很大?,F在她打算畫一些小尺寸的畫,勢必要在原先的繪畫布局上有所削減。如何在削減繪畫對象卻不影響畫的表現力上,她頗費功夫。因此這幾日一直琢磨著這個事兒。 她凝神靜氣一會兒,睜開眼后,便潑墨揮毫。不一會兒,一條湍急的河流便出現在眾人眼前。雖沒有高峰,河邊的樹和石頭寥寥,河的寬度也只畫出了一半,卻能讓人看出這條河的壯闊和千軍萬馬似的奔騰,心中豪氣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