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節
書迷正在閱讀:撕裂、孤城 (1vs1 高H)、一期一會《短篇集》、倒楣千金-紳士俱樂部3、[兄弟鬩牆之一]一切都是為妳(終)、世界探寶異聞錄、當醫生開了外掛、sao狐貍精的yin亂日常、孕喜攻略、[全職高手]alpha的omega們
西北正在打仗啊,這樣低矮的城墻,能防得住草原騎兵? 程卿從未像現在一般,希望像馬老大夫那樣的大夫趕去蘭州為蕭云庭治病的大夫多些! 畢竟沒有了蕭云庭,西北軍的防線一崩,像秦安這樣防御力低的縣城,真的只有躺平不反抗,等著草原騎兵蹂躪了! 程卿這樣想著,忍不住去看身后跟著的榮九一行人。 這一路上,程卿已經明里暗里表態,讓榮九離她遠點,榮九充耳不聞。 榮九若是想來西北找財路,看到秦安縣這樣子,現在還不離開? 榮九還真的跟著程卿進了縣城。 程卿一路問著去了秦安縣衙。 大白天的,縣衙里居然連衙役都找不到一個,只有個看門的老頭,耳聾眼花,武二問了半天才打聽清楚。 “少爺,說是今日縣丞大人納妾,縣衙所有人都去縣丞家喝喜酒了!” 秦安縣雖在西北邊陲,看樣子窮的很,縣丞、主薄和典史的配置一個都不少。 再一打聽,縣丞大人今日迎娶的是第九房小妾,程卿當下就冷笑: “那可真不巧,本官沒有為縣丞備下納妾之禮,也不好意思前去討喜酒喝,那便在縣衙等著吧!” 程卿帶著這么多人,在縣衙等了一個時辰,還是沒人出現,程卿便能肯定了,秦安縣這些官吏,是有意要給她這個新縣令一個下馬威! 第642章 :程知縣最講道理(1更) 程卿被晾在縣衙一個多時辰,秦安縣上下,沒有一個管事的官吏來拜見她,這是非常不正常的,雖說程卿到了秦安縣沒有敲鑼打鼓,但她進城時出示了自己的官憑文書,不用程卿自己張揚,守城的兵卒都該通知本縣除程卿以外的最高官吏——在秦安縣,官位在程卿之下的第一人,正是今日納第九房小妾的縣丞! 如今程卿在縣衙等了這么久,縣丞和其他官吏無一人出現,只有兩種情況:一是守城的小兵卒膽大包天,要賭上自己的前途瞞而不報;二是守城的兵卒早已將消息上報,縣丞不以為然,并未馬上跑來迎接程卿這個上官。 怎么想,瞞而不報的情況都不合理,那就只剩下一個可能,秦安縣這個縣城水池不大,卻養了不少想興妖作怪的王八! 武二伸開蒲扇般的大手,“那些人敢瞧不起少爺,俺把他們的腦漿子捏出來?!?/br> 小磐白了武二一眼:“少爺是朝廷命官,又不是山賊路匪,你不要動不動就喊打喊殺?!?/br> 少爺說了,要以理服人。 這秦安縣是西北邊陲之地,偏遠蠻荒,缺乏教化,也不是不能動手,至少要先講一講道理,講不通再動手嘛。 何婉一點都不著急,帶著家里的下人,動手收拾起縣衙后面房舍。 秦安縣看樣子就不富裕,何婉沒想到能窮成這樣,也有可能是程卿的上任太缺德,雁過拔毛,別說留下什么像樣的家具,何婉的婢女去廚房轉了一圈,差點被氣哭。 “小姐,廚房里一點柴火都沒有,連灶上的鍋都被撬走了!” 西北的風沙這么大,所有人都舟車勞頓,他們這些做下人還能忍一忍,總要先燒幾大鍋熱水讓程卿和何婉洗漱一番,換上干凈的衣物……下人不在乎體不體面,程卿可是一縣父母官,風塵仆仆的樣子有損父母官的威嚴。 何婉也看出來了,秦安縣這邊是要給程卿下馬威呢。 程卿沒面子,何婉更沒面子。 初來乍到就遭受了這樣的待遇,一般的女眷可能會驚惶害怕,不知以后的日子要怎么熬,何婉卻滿不在乎:“沒鍋沒柴慌什么,有銀子還怕買不到柴火和鍋鏟?” 不僅要買齊廚房里的用具,還有日常起居的家具。 何婉不想讓程卿為這些瑣事cao心,她覺得自己可以安排妥當。 