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節
“我就覺得吧,雖說jiejie你也是無辜的,但三叔因為你的事被打了板子、丟了官,確實是事實。三嬸處理事情的方式不對,她不該到街上去打你、毀你名聲。但也情有可原。咱們借著這個事要跟他斷絕關系,是不是有點不等大好?” 趙靖泰說完,還偷偷看了趙如熙一眼,擔心jiejie聽了會生氣。 趙如熙笑了起來,輕拍他的腦袋道:“不錯,分析的在理,也很公正?!?/br> 趙靖泰愣了愣,睜著大眼睛不停地往趙如熙臉上瞧。 “這么看我干什么?” “我看你是不是在說反話?!?/br> 趙如熙哭笑不得。 “那你覺得爹娘和我是不講道理的人嗎?” 趙靖泰立馬搖頭:“不是,絕對不是?!?/br> “你就不想想我們為什么這么做?”趙如熙又問。 趙靖泰一聽,皺著眉頭思索起來。 末了他搖搖頭:“我想不出來。不過你們這樣做,肯定是有原因的?!?/br> “你跟我進屋子里來,我細細分析給你聽?!壁w如熙起身進了屋子。 趙靖泰跟著她進去,趙如熙就把朝堂上的一些爭端和趙元坤做的事都跟他說了。 她覺得趙靖泰有這么大了,也該教導起來了,不能再把他當小孩子看待,什么都不跟他說。 以前因為有趙靖立,趙元勛和朱氏對趙靖泰的教育方式就不大一樣,除了學業和練武方面要求嚴格,品行上不容有錯,其他方面就不作要求了。 現在趙靖立不是世子了,趙元勛和朱氏對趙靖泰也更嚴格了,但一時半會兒還是轉不過彎來,總把他當淘氣的熊孩子看待。 而趙如熙覺得,孩子熊不熊,全看家長是不是愿意讓他承擔些責任,思考些問題。一個沒心沒肺萬事不愁的孩子,自然是想怎么熊就怎么熊。如果家長愿意讓他分擔些家中事務,孩子成熟起來,自然就不會熊了。 讓趙靖泰遇到事情多想一想,這對他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趙靖泰聽到三叔有可能因為參與奪嫡要被滿門抄斬,嚇了一跳。 趙如熙道:“雖說受我的連累,三叔誤打誤撞丟了這個官兒,但從長遠看,未必不是好事。咱們跟他斷絕關系也是為了自保,就怕他急功近利,總想要做大官,從而犯下大錯,連累到咱們家?!?/br> 為了增加說服力,她又把老夫人唐氏一家的事說了。 趙靖泰也曾聽祖母念叨過唐家的事。這會兒聽到趙如熙的話,便深覺奪嫡之爭恐怖,也理解了父母的做法。 “姐,你真厲害,懂得真多?!彼麑w如熙越發崇拜了。 趙如熙一笑,拍拍他的頭:“好了,去畫畫?!?/br> …… 二房里,趙靖立坐在廳堂里,正聽二房管家宋方稟報打聽回來的消息。 趙靖立上次喝酒跑到趙如熙面前發泄一通,又被趙如熙罵醒后,回來的第二日就好好跟趙元良談了一回。 當時他還以為想要掌管二房,說服趙元良很困難,他還準備了幾套方案。 卻不想他跟趙元良一表示要把二房的庶務管理起來,趙元良就十分爽快地把掌家權交給了他。 這份干脆利索的勁兒,當時還把趙靖立嚇了一跳,懷疑趙元良是不是設了一個大坑給他。 “兒子,你爹我從來沒管過這些家務事。成親前,老夫人派了小廝在我身邊管;成親后,是你娘管。這段時間你也看到了,家里亂七八糟。要不是前段時間你緩不過來,靖安也病著,我早就想叫你們管了?!?/br> 趙元良拍拍趙靖立的肩膀:“既然你主動要求管咱們二房的庶房,應該就想明白了,也認命了。兒子啊,你沒托生到大夫人肚子里,卻托生到了你娘肚子里,這都是命?!?