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節
“吃吧,再喝點水?!?/br> 鹿rou冒著熱氣,油汁滴答,這得多燙???!這蠢婆娘咋啥也敢摸? 腦袋也沒多想,陳大勝便喊了一聲:“嘖~快放下!仔細燙手!” 他說燙,七茜兒便立刻覺著燙,她把鹿腿丟在石頭上,對著手掌吹氣,陳大勝拉過她的手便埋怨起來,七茜兒聽了,頓覺委屈。 “你傻了不成,多燙的東西……你都上手,上手,上手……摸?” 他倆目瞪口呆的對視,辛伯就發出一聲不屑的嘲笑。 “哈~!” 后來這可以飛,可以碎大石,還有一座山一座廟,可以庇護百泉山五百里功家的榆樹娘,她就滿面委屈的看著自己說:“我不想你死,安兒也不可以沒有爹?!?/br> 那一剎什么老虎神仙狗的,陳大勝都丟了,他就抱住蠢婆娘什么都不在意了,就覺著,自己可能真挺對不住這個婆娘的,不是是此生,可能上輩子起他就欠了人家的。 他們擁抱和好,說悄悄話,后來辛伯便走了,也不知道啥時候走的,這老丐倒是很有眼色。 可辛伯在樹上對他說過,自己的媳婦恐怕不算是江湖人士,到底是什么,辛伯也不知道,反正來路隱秘,背景神奇。 總而言之,那老丐代表天下江湖人士感謝他? 為啥要感謝自己? 陳大勝永遠無法忘記那雙充滿同情敬佩的老眼。 他看完自己,又去瞅媳婦兒的肚子? 呸!死老丐,瞎看什么呢? 辛伯走了之后,媳婦才正式摸著自己的百匯xue,教他獨家氣門功法,可具體這是個什么功法? 呃,媳婦說是兔子功? 瞬間,那銅鏡之上各式各樣的兔子便挨個過去了,正月十五的兔兒燈,小孩子裙角的肥兔子繡,百泉山上到處都是的灰兔兒…… 炕上傳來翻身之聲,陳大勝便打了個冷戰,七茜兒呢喃喊他:“陳大勝?你不困???” 陳大勝扭臉看被下小小一堆兒,到底嘆息的走過去,脫鞋,脫衣,入被窩……七茜兒翻身一架腿,便攀在了陳大勝身上。 陳大勝就老老實實的雙手放在胸前,看著房梁想,列祖列宗,雖阿奶常說你們為何不冒青煙?孫兒卻不知你們竟放火燒山了……真是,好大的青煙啊。 這一對整整睡了一上午,醒來就恢復原樣,七茜兒依舊管家,眼里只能看到家長里短,至于陳大勝,他便滿腹心事的……該作甚作甚。 難不成去死么? 離家的日子越來越近,余清官他們私下里也把家里安排的妥妥帖帖,便是心中有萬般不舍,可這世道要想安寧,就總得有個誰出面去庇護一下。 眨巴眼睛幾日過去,這日黎明從燕京奔出一溜快馬,快馬后面是一輛比尋常車大的篷車。 車行燕京十里長亭處,武帝楊藻扶著張民望的手下了車。 陳大勝等人齊齊下馬,跪在自己的帝王面前與他作別。 他們穿著鏢師的衣衫,秘密偽裝出京。 帝王背手看天地一線,旭日初升。 后倒了一杯酒說:“此第一杯便祭天地,它當日降下天罰助我楊藻登基,便定有它的安排,諸位愛卿此去雖兇險,卻要相信我大梁受天地庇護,必會凱旋而歸!” 眾人撒酒。 “此二杯祭我大梁無辜百姓,我楊藻無能,不能為他們親報此仇,然,今日對天地立誓,更請天地作證,今日之辱我楊藻必百倍還之,以祭我枉死百姓冤魂?!?/br> 眾人撒酒。 武帝回身看面前諸將久久不語,一直到春日驕陽在他們身上灑了一抹金,他才整理自己的袍服,對他們微微躬身道:“諸君,定要凱旋歸來?!?/br> 陳大勝等人惶恐磕頭,卻被帝王一個個扶起,親自為他們倒酒,眾人一飲而盡后摔杯。 孟鼎臣與佘青嶺此刻方過來他們告別。 陳大勝笑笑,緩緩走到父親面前,依舊跪下笑道:“父親!