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節
書迷正在閱讀:撕裂、孤城 (1vs1 高H)、一期一會《短篇集》、倒楣千金-紳士俱樂部3、[兄弟鬩牆之一]一切都是為妳(終)、世界探寶異聞錄、當醫生開了外掛、sao狐貍精的yin亂日常、孕喜攻略、[全職高手]alpha的omega們
順天府尹梁啟年手上的訴狀,瞬間有千斤重萬斤沉。 說出去的話如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老仆人一心求死,誰也沒法讓他改口供。 當今皇帝害死了先太子,害死了先帝,所以現在有了報應。 什么樣的報應? 京里的百姓們不知道皇帝昏迷的事,他們大多數也不知道北齊的鐵騎已經攻破了西北的防線,隨時可以調整個小方向兵臨京城。 老百姓們能感受到的,無非就是京城這幾天戒嚴了,進出城門要接受的盤查次數變多時間變長。 真正知道內情的,只有官宦之家。 當然,皇帝畢竟是當著滿城文武昏迷的,如今時間過去了好幾日都沒醒,再怎么保密,這個消息已經在小范圍傳播—— 所以黃侍郎的家仆敲登聞鼓,告御狀,一頭撞死前喊的話,像“報應”什么的,圍觀的老百姓們沒往皇帝昏迷病重這件事上聯系,大家想得更多的,是這幾年大魏的不太平。 旱災、洪災和蝗災,那真是輪流肆虐。 天災之外還有人禍,這里鬧匪,哪里造反,一年到頭這天下就沒有真正太平過。 老一輩的人還記得先帝在位時的日子,那時候普通老百姓過得要好些,賦稅沒這么重,直隸以外的地界什么樣他們不知道,但直隸地區基本是風調雨順。 封建帝制,識字的權利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不識字不讀書也就不啟智,統治者還要宣傳“君權天授”,讓普通百姓不愚昧可能嗎? 不愚昧,老百姓就不好管了。 不愚昧,他們怎會乖順交賦稅,用一國的財富,去供養統治者。 皇帝自稱是“天子”,老百姓們信了。 現在有人敲登聞鼓說皇帝的帝位來之不正,聯想到大魏最近這些年的不順,老百姓們不得不多想??! 所以,這些都是當今天子的“報應”,是當今天子不配在位,老天爺才會降下這些懲罰嗎? 也不知是哪些人在背后推波助瀾,盡管順天府尹梁啟年在老仆人撞柱而亡后,立刻讓人控制住衙門外的圍觀百姓,周侍郎家老仆人在死之前說的話,照樣很快傳遍了京城。 官府越是想把輿論往下壓,京城百姓越相信這事兒。 老百姓們不能在街面上說,不能在茶樓、酒肆里說,難道還不能關上家門偷偷說么? 這一次,程卿是第一時間聽到了這件事。 這也是她第一次留意到二十多年前的舊事。程卿進過翰林院,但在翰林院的時間不長,也沒怎么參與過修書和編史,對于這樁懸而未決的“宮變”沒什么了解。 但孟懷謹就不同了,孟懷謹在翰林院的時間很長,還曾經告訴過程卿蕭氏皇族的辛秘,程卿覺得孟懷謹應該知道。 不過才短短兩天時間,程卿讓人打聽外面的消息,五城兵馬司的人已抓住了不少私設路祭的百姓,這些百姓居然是在給先太子燒紙—— 等孟懷謹晚上給程卿送訓練好的小紅狐來,程卿忍不住問孟懷謹。 孟懷謹說過幾日就是先太子的忌辰。 小紅狐在孟懷謹懷里十分溫順,已不見一個多月前的野性。 