/br> 他搖搖頭,自嘲一笑:“想當年,我也曾感慨過我沒能托生在老夫人肚子里,天生就是個妾生子,生下來就低人一等,要看人臉色過日子。后來我也想通了。咱能生成個主子,沒托生成世仆,更沒成街邊的小乞丐,生成牛馬豬狗,不錯了。人要知足,懂嗎?” “你如今好歹是個少爺,家里有宅子、田地、鋪子。你爹我雖不能干,但也沒非壓著你考科舉做大官,還肯把管家權給你。人呢,最重要的是知足,是開心。能輕輕松松、開開心心地過日子,就是一種福氣。你好好珍惜吧?!?/br> 他拍了拍趙靖立的肩膀,哼著小曲回了自己屋子。 當時趙靖立望著趙元良的背影,心情很是復雜。 第349章 趙如熙太可怕了 拿了管家權,他第一個就把原來的管家給撤掉,并將他們一家子賣了出去——這個管家,是王姨娘吹枕邊風讓趙元良提起來的。 趙靖立早就發現趙靖安那個貼身小廝青墨的爹宋方不錯,宋方原先一直是趙元良身邊的一個小管事。這一回趙靖立直接把他提起來做了管家。 趙靖立回歸二房這段時間,雖然很頹廢,但二房的下人是什么德行,他都冷眼看在眼里。 他提拔了宋方,又火速提拔了幾個外護院和幾護院,再把幾家好吃懶做、挑撥事非、跟兩個爭權奪利的姨娘有牽扯的幾房下人都給賣了出去。還冷眼看著兩個姨娘沖突,最后王姨娘見紅臥床保胎,薛姨娘被送去了莊子。 二房的風氣頓時肅然一清。 接著他又重新規劃了下人們的職責。 如此盡管二房的下人少了,每月需要發的月例銀子少了,各處的事反而有人做了,再也沒有偷jian?;?、互相推諉的情況。 看著被自己打理得井井有條的二房,一股說不出的成就感在趙靖立心里油然而生。 他也終于明白了趙如熙為何要叫他先把二房的庶務給打理好。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他放任家里亂糟糟的不管,卻總想著要建功立業,那就是個笑話。 因為趙靖立對二房下人的管束變得十分嚴厲,無事不許出宅子。所以今天發生的事,一開始二房人并不知道。 直到趙元坤被人抬著去大房又被抬回來,后面還跟著一群看熱鬧的人。門房擔心三房出了什么事,跑去打聽,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門房稟報給趙靖立后,他連忙讓宋方派人出去把整個事情的經過都打聽清楚。 “你是說,我……我大伯已跟三叔簽了斷絕文書?”趙靖立吃了一驚。 “是的。大家都看到伯爺跟三老爺在綏平伯府門口簽字畫押的,錯不了?!?/br> 趙靖立坐在那里半晌沒有說話。 “二少爺?!遍T口傳來丫鬟的聲音。 趙靖立望過去,便看到趙靖安走進來的身影。 以前魏氏心虛,總擔心趙靖安跟趙靖立長得太相,想方設法地把趙靖安養胖。因此趙靖安跟趙靖立一個胖墩一個瘦高,讓人完全想不到他們是孿生兄弟。 魏氏的事給趙靖安打擊太大,他大病了一場,現在是完全瘦下來了,以前擠在一起的五官也變得清秀。容貌雖跟趙靖立不是一模一樣,卻也有五六分相似。 “哥,出了什么事?”趙靖安走進來,在趙靖立身邊坐下。 趙靖立被趙如熙罵醒,他回家后也把趙如熙罵他的話跟趙靖安說了。 趙靖安因為母親的事,對趙如熙的感情很復雜,但他不得不承認趙如熙說的有道理。 這段時間趙靖立打理家中庶務,趙靖安則拿起了書本,認真看書。 趙靖立因為打小就是世子,不用參加科舉,都把時間精力放在了練武和學習人情來往、管理庶務上了。 趙靖安是庶房之子,打出生起就得為自己掙前程。再加上魏氏推崇魏丘,一直逼兒子努力學習四書五經,希望他能考上進士,所以趙靖安在四書五經上投入的時間精力比趙靖立更多,也更努力。 