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節
書迷正在閱讀:撕裂、孤城 (1vs1 高H)、一期一會《短篇集》、倒楣千金-紳士俱樂部3、[兄弟鬩牆之一]一切都是為妳(終)、世界探寶異聞錄、當醫生開了外掛、sao狐貍精的yin亂日常、孕喜攻略、[全職高手]alpha的omega們
蘭州,鄴王府。 演練場內,依照蕭云庭的命令,蟬衣讓人用水泥混沙石修了個混凝土墩子,等水泥干透后,蕭云庭讓蟬衣試一試,蟬衣將勁力灌注在劍里,朝著混凝土墩子砍去。 劍刃與混凝土墩子相撞,震開了蟬衣的手,她的虎口都被震裂了! “王爺,此物可與硬石相比!” 要開采硬石多麻煩,這東西卻是一堆粉末,混合著沙石和水攪拌均勻,隨心所欲修筑形狀,等凝固干透后,就成了可與硬石比肩的存在。 有這東西,難怪小程大人的城墻修筑的特別快。 要是之前有它,蘭州城的城墻重筑就不用耗費那么大的力氣,或者說蘭州的城墻要是一早就由此法筑造,當初‘章先生’就沒那么容易把城墻炸毀了。 蟬衣有點興奮:“王爺,此物有大用!” 蟬衣不顧自己受傷的虎口,沿著混凝土墩子轉圈,忍不住身手摸了摸自己全力一劍砍出印子,留下點印子不算什么,有她這樣身手的人本來不多,她都要全力才要砍出一點印子,普通士兵恐怕連一點印子都不容易留下。 蟬衣自己傻樂了半天,發現蕭云庭沒動靜,偷偷去看,蕭云庭臉色不太好。 王爺不太高興? 可是為什么呀,這于國于民,于西北,于鄴王府都是好事??! ——雖然是工部研制出來的東西,新皇又沒說不許鄴王府用,否則就不會在西北建水泥作坊了。 第793章 :譚大人殉國了! 蕭云庭的微妙心思,蟬衣很難理解。 如果孟懷瑾對蕭云庭處處防備,蕭云庭不會高興。 然而孟懷瑾對蕭云庭毫不設防,他好像更不高興,覺得孟懷瑾沒把他視為威脅,低估了他的聰明才智和野心! 孟懷瑾哪里來的自信,以為他要給朝廷賣命一輩子? 蕭云庭一邊不高興,一邊也不耽誤他看到水泥的用處,連這種東西都能被孟懷瑾搞出來,難道孟懷瑾還真是大魏的中興之主……蕭云庭瞧著演練場內的混凝土堆,半天沒有說話,臉上的表情陰晴不定。 臘月一到,蠻人對邊境的sao擾越發頻繁,俞顯率兵出擊,與蠻軍狠狠打了一場,才暫時制止了蠻人擾邊的行為。 大家都知道阿古拉不會善罷甘休,這不過是試探,真正的大戰還未來臨。 俞顯與蕭云庭沿著西北線布防,在各要塞派兵布防,分析著阿古拉可能會進攻的地方。 在阿古拉歸還三座城池后,再想攻下蘭州城比從前更難,俞顯和蕭云庭都認為阿古拉這次會對其他州府下手。 兩人在輿圖上圈出了幾個可能的州府,平涼是其中之一。 但上次后,平涼已經被從上而下清洗一遍,無法再讓阿古拉“借道”,他真的會繞遠路行軍,去攻平涼? 平涼的東南面,有重兵把守,防止蠻人北上攻京。 阿古拉若選平涼為進攻點,付出大,收益小……不管是俞顯還是蕭云庭,都排除了這一選項,探子刺探回的情報,阿古拉聯合諸部的兵力,也并非是朝平涼府方向。 俞顯和蕭云庭都被狡猾的阿古拉蒙騙了,臘月十五,阿古拉再次用聲東擊西的招數帶兵突襲了平涼府。 平涼府的確沒有了阿古拉的內應,但阿古拉對平涼府的了解,遠不止是仇恨姜家那么簡單,他可能早已在腦海中模擬過無數次攻打平涼的計劃,他對平涼的執念并未因滅掉姜家滿門而消除! 俞顯留在平涼府的兵力不夠,阿古拉一鼓作氣攻破了平涼府城,阿古拉現在把平涼府占下了,這座城池幾個月前幸免于難,幾個月后難逃毀于戰火。 幾個月來,譚京崖本來都已經讓平涼府安穩過度了,就等著新知府來赴任,哪知阿古拉會率兵攻打平涼? 譚京崖還與程卿約定,要來秦安縣看看,這個約定注定是不能實現了。 “譚大人殉國了!” 程卿聽到這個消息時,覺得十分不真切。 譚京崖是可以不死的,他如果不來西北,留在京城熬資歷,就不會遇到阿古拉攻城。 但譚京崖還是來了西北。 放棄翰林院的清貴,來西北當了一個小知縣,他可是與程卿同一科的榜眼啊,全國多少舉子,譚京崖還能名列一甲…… 這是個有實干精神的官員,譚京崖的死,于公是大魏的損失,于私,程卿情感上也難以接受,以至于她整個人都搖晃了幾下。 “大人?” 程卿勉強穩住心神:“通知秦安鄉民盡快進城,先保命要緊,不要管財物!” 平涼府既已失守,阿古拉有兩種選擇,一個是放棄西北,一路打上京城,另一個則是重新繼續上次的計劃,從后方包抄蘭州。 