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節
書迷正在閱讀:撕裂、孤城 (1vs1 高H)、一期一會《短篇集》、倒楣千金-紳士俱樂部3、[兄弟鬩牆之一]一切都是為妳(終)、世界探寶異聞錄、當醫生開了外掛、sao狐貍精的yin亂日常、孕喜攻略、[全職高手]alpha的omega們
皇家血脈不容混淆,別說小小一個賢嬪認出孟懷謹是早夭的嫡皇子,就是皇后娘娘親自認出來,宗室那邊也很難承認。 程六老爺失望之余,對程卿的擔憂并不在乎:“孟懷謹是顧家人,這件事說得嚴重點是欺君,皇后若知情,就犯了欺君之罪??赏√幷f也行,顧家男丁是戰死沙場的忠烈,他們又不是被朝廷通緝的犯人,孟懷謹是不是顧家人,對朝廷沒有威脅,完全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和孟懷謹非要把事情升到朝堂高度,為何不將它看成一樁家事?” 要不怎么說姜還是老的辣呢! 程六老爺剛才還擔心孟懷謹的身世曝光會牽連程氏,現在又認為皇帝非但不能處理皇后,還該給孟懷謹封個爵位。 顧家滿門可是死在了戰場上,沒叛國沒通敵,顧家后繼無人,顧侯的爵位才被朝廷收回。 現在顧家找回了“失散”的孫子,朝廷應該把顧侯的爵位讓孟懷謹繼承,才能慰藉忠良的英魂嘛。 程六老爺收起失望,忍不住想笑:“宮里的那位賢嬪娘娘,或許還真幫上了忙!” 顧侯死了,顧侯的舊部們又沒死光。 原本是個小兵的舊部,說不定當了將軍。 原本是將軍的舊部,只要活到了現在,沒準兒混到了勛貴身份。 雖然在顧侯死后,皇上將顧侯的舊部們拆分編入了大魏的其他軍隊,但當年的“顧家軍”聲勢可不弱于鄴王府的西北軍呢。 程卿被程六老爺說的熱血沸騰。 一老一少相視而笑,笑著笑著,不得不面對現實。 讓皇上承認孟懷謹的身份,把顧家的爵位還給孟懷謹,外人是完全幫不上忙啊,要看孟懷謹和皇后怎么cao作——皇后有辦法將這件事變成“家事”嗎? 程卿覺得自己應該相信皇后。 承平三年,蕭云庭就找到了孟懷謹,皇后忍了八年沒有與孟懷謹相認,豈容長公主和賢嬪輕易破壞?長公主出招,皇后必定有應對之策! 程六老爺走后,程卿叫來了詩詩主仆。 “你的想法,我已經聽婉娘說了,你們主仆二人明日就出城離京,太后薨逝,三皇子妃既是孫媳又是外孫女,要服兩重喪,顧不上找你們的麻煩。西北正在打仗,你們主仆二人就南下吧,我會讓人替你們落籍……我能為你們做的只有這么多,你們能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能靠自己!” 詩詩盈盈拜倒,和紅綃一起給程卿磕了個頭。 “大人的恩情,奴無以回報,若他日大人有用得著奴的地方,奴愿粉身碎骨相報!” 程卿笑了笑,正色道:“好不容易能活下去,別動不動就說什么粉身碎骨,好好活著,記住你對婉娘說的那些話,十分許諾里你能做到兩三分,就算報恩了!” 何婉覺得程卿有更好的辦法。 程卿的確有。 然而更好的辦法,不是喊口號就能實現的,特別是詩詩身份特殊,由詩詩來主導的事,許多人天然就帶了偏見。 要想改變別人的偏見,得詩詩先做出點實事,事實勝于雄辯,詩詩若真能做到她向何婉描述的事,別人就不會再把她看成是“妓女”。 妓女出賣的是身體,比妓女更低賤的,是連思想,連靈魂一起出賣的人! 安排好詩詩主仆離京,程卿也算解決了一樁心事。 大皇子造反,程家的家丁又死了一人。 程家的街坊們,有的比程家損失重,有的比程家損失少,每家都有傷亡。 程家隔壁的禮部小主事暫時活下來了,家人很是感激程卿,不僅向程卿道謝,還要向小磐道謝。 然而小磐暫時留在了宮里,跟著御醫一起照顧重傷的大皇子。 程卿真不覺得大皇子有什么搶救的必要。 程家的事,只是整個京城的縮影,多少人家因為大皇子起兵造反就要忍受家人死別之苦,大皇子就是該死! …… 孟府。 孟懷謹與養母孟夫人一起坐在廳里。 大皇子造反帶來的混亂給孟家造成的影響不大,孟夫人更是躲在密室中沒受太大驚嚇。 養母孟夫人的身份,孟懷謹早就知道,孟夫人是顧家的家生子,幾代人都在顧家當差,對顧家的忠心毋庸置疑。至于孟懷謹去世的養父,原本是一個江湖高手,因為被仇家暗算,恰好被顧侯所救,就死心塌地跟在顧侯身邊做事,孟懷謹的武藝就是跟著養父學的。 孟懷謹覺得自己的身世很清晰明了,這些年來,他雖然不能與皇后姑母相認,也沒少享受姑母的關心。 孟懷謹不想質問養母他的身世,他是怕皇后被長公主和賢嬪的損招影響。 孟夫人卻有點坐立不安,還沒等孟夫人說什么,門房說錦衣衛來了: “說是駱大人的意思,要請夫人去一趟北鎮撫司!” ——太后的薨逝,居然都沒有阻止皇上查證孟懷謹身世的決心。 