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節
書迷正在閱讀:撕裂、孤城 (1vs1 高H)、一期一會《短篇集》、倒楣千金-紳士俱樂部3、[兄弟鬩牆之一]一切都是為妳(終)、世界探寶異聞錄、當醫生開了外掛、sao狐貍精的yin亂日常、孕喜攻略、[全職高手]alpha的omega們
太后下意識反駁:“那不一樣,先帝是先帝,你是你,你若立后,必是你心愛之人,你怎會——” 太后話聲漸低。 曾幾何時,她也是蕭毓仲心愛之人。 太后無法否認這點,若蕭毓仲對她全是虛情假意,她當年不會嫁給蕭毓仲。 嫁給蕭毓仲,做皇家媳婦,就意味著失去了“自由”,太后當年亦是衡量再三,才同意了蕭毓仲的求親。 后來這份感情慢慢變質,直到最后夫妻反目,勢如水火,彼此憎惡。 “我與程卿,是朋友之誼,不是兄弟,卻勝似兄弟!湘王、蜀王這些‘兄弟’,他們想要從我手里謀好處,會討好我,若有機會取而代之,他們也不會吝惜去試試;高首輔和梅大人這樣的肱股之臣,他們忠于的是‘皇帝’,誰坐在龍椅上,他們就忠于誰,這些肱股之臣,同樣有自己的私心,他們想要權柄,想要提攜子侄……九五之尊,就是孤家寡人,不管是皇后、嬪妃還是子嗣,都有自己想要的,如果您一定要讓程卿做皇后,就是讓我失去了一個值得信任的朋友?!?/br> 對皇帝來說,世間的珍寶,珍饈菜肴,絕色佳人都唾手可得,但絕對值得信任的“朋友”,卻幾乎是沒有的。 太后是孟懷謹姑母,她對孟懷謹疼惜,是因為孟懷謹是顧家人,是這世上與太后血緣最近的親人。 如果顧家還有其他子侄在,孟懷謹并不是太后的唯一選擇。 如果太后的兒子不夭折,亦輪不到孟懷謹當皇帝! 太后為了取信蕭毓仲,推孟懷謹上位的計劃連孟懷謹的養母孟夫人都瞞著。 孟夫人是孟懷謹養母,是顧家的忠婢,曾以為孟懷謹不是顧家人,以為自己替皇帝養大了兒子,一度情緒崩潰。 不是孟夫人對孟懷謹的疼愛摻了假,但孟夫人的疼愛,的確事出有因。 如果孟懷謹不是顧家唯一血脈,孟夫人不會傾注全部心血撫養照料! 這一切,孟懷謹都明白,并且理解,也愿意肩負起責任。 理解歸理解,不代表孟懷謹不想要更純粹的感情。 一個不指望他為誰復仇,不在乎他是寒門子弟,還是侯府后人,亦或搖身一變成了太子、皇帝,都能信任他,不計得失幫他的人——迄今為止,不就只有一個程卿嗎? 非要說這僅是男女之情,那有些狹隘了。 他在書院與程卿認識時,并不知程卿是女兒身,性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早在南儀書院,在他為程卿授課時,程卿科考學識基礎的薄弱,掩蓋不了程卿的視野格局,孟懷謹時常因為程卿看似天馬行空,實則赤誠遠闊的想法而驚嘆……彼此信任,志同道合的摯友,是孟懷謹想要珍惜的,當了皇帝,孟懷謹更知道這有多么難得。 孟懷謹說的認真,太后不得不慎重。 太后并不是個輕易認輸的性子,信任的朋友嗎?太后就信任賢太妃,然而賢太妃用了二十多年才證明,她的確值得太后信任。 孟懷謹和程卿,這才哪兒跟哪兒呢! “別人都會向你求官求權,你憑什么覺得程卿不會?她若真是這樣,別的朝臣怎么升遷,她也需得和別人一樣,非有大功績不得擢升,哀家雖然身子不好了,為了看著她踏踏實實往上爬,少不得要努力多活幾年!” 關于這點,孟懷謹不想和太后爭執。 若不是怕程知遠搗亂登基大典,以及要查程蓉的死因,程卿早就回西北去了! 