程卿不知道阿古拉會選哪個計劃,她怕阿古拉選第二個,秦安縣就在平涼府前往蘭州的途中,蠻軍鐵騎要攻打蘭州,恐要從秦安“借道”。 這一路的州縣,唯有秦安新修了城墻,如果說有個地方能擋一擋蠻軍,那也唯有秦安。 程卿沒有瞞著秦安百姓這一消息,別說秦安百姓,商人們也嚇壞了。如今想跑,帶著貨物跑不遠,留在秦安縣還安全些。 幸好程大人修了新的城墻! 新的城墻,又高又寬,給了大家安全感。 城墻是夠高夠結實了,兵力卻還差的遠,附近能調動的駐軍,只有萬余。 附近的鄉民們趕著自家牛羊,背著家里的糧食和老人,匆匆進城。 能帶走的財物,他們肯定要帶走,實在帶不走的,就像程卿所言,還是保命要緊。程卿規劃的貨坊還未派上交易用場,倒先給了這些鄉民遮風擋雨的住處。 西北的冬天真冷啊。 一群鄉民擠在避風處取暖,老人們都在哭,老天爺是怎么回事兒啊,眼瞧著大家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偏又遇到戰事。 縣學里的學生自發統計著進城的鄉民,為老弱婦孺安置住處。 人在空曠處,又沒有取暖的燃料,不等蠻軍打來,晚上一降溫就先凍死了。 “何小姐說織坊可以安置部分女眷,把貨物和織機收一收,大家擠一擠更暖和?!?/br> “老師說縣里有空房的人家,都要幫忙安置鄉民?!?/br> 織坊再大,都擠不下所有人,這種事總要大家一起出力。 程卿已經沒辦法管這些小事了,最壞的打算是秦安城破,她落得和譚京崖一樣的結局。 “婉娘,你怕不怕?” 何婉若是怕,當初就不來西北了。 人總有一死,何婉不怕死,她就是有點遺憾,可能見不到程卿所描述的“盛世”了。 “我不怕!如果蠻軍破城,我就讓人一把火把織機都燒了,絕不便宜蠻人?!?/br> 秦安縣最有價值的,不是割大戶之家韭菜的玻璃作坊,而是何婉的織坊,程卿也贊成何婉燒織機的打算。 對于發展大魏的紡織業,程卿很大度,但給敵人添磚加瓦搞建設,大可不必了。 玻璃作坊除了賺銀子,影響不了時局,水泥作坊才不能落入蠻人手中。 水泥作坊不在秦安縣境內,程卿第一時間命人快馬疾馳去通風報信,她希望可以把管水泥作坊的工部主事帶回秦安,對方卻拒絕了。 “來西北前,某已有準備?!?/br> 工部的主事有很多,全國各地都要建水泥作坊,這位主事可以爭取去別地的水泥作坊,但他還是來了西北。 來之前,就有了殉國的心理準備。 水泥這種物資,在戰事前線是有大用的,可能會扭轉戰局。 危險肯定是危險,沒人不怕死,但總得有人來西北啊。 這位主事得知譚京崖殉國,回程卿的話是“欲效譚大人之行事”,這是打定主意要和水泥作坊共存亡。 第794章 :何人留下,何人該走 來了秦安縣,也未必能活。 但有新城墻在,活下去的機會要大些。 阿古拉攻下平涼的消息既已傳到秦安縣,傳到蕭云庭和俞顯耳中不會太晚,程卿沒想過靠秦安的萬余兵力和阿古拉正面交鋒,只要在援軍趕來之前,秦安縣的城防不破,她就贏了。 援軍及時能趕來? 她不知道! 大魏和現代社會相比,最不方便的就是通訊。 沒有衛星,沒有電話,連電報都沒有,她不知來了多少援軍,也不知道援軍走到了哪里,甚至不確定究竟有沒有援軍趕來。 萬一援軍被絆住了呢? 所以,秦安會不會失守,程卿沒把握。 她能做的就是堅持久一些,讓更多人有機會活下去,包括她自己和她在意的人。 工部的主事不來秦安,未必是壞的選擇。 程卿想讓武大帶上家丁,把柳氏送走,讓柳氏離開秦安避難,只要不與蠻人軍隊正面相遇,武大帶人護住柳氏的問題不大,只要把柳氏送到蘭州城,柳氏就安全了。 俞顯送來讓她養的兩個小孩子也一并離開。 哪怕程卿死了,俞顯肯定會護下柳氏,將來送柳氏回京。 對于程卿的決定,柳氏并未哭哭啼啼拒絕,她語氣很是平靜:“娘要和你一起,你活,娘就活,你若是不幸殉國,娘就陪你去了?!?/br> 這孩子就沒過過輕松愜意的日子。 原來是為家人,要保護家人,現在是為國家,要保護百姓。 除去各樣的光環,這知縣官服下,是一個每日都要束胸的小娘子。 程卿習慣了保護別人,誰來保護她? 柳氏想,若真的難逃一死,自己得一起死了,九泉之下,讓這孩子卸下沉重的擔子過幾天輕松日子。 程卿再也不必照顧誰,保護誰了,做母親的本該保護好孩子。 程卿叫了聲“娘”,半晌沒說話,似乎默許了柳氏的選擇。 什么樣才算對柳氏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