第624章 :坦白遲了,不信! 孟夫人被請去了北鎮撫司。 與此同時,宮里宮外已是一片縞素。 宮里的嬪妃們都要為太后服喪,如不是太后薨逝,這些嬪妃們還被限制著行動。 有兩個妃子不能為太后哭喪,一個是淑妃,大皇子造反,淑妃亦是跑不掉被清算,她是有罪之身,自然沒資格去靈堂。 另一個是賢嬪,賢嬪的臆癥經太醫診治,不僅沒好,還越發嚴重了,喝了御醫的藥后,賢嬪高燒不退,滿嘴胡話,嚷嚷著“大殿下”回來了。 賢嬪身邊的宮人都被她喊得人心惶惶。 賢嬪娘娘這是病了嗎? 更像是被什么不干凈的東西魘住了。 宮人們特別想給早夭的“大殿下”燒點紙錢,求“大殿下”饒了賢嬪娘娘。 娘娘一慣不爭不搶與人為善,“大殿下”為什么要拉著娘娘不放下呀! 可惜宮里不讓燒紙祭奠,伺候賢嬪娘娘的宮人們只能暗暗焦急。 三皇子是真的孝順,為太后守靈時,三皇子還惦記著賢嬪,甚至私下里讓張內監將賢嬪住的地方里里外外查個干凈,就怕被人放了什么臟東西。 結果自然是一無所獲的。 程卿和孟懷謹分析此事是賢嬪和長公主合謀的,事實上賢嬪在想什么,連三皇子這個親兒子都不知道。 長公主覺得賢嬪瘋了,守靈之余,還不忘鄙視賢嬪,搞得三皇子很難堪。 再看靈堂里穿了一身孝服的皇后娘娘,長公主心中難免有些異樣:賢嬪嚷嚷著說孟懷謹是皇后早夭的兒子,皇后雖然一口否認,當時神色卻有幾分慌張,可見孟懷謹的身世的確問題不小。 孟懷謹是誰? 皇帝比長公主更想知道答案。 駱竣讓人將孟夫人請到了北鎮撫司親自審問,要論城府,孟夫人哪里是駱竣的對手,孟夫人被帶走,孟懷謹的身世秘密就藏不住了—— 果然皇后得知孟此事后,立刻向皇帝坦白了。 “懷謹是臣妾大哥的兒子,他尚在襁褓中就被送離顧家,由顧家的忠仆忠婢撫養長大,他科舉入仕后將養母接進京,臣妾見了他養母,才知他的身世?!?/br> 至于為什么不告訴皇帝,皇后的說法是既然孟懷謹既已選擇從文,那他的身世就不必揭露了。 “臣妾沒了父親,沒了大哥和二哥,懷謹是顧家的獨苗了,臣妾不想失去懷謹?!?/br> 顧家的爵位沒有繼承的必要。 皇后害怕孟懷謹會上戰場! 皇后講得情真意切,皇帝卻不置可否。 如果皇后認出了孟懷謹的第一時間,就告訴了皇帝,他會信。 現在皇帝已經不相信皇后的話了! 孟懷謹究竟是誰,皇帝會自己查清楚。 孟懷謹手臂上有個紅色的祥云胎記,賢嬪因此一口咬定孟懷謹是本該早夭的“大殿下”,別人都覺得賢嬪瘋了,皇帝心想,自己或許也瘋了,竟盼著賢嬪說的是真。 沒關系,皇后不肯告訴朕,朕還有別的辦法。 當年見過皇兒胎記的,并不只有一個賢嬪。 為皇后接生的醫婆,皇后身邊伺候的老宮人,總會找到其他證人來辨認! 皇帝有個很瘋狂的想法,他覺得孟懷謹就是自己的兒子,當年根本沒有夭折,而是被顧家偷龍換鳳偷出了皇宮——至于顧家為什么這樣干,顧家人都死了,皇帝現在沒法去問顧家人。 皇后或許知情,或許不知情,皇帝不愿深究。 如果孟懷謹真的是被顧家偷走的皇子,既嫡且長,朕有這樣的嫡長子,誰也不能說朕不配帝位! 皇帝心中有了執念,一面為太后治喪,一面積極追查孟懷謹的真正身世。 雖然答應了太后要饒恕大皇子,皇帝現在的心思根本不在大皇子身上,大皇子是皇帝失敗的作品,皇帝不愿承認自己沒把兒子們教好,他認為是皇子們生母有問題。 嬪妃們都是妾,妾生子都不如嫡出的! 小磐給大皇子治傷,大皇子的傷勢果然感染惡化,小磐怕極了。 大皇子是個壞蛋,小磐不想他活下來。 但大皇子真的死了,皇帝會不會一氣之下砍了她的腦袋? 嗚嗚嗚,她想出宮,她還要伺候少爺,還要守著婉小姐,她不想給大皇子這個壞蛋陪葬! 小磐驚惶時,是皇后派了宮人安撫她,告訴她程卿不方便進宮,但程卿拜托了皇后娘娘照應她。 “大皇子能不能好,是大皇子的命,本宮不會讓皇上發落無辜的人?!?/br> 皇后派人這樣告訴小磐。 皇上現在心思都不在大皇子身上了,能不能治好大皇子,根本不重要。 皇后對皇帝的“坦白”,不知為何傳了出去,長公主得知孟懷謹是顧家人,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 仔細想想,長公主倒覺得賢嬪算是幫了忙。 懷疑賢嬪是機緣巧合之下得知了這個秘密,故意在皇帝面前顛三倒四揭露,讓皇帝和皇后離心。 “聽說駱竣把孟夫人請去了北鎮撫司,皇后就忍不住找皇兄坦白了,皇兄顯然很生氣,這兩日都不理皇后了……你母妃總算不傻,知道要為你圖謀!” 長公主難得認可賢嬪一次。 三皇子聽了卻沒有多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