現打家具肯定來不及,何家在南儀縣有當鋪,何婉對這些彎彎繞繞知道的一清二楚,一面打發人去買鍋具和碗筷,要把吃飯問題解決,一面又派人去叫牙行的人,要解決晚上睡覺的事。 牙子進了縣衙后面,眼珠子到處偷瞄,沒想到新的知縣大人悄無聲息就上任了。 今日是縣丞大人納妾之喜,新知縣偏偏今日到任,真是不巧。 唉,現在西北這么亂,北蠻人的軍隊隨時都會打過來,聽說上一任知縣就是被北蠻人嚇破了膽子,連夜掛印而去,拖家帶口離開秦安縣回老家去了,這時候被朝廷派來秦安做官,這位新知縣多半是得罪了人,難怪縣丞大人不將新知縣放在眼里。 牙子心里這樣想著,面上卻不敢不敬。 新知縣再沒本事,收拾不了縣丞,肯定能收拾牙行的人。 等被帶到何婉面前回話,牙子頭埋得更低了,不敢隨意抬頭冒犯官眷。 何婉不是吃人的老虎,她只是想省點力氣,請牙行的人幫忙采購家具,如果秦安縣城里能找到現貨當然最好,找不到就向當鋪購買,當鋪里什么都有。 何婉也可以自行派人購買,但她初來乍到,身邊的下人對秦安縣也不熟悉,與其東一頭西一棒浪費時間,不如請牙子幫忙,只需支付些傭金,這些地頭蛇會把何婉需要的所有東西都買來。 何婉一說買全套的家具,牙子喜笑顏開,這可是一筆不小的生意。 “除了家具,還要找來泥匠、瓦匠,這縣衙的房舍如此破敗,不修整一番,如何長???” 牙子一聽這話還挺驚訝。 新知縣真打算要在秦安縣久留? 難道不怕北蠻的大軍打過來么! 心里這樣想,牙子嘴里卻恭維著何婉。 久留不久留的,不是牙子該cao心的事,當官的都不是好東西,以前的知縣一聽說北蠻人打來了,就把滿縣的百姓丟下跑了。官老爺們有權有勢,哪里都能去,平頭百姓們離開故鄉卻沒有去處,如果西北真守不住,百姓只能等死……牙子攢了些家底,也做好了離開秦安縣的打算,聽說鄴王世子把北蠻大軍擋在了蘭州以外,究竟要不要離開,牙子尚在觀望中。 這樣一想,做成一筆大生意的歡喜也少了許多。 等牙子記好何婉的所有需求,騎上拴在后巷的大青騾,噠噠噠走過縣城的街道,東彎西繞來到了一處宅院后門處,整理了衣衫才敲門。 這處宅子,正是秦安縣丞在縣里的一處別院,縣丞大人今日就是在這別院中納妾! 牙子賺了新任知縣的傭金,轉頭就往縣丞家報信,他以為自己行蹤周密,卻不知他身后跟著的眼線不止一條。 谷宏泰一路跟著程卿到了西北,程卿到了秦安縣就被本地官吏來了個下馬威,谷宏泰自然看在眼中。 谷宏泰以前和程卿結過梁子,后來有在淮南共患難的經歷,就算不喜歡程卿,總有兩分交情在——說得更難聽點,程卿剛進國子監時,谷宏泰幾人想教訓程卿,大家至少是有頭有臉的勛貴子弟,和秦安縣這些小官吏不是同等身份!他們想欺負程卿都沒成功,程卿來了這個小地方,卻被小官吏下了面子,谷宏泰都心中不爽,總覺得秦安縣這些官吏是變相落了他谷總旗的面子。 真是豈有此理! 榮九作為一個不被程卿接受的預備師爺,到了秦安縣就自發進入了師爺的角色,讓人去打聽秦安縣的情況,正好也發現了牙子的行為。 “秦安縣這些人呀,簡直是無知者無畏!” 程卿是什么人呀,能叫一群小官吏擺布? 果然,程卿在等了兩個時辰,都沒人搭理她這個知縣大人后,讓武二在縣衙外張貼了一份告示。 第643章 :有錢又懂得花錢(2更) “縣丞大人?!?/br> “主薄大人?!?/br> “典史大人?!?/br> “小人給三位大人請安吶!” 西北的風沙大,此時雖還不到十月,路上的行人都戴了帽,牙子脫帽向縣丞三人行禮,滿臉都是討好的笑。 秦安縣丞姓朱,是個黑臉胖子,體格健碩,曾幾拳打死過作亂的馬匪,兇名赫赫。 朱縣丞長相兇狠,主薄和典史則瞧著挺斯文,三人之中以朱縣丞為尊。 