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阮小壯迷迷糊糊,他很少過問兒女的事,自然察覺不到大女兒的變化。 “就是……” 丁家珍想了很久才說,“她以前都不敢反抗的,指東不敢往西,怎么現在?” 困得不行的阮小壯不以為然地敷衍,“這不是挺正常嗎?你想想誰十三四歲時,不都愛和爹媽唱反調,隨她吧,反正過段時間讓她婆家頭疼去?!?/br> —— 再次醒來,阮清秋撓著胳膊上又癢又紅的疙瘩,煩躁又無奈,小柴房緊挨著豬圈,不但臭,還招蚊子,比起冷,貌似夏天的蚊蟲更可怕? 就著微暗的晨光,她又細細看了看身上被叮咬的地方,一片片的紅疙瘩,似乎不僅僅是蚊子,還有…… 她突然回頭把枕頭拿過來看,幾個rou眼可見的小黑點在動,用手去碰還會跳,會跳?! 還有跳蚤?。?! 阮清秋顫抖著手,壓下幾乎沖出喉嚨的尖叫,徹底沒了睡意,太可怕了,嗚嗚嗚…… 她崩潰地恨不得把整張木床連帶枕頭都燒了才好,可是燒了晚上她睡哪兒? 以這個年代農村的衛生條件和居住條件,很少有人身上不長虱子跳蚤的。 想要消滅,太難了! 首先你得有一間通風良好的屋子,做到勤洗澡,勤換衣服被套床單,保持屋子和自身的衛生。 然而,這對目前的阮清秋來說幾乎不可能,即便把身上的消滅了,只要躺回這張床,虱子又會重新回來,更別提它還會人傳人。 換句話說,這會兒的農村,身上沒幾只虱子跳蚤,出門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作者有話要說:ps:關于長虱子這事吧,作者一個是聽長輩們口述,一個是看王安憶教授寫的《69屆初中生》,上海知青下鄉的故事片段,那個年代衛生條件不好,人們換洗衣物少,洗漱用品也不便宜,尤其農村里要干苦力活,經常接觸牲畜,以上。 第6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用過早飯,除了阮甜甜和老太太,其余人都出門上工了。 “四丫,你咋啦?” 見阮清秋愁眉苦臉,阮芳芳以為她是因為昨天的事,便安慰道:“奶奶就是嘴巴不饒人,你別往心里去?!?/br> 她才不是為老太太不高興,而是…… “芳芳姐,你身上長虱子嗎?” “有啊,誰身上不長虱子呢?!?/br> “那該怎么消滅它們呢?”阮清秋眼睛一亮,目光炯炯地盯著阮芳芳,期待她能給出什么解決辦法。 “消滅?這東西還要消滅?大家都不長么?!比罘挤疾灰詾橐?,她堅持認為虱子和頭上的皮屑一樣,是從皮膚里長出來的。 阮清秋一時語塞,心里直翻白眼:“照你這么說,那阮甜甜怎么不長虱子?” “你要像她那樣,有十多套換洗衣服,還有死貴死貴的洗頭膏和肥皂,不用和兄弟姐妹擠在一塊睡,也不用上工,肯定也不長虱子?!?/br> 阮芳芳語帶羨慕,同人不同命啊,長輩都說女孩子嫁人是二次投胎,她希望父母將來能給自己說個好婆家。 好吧,阮清秋明白了,在這個村子里,女主那就是白富美般的存在,她系緊草帽不再說話。 —— 朝陽逐漸升起,田地間一派忙碌的景象,又到了八月雙搶時節,阮清秋彎腰奮力收割水稻,動作逐漸熟練,身旁快速壘起一堆堆稻谷。 原主力氣大,每天上工都記十二分,這在青壯年男性中都屬鳳毛麟角,一般男性能記十分就算數一數二了,七八分的才是大多數;女性普遍六分左右,那些體弱的和半大孩子三四分。 