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身后的老爹爹急忙把院門打開,放幾個孩子出去,還不忘囑咐道:“小武,小雙可記得早些回來,別跟人家打架,好好護著弟弟?!?/br> “哎呀,祖父,我知曉了,您就別再啰嗦了?!痹和鈧鱽硇∥錃g快的抱怨聲。 老婆婆看了自己老伴一眼,笑瞇瞇的道:“小武和小雙兩個雖然皮些,可是也知曉分寸,不會讓人欺負了小皓的,你就安心出門吧。家里有大嫂,三嫂和小梅子在,莫擔心?!?/br> 穿著滿是補丁的衣衫的老爹爹聞言,笑了笑,道:“那行,我得趕緊出門了,家里的田地都還沒翻新完...” 待到院子里只剩下老婆婆和唐青兩人時,唐青才上前兩步,搭在了老婆婆的手腕上面。過了半響才笑道:“婆婆放心吧,身體沒什么大礙了,只要堅持吃藥,在過上個幾日就好了。不過以后的飲食可要注意了..”唐青又把飲食說了下,老人們的病多數都是由吃不妥引起的,吃好喝好一般也就不會生什么病了。 老婆婆笑道:“大夫,多謝你了,其實老婆子我這命也值不了幾個錢了,我家二郎還非要花費那十幾兩銀子給我抓藥,我心疼啊。我家二郎也是命苦,哎..” 正說著,上次見的那個一臉精明相的大嫂走了出來,笑道:“娘,二弟那可不是命苦,那是命硬!這樣的人要是擱在戰場上,怕早就成將軍了吧??上КF在是安穩盛世?!?/br> 老婆婆一聽命硬,臉色刷的一下子黑了下來,背對著那大嫂不肯在說話了。 大嫂也知曉自個說錯了話,忙笑道:“娘,姻緣都是天注定,二弟找個命硬的女子不就行了?您就別再cao心二弟的婚事了,一切自有老天爺做主?!?/br> 唐青坐在一旁也不說話,這家人的情況她在北巷待了大半月,知曉的差不多了。 這老婆婆一家姓楊,剛才出去的老爹爹就是一家之主,楊勞海,外面熟悉他的人都叫她楊老頭。這老婆婆是這楊老頭的爹爹撿回來的童養媳,也就跟著他們楊家姓楊了。 楊氏一共生下三子,一女。 大兒子,楊銘成,今年三十九歲,娶妻范氏,范氏就是剛才一臉精明相的婦人了,據說這楊銘成和這范氏剛成親的幾年怎么也生不出,后來瞧了好幾年郎中,這才生下一兒一女,大兒子楊武,今年十一歲,二姑娘楊雙,今年九歲。 二兒子,楊銘山,也就是上次唐青有過幾面之緣的魁梧男子,今年整好三十。娶過兩次妻,第一次剛娶進門還未洞房,新娘猝死。第二次定下一門親事,還差三天迎娶過門,結果姑娘又突染惡疾去世了,結果可想而知。楊銘山第一次成親是在十八歲,第二次定親是在二十一歲,發生這樣的事之后,再也沒有人敢把自家的姑娘嫁給他了。他也就一直單身到如今了。他自己本是和大哥一起成天去山上打獵,后來在將軍府謀了一門差事。每月的月錢倒也不錯,饒是如此,也沒姑娘敢嫁給他了。 三兒子,楊銘書,是和唐青有過一面之緣的那個儒雅的男子,如今二十五歲。二十歲娶妻謝蓮,謝氏生有一子,楊皓,也就是剛才那個奶聲奶氣的小子。體弱,再加上月子沒做好,這謝氏身子一直不好,前幾個月又懷上了,如今正在家里休息。 四姑娘,楊梅,楊家人都喜歡叫她小梅子,十四歲。 這楊家人性子都不錯,就屬大嫂有些愛貪占小便宜,說話有些不靠譜,其他的倒還挺好。 那老婆婆聽了范氏的話,臉色還是一樣的黑,唐青忙勸道:“婆婆,兒孫自有兒孫福,您就莫擔憂了?!?/br> 婆婆哼了一聲,沖著范氏道:“大嫂,你去瞧瞧三嫂怎么樣了?她身子骨不好...” 范氏忙笑瞇瞇的應道:“好,我這就進去瞧瞧弟妹,娘也莫氣,好好調養身子?!闭f著就匆匆進了屋子。 婆婆瞧著范氏進到屋子里面,低聲嘆了口氣。 對于別人的家事,唐青也不好過多的說什么,只能默默的坐在一旁,猶豫著要不要開口走人得了。正想著跟老婆婆開口告辭,婆婆已經開口了,“大夫,瞧你的樣子也應該是個做娘的了,不知孩子多大了?” 唐青笑道:“四歲了,和小皓差不多的年紀?!?/br> 老婆婆忙道:“呀,那感情好,我家小皓也是四歲了。都四歲了,如今走路這般搖搖晃晃,跟個小鴨子一樣?!?/br> 唐青估摸著這小皓的身子骨應該也不怎么好,有些虛弱,大概是在娘胎帶下來的毛病,倒也沒什么大問題,慢慢調養還是能長成一個健壯的小子的。 ☆、第 23 章 “婆婆,小皓身子骨也有些弱,可要多補補,他還小,如今吃好些,長大了也能是個健壯的大小伙子?!碧魄喔掀牌盘崃藗€醒,這時候的老百姓們,多數不會在意吃什么,對他們來說只要能夠填飽肚子就成了。 老婆婆呆了下,問道:“我也覺得小皓身體骨不大好,別人家的小子兩歲基本都能走路了,我家這小子到了三歲才會走路,如今走路還是搖搖晃晃的?!?/br> 唐青笑道:“所以啊,婆婆,多弄些好吃的給小皓補補身子就行了,每日吃一個雞子,多熬點大骨湯,多吃青菜,保證小家伙以后活蹦亂跳的,身子骨比誰都強?!?/br> 她瞧見這院子里也沒養雞,估計要是想吃雞蛋也得去集市上賣,這京師的雞蛋可比附近村子的雞蛋要貴上一兩文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