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節
書迷正在閱讀:撕裂、孤城 (1vs1 高H)、一期一會《短篇集》、倒楣千金-紳士俱樂部3、[兄弟鬩牆之一]一切都是為妳(終)、世界探寶異聞錄、當醫生開了外掛、sao狐貍精的yin亂日常、孕喜攻略、[全職高手]alpha的omega們
最先離開淮南的流民都跑到山東那么遠了,一些反應遲鈍的受災百姓才想跑,可惜長巾賊已經發展勢大,不許他們跑了,他們只能留在淮南等死。 不知怎么回事,長巾賊忽然又不管他們的去向了,這幾萬人才不管不顧逃了出來。 淮河的水位降了,到底還有點水,這些人就沿著淮河往下游走,淮南距離五河縣本就不遠,走著走著,五六萬流民就到了五河縣。 走得渾渾噩噩,也不知一路上倒下了多少人,自身尚且難保,除了血親,誰有空照顧別人? 時疫已經在這幾萬流民中爆發了,可他們毫無知覺。 倒下的流民多了,沒人關心人是怎么死的。 就算有些流民知道也沒法子,不得時疫死,也要被餓死。被餓死太痛苦了,如果注定活不下來,還不如得時疫死去。 染了時疫的人,快的話一兩天,慢的只要幾天就能結束痛苦。 這群流民,完全沒有防疫的意識。 染上時疫就不進五河縣,這種舍己為人的想法太高尚了,一百個流民里都找不出一個! 能不主動,不故意傳染給別人,已是有良知了。 還有少數人怨天怨地,怨淮南遭災,怨賊人兇惡,自己染了病,別人卻沒事,他們心有不平!染上時疫的,只要還能繼續走,就一點也不在乎會不會傳染別人,朝著五河縣挺近。 近了,近了,又近了。 有幾萬人一起逃荒,如果五河縣不給糧食吃,大伙兒就沖進縣城去搶! 搶不過的話,就把時疫傳染給五河縣的人,要死,大家就一起死好了。 這些話,就像惡鬼的低語,時不時在耳邊響起,蠱惑著幾萬流民奔向五河縣。 他們沒能如愿走到五河縣,在距離五河縣十里路左右,就被軍隊攔下。 士兵手持盾牌和弓箭,口鼻處戴著簡易的布口罩。 布口罩是雙層的,里面裝著木炭渣子,是程學士堅持要給駐軍配上的。 駐軍們也不傻,誰對他們好,他們心里明白著呢。 程學士讓人教軍醫“縫合之術”,到了五河縣就一直在提純酒精,還給他們發“口罩”……如果不是這些“口罩”,五河縣的駐軍們未必敢靠這幾萬流民這么近。 流民們被軍隊攔下,很憤怒。 不管士兵們怎么解釋,讓流民們冷靜,在原地等候安排,流民們就是聽不進去。 支撐著流民們走到五河縣的,是求生的本能。 如今縣城遙遙在望,卻有人阻擋了他們的腳步,什么大局為重,流民們不想聽,誰擋著他們,誰就是敵人! 朝廷的軍隊并不是保護他們的,是來殺他們的。 有人煽動著情緒,立刻就有流民沖撞軍隊用盾牌和弓箭筑起的防線。 “當兵的不讓想讓我們活,那大家就一起死好了!” “不餓死也要病死,還怕被殺死?” “沖過去,糧食在縣里……” 拿著弓箭的士兵,手都發顫。 如果這些人是長巾賊,士兵們就毫不猶豫射出箭矢了,可這些人是衣衫襤褸的流民,是手無寸鐵的普通人! 看著流民們一波一波沖過來,士兵們組成的防線竟有了慌亂。 “強闖縣城,一律誅殺,還愣著做什么,放箭!” 吼聲響起,士兵們下意識就射出了箭矢。 有士兵回頭一看,卻是穿著官服的程卿快馬出城,趕到了此處。 “程學士——” “強闖縣城的定是賊人,既是賊人,有何不能殺?” 程卿在馬背上面無表情反問駐軍的將領。 將領冷汗淋漓。 這些被射死的,應是有長巾賊的人,不過大部分應該是真的流民……沒想到程學士這樣果斷,說殺就殺。 所以說,別看武將們外表粗狂,整天喊打喊殺,真正厲害的還是瞧著斯文的文官,說的粗俗點是會咬人的狗不叫…… 程卿沉著臉,看著密密麻麻的流民。 一連放了幾次箭,沖在最前面的流民倒下了好幾百人,后面的流民才不敢繼續沖擊防線。 中箭的流民大多數只是受了傷,不過箭矢不長眼,也有一些是真的被射死了。 程卿沒去看地下的尸體。 她也不想有流民死。 沒穿越前,她連雞都沒殺過好不好,最多和人在生意場上斗斗心眼。 可不下令射殺流民,這些人別說沖進縣城,就是沖到了城外,讓原本在城外生活的幾萬流民染上時疫,就是扁鵲再生也救不了這么多人。 見流民們被殺怕了,程卿才喊話: “誰說朝廷不救你們不管你們!” “朝廷若不管,皇上撥糧撥銀子到淮南做什么,本官好好的京官不做,跑來淮南自討苦吃嗎?” “都走到五河縣了,為何不愿意等等?