家中發生變故,趙靖安大病痊愈,便發誓要考取功名,自己掙出一份前程來。 對于趙靖立說要跟趙如熙學畫畫,好搏個前程,趙靖安不會阻攔。但他自己是不愿意走這條路的。 雖說母親和魏家是咎由自取,他們落到悲慘的下場怪不得趙如熙,趙如熙本身也是受害者。但趙靖安從情感上不愿意接受她的任何恩惠。 母親或許對不起任何人,唯獨沒有對不起他。 一場變故,不光讓趙靖安整個人在外貌上發生了變化,性格上也改變許多。他再不是以前那個單純到有些天真的男孩兒了,他成熟了許多。 趙靖立把宋方打聽到的消息告訴了趙靖安。 趙靖安聽了沉默良久,方道:“哥,你不覺得這件事跟我娘的事很像嗎?五meimei在這件事上同樣是無辜的,誰指責她似乎都不對。但她帶給三叔一家的不是好運,而是災難?!?/br> “自打她被接回來,大房就過得越來越好,咱們二房和三房卻越過越差。三叔被祖母壓制這么多年,好不容易分家了,謀了個差事,卻這樣被五meimei無意牽累弄掉了?!?/br> 趙靖安嘴角勾起了個嘲諷的幅度:“這件事情,很是詭異。細想想忠勤伯府之事,也是如此?!?/br> 忠勤伯府的事鬧得沸沸揚揚,趙元良現在好歹是官場上的人,聽說以后回來就跟兒女們說了。 聽到消息正準備過來問究竟的趙如語聽到這話,在門外停住了腳步,臉色一下子變得煞白。 守在廊下的丫鬟看到趙如語過來,盡管看到她臉色不好看,仍然盡職盡責地稟報道:“少爺,六姑娘來了?!?/br> 趙如語腦子里的一根神絲在這稟報聲中終于繃斷,沖進去嚷道:“沒錯,就是趙如熙干的。這些都是她干的?!?/br> 這一點上,再沒人比她更清楚的了。 上輩子,魏氏待趙如熙不好,把她嫁給了忠勤伯世子,所以魏氏被砍了頭;忠勤伯世子折磨她,大冬天地把她休棄,凈身趕了出來,所以忠勤伯府丟了官降了爵位;趙元坤害得綏平伯府一大家子被流放,現在剛進詹事府還沒站穩腳跟,就被趙如熙弄得丟了官打了板子。 一樁樁一件件,趙如熙看似都是無辜的受害者,可趙如語可以百分百的肯定,這些事定然是她出的手。 可怕,太可怕了! 她是回來復仇的! 她到底有多厲害?她到底是怎么辦到的? 想想自己,趙如語眼里就全是絕望。 同樣是重生,她跟趙如熙的差別怎么這么大呢? 她也沒有雄心壯志,只是想沿著上輩子的路走而已,為什么就變得這么艱難?她即便考上了京城女子書院也仍然改變不了什么。 可趙如熙不過是考了個北寧女子書院,她的能量怎么就變得這么大? 難道做了一段時間的鬼,趙如熙就變得這么厲害了么? 第350章 苦口婆心 趙靖立原先對于兩個姐妹不怎么在意的。那日趙如熙提醒他,讓他“管好野心極大的趙如語和愛搬弄是非的趙如蕊”,他回來后,就仔細觀察兩人。 他發現趙如蕊確實喜歡搬弄是非,薛姨娘生事,有一小半都是趙如蕊為了私利挑撥的;趙如語則心心念念想嫁給平南侯府世子傅云朗。 兩個人滿心都是小心思,想的只有她們自己,眼里計較的都是后宅的那點雞毛蒜皮的小事。 反觀趙如熙為人公正、行事大方,所做的事的格局極大,連他個這曾經的侯府世子都自愧不如。趙靖立感慨良多,自我反思羞愧之余,對兩位姐妹的印象一下子迭落到了谷底。 這會兒見趙如語這么激動地跑進來,附和趙靖安的話,趙靖立的眉頭立刻皺了起來:“六妹,話可不是張嘴就能胡說的。你說那些事都是五meimei干的,那你說說,你有什么證據?” 趙如語語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