典史姓胡,主薄姓韋,平日里以朱縣丞馬首是瞻,程卿的上一個知縣說是掛印而去,其實也是被這三人逼得在秦安縣站不住腳,一聽北蠻的軍隊要打來,知縣怕這三個下官趁機安排自己“因公殉職”,瞅準機會連夜離去,把秦安知縣這個位置讓了出來。 在這非常時期,原本的知縣不干了,朱縣丞是有機會補缺的,朱縣丞都打點好了,等著委任文書一到就能走馬上任,從朱縣丞搖身一變當上朱知縣。 誰知,朝廷竟派來了一個新的知縣! 這個知縣,出身硬挺,是六元及第的狀元郎,來秦安縣之前,是天子近臣。 這樣的人物,就該在京城做著文官清流,跑來西北做什么? 不過從四品變七品,朱縣丞也知新知縣是遭了貶謫……朱縣丞經營多年,始終邁不過去的那道坎,對新知縣程卿來說,卻是官場貶謫的懲罰,想想就好氣哦,諸多因素交織下,朱縣丞必須給程卿一個下馬威。 在京城是條龍,到了秦安縣,都得在朱縣丞面前盤成一條蟲! 當著朱縣丞的面,牙子繪聲繪色講了自己去縣衙的經歷,說沒有見到新知縣的面,倒是見到了新知縣的家眷。 “新來的縣太爺極是有錢,吩咐小人買家具,請泥匠、瓦匠修屋,帶了十幾個家丁,又有十來個婢女,箱籠都堆在院子里,小人不敢看縣太爺的家眷,只看縣太爺家的婢女,雖未盛裝打扮,頭上一根珠釵,都能頂縣太爺一年的俸祿,身上的衣服料子比小人家婆娘穿得還好呢!” 牙子是替人吹牛不腰疼,不夸大一下程知縣的豪富,牙子在朱縣丞面前難以交差。 至于吹完牛之后,朱縣丞三人會怎么對付程知縣,不該牙子cao心。 牙子的話讓朱縣丞冷笑。 知縣擺在明面上的俸祿,一年只有幾十兩。 雖然沒有哪個知縣全靠朝廷俸祿吃飯,但身邊婢女頭上的珠釵都要幾十兩銀子,新來的知縣大人的確是有錢。 朱縣丞今天納第九房小妾,小妾年方二八,是方圓幾十里數一數二的水靈姑娘,朱縣丞偶然見了一面就心癢癢,托人上門提親,只給了一百兩銀子的“聘禮”,小妾一家都歡天喜地。 想想自己納個美妾,只夠新知縣家的婢女買根珠釵,朱縣丞的臉更黑了。 打發走牙子,韋主薄就笑了:“恭喜大人,今日大人是雙喜臨門呀!” 納美妾的確是一喜,朱縣丞不懂另一喜,韋主薄摸著胡須解釋道:“聽說新知縣出身大族,見慣了南方的富庶和京城的繁華,到了這西北貧瘠之地,哪里呆的長久?恐怕會想盡辦法調走,大人不必忍耐太久!” 胡典史也附和,“家底豐厚又如何,在這邊陲之地,新知縣手里無糧無兵,連縣衙的衙役都不聽他的命令,如果他老實些,我們就讓他當一段時日的空頭知縣,如果他不老實……” 胡典史話沒說完,朱縣丞和韋主薄都懂胡典史的意思,三人相似大笑。 朱縣丞今天納妾擺酒,縣衙里的文書、衙役都上門賀喜,其中應該有人知道新知縣到了,可朱縣丞不發話,縣衙里眾人沒有一個說走。 如果一個知縣的命令,連縣衙里都傳不出去,那不管有再大的來頭,都是虛的,只是掛個名分,縣里的權柄還在朱縣丞三人手里握著。 上一個知縣,就是這樣被三人架空趕走的。 這三人,誰也不覺得程卿有錢是什么了不起的事,畢竟千里當官只為財,程卿在秦安縣拿不到俸祿之外的其他收入就很痛苦了,哪有倒貼當官的做法? 朱縣丞三人笑了一場,想到新知縣在四面漏風的縣衙里枯等,不禁又痛飲了幾杯。 院子里,賓客們吃酒喝菜,也在偷偷議論著此事。 一個衙役還是挺擔心,怕怠慢了知縣以后會穿小鞋,當差久了的老油條衙役就笑道:“咱們這樣的小人物,只聽縣丞大人的吩咐,你看秦安的知縣換了幾個,朱大人卻一直是縣丞,你可別犯傻!” 去拍知縣大人的馬屁有什么用,衙役都是本地人,知縣大人調任他地可不會帶走衙役。 縣丞不挪窩,就是當地的地頭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