孟懷謹是怎么訓的,程卿不知道,她只能看見小紅狐窩在蕭云庭手臂懷間,蕭云庭時不時用手摸一摸小紅狐的后脖頸,擼狐如擼貓,叫程卿很是羨慕。 小紅狐讓孟師兄養了一個多月,皮毛色澤動人,像一匹紅色的緞子。 嗯,師兄擼狐的手也很看。 要不是發生了這么大一件事,程卿很愿意多欣賞一會兒美狐和美人師兄相映生輝的畫面,但黃侍郎家仆敲登聞鼓的事,后續影響和暗中推手已經顯露了冰山一角,程卿不得不專注于正事: “天顯六年,是先帝駕崩的那年,如今已過去了二十多年,民間還有自發祭奠先太子忌辰的行為,我覺得是有人推波助瀾??赡苁强匆婞S侍郎被錦衣衛抓走,就想借黃侍郎的名義生事?!?/br> 孟懷謹低頭看小紅狐,“小郎,事情沒有你說的那么絕對,五城兵馬司抓走的私設路祭的百姓,或許是有人刻意安排,或許是他們真的想祭奠先太子。直隸的百姓們這幾年日子不好過,他們還沒被逼到要造反的地步,但你要說他們不懷念先帝在位時的風調雨順,那肯定是假?!?/br> 祭奠先太子這種行為,的確是受到了黃侍郎家仆敲登聞鼓一事的影響,同時也是直隸百姓在壓抑中的一種宣泄。 孟懷謹不滿當今皇帝,但他站在公正的立場評價,在今上繼位的前十來年,今上還是勵精圖治,試圖要當一個明君的。 在宮變后倉促繼位,皇帝的壓力非常大,面臨著朝野上下的質疑,讓皇帝不得不重用錦衣衛來制造恐怖氣氛,與朝臣們斗智斗勇,以確保自己頒布的政令能真正被執行。 在剛繼位的十來年,皇帝展現出了強大鐵血的政治手腕,壓服了朝野上下不順從的勢力。 至于后來怎么越跑越偏,從勵精圖治的明君人設,變成了醉心于玩弄權術……孟懷謹搞不懂當今皇上的心路歷程。 孟懷謹覺得沒有那場宮變,先太子順利登基,未必會做的比當今天子更好。 然而別人不這樣想,活人永遠都比不過死人,特別是當活人出錯時,先太子的形象就會被美化。 孟懷謹這樣一分析,程卿也聽得發怔。 二十多年前的宮變,那時候程卿還沒出生呢,距離她太遙遠了。照孟懷謹的說法,天顯六年先太子在東宮放了一場大火,大火中無人生還,先太子一脈自然沒有什么后代留下。 流落在民間的滄海遺珠不算,沒上過皇家玉碟的,皇室可以不用承認身份。 那黃侍郎的家仆,甚至是黃侍郎本人,為什么要選在眼下發難? 趁皇帝昏迷,要皇帝的命肯定是原因之一。 但把皇帝打上“弒父殺兄”的標簽,后續又該怎么辦? ——黃侍郎沖在前面戰斗,假如這場斗爭勝利了,誰來接收勝利果實! 第607章 :妓女的進步思想(2更) 孟懷謹把小紅狐留給了程卿。 她一個“大老爺們兒”,整天抱著個小狐貍像什么話,倒是何婉她們困在后宅,每天沒什么事做,想逛逛京城吧,京里氣氛很緊張,程卿把小紅狐交給何婉她們照顧,所有人都有事做了。 有給小紅狐縫窩的,有給小紅狐做小衣服的。 至于大夏天的,小紅狐穿上衣服熱不熱……程卿看了看小紅狐的眼睛,轉移開了視線。 小狐呀小狐,你這是犧牲小我,成全了程家大環境的安定。 有了小紅狐調劑,程家的女眷們在京城戒嚴時沒有那么焦慮了。 何婉的婢女還覺得小紅狐是程卿特意尋來送給自家小姐的,大贊未來姑爺的貼心。 何婉只是笑也不解釋。 這小紅狐,其實是孟大人送給程卿的,只不過程卿暫時放在自己這里寄養。 孟大人和程卿似乎比尋常師兄弟更親密。 就拿送小紅狐這件事來說,正常兩個男人之間送禮,送皮草都有點奇怪,別說送一只可愛的小狐。 