小姑娘心眼實,把自己當牛一樣使,每天下工累癱不說,還吃不好吃不飽,以至于十四歲了,瘦骨伶仃的,身高還不足一米五。 老太太總說女娃子吃不了那么多,可也不想想這么大的力氣要消耗多少糧食,或許她知道,不過習慣剝削原主罷了。 如果自己一個人過日子,一天十二個工分,肯定每天都能吃飽,哪像現在出最多的力,竟然還要餓肚子。 連續割了兩小時水稻,阮清秋坐在田埂上大口灌水,喝飽了看著田里的水發呆,整個人都熱懵了。 說起來她好像還沒照過鏡子,原主記憶中照鏡子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摘了草帽,阮清秋湊近旁邊的水桶,仔細看倒映在水面的五官輪廓,一蓬雜草般的枯發,妥妥的雞窩頭,兩條英氣濃密的眉毛幾乎連成正宗的“一字眉”。 眉毛下,形狀好看的桃花眼,卷翹濃密的睫毛,高而翹的鼻梁,美好的花瓣唇…… 但是! 萬惡的但是,一黑毀所有! 不僅黑,嘴唇周圍還長一圈毛絨絨的小胡子Σ(дlll)! 她連忙捋開袖子和褲腿看,好一條天然“毛褲”,防狼神器! 過分茂盛的毛發搭配黑如碳的膚色,哪還有少女模樣,再好看的五官也沒有美感可言,阮清秋欲哭無淚。 也不知道原主皮膚底子是黑是白,要是黑的…… 華佗在世也拯救不了啊,畢竟身上最白的地方是人能變白的極限,基因這種事,現代科技都還沒突破呢,何況是現在。 心情沮喪的阮清秋干活也不起勁了,慢騰騰磨洋工磨到下工時間,與阮芳芳一道回去。 —— 像雙搶這樣的農忙時節,為了搶收保證體力,許多人家都是一日三餐,阮家也不例外。 今天中午主食是雜糧粥,菜有醋溜土豆絲和應季蔬菜湯,搭配爽口下飯的咸菜,這是女人孩子們桌上的午飯標配。 男人們那桌土豆絲里有rou沫,蔬菜湯里有蛋花,主食除了雜糧粥還有一塊粗糧餅。 沒人對這種分配有任何異議,因為男人是主要勞動力。 眾人唏哩呼嚕地喝粥吃菜,阮清秋瞥了一眼阮甜甜和姜美麗的碗,與她的一樣。 母女倆氣色明顯比桌上其他人健康紅潤,不過女主家私下開小灶也不是什么秘密。 阮家只有丁家珍明面上對此有意見,但人家用的是自個兒私房錢,她有意見也沒卵用,只恨占不到便宜罷了。 阮清秋摸著肚子,才五分飽,她舉手向阮來福提了個合情合理的建議:“阿爺,我想吃和大伯他們一樣的飯,吃不飽我干不動活兒?!?/br> 眾人面面相覷,賴英子放下碗筷叉腰罵了起來:“你一個小姑娘家家的能吃多少?吃這么好也不怕折壽,好吃懶做的懶貨,想得倒美,老娘告訴你,門縫都沒有!” “大伯母都沒和阿爺他們吃一樣的,四丫你憑啥有臉提這種要求?不知天高地厚,臉皮真厚!” 阮清秋掏掏耳朵,瞥了一眼憤怒輕蔑的阮秀秀,心道不愧是和女主一個鼻孔出氣的忠實狗腿,作為阮甜甜最強有力的發聲筒,懟起她這個惡毒女配不遺余力。 丁家珍罕見的沒說話,臉上掛著幸災樂禍四個大字,只差笑出聲了,李梅菊姜美麗這兩個妯娌臉上的表情如出一轍,具是驚詫不已,阮芳芳則帶著些許擔憂。 阮甜甜眼中閃過一絲不喜,心想這作精堂妹又要搞什么幺蛾子,整天不安生,叫人好心煩。 “要發狗瘋給我滾出去!阮家的規矩向來如此,誰家不是這樣?”阮小壯冷著臉怒斥。 阮清秋淺笑,嗓音溫軟:“說起掙工分,在座的各位都是垃……誰有我掙的多?