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節
書迷正在閱讀:撕裂、孤城 (1vs1 高H)、一期一會《短篇集》、倒楣千金-紳士俱樂部3、[兄弟鬩牆之一]一切都是為妳(終)、世界探寶異聞錄、當醫生開了外掛、sao狐貍精的yin亂日常、孕喜攻略、[全職高手]alpha的omega們
榮九遠遠看著,眼珠子都要掉地上。 一場危機,就這樣輕描淡寫就被程卿化解了嗎? “還只剩一件裘衣,這種話,那些流民也信……” 程卿好歹是六元及第的狀元,就算拿不出十萬兩銀子,也不知有多少人爭著要送銀子給程卿花。 一路南下,運河兩岸的商人捐銀子賑災,難道私下里沒送過銀子給程卿? 程卿的謊話實在太拙劣了! 程知緒也將一切看在眼里。 見榮九憤憤不平,程知緒反問他:“如果你是六元及第的狀元郎,同樣是來淮南賑災,愿意像程卿一樣為了阻止時疫丟官嗎?” 榮九第一反應是搖頭,又怕程知緒對他有壞印象,還想解釋幾句,程知緒卻打斷他: “不必解釋,本官和你一樣也不愿意。本官在科考上的天資不如程卿,十多年寒窗苦讀才換來入仕的資格,如今官居三品更是得來不易,自是舍不得為了素不相識的流民去冒險……但程卿敢,所以程卿求仁得仁,他現在不管說什么,流民都愿意信他!” 流民們肯定不聰明,容易擺弄,否則也不會聽人一攛掇,就要去京城敲登聞鼓為程卿喊冤。 真要讓流民上京敲登聞鼓,程卿的仕途就徹底完了。 但正因為流民們不聰明,一旦他們信任程卿了,那就是程卿說什么,他們都會信! 程知緒對程卿從冷眼旁觀到感慨萬千。 大哥程知遠雖然死得早,有程卿這樣的兒子,就算死了也值得??! 說不定還要沾程卿的光青史留名……程知緒以前還勸程珪,讓程珪別和程卿比,大家不是同一個層次的人。 現在看來他沒說錯,是不該比,因為程珪遠不如程卿,哪怕程珪娶了高首輔的孫女,程卿現在被貶為庶民,程珪仍然和程卿差遠了。 僅僅是貶為庶民,意味著皇帝要壓程卿幾年。 可皇帝一邊貶程卿為庶民,一邊又派程卿去淮南平叛前線,擺明是要讓程卿立功。 程卿甚至都不需要做太多,安安穩穩從淮南前線活著回京城就會升官! 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觀念,把皇帝的旨意解讀成了不同的兩種意思。程卿覺得皇帝是先抑后揚,刻意施恩,是在想屁吃!在程知緒這里,卻看出了皇帝對程卿的愛護。 程卿這個六元及第的狀元郎以前只是祥瑞,是擺設。 走了淮南這一遭,程卿才算真正入了皇帝的眼! 程知緒帶著榮九走過去,程卿正好演完,瞧見程知緒,程卿一下就樂了,鄭重向一群流民介紹: “這位是吏部侍郎程大人,朝廷的三品大員,也是我的親叔叔。等我離開了五河縣,我二叔也會照拂好大家!” 有需要時是親二叔,不需要時是程侍郎。 程知緒早就明白程卿的套路,現在已是波瀾不驚,少不得要陪程卿演一場,讓跪了一地的流民趕緊起來。 程知緒是特意來交待程卿的,五河縣外的流民,程知緒可以照拂,他本就是朝廷派來賑災的,在物資充沛之時,不會眼睜睜看著流民餓死、凍死。 甚至是程卿一直堅持在做的防疫治疫,程知緒都可以繼續做下去。 親力親為不至于,但他可以派人監督。 程知緒這么有誠意,程卿覺得這人對她有所求。 “二叔有什么話,不妨直說,小侄若是能辦到,一定為二叔辦到?!?/br> 她要是辦不到,那就只能說抱歉了,不可能因為程知緒愿意照拂流民,程卿就為對方赴湯蹈火,或者答應對方不合情理的要求。 程知緒笑笑,“你放心,本官不為難你。本官對你只有一個要求,此去淮南謹慎行事,你可以不看重自己的命,但你身后還有整個南儀程氏?!?/br> 程知緒是怕程卿膽大妄為,連累全族。 二房雖然分家了,大家仍然同屬一族,仍是血親。 程卿要是犯下大罪,二房很大概率逃不脫。 程卿沒想到程知緒居然真的只有這一個要求。 果然是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因為自己太能折騰,程侍郎已經怕了她……這是個好兆頭哇,程卿立刻得寸進尺,神神秘秘將程知緒請到一邊。 “二叔,小侄有個疑問已存在許久,不知二叔能否為小侄解惑?” “說?!?/br> “小侄回南儀后,不止一次聽說我爹少有才名,不到二十歲就中舉,二叔可知我爹為何不繼續參加科考?” “……” 打死程知緒都沒想到,程卿神神秘秘是要問這件事。 程知緒覺得程卿可能有什么誤會,倆人外人面前演繹叔侄情深可以,他倆究竟有幾分叔侄情,程卿心里沒數?! 見程知緒冷了臉,程卿趕緊解釋:“二叔,小侄絕非刻意重提舊事找麻煩,也不是指責祖母不分家財給我爹,當年的分家條件我爹自己都接受,小侄不會為了一點銅臭之物翻舊賬,小侄是真的心有疑惑……南儀縣的人說我爹分家之后遠走,困于生計,早早謀了個小官入仕,小侄不太信這樣的說法,我爹沒從二房帶走銀錢,尚有原配夫人的豐厚的嫁妝,不至于連繼續科考的銀子都掏不出來?!?/br> 程卿覺得不是缺錢。 也不認為朱老夫人有那么厲害。 一個繼室,能讓嫡長子凈身出戶就夠牛逼了,少不得要靠當時當族長的程大老爺幫忙。 但朱老夫人可以不分家產給程知遠,卻攔不住程知遠進京趕考,朱老夫人的手伸不了那么長。 二十多年以前,南儀程氏在朝堂也不如今日,沒有像程六老爺那樣做到六部尚書的大官,程知遠要是真想參加會試,族里打壓他,還有同年可以幫他。 所以程知遠為什么不繼續科考? 程卿覺得解開這個謎團,就能解開她為何會中毒,以及何望春和黎老頭那伙人到底想做什么。 程卿和程知緒這對塑料叔侄,從在南儀縣第一次見面起,程卿就沒用過這么誠懇的語氣和程知緒說話。 他們相互有蔑視,有敵對,有警惕,唯獨沒有叔侄親情。 程卿的話,將程知緒的思緒帶回了二十多年前,那時候,程知緒只有十來歲,而他大哥程知遠,是南儀有名的才子,少年舉人,外出游學一年多后歸來,南儀縣的媒婆踏破了二房的門檻…… 第525章 :你算是問對人了(1更) 二十多年前,程知緒只有十來歲。 那一年,大哥程知遠游學歸來,南儀縣的媒婆踏破了二房門檻, 少年舉人,風儀出眾,走在街上不僅是待字閨中的小娘子們會偷看,上到大娘,下到剛成婚的小媳婦們都愿意多看兩眼。 其實程知緒那時候并不是十分仇視程知遠,雖然母親朱氏經常背地里教他要和程知遠爭,但程知緒只有十來歲,對家產什么的沒有成年人那么看重。 他即便要和程知遠爭,爭的也不該是二房的家業,而是別的一些東西,比如外人的贊譽、看重之類的。 有個優秀的大哥,還不是同一個娘生的,程知遠就是程知緒的標桿,他想和大哥親近,又受到了親娘的影響,對程知遠是崇拜中又帶點敵對情緒。 