送禮的人不覺得怪,收禮的人很坦然。 何婉這個知道程卿真實性別的人覺得怪呀! 難道,孟大人也知道了程卿的秘密—— 何婉還特意把小磐叫來詢問,“你知道孟大人為何不娶妻嗎?” “外面的人都說孟大人情深義重,難忘死去的柔平縣主?!?/br> 小磐的說法和何婉聽到的情況大差不差。 如果這事兒連小磐都不知道,何婉也打聽不出更多消息了。 可能是自己想多了吧。 何婉正逗弄小狐,她身邊的婢女臉色有異,“小姐,偏院的那兩個女人說想見您?!?/br> 偏院的兩個女人,說的是詩詩和紅綃。 程卿一時好心收留了這兩人,本想著盡快送走,哪知事情一件接一件的發生,程卿現在并沒有心思安排這兩人,但程卿向何婉交待過詩詩主仆的來歷。 未婚妻是做什么的,不就是在程卿不方便出面時,幫程卿解決一些麻煩嗎? 在何婉看來,詩詩主仆就是麻煩。 現在把人放出去,能不能活著走出京城都不好說。 但要一直住在程家,程家的房舍并不寬裕。 兩個大活人總不能一直關在房間里不往外走動透氣吧,家里多了兩個陌生女人,程家上下都有議論。 柳氏知道程卿不會“花心”,程慜不知道,為這事兒,程慜還特意來找何婉為程卿的人品擔保過。 何婉覺得程家最大的問題在于房舍不夠寬敞,程卿要做什么事都不方便。 何婉的想法是買下隔壁鄰居的房舍,她帶人搬去隔壁,在兩家共有的墻上開一道小門出入,這樣她既能接受程家的庇護,也不用和程家人擠在一起。 何婉不是嫌程家房子小住的不開心,而是她要為祖父守孝,她不吃葷腥,柳氏為了遷就她,家里的飯菜都改了。 還有上個月程慈出嫁,程家上下都喜氣洋洋的,柳氏也要照顧她的情緒。 遠香近臭的道理,程卿也懂。 離開南儀時,何家人送的“盤纏”很豐厚,程卿和何婉兩人都不想要這筆銀子,何婉推給了程卿收著,程卿干脆就用這筆錢買下了隔壁的院子。 從買下院子到翻整修補,如今也有大半個月,何婉正要找機會搬去隔壁。 聽婢女說詩詩主仆要見自己,何婉干脆就去了隔壁見兩人。 詩詩主仆被小磐救下,對程卿很是感激。 感激歸感激,她倆畢竟是青樓女子,不明不白住在程家,傳出去也惹人非議。 越是感激程卿,詩詩主仆越想盡快離開程府。 見了程卿的未婚妻,主仆倆都低眉順眼向何婉問好,詩詩我見猶憐,紅綃嬌俏可愛,可惜程卿無福享受——何婉壓下笑意,問詩詩主仆將來的打算: “想離開京城倒不難,現在三皇子妃肯定是顧不上你們的,只是離開京城容易,你們兩個弱女子在外謀生注定艱難,你們自己要有準備?!?/br> 何婉估計詩詩是不敢重cao舊業了。 能從三皇子妃手下撿回一條命已是幸運,三皇子妃現在是沒空理會詩詩主仆,以后可說不好。 詩詩換了別的地方重cao舊業,很容易被三皇子妃找到,畢竟是名妓呢。 果然,詩詩說自己在程家客居這段時間,已經有了一些想法,她不知道自己想的對不對,如果何婉能幫忙參詳,詩詩感激不盡。 詩詩這些年有不少積蓄,大部分還留在青樓里不敢回去取,但僅剩的小部分,已足夠詩詩主仆安度余生。 “奴想去江南,買一處房舍,不必太大,可以開個小小的胭脂鋪或繡莊維持生活,若有盈余,奴和紅綃會收養一些苦命的小姑娘?!?/br> 鬼門關上走了一遭,詩詩想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