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于是才有了遲筠兒和遲萱兒兩姐妹的生死相斗。 聶榮梳理好劇情,略略提高聲音喊道:“來福?!?/br> 來福是剛才想說話的太監。他是元熙帝身邊的太監總管,孟太后放在他身邊自幼陪著他長大的內侍。他經常在元熙帝身邊替孟太后說好話,使得元熙帝對孟太后的感觀十分好。 來福躬身走進殿內,小心翼翼道:“皇上,太醫已經為珍妃娘娘診治過了。娘娘的傷勢無大礙,但為惹皇上生氣深感惶恐,垂淚不止?!睗撆_詞是,請皇上去柔福宮看看她。 聶榮道:“叫她歇著吧?!?/br> 來福也是看在珍妃是為孟太后辦事的份上替她說兩句,見聶榮一臉冷漠,仿佛厭了她的樣子,便不吭聲了。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珍妃受寵多時,這次似乎栽跟頭了。 聶榮道:“太后身體染恙,叫太醫院好好侍候,不要讓人驚擾到太后養身子?!?/br> 來福渾身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他對元熙帝了解甚深,他要真的關心孟太后,早親自去慈安宮侍疾,而不是打著關心的名號,行軟禁之實。 但他伴君多年,元熙帝信任他,讓他接觸到不少機密。這次他也是知情者之一。要說孟皇后想鴆殺元熙帝背后沒孟太后默許,連來福都不信。事后他想起覺得后怕不已。若孟皇后成功毒死了元熙帝,他這個太監總管能有什么好下場?肯定要陪葬的。孟太后那邊嘴上說拿他當心腹,坑死他之前可沒有任何提示。來福心里的那一桿秤已經向元熙帝這邊傾斜。 再對上聶榮仿佛洞悉一切的眼,他立刻知道該怎么做。這次孟太后做得太過了,皇上動了真怒,要收拾人。這怨不得皇上,換成他被親娘鴆殺,都不可能善罷甘休。 在來福的舌燦蓮花下,孟太后相信了太醫院的殷勤是元熙帝態度軟化的結果。只是他余怒未消,需要一點時間好好平復。為此,他甚至沒有踏入后宮,變得清心寡欲。孟太后讓來福轉達她對皇上的關心和她對孟皇后居然干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的憤怒痛心,強調她和孟家對此事一無所知,都是孟皇后自作主張,活該千刀萬剮,枉費她疼愛她一場。 來福立刻表示皇上把孟家人下獄只是為了嚇唬一下他們,如何處置還是太后說了算。但皇上愛面子,總不好馬上放人。他需要一個表態,他不是傀儡皇帝,天下萬民都該臣服于他。 孟太后道,待哀家身體大安,便派人去承恩公府訓話。 孟家因為孟太后和孟皇后的關系,受封超品承恩公,是民爵中最高的爵位。 來福又對孟太后說了珍妃的情況,這次元熙帝不但沒被珍妃哄住,還把她弄傷了。 孟太后心領神會。這是暗示珍妃有失寵的征兆。她感到滿意。孟皇后已經廢了,珍妃這個賤蹄子眼看要起來,孟太后當然不高興。她一向不喜歡珍妃,元熙帝為了她冷落孟皇后,頂撞她,若不是她還算恭敬,她早殺了她。如今她被元熙帝嫌棄了,正合她的心意,她要重新布局,多選些孟家的女孩進宮。 孟太后年過六旬,精力不濟,被孟皇后的事一刺激,確實有些不舒坦。她極為愛惜自己的身體,自然遵循太醫的醫囑,喝安神藥多歇息。又有選妃的事打岔,她太自信自己對元熙帝的掌控力,一時竟被蒙蔽住了。 聶榮一邊鍛煉身體減肥,一邊把孟家人殺得干干凈凈。為了快刀斬亂麻,他沒有讓三司會審孟家這件弒君逆謀大案,而是讓他們“畏罪自盡”。孟家得勢后囂張跋扈,橫行霸道,得罪了無數人,與以顧命大臣為首的內閣積怨已深,內閣早想鏟除這目無君上的外戚,聶榮送來一個機會,他們立刻抓住了,不但對皇上的不守規矩沒有意見,還推波助瀾。超品的承恩公府就此崩塌。 等孟太后知道真相,一切已成定局。多年心血一朝化為烏有,這次她是真的暈厥過去了。 聶榮立刻以此為借口,阻止內閣繼續打擊原本依附孟家的其它勢力。內閣想把政敵一網打盡。聶榮卻需要制衡,不讓任何一邊獨大。不然又會重蹈原劇情的覆轍,令內閣把矛頭指向他。 聶榮做上一個任務的時候雖然選擇享樂,但岳父和大舅兄都盡可能地傳授他一些商業知識。他在自己的原世界打下過一片基業,只是達不到佟家宇華集團的高度,不是毫無基礎,有人指點后很快融會貫通。以致岳父和大舅兄都覺得他有成為商業奇才的潛力,可惜缺乏野心,太過懶散。 耳濡目染多了,聶榮下意識把朝堂當企業來管理,加上有原劇情和原主智商的影響,居然做得不錯。 原本會造成朝堂大動蕩,血流成河的結果沒有發生,明面上聶榮還是孝順尊敬孟太后,看在她的面上沒有把孟家的勢力連根拔起。但經此一役,哪里還有人敢明目張膽的投靠孟太后?她連自己的嫡系勢力都保不??!太后黨名實存亡,殘余勢力趕緊向聶榮示好,他趁機收回權力,沒有大動,朝堂又進入一個微妙的平衡。 聶榮為了安撫孟太后,把她的男寵都送去慈安宮侍候她。原主對先帝十分孺慕,不喜歡孟太后養男寵。這是兩母子之間少數元熙帝敢對孟太后表示不滿的事情之一。但孟太后為了享樂,才不管他喜不喜歡。得過孟太后寵幸的男人除去死掉的,至少能離開京城做個富家翁,好些則被授官,最得孟太后喜歡的那個還封了侯爵。聶榮讓孟太后以前寵愛的和現在寵愛的都去勸慰孟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