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頁
姚月捂著被打的臉頰,惡狠狠的看著眼前的婦人,“對你兒的感情,你以為你兒是什么?如今不過是個閹人,還想著什么官職?我看你這老妖婆還是送你兒進宮做太監吧!” 羅南臉色難看,羅太太立馬就怒了,跳著腳要去扇姚月的耳光,姚月方才是不留神被打了一巴掌,如今哪兒還會讓羅太太得逞,立刻對羅太太對打了起來。羅南站在旁邊看了半響,終于一腳踹在了姚月的身上,姚月整個人朝后倒去,砰的一聲撞在桌角上,捂著腰身就有些起不來了,她惡狠狠的看著眼前的兩人,恨不得活剮了他們。 羅太太立刻讓人把姚月給扔進了柴房中,她身上又疼又難受的,一天都沒吃了,整個人縮在角落里默默的流淚。天天漸漸暗了下來,柴房外傳來貓兒的叫聲,姚月立刻從地上爬到了門邊,流著淚道:“可是笑姐兒?” 外面學貓叫的不是別人,正是姚月的閨女羅歡笑,之前在臨淮姚月也經常被關柴房,羅歡笑人雖然小卻很心疼自己的姨娘,每次都會等到晚上過來學貓叫給姨娘送吃的。羅歡笑懷中揣著兩個餅子,趴在柴門邊小聲的道:“姨娘,是我,我給你送吃的來了?!闭f著從懷中掏出餅子從門縫下來塞了進去。 姚月撿起地上的餅子,想起可憐的閨女,終于忍不住嚎嚎大哭了起來,羅歡笑在外面小聲的勸導:“姨娘,你莫要哭了,我會心疼的,姨娘,你放心,以后等我大了帶著姨娘一起出去生活,不要爹爹跟祖母了好不好?” 房內只剩下姚月的大哭聲。 牡丹回了宮中,也跟沒宴帝提起這事,倒是晚上的時候宴帝抱著她親了又親,因懷了身孕也不可能做其他的,宴帝也是知曉的,只能這樣抱著親,親的牡丹都有些動情了,宴帝卻只抱著她休息了。 翌日一早,忽有侍衛給沈牡丹送了一封書信過來,說是景王妃的來信。 一聽是寶秋的來信,牡丹急忙把衛奚元放了下來,笑瞇瞇的拆開了書信,衛奚元也抱著她的腿湊在一旁看起了熱鬧,口中嚷著,“母后,這是什么?” 牡丹邊拆信,邊笑道:“這是你大伯母的來信?!闭f起來寶秋嫁給景王,的確是奚元的大伯母。 衛奚元點了點小腦袋,表示清楚了,跟著牡丹一起看信。 牡丹拆開信,信上的確是寶秋的字跡,說她一切安好,讓牡丹莫要擔心,也說了這些日子與景王發生了何事,兩人是糾纏了好一陣子,后來她懷了身孕,景王又打算娶她為妃,她本不答應的,拖了好一陣子,后來孩子都出生了,景王對她也的確很好,甚至還幫她報了仇,也遣散了后院的妾氏們,她這才同意了。 信中又說,剛跟景王大婚后,太后就過去了。 太后過去后,知曉景王與寶秋已經大婚,立馬就曉得自己被兩個兒子耍了,當下就氣的病了,在屋子里待了半個月身子才養好了一些,之后不用說,更是好一番折騰施寶秋,施寶秋經歷了那么多,性子早就淡然,哪怕太后再為難她,她也只是淡淡的應著。 太后不依不饒,非要景王休了寶秋重新娶妃,景王大怒,當即就冷冰冰的道:“母后若是當真希望本王休了寶秋,本王這親王位置也不必要了,去直接去寺廟做和尚就是了,母后可是滿意?” 太后大哭,“景兒啊,哀家最疼的就是你,為何如今連你都要這般對哀家???哀家到底做錯了什么???哀家不過是想替你們找門當戶對的妃子,為何一個兩個都要這般的對母后?” 景王冷聲道:“母后,兒臣們已經長大的,無需您在cao心了,選妃選的是本王所愛的女子,而不是所謂的家世好的?母后,從小你就替喜歡兒臣幾個做決定,可是最后了?五哥在戰場上戰死,因為這事我與皇上本來就已經破裂的兄弟情分更加淡了,您可知這一切都是為何?都是因為您,若不是您,我與皇上如何會成為這般?”他如何不想與皇上的關系好好的,可以說他們兄弟三人成了這樣都是母后給作的! 太后臉色都白了,流著淚道:“哀家不曉得會如此的,哀家只是……只是更疼愛你一些,可老七跟老五也是哀家的孩子,哀家一樣疼愛他們,那次哀家沒想到老五會出事啊?!?/br> 景王甩袖離開。 之后太后也算老實了,閉口不再提休了施寶秋的事情,默默的在景王府住下了。 信上最后說,過年的時候各親王會從封地去平陵,到時兩人就能見面了。 牡丹心中歡喜,這才給寶秋回了信,說了一些趣事。之后的日子牡丹過的也很是舒坦,轉眼天氣轉涼,牡丹回了沈家一趟,讓沈牡丹沒想到的是羅南會如此的膽大,竟在沈家外頭求見她。 ☆、第 134 章 沈牡丹基本上隔一兩個月就會回沈家一趟,在以往的后宮中這或許很不適合,可宴帝寵著她,后宮又只有她一人,每日連個說話的人都少,就只有一個兒子,一個侄子陪著她。宴帝才繼位,整天忙的不行,陪她的時間也不多,她就愛出去逛逛,偶爾也會帶衛奚元一起出去逛逛熱鬧的集市,天子腳下,周圍都有暗衛跟著,她倒也不怕。 其實沈牡丹真不愛住在宮中,偌大的皇宮只有幾個主子,每到夜深人靜時,外頭靜悄悄的,偶爾傳來宮女太監遙遠的打更聲,都讓她覺得宮中實在蕭條的緊。 這次懷孕不像上次,她吃的好睡的好精神好,不愿悶在宮中,早上起來瞧著天兒不錯就帶著衛奚元出了宮。說起來她覺得就算奚元以后要做儲君,也不可能只學習一些權政之術,最起碼也該到外頭瞧瞧,看看老百姓是怎么樣生活的。每次她帶著衛奚元出門,衛奚元都特別開心,大街上都是不認識他的人,不會跟宮里的太監和宮女一樣見著他就小心翼翼的,他能大方的跟人說話,認識各種各樣的人,知道老百姓們吃什么,能夠看見老百姓們純真樸實的笑意,他知道雞蛋一文錢一個,糖葫蘆兩文錢一串,糙米三文錢一斤,精米六文錢一斤,豬rou十文錢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