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謝葭自然不好意思把妻子母親想退親的事情告訴大皇子, 真要退親, 就是他們謝家背信棄義,何況沈姑娘現在對大皇子也有恩情,還是救命之恩,他越發不好開這個口。 姬承舟微微點頭, “好, 若有困難, 謝大人不必瞞著我們?!?/br> 謝葭應事,見大皇子無事,這才告退。 等他離開, 魏鎮忍不住說, “公子, 謝大人這是作何?” 姬承舟淡聲道:“應該是謝公子的親事讓謝大人為難?!?/br> “謝公子的親事?那不是沈大姑娘?”魏鎮不解,“這有什么為難的?” 說完,魏鎮突然反應過來,謝母和謝老太太陪著謝固趟在徐州生活十幾載,幾乎沒讓他回過益州,就怕他沾染上賭石的習慣,她們又如何會謝固堂娶沈大姑娘, 何況現在的沈大姑娘甚至奪得相玉大會的魁首,名滿益州,她們更加不會滿意這門親事。 魏鎮嘖了聲,“真是搞不懂她們的想法,所以她們這次打算背信棄義勸謝大人去退親?” 他說著又忍不住自言自語道:“以謝大人為人,應該不會同意吧?想退親看樣子有些難了?!?/br> 難嗎?姬承舟沒再回答魏鎮的問題,只是朝著窗欞外看去,目光微沉。 謝葭回去書房,一路上他都在想退親的事情,到底還是不想做小人,而且父親不會同意退親。 過去書房,謝葭給妻子寫了封書信,告知她們不可退親,謝家不能做如此小人。 徐州距離益州也需幾日腳程,謝葭的妻子魯氏和謝母看完書信,很是生氣,卻無可奈何,她們是知道各自丈夫的脾性,這該如何是好? 兩人心腸并不壞,但婦人之仁,她們不愿意優秀的兒子孫子娶個會賭石的女子。 謝固堂從老師家中回來便見母親和祖母郁郁寡歡,不由問道:“母親,祖母,可是父親和祖父不愿意去沈家上門退親?” 謝固堂此人玉樹臨風,眉清目朗,眉眼都比較溫和,是真正骨子里散發出來的溫潤。 魯氏嘆氣道:“你還不知你父親和祖父的為人嗎?他們當然不愿意,畢竟沈老爺子當初對你祖父有恩?!?/br> 謝老太太生氣道:“沈老爺子是對他有恩情,他憑甚把讓你娶?他自個怎么不娶!拿你做甚人情?!?/br> “祖母莫要如此?!敝x固堂溫聲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身也是沒錯的,不如過些日子我親自回去一趟同祖父說罷?!?/br> 聽他這般說,魯氏和謝老太太急了,攔著道:“你鄉試的成績都要出來了,若能中舉就該想去春闈的事兒,哪里還能讓你往益州跑,你好生讀書,至于其他的,我們來想法子就是,莫要耽誤你的功課和前程?!?/br> 益州那地方,她們是希望固棠永遠不好回去,謝固棠剛出生就被她們抱回徐州生活。 徐州是謝老太太的娘家。 她們希望固棠永遠都莫要回益州最好,而且她們可都聽聞沈大姑娘容貌太嬌艷,她們擔心兒子孫子沉迷賭石和溫柔鄉,自然不愿讓固棠回益州。 既然謝父和謝老爺子不同意,她們打算再等等,鄉試成績就該出來了,等固棠中舉就要去參加春闈,到時候謝父說不定會松口,其實她們也曾想過給沈大姑娘寫信,但到底沒這樣厚的臉皮。 沈驪杳并不清楚謝母和謝老太太正絞盡腦汁想同她退親。 她若知曉,肯定是直接同意下來,她才多大?滿打滿算也就十四,年后才十五,擱現實社會,那就還是個半大孩子,她可不想十四五歲就嫁人。 而且現實中,她也就剛剛大學畢業,男朋友也還沒談過,追求者倒是不少,但沒碰上讓她心動的。 她比較提倡晚婚,就算穿來書中,也不可能早早得就嫁人。 她甚至沒想過嫁人,指不定什么時候就回到現實中去了。 所以沈驪杳大概還會開心謝家來退親,但沈老爺子肯定不會開心。 沈驪杳從醉霄樓回去后,就把路上碰見高家人冒充小姑母的事情同沈老爺子說了聲,沈老爺子派人去打探清楚后得知那還真是高家人,是小女兒的妯娌,這事兒自然不能不管。 沈有福對小女兒這個妯娌是略有耳聞,他當然不喜歡這個人。 但跟高家是親家,不能不管。 沈有福就給高老爺子寫了封書信,說有婦人先是冒充他女兒用假玉鐲行騙,暴露后又自稱是高家長媳,但他不相信,特意跟高老爺子說聲。 寫完書信,沈有福對沈驪杳說,“這事情到此為止,你不用再管,杳杳也沒做錯,就算是沈家人用假玉行騙,也照樣送去官府?!?/br> 沈驪杳點點頭,回了金禧院。 接下來幾日,沈驪杳都忙著去集市上挑選毛料,她身上沒甚銀錢,鋪子修葺需要銀錢,所以只能依靠賭石來賺錢,還有鋪子里面也需要極品翡翠來鎮鋪,她也就開始忙碌起來,再顧不上別的,但每日給姬承舟燉的湯水卻沒少過。 偶爾還煮些糖水給他送過去。 她知曉姬承舟似乎喜歡甜食,也是原文中偶爾一句旁白得知的。 原文中,對姬承舟的心理描寫特少,還有他的喜好也甚少描寫,只有過這樣一段描寫,‘他望著眼前的糖水,目光極冷,縱然年幼時喜好甜食,但吃了這些年的苦,他早已忘記甜是什么味道,忘記心軟是什么感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