兒去了,您,您要保重身體,該吃就吃,心思甭那么重,您都是要做爺爺的人了,您要好好愛惜自己,您孫兒來到這世上,還要您教導呢?!?/br> 佘青嶺手都是抖的,心中百般滋味難當,他不是這孩子的親爹,可為何看著這張臉,卻扯著肝腸疼了起來。 他想起從前,他跪在自己面前說,您能教我讀書么? 后來,他捧著臉坐在菜園邊上笑,他站在宮門口對自己笑,他背著自己走在看不到邊的長廊上,一聲聲都是他喚爹的回響…… 爹,爹,爹啊……父親,兒去了…… 這是多么好的孩子啊,而今卻要親手送他,去死么? 會死么? 他心里什么都清楚吧,卻依舊跪在自己面前作別,滿眼舔犢之情。 他必須送他走了,這世上有太多的離舍,他不去,這大梁這天下又會如何? “我兒安心,你去吧!” 眼淚到底是流了下來,佘青嶺緩緩哈出一口氣,摸下陳大勝的頭發將他扶起,又拍拍他的肩膀,送他離開。 孟鼎臣看著自己面前四張年輕飛揚的面孔,當初將他們從南邊帶出來,原本想照顧親厚子侄,送這些孩子一場大富貴的,卻萬想不到,富貴未至先幾年顛簸,最后竟是這個下場。 這十一勇士面對的卻是一個建立有千年的古老部落國,他們還能回來么? 看令主一言不發,謝五好倒是想的很開,他回身緊緊馬匹腹帶,邊整理邊說:“孟叔,您心里別覺著對不住,其實咱們幾個心里還是挺高興的?!?/br> 孟鼎臣愕然:“高興?” 謝五好拍拍馬脖子扭臉笑說:“哎!高興,就覺著我這條命還真就貴重了,從前咱不過就是江湖草莽之身,家里十數代人爭來爭去皆是算不上臺面的浮云虛名,最可笑卻是,咱從前竟覺著那樣是淡泊名利,以俠者自居?” 孟鼎臣嘆息,這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堅守的道,而他的道便是將南派江湖送入朝廷,既有一身本事,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這才是人間正途。 可誰能想會這樣的艱難。 慶豐城沒有城門,太陽升起,便有鄉下老農趕著驢車,拉著進城的人從他們身邊過。一條官道無數岔路,萬眾歸一奔口吃喝。 此乃大梁燕京口,天子腳下的日子安寧又祥和,便是邊城失守那也是幾萬里外的事情,皇帝老爺在此呢,皇帝老爺都不慌,大家伙的日子該咋過還是咋過唄。 人漸漸多了,皇爺幾人便入了十里亭。 一老農扛著犁頭,牽著一頭壯牛,那牛背還騎著兩個小童,三人就這樣笑盈盈從眾人面過,又往那邊的田壟去了。 從帝王到將軍,眾人心中莫名便莫名嫉妒起這種悠閑來了。 謝五好說:“若我身死,能換來天下百姓有此笑容,俠不俠的不過便是那樣了,孟叔您說呢?” 孟鼎臣還俗多年,此刻卻忽然合掌念了一聲阿彌陀佛。 皇爺看著自己的勇士,心里也是眷念不舍,這幾個孩子就在自己腳邊一日日成長,世事難料,誰能想卻是這個結果。 管四兒將自己的老刀掛好,看大家不高興,他便蹦跶到皇爺面前笑著說:“皇爺,求您一件事唄?!?/br> 這是老刀里最小的孩子,也是命數最傳奇的一個孩子。人家才在親生的爹媽懷窩里暖和沒幾天呢。 聽他有所求,皇爺這心情莫名便好了一些,于是笑問:“何事?是你家里的事情,你安心,宮先生德高望重,朕很想把國子監托付……” “不是!”管四兒有些不好意思的舔舔嘴唇,笑的有些不好意思道:“不是的,皇爺,您知道的,臣家里還有個守孝的未婚妻呢?!?/br> 哦,原來是說這個啊。 皇爺失笑點點頭:“哦,這個啊,朕知道了,安心,一定也給你照顧好,待明日我的宮侯凱旋而歸,朕給你……” “不是的!”管四兒打斷,依舊笑的像個小太陽,卻說:“皇爺,人家葛姑娘命夠苦了。