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節
書迷正在閱讀:撕裂、孤城 (1vs1 高H)、一期一會《短篇集》、倒楣千金-紳士俱樂部3、[兄弟鬩牆之一]一切都是為妳(終)、世界探寶異聞錄、當醫生開了外掛、sao狐貍精的yin亂日常、孕喜攻略、[全職高手]alpha的omega們
皇子妃一開始當然不信任她。 不過沒關系,她有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取信皇子妃。 賢妃想起往事,眼睛微濕。 一晃,已經這么多年過去了,娘娘也老了。 蕭毓仲死在了娘娘前頭,以后再沒有人能讓娘娘受氣,能欺負娘娘了! 這樣一想,賢妃并不年輕的眼中,閃爍著比堪比少女般動人的神采:“能伺候娘娘,就是嬪妾最大的福分,嬪妾不委屈?!?/br> 第694章 :二十年謀一計 賢妃小名叫阿桐,這名字還是皇子府的管事嬤嬤取的。 皇后當年只是幫了賢妃一次,一晃多年,賢妃對皇后一直忠心耿耿,這顯然超過了一般的“報恩”。 皇后年輕時或許不懂賢妃對她的情感,深宮寂寞,催生出許多男女之外的陪伴,年輕時不懂,現在什么都懂了。 但那又如何? 一個全心崇拜著皇后,信賴著皇后,情愿犧牲自己親兒子的利益,都要幫皇后達成心愿的人,皇后又有什么理由去討厭? 賢妃說得對,苦日子都過去了,蕭毓仲臨死之前還以為他贏了,帶著得意咽氣,等去了地下,才知道他費心算計來的皇位,交到了并無血緣關系的懷謹手中,該是多么怨氣滔天呀! 完成這個局,皇后花了整整二十余年。 那一年,皇后的親兒子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孩子在皇后臂彎中咽氣,蕭毓仲嘴上說著期待著孩子,卻在嫡長子降生后,忙著抓緊手中的權利。 嫡長子的降生,帶給蕭毓仲的只有兩個好處,一是加強了蕭毓仲和顧家的紐帶,二是向朝臣和宗室們證明,蕭毓仲是能讓女人誕下子嗣,除此之外,這個孩子對蕭毓仲毫無意義。 蕭毓仲對嫡長子的畏懼,大于期待。 自己行為不正,明明處處仰仗顧侯,又怕顧侯有了嫡親的外孫,會棄大扶小,讓剛生產的皇后獨自面對后宮爭寵……孩子的夭折,有一大半原因就是蕭毓仲的漠視,被那些蕭毓仲登基后納進宮的妃嬪抓住了機會,一場風寒,就能奪走小孩子的命。 孩子夭折了,蕭毓仲才假惺惺哀痛。 轉頭,吳氏女就被查出有孕,蕭毓仲又要當父親了,哪里還記得剛剛夭折的嫡長子。 當然,吳氏第一次有孕也沒保住,并不是皇后動的手,是其他妃子不想讓吳氏生子。 吳氏著實厲害,調養了一年后再次有孕,生下的就是后來的大皇子,吳氏本人因生育有功,被封為淑妃。 皇后冷眼看著,蕭毓仲是真心疼愛“大皇子”,吳家和顧家不同,蕭毓仲要指望著顧家幫忙,卻能對吳家施恩,在淑妃面前,蕭毓仲更有帝王的氣概! 那時候,皇后和蕭毓仲已經生了嫌隙,或者說在蕭毓仲登基前,皇后就已經被蕭毓仲的侍妾們鬧煩鬧疲了。 真正情斷,還是蕭毓仲開始對顧家人下手。 皇后試圖挽救過顧家,卻以失敗告終。 