程知遠是原配嫡子,朱氏是繼室。 朱氏要是沒有兒子,會捧著程知遠,朱氏有了兒子,還是兩個,程知遠就成了朱氏眼里的絆腳石、攔路虎,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朱氏越是打壓,程知遠逆境成長,反而越是優秀。 二十多年后,孟懷謹在南儀縣有多受歡迎,當年的程知遠也不遑多讓。 程知遠外出游學回到南儀,程知緒眼巴巴看著,別別扭扭想和大哥親近,然而程知遠不知在忙什么,每日早出晚歸,并不在家待,更是拒絕了那些來做媒的人。 后來,程知遠自己相中了齊氏。 程二老爺不想和齊家結親,不同意這門親事,數次訓斥程知遠,程知遠堅持要娶齊氏,和程二老爺鬧翻了。 去齊家下聘,是程知遠用早逝生母的嫁妝自行籌措的。 齊氏進門后,與程知遠夫妻恩愛,對公婆孝順,對家里的小叔子、小姑子也關懷備至……二十多年過去了,程知緒都還記得這個大嫂。 大概是對齊氏有好感,程知緒對程知遠續娶的柳氏就不太看得上眼,哪怕柳氏現在是四品恭人,程知緒仍覺得柳氏不如齊氏大氣。 但不管齊氏做的再好,就是討不到公婆喜歡,別家新媳頂多被婆婆刁難,到齊氏這里,卻連公公都不喜歡她,她的日子自然艱難。 程知緒也承認,這其中有他娘朱氏的“功勞”,有個存心挑撥的繼婆婆梗在中間,齊氏再怎么好,程二老爺也不會改變成見。 齊氏受氣,激怒了程知遠,程知遠說程二老爺既是不喜他們夫妻倆,那就讓他們夫妻倆分府單過。 程二老爺大怒,罵程知遠是不孝畜生。 族里當時對程知遠很看好,族長程大老爺幾次上門調和程知遠父子的矛盾都收效甚微,父子倆越鬧越僵。 后來程二老爺偶感風寒一病不起,很快離世,閉眼之前還在罵程知遠是逆子,說程知遠不休齊氏,自己就死不瞑目。 程知遠當然不同意。 程二老爺斷了氣,朱氏立刻鬧了起來,說是程知遠氣死了親爹,這樣忤逆不孝的人,就應該被除族。 程大老爺來主持公道,問程知遠可有自辯之詞,程知遠不承認忤逆,程大老爺說那就休了齊氏。 程知遠不應。 朱氏要將此事鬧得人盡皆知,被程大老爺阻止。 程大老爺罵程知遠枉為人子,現在程二老爺被氣死了,自己這個當大伯的就成全程知遠,讓程知遠帶著齊氏滾出二房。 “你一直想分家,那就分!” “你不聽你爹的話,也別拿你爹的錢,帶著齊氏有多遠滾多遠!” 程知遠也硬氣,真的沒要二房半點家產,帶著齊氏就走了。 程知緒年紀不大,程知遠的事輪不到他插嘴,如今程知遠和齊氏人都死了,主持分家的程大老爺也離世,當年那個既崇拜大哥,又敵視大哥的孩童,已成了今日的三品大員,看待問題早已不僅流于表面。 程卿忽然追問當年的事,程知緒其實也有疑問。 當年齊家雖然不如南儀程氏,也不算太差,抬頭嫁女低頭娶媳,程二老爺到底為什么看不上齊氏? 程知緒覺得程二老爺不算是被氣死的,每年死于風寒的人都有不少,程二老爺只是其中一個。 不過程知遠是真的倔,面對程大老爺的質問也不低頭。 程大老爺大概是想讓程知遠服軟,才說一分家財都不給……程知遠居然真的一兩銀子都不要就帶著齊氏走了。 所以程知遠為什么不繼續參加科考,說實話,這是程知緒至今都沒想通的謎團。 那么愛重齊氏,卻不給齊氏掙鳳冠霞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