姑母以為程卿向往高官厚祿滯留京城不走,殊不知程卿是個享得了富貴,也耐得住貧微的人?;蛘哒f有人貪戀繁華京都,只愿留京當京官,程卿為了過上舒適的好日子,會選擇把貧瘠的地方變得繁華! 對程卿的看法,孟懷謹和太后各持己見,誰也說服不了誰,僵持到最后,兩人不歡而散。 賢太妃捧回了小廚房熬好的燕窩粥,開解太后: “陛下這性子,不正像您嗎?現在國孝未過,您讓陛下立后是早了些?!?/br> 現在不愿立后,過得兩三年還不愿? 在前朝忙了一天,回到后宮還沒有能說說知心話的枕邊人,這樣的日子,賢太妃就不信孟懷謹能一直過下去。 太后暗暗發愁:如果懷謹性子真像她,那的確是不會輕易妥協。 如今也沒有別的好辦法,孟懷謹不愿立后,抬出祖宗禮法壓著他大婚,他也不會碰皇后一下。 孟懷謹當皇帝,是太后辛苦謀劃來的,她不能讓朝臣們知道孟懷謹有這種想法,就像賢太妃所說,少不得要借著“守孝”來拖延遮掩。 太后不太信孟懷謹說的和程卿是朋友、兄弟情誼,她說要讓程卿非功績不得擢升,不過是逼程卿早日離京,不想程卿繼續影響孟懷謹。 走遠了,時間長了,對懷謹的影響許就淡了! 立后一事可以拖,為毓章太子過繼個嗣孫一事,不可拖,太后心底涌過好幾個人選,又一一否定。 第715章 :蜀王,知道了嗎? “過繼?” 孟懷謹把過繼的打算和程卿一說,程卿仔細一想,覺得這個主意太好了。 給毓章太子過繼個嗣孫,那嗣孫就是朝廷認證過的“正統”,有了嗣孫的存在,能安撫一部分不是很激進的毓章太子舊部,還能打擊程知遠之流的野心! “師兄,嗣孫的人選你有了嗎?” 在人前,程卿稱孟懷謹是“陛下”,沒人的時候還是叫師兄順口,孟懷謹也更喜歡后一個稱呼,聽著不生分。 孟懷謹心里有人選,但他沒有直接說出來,反笑著看程卿:“我想把這件事交由你辦, 在你回西北之前,把此事辦好吧?!?/br> 如果程卿選中的嗣孫,和孟懷謹心中所想一樣,那是兩人的默契。如果不同,程卿選的人確實更合適,孟懷謹便依程卿的選擇。 程卿一琢磨也樂了:“不錯,嗣孫正該由我來選!” 別人選出來的嗣孫,毓章太子的舊部們未必認可。 程卿不一樣呀,她就是毓章太子的“孫子”,由她為祖父選嗣孫,舊部們用什么反駁?必然是茫然又無措,捏著鼻子承認她選出來的人。 知道實情的程知遠若還活著,只怕又要氣死一回! 程卿滯留京城,至今還頂著個七品知縣的官職,她這個秦安知縣在京城留了這么久,如果不是朝臣們關注點都在登基大典上,早就有御史上彈劾她,如今為毓章太子選嗣孫,算是有了正當留京的理由——盡管這差事也有點沒頭沒腦,宗室過繼之事,原本該由宗人府辦,程卿cao哪門子心??! 章侍郎極想質問程卿,是不是要做jian佞之臣,奏本都寫好了,被章夫人收走了。 “老爺,您隨便裝一裝樣子有個態度便罷了,登基大典就差點誤了大事,錦衣衛來家里查了多少遍?同樣是會試恩師,梅大人還沒開口,您一個人急甚!” “姓梅的老匹夫jian猾唄!有這樣的學生,別人如何看本官?” 章侍郎義正言辭。 章夫人知道章侍郎就是好名聲,見扣了章侍郎的奏本,他沒有再寫,懶得再管他。 別人如何看章侍郎? 別人羨慕死章侍郎了呀! 登基大典上被駱竣攔下,又被禮部尚書呵斥,章侍郎居然毫發無損繼續當著禮部侍郎,聽說正是程卿在御前為章侍郎說情。 恩師對學生有質疑不算錯,那是為學生好,怕學生行差就錯。學生要是不為恩師求情,學生就是薄情寡義。 章侍郎這一波cao作,收獲了滿滿的名聲。 至于這名聲是得是失,章侍郎得以后才知道。 