顧侯早早察覺到蕭毓仲的涼薄,委托心腹將孫子帶離京城撫養,為顧家保留血脈——顧家男丁死在了戰場上,不是因為打敗仗,是因為大后方故意拖延,潁川侯一個人可不敢那么做,吳家對付顧家,都出自蕭毓仲的示意! 皇后徹底死了心,發誓要報復蕭毓仲。 把侄子變成兒子,讓顧家人去繼承蕭毓仲的皇位! 這個瘋狂的計劃,只靠皇后一個人辦不到,還需要人配合,賢妃就是配合皇后施行計劃的人。 小孩子身嬌rou軟,幼時記憶并不深刻,顧侯把長孫托付給忠婢和江湖俠義之士撫養,皇后想要給孟懷謹身上制造個“胎記”并不難。 不僅要制造個胎記,還是適時讓別人瞧見胎記。 胎記貫穿了孟懷謹的成長痕跡,皇帝派人去調查,旁人仔細回想一下,發現孟懷謹手臂上的確早就有“祥云”。 這個計劃最難的不是種種安排,而是長達二十年的忍耐。 什么時候是最好的時機,皇后要忍,賢妃也要忍。 皇后不問宮中之事,賢妃在宮里當起了隱形人。 蕭毓仲寵幸過賢妃一段時日,賢妃忍耐到自己有孕,生下三皇子后,再也不想奉承蕭毓仲,才讓自己失了寵——賢妃和其他嬪妃不一樣,她既不喜歡蕭毓仲本人,又不在乎蕭毓仲賜給她的榮華,一心只為皇后著想,得寵時經常在蕭毓仲面前替皇后說好話,蕭毓仲就算不寵她了,倒是一直很相信她。 因為蕭毓仲沒辦法想象賢妃對皇后存在著非同一般的情愫,從他是視角看去,賢妃一直都恪守本分,在潛邸時殷勤侍奉主母,進了宮還對皇后發自內心恭敬有加,哪怕皇后已經失寵,都不改初心,自是宮里罕見的老實人。 這樣一個老實本分的賢妃,偶然見到了孟懷謹手臂上的胎記,失口嚷了出來,完全符合賢妃這么多年的“人設”。 蕭毓仲肯定會調查,可不管怎么調查,證據都會導向孟懷謹是皇后兒子這一事實。 至于皇后為什么要以“早夭”的名義將孟懷謹送走,蕭毓仲有自己的理解。 皇后未出嫁時,名滿京城,蕭毓仲雖然摘下了這顆明珠,總懷疑皇后并非真心愛他,只是當年發生了一些事,讓皇后不得不嫁給他,他懷疑皇后心儀的人是毓章太子,不嫁給毓章太子,是太子早有了太子妃。 蕭毓仲就是這么一個自卑又自負的人,皇后嫁給他多年,算是摸透了他的性格。 皇后否定,賢妃認定,蕭毓仲自己又讓人調查,到了蕭毓仲臨終前,百分百相信孟懷謹是他兒子,將皇位名正言順傳給了孟懷謹! 沒有篡位。 沒有流血宮變。 權力的交接是如此平緩順利。 有的是兩個女人在深宮相扶相持,用二十年時間做出來的大事——蕭毓仲有何了不起,蕭毓仲能奪位,她們也能,她們還做的比蕭毓仲好! 賢妃雙眸奕奕有神,皇后忍不住笑起來: “先帝都沒了,我哪需你伺候,以后你我二人在深宮里作伴,等到我死后,是萬萬不會和先帝合葬的,在我的陵寢里,必有你一席之位?!?/br> 帝后合葬,是伉儷情深。 后妃合葬,是先帝妻妾和睦的證據,宗室和朝臣都不會反對。 賢妃笑彎了眼。 小婢女已經不年輕了,眼角有皺紋,但她一直初心不改。 只要有娘娘在,在潛邸和皇宮都沒差別,將來還能葬在娘娘陵寢中,對賢妃來說亦是人生的圓滿。 至于親兒子蕭云斐,賢妃不是一點都不愛,但蕭云斐越長大,越像令賢妃討厭的蕭毓仲,賢妃對這個兒子是又愛又抗拒。 