你們等了幾個月,走了一路,卻連半個時辰都不愿意等……沒被餓死,沒病死,卻受賊人的蠱惑而死,你們覺得值不值?” “本官告訴你們,你們這樣死了,也死的不值!別人死于天災,死于人禍,你們死于愚蠢!” 程卿的話,這些流民們自然一句都接不上。 安靜了幾息后,又有人躲在人群里陰陽怪氣挑唆,說程卿在拖延時間,護衛在程卿身邊的孫安一箭射死了那人。 流民sao動,程卿冷笑: “誰質疑本官的話,誰就是賊人的jian細,本官倒要看看你們這些jian細有幾條命可以給本官殺!” 要不是射程太遠,程卿肯定自己上手弩了。 她在縣城外大開殺戒,程知緒在縣里得知消息后不吭聲,榮九在虹縣時就知道程卿很匪氣,可那是殺賊,現在是殺流民,根本不是一回事……天啊,程卿完了! 第519章 :藥材耗盡?。?更) 程卿完了。 這不僅是榮九陰暗的詛咒。 幾萬流民直奔五河縣而來,其中有染上時疫的,駐軍勸阻不住,流民沖擊駐軍防線強行闖入五河縣——程知緒龜縮不出,將責任推給了駐軍將領承擔,能攔住,是駐軍將領盡了本職,攔不住,自是駐軍將領失責! 程知緒自然也要承擔一定責任,畢竟五皇子將五河縣托付給了程知緒管理。 然程知緒為淮南平叛立下的功勞,足以抵消這點失責。 時疫時疫,能防治住還叫什么時疫,防不住才是正常的,時疫所到之處,本就是十室九空! 只要程知緒能守住五河縣內的軍需和賑災糧食,不讓流民搶走,那就是有功! 不管是皇帝,還是朝堂里的諸多大佬,都把長巾賊的叛亂看得比淮南的災民重要,他們不是不賑災,撥糧撥銀的事都做了,自覺不虧心,晚上都睡得著覺。 天災人禍總是要損失一部分人口的。 待旱災和時疫消失后,朝廷再鼓勵下生育,從別的州府遷點人口去淮南,慢慢的,淮南就緩過勁兒來啦。 因淮南旱災和長巾賊而死的普通百姓,數量已經很多了,增加個五萬、十萬的,奏折送到御前,不過是一串冷冰冰的數字,皇帝再下旨懲罰幾個賑災不利的官員,這事兒就算過去了! 真正讓皇帝和朝堂大佬們著急的,是長巾賊的叛亂。 不僅是蕭氏祖陵被長巾賊給占住了,還有長巾賊日益壯大的規模! 死流民,對江山社稷不痛不癢,長巾賊叛亂卻能動搖統治。 皇帝怕下面的人造反,朝臣們同樣也怕,皇帝和朝臣們的富貴是綁在一起的……當然,若是這江山實在保不住了,龍椅上換個皇帝,只要不影響朝臣們的利益,大部分朝臣還是能接受的。 這樣赤裸裸的現實,程知緒在官場混了這么多年,自然明白,懂得取舍! 所以流民沖擊五河縣,程知緒穩坐縣衙,無動于衷。 到前線去鼓舞軍士,或者痛斥流民,根本不是程知緒會做的事。 像程卿那樣處處顯擺,名聲在百姓之間傳頌才是自尋死路。 程知緒求的是穩。 一時出風頭走不長,穩穩當當的,一點點往上爬才是為官之道。 剛剛徒步走到五河的這些流民,已餓到腳步虛浮,還沖不破駐軍的防線。 至于染疫流民和駐軍發生沖突時,有多少士兵會因此感染時疫,程知緒不太在乎,或者防線被沖破后,五河縣城外那些忙著清淤固堤,忙著建房起屋的幾萬流民會不會感染時疫,程知緒也管不了……實在不行,還能把五河的城門關死,讓染了時疫的流民自生自滅。 程知緒就是揣著明白裝糊涂,怎么阻止染疫流民進城是駐軍將領的事,沖突就有傷亡,只要不是程知緒直接下令殺流民,主要責任就不是他的。 程知緒能忍,程卿忍不了,所以程卿選擇了快馬出城。 如果必須有人承擔責任做決定,在沒人出頭時,程卿選擇了自己頂上! 如果俞三和崔彥在五河縣,大概要攔一攔她,可惜兩人都去了平叛的前線。 榮九覺得程卿完了,程卿自己也明白這次的做法不討好,她回城的時候都在罵自己是大傻逼。 “說好當官只是一份工作的呢?總覺得要把命都賣給蕭家了……” 程卿在馬背上自己嘀咕。 駐軍的將領卻追上來,“程大人,您的高義,我們都記住了!” 有人罵程卿傻逼,卻也有人記住了程卿的情。 程卿有氣無力擺擺手:“不要說這些,回去安置流民吧,記住我說的,盡量減少感染?!?/br> 將領鄭重點頭,勒馬回頭。 雖然很佩服程大人,也替士兵們感激程大人,然而將領也知道程卿這次有大麻煩了。 別管文官還是武將,少做不一定對,多做就很容易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