章侍郎被夫人收繳了奏本,宗人府對此事又不表態,新皇命程卿為毓章太子挑選嗣孫一事,就這樣敲定了。 毓章太子當年死因不甚光彩,先帝為了堵住別人的猜忌,是以親王規格將毓章太子下葬的。 孟懷謹要給毓章太子過繼嗣孫,這過繼來的嗣孫,不僅要傳承毓章太子一脈的香火,還要繼承毓章太子的“爵位”,親王的俸祿高,宗室旁支們瞬間蠢蠢欲動。 不過兩三日功夫,往程家送禮的宗室子弟,就快踏破了程家的門檻。 都是蕭姓后人,魏太祖建國一百多年,蕭家開枝散葉,和皇家沾親帶故的人太多了,有像鄴王府那樣占據一方令朝廷忌憚的,也有落魄到要靠典當祖產過日的,如今憑空掉下個親王爵位,還是能傳子孫那種,心動的宗室子弟大有人在! 毓章太子又不是什么罄竹難書的惡人,人家在世時名聲可好了,能給他當孫子不丟人呀,都是姓蕭,就是祭祖時供奉的牌位不同了,旁的并沒有影響。 有急著給程卿送禮的。 也有被嚇破了膽子,趕緊遞了奏本,說要去封地的。 湘王就想跑快點。 宗室子弟們想過繼,湘王不想過繼。 湘王本就是親王爵位,做當今皇帝的兄弟不是挺好的么,和當今更親密,放著親兄弟不做,非要去做禮法上的堂兄弟,湘王才不肯吃這樣的虧。 他亦怕“過繼”一事是孟懷謹給不聽話的皇弟們安排的坑,第一個提出要離京去封地。 給孟懷謹上奏說父皇駕崩后,臣弟留在京里也是觸景生情,悲痛難忍,情愿去封地為父皇繼續守孝云云。 孟懷謹哭笑不得,難怪儲君之爭時,湘王的存在感最低,這人做別的不行,認慫倒是很快。 其實選嗣孫,會選年齡稍小些的,湘王是毓章太子的子侄輩,輩分上不合適,怎么也選不到湘王頭上。 孟懷謹把湘王請求去封地的奏折壓下,想看看蜀王是什么反應。 蜀王沒有請求去封地,但他也干了一件事,他向程卿推薦了四皇子蕭云燁。 不是做嗣孫,而是做嗣子。 毓章太子自焚時,皇太孫一同葬身火場,當時皇太孫年未及冠,亦未娶妻生子,算不得先太子的成年子嗣。 既如此,何不直接為毓章太子過繼個嗣子? 蜀王這說法,倒是令程卿打開了思路。 是她和孟師兄太局限了! 他倆知道皇太孫是從火場里活下來了的,否則毓章太子的那些舊部也不會折騰了,下意識就是為毓章太子選嗣孫。 但他倆知道,毓章太子的舊部知道,外人卻不知道呀! 程卿謝過蜀王提點,對蜀王的建議并不采納。 蜀王可以對四皇子以德報怨,靠過繼一事解救圈禁的四皇子,程卿卻不能替毓章太子選個名聲不好,還患了臆癥的嗣子——程卿甚至有點懷疑起蜀王,這建議乍一聽是要救四皇子脫困,細一想簡直是要逼四皇子去死。 四皇子怎么發的瘋? 不正是和黃侍郎密謀失敗后,希望落空,才發瘋的么。 黃侍郎已被證實是毓章太子舊部,四皇子身上也打上了“賊逆”的烙印,把四皇子過繼給毓章太子,四皇子若是裝瘋,毓章太子的舊部們豈不是順利成章可以掉頭去扶持四皇子? 蜀王這建議,不僅能整死四皇子,還能順便把程卿給整死了。 有“賊逆”烙印的,可不僅是倒霉的四皇子,還有程卿,駱竣如今仍然常用審視警惕的眼神看程卿,程卿再和四皇子攪合到一起,駱竣大概會親自出手除掉她! 程卿拒絕了蜀王的建議,看蜀王的眼神挺意味深長: “王爺為下官分憂,下官心領了,四殿下當初用假的鳳凰奇石為太后娘娘賀壽,先帝都說四殿下不孝,這樣的人,又豈可做毓章太子的嗣子呢?” 蜀王歉意一笑,“本王關心則亂,倒沒想到這點?!?/br> 程卿懷疑蜀王什么都知道,故意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