臣原想自己也是孤單單,她也是孤零零,她不嫌棄我,也就那樣正好湊合湊合得了……可人家才多大,又有好嫁妝,若有日……臣歸不得了,皇爺您就幫臣,給她尋個好人家,最好不嫌棄她命硬那種……” 皇爺又想笑又心酸的說:“你竟跟朕求這個?” 管四兒卻認真的點頭:“哎!就這個不放心呢,誰都是一輩子,沒得一張紙都沒有,就讓人家好好的一姑娘給我守寡……” 陳大勝一個巴掌拍到弟弟后腦,對皇爺賠禮道:“皇爺莫怪,這小子向來腦袋不夠大,成日子都不在弦上,就亂七八糟的胡思亂想,陛下安心,沒您想的兇險,坦人在臣看來,不過比畜生多付人樣的走獸爾,您用臣,臣必勝,定歸??!” 這一瞬,皇爺眼前忽閃過一人影,他每次出征,也站在大軍之前,神采飛揚的對自己說:“義兄安心,弟此去定大勝而歸!” 后譚二去了,大勝卻來了。 他們都對自己說,定歸。 武帝楊藻心中萬丈豪情升起,仿佛自己義弟又在身前般,他站起,拍拍陳大勝肩膀,如從前送心愛的戰將遠去那般,他給他們一個個整理馬具,檢查馬掌,檢查包袱里的軟甲…… 說再多的話也總是要分別的,吉時已到,佘青嶺親舉長香主祭,他帶著眾人拜四方神靈,請求他們庇佑大梁,千秋萬代…… 這一行戰將終于上馬揚鞭,過慶豐城口時,一老丐忽攔在馬前欲言又止。 陳大勝俯身,便聽到辛伯在他耳邊低語:“義士千萬保重身體,千萬千萬活著回來啊?!?/br> 陳大勝眨眼愕然。 辛伯卻道:“義士,您那媳婦若守寡,定大怒,她大怒不要緊,這天下卻要亂了,這天下亂了必要有人與你媳婦作對,這作對不要緊,到時候就怕血流成河,無人能攔住她了……” 陳大勝回頭看看弟兄們,一時間也不知說點什么好,他從口袋里摸出一塊碎銀子塞入辛伯手里,拉下斗笠,與他作別。 馬過長街,七茜兒今日也不知道怎么了,竟約了一眾婆娘來街市里走走。 童金臺他閨女伸著胖手,撈住一處貨架上的桃木劍木刀不撒手。 張婉如就笑道:“娘的乖囡,你是個姑娘啊,可別跟你爹學這些東西,明日你大了,娘就教你讀書書,繡花花……” 話說一半,身軀便被七茜兒一扯,一隊鏢師跨馬與這一群生活安康,滿眼幸福的女子交錯而過…… 第127章 永安四年三月末,周繼宗帶著他哥周繼業的尸骨回到泉后街,泉后街老陶家便一個月內先急辦兩場喜事,接著又是兩場喪事。 自打左梁關被破,老陶太太便魂不守舍帶著一家子的女眷,將附近所有的廟宇拜了一個遍。 開始她沉得住氣,就是再擔心也沒有在外露出一絲半點的不妥當,只三月初那會不知道哪邊的消息里說,左梁關守軍無一存活,她便倒了。 孟萬全過去看了一眼,回來讓盧氏送了五十貫錢去,說老陶太太可憐了,現在每天吃的吊命藥就得四五貫,這還是成先生是個看藥庫的,她家吃藥價格不貴呢。 轉日盧氏到七茜兒那邊坐,又說,老陶太太心里郁結已久,已經成了難以紓解的苦疾,再加上此次坦人襲擊邊關,見天都是哪兒哪兒死了多少人的消息,想著兒子回不來了,老陶太太萬念俱灰終于是撐不住了。 從前七茜兒心里是恨著老陶太太的,皆因這個老太太為了家族四處算計人,后又與喬氏勾搭成狼狽,用喬氏從陳家盤剝的銀錢給陶家那個孫子鋪路。 現在么,現在她不計較了,什么都不計較! 要為遠行的,肚子里的積德,她甚至還給送了三十貫錢去,畢竟也不能超過老太太不是。 老太太跟老陶太太一起逃難,互相扶持掙扎了好些年呢,甭看嘴上看不上人家,人家一倒下,她便很難得的將自己私庫里的好參送去兩株,外加五十貫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