何況你和丁家珍加一起都沒我多,你都可以多吃,我不行?到底誰臉皮厚,到底誰懶?如果我這算懶貨……” 懟人的話,阮清秋有一籮筐,她似笑非笑掃了一圈,到底還得在阮家生活,便沒繼續往下說令人難堪的話。 眾人或尷尬或羞惱,有人躁紅了臉,有人氣黑了臉。 “那我不管,你大伯母還是村婦女主任,不也吃一樣的?在阮家,規矩就是這樣,你是阮家人就得遵守!” 姜還是老的辣,賴英子沉著臉說完,便揮手趕眾人,“等會兒還要上工,吃完了都回屋休息去?!?/br> 阮來福沒吭聲,顯然默認了老妻的話。 有位先生曾說:你要求在墻上開個窗戶,大家都反對;你若提出扒開屋頂,大家就同意開窗戶了。 她就沒指望習慣壓榨原主的老兩口會同意,在他們眼里,女娃子是替別人家養的,出嫁前必須物盡其用。 當然,這一準則,對阮甜甜不適用,就是偏心,怎樣? 反正你有張良計,我也有過墻梯。 作者有話要說:秋秋:其實我可以一拳轟爛這一屋子人,但我媽說做人要講尊法守法,不到萬不得已,不許暴力解決問題,微笑.jpg 作者:我閨女真乖,么么噠~ 第7章 進山捉龍蝦 阮秀秀歡快地吐槽道:“掙的工分比我們多,有啥了不起啊,還不是得聽阿奶的!” 聞言,阮甜甜眼中幾不可查地閃過一絲輕蔑,還是那個怕奶奶的慫包,還以為她要剛到底呢。 西廂房,丁家珍拉著丈夫嗤笑:“竟然想從你媽那占便宜,好笑不好笑?!?/br> 阮小壯臉色難看得緊,他偷懶躲閑,一天賺的工分還沒閨女一半多,但他覺得自己是好兒子好丈夫好爸爸。 那不孝女居然當眾挖苦他,氣死他了! 想到這,他冷聲對妻子說:“彩禮收了是吧,開春就把那不孝丫頭送到羅老太那,看了心煩?!?/br> “干啥等開春了才送去?等秋收結束,入冬前就讓她走,冬季不用干活,留她在家白吃幾個月?”丁家珍眉開眼笑 ,算盤打得賊精,“不過,你跟媽說這事沒?” 阮小壯一想也對,便同意了,“媽那邊我會搞定,你不用管?!?/br> —— 夏日悠長,耳邊傳來刺耳的蟬鳴聲,看著阮甜甜午睡的東廂房,阮清秋不由地出了神。 她記得書里說,阮甜甜上輩子錯付良人,丈夫不疼愛,兒女不孝順,婆婆難伺候,閨蜜背叛她,哥哥們死的死,坐牢的坐牢,父母也早早過世。 重生后的她,不僅覓得良人,兒女們也聰慧孝順,還躲過了閨蜜的背叛,幫助哥哥跳過了火坑,父母也長命百歲,一輩子順風順水,幸福安康。 阮甜甜的人生劇本,從苦情劇逆風翻盤成人生贏家,父母寵女狂魔,哥哥們護妹狂魔,丈夫寵妻狂魔。 各路反派炮灰不用她出手,就被主角團其他人解決了,而她成了人人羨慕的少將夫人,首富親妹,天才媽咪。 總之,讀者們看的那叫一個欲罷不能,那叫一個蘇爽不已。 也許是年紀大了,阮清秋更喜歡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收獲人生果實的故事,讓人看完生出一種自己努力,也能實現美好人生的期待。 她認為,幸福和安全感是來源于富足的內心和強大的人格,而不是他人給予的榮寵;愛情則是與愛人攜手共同走過風風雨雨,不是你為我遮風擋雨,而是你為我遮風,我為你擋雨。 它應該像舒婷的《致橡樹》所說那樣——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