娘娘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問過賢妃想不想讓三皇子蕭云斐繼位,是賢妃自己拒絕的。 讓蕭云斐去山東封地,則是賢妃自己求來的。 只要有娘娘在一天,蕭云斐就不會有事。 賢妃現在唯一有點擔心的,是蕭云斐的正妃柔嘉。 柔嘉可不像是一個能安心過日子的女人,有柔嘉在一旁攛掇,蕭云斐不會甘心留在山東做魯王。 等過一段時間,再問娘娘討個主意吧,現在要處理先帝的喪禮,還有新君登基,娘娘且有得忙呢! 第695章 :當面對質! 先皇駕崩,高首輔宣讀遺詔,擁皇太子繼位。 程卿當然知道章先生不會讓孟懷謹順利繼位,此人將她帶到京城,就是要趁亂搞事。 沒想到兜兜轉轉一圈,章先生居然要從程蓉之死入手,要從程蓉之死,揭穿皇后的虛偽面具,繼而證明孟懷謹的不可靠,激程卿去與孟懷謹爭奪皇位—— 章先生果然是個敢想敢干的人。 程卿尚疑惑此人要如何證明,章先生沒讓程卿失望,從坤寧宮中將皇后綁走。 彼時,賢妃與皇后剛訴完衷腸,屏退了伺候的宮人,賢妃勸皇后小憩片刻,半個時辰后,賢妃會叫醒皇后,兩人一起去靈堂。 再怎么討厭蕭毓仲,該演的戲還得演完,孟懷謹一日未真正登基,皇后和賢妃都不能真正松懈。 皇后小憩之時,賢妃還吩咐坤寧宮小廚房為皇后準備了清粥小菜,守靈可是非常耗費體力的。 結果半個時辰后,皇后未有動靜。 賢妃又多等了一刻鐘,才讓宮人進寢殿查看。 床鋪略顯凌亂,本該在小憩的皇后娘娘卻不見了蹤影。 宮人們頓時慌張起來。 她們雖然沒有在皇后床榻邊伺候,卻一直在寢殿門口守著,以備皇后隨時叫她們。 青天白日的,皇后卻從寢殿里消失了,這、這可怎么是好? 還是賢妃臨危不亂,“去請太子來,就說娘娘悲痛過度,唯有太子能寬慰!你們也在坤寧宮找一找,許是娘娘想一個人散散心?!?/br> 然而直到孟懷謹趕來,宮人們也沒有找到皇后,一個大活人,在眾人的眼皮子下失蹤,坤寧宮的宮人們跪了一地,賢妃這下才慌了。 “殿下,這可如何是好?” 孟懷謹環視一周,冷冷吐出兩個字:“搜宮?!?/br> “可……” 賢妃顧慮重重,轉而一想,皇后娘娘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事到如今,又何必在乎其他人的看法呢! 賢妃也不反對搜宮了,她比孟懷謹更著急。 “娘娘的去向,殿下可有頭緒?” 孟懷謹還真有懷疑的對象,然而現在還不能確定。 要說和那些人打交道最多的,還得是駱竣。 駱竣這個錦衣衛頭領,是否要用,又該怎么用,孟懷謹此前尚未下定決心。 在皇后失蹤前,孟懷謹甚至不確定自己是否該繼位。 皇后這一失蹤,倒是促使孟懷謹下決心——如果不繼位,他用什么身份來發號命令? 程卿說,姓什么不重要,最重要是自己想做誰。 孟懷謹捫心自問:如果我做了皇帝,會是一個好皇帝嗎? ——這個問題很難立刻有答案,是不是一個好皇帝,也絕非皇帝本人能評價。 ——但他不做皇帝,把百孔千瘡的大魏交給別人,別人未必會做得比他更好。 既然不放心交給別人,為何不能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