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節
書迷正在閱讀:撕裂、孤城 (1vs1 高H)、一期一會《短篇集》、倒楣千金-紳士俱樂部3、[兄弟鬩牆之一]一切都是為妳(終)、世界探寶異聞錄、當醫生開了外掛、sao狐貍精的yin亂日常、孕喜攻略、[全職高手]alpha的omega們
雖然那幾人打量她的時間有點長,程卿也沒放在心上。 一行人浩浩蕩蕩去見五皇子,石總督帶來了皇帝的旨意,石總督和祁指揮使剿匪,合領平亂大軍,并協助五皇子賑災,而五皇子則有了督軍之權! 五皇子身子輕飄飄如在云端,不知這忽來的恩寵是怎么回事。 是皇后娘娘為他說了好話? 他有督軍之權,還有什么可怕的! 剿匪和賑災從兩件事變成了一件事,程知緒和程卿的職責都不變,兩人是文官,皇帝也沒指望叔侄倆可以帶兵打仗,倆人仍然負責賑災事宜。 倒是俞三,忽然升了錦衣衛千戶。 錦衣衛百戶是正六品,千戶是正五品,比程卿還高半品。 雖然武官的正五品不如同品階的文官,俞三還是下意識去看程卿,程卿也在看他,臉上的表情雖有點驚訝,卻很快笑了。 程卿并沒有一點不高興,反倒是在為他高興? 俞三一邊想不愧是他喜歡的人,心胸就是寬廣,一邊又為程卿不值,為什么只有他升官了,程卿反而沒動靜! 程卿早在石總督讓俞三跟來時就猜到了圣旨可能也提到了俞三。 驚訝是有一點,俞三在錦衣衛混得倒挺如魚得水。 但她并沒有為自己不值。 俞三升官,可能并不是虹縣的功勞,才幾天時間,哪能那么快把消息傳回京城! 那么俞三為什么升官呢? 是不是皇帝有什么事要讓俞三去做,又覺得俞三錦衣衛百戶的官職太小,壓不住場面? …… 石總督和五皇子商議發兵淮南的大事,程卿退了出來。 俞三見她眉頭輕皺,忍不住戳了戳她胳膊: “你是不是在擔心石總督?” 程卿搖頭,“我擔心他做什么,他雖是地方大員,卻也管不到我,我與石大人也沒有深仇大恨,石大人是嫌我不夠恭敬,這都是暫時的,等平叛開始,石大人忙起來就再也顧不上我了?!?/br> 不是為石總督,又是為了什么?! 程卿忽然轉移了話題:“趁著現在有空,咱們去見見那個何舉人?!?/br> 何望春被軟禁兩天了,俞三也覺得該去試探一番。 程卿跟在俞三后面,一進門就聽見郎朗讀書聲。 何望春在教兩個孩子背書,他與俞三說話很客氣,當夫子時卻十分嚴厲,其中一個蒙童背錯了,還被何望春打了三戒尺。 蒙童手心都被打腫了,眼里含著淚水,說自己知錯了。 何望春板著臉,“你錯在哪里?” “學生不該荒廢學業!” 何望春放下戒尺嘆氣,“你錯在不該胡思亂想,天災人禍是一時的,學問卻是能讓你們受益一生的?!?/br> 蒙童擦干眼淚點頭:“學生知道,學生要像先生一樣有學問!” 何望春一抬頭,就看見俞三陪著一個年輕官員走進來,頓時不好意思。 程卿也在看何望春。 她將何望春從頭看到腳。 這個人長相普通,她絕對沒見過,不知為何卻覺得有幾分熟悉感,難道何望春就是傳說中的大眾臉? 如果她沒見過,會不會是“程卿”見過……仔細回想了半天,程卿瞇起了眼:“可是何世叔?先父程知遠,小侄曾在江寧縣見過世叔一面!” 第511章 :更相信你呀?。?更) 程卿,不,應該是‘程卿’見過何望春! 承平五年春天,‘程卿’只有十二歲,程知遠是江寧知縣,縣衙里來了客人,‘程卿’作為程知遠的‘獨子’自要跟著程知遠見客。 聽到何望春的名字沒反應,是因為‘程卿’的記憶里并沒有這個名字,一個只見過一次的長輩,‘程卿’如何能得知對方的名諱? 何望春長得也普普通通,并不是什么帥大叔,在‘程卿’的記憶里,對何望春的記憶就是浮光掠影。 承平五年夏天,河臺府發了大水,冬天,程知遠就被人害死了。 哪怕是后來大理寺的劉寺正到南儀取證,輪流審問程卿一家,程卿提供的證詞里也沒有何望春的存在。 程知遠和何望春的見面并沒有什么特殊處,不過是程知遠盡地主之誼,招待一個路過江寧縣的朋友。 沒想到時隔五年多,程卿會在這種情況下再次見到何望春,并且記起了何望春的存在。 俞三一臉詫異,不是同年嗎,怎又成了世叔? 何望春若認識程卿父親,還見過程卿,在城門處怎不說! 何望春臉上亦有意外之色,“一面之緣,沒想到你還記得,承平五年春天,我路過江寧縣與你父親見面,那時候你年紀也不小了,我還問過你父親怎不送你進學,你父親說你資質愚鈍,如今想來,都是你父親自謙之詞……” 不,不是自謙。 是不敢讓‘程卿’去科考??! 如果程知遠還活著,自會庇護家人,輪不到‘程卿’冒著風險參加科考。 也不知程知遠對‘程卿’是怎么安排的,大抵也不是真要讓女兒一輩子以男人身份生活,在合適的時機會為‘程卿’正名。 可惜程知遠死了,還死的很突然,來不及安頓家人,‘程卿’也一起被人害死了,陰差陽錯的,她來到這個世界,取代了‘程卿’,并繼續女扮男裝走上了科考入仕之路。 當然,這些因由就不必讓何望春知道了。 俞三暈乎乎的,本是帶著程卿來試探何望春是不是jian細,反倒是讓程卿多了個世叔。 現在還怎么試探? 俞三很快發現自己想多了,程卿認出了何望春,并沒有放棄試探何望春,抓住承平五年江寧一別后的事打開了話題,問何望春這幾年的經歷。 何望春說自己本不想繼續考了,在江寧縣見到程知遠,程知遠鼓勵他繼續科考,至少要考個‘舉人’功名才有做官的資格。何望春回到老家蒙城后一邊當著蒙師,一邊準備鄉試,終于在承平九年中舉,隨即進京趕考。 或許是欠了點運氣,在今年二月的會試中何望春和俞三一樣落榜了,他落榜返鄉不久,淮南的旱災就引起了長巾賊造反,何望春帶著鄉鄰離開了家鄉。 “其實在京城時,我已聽說過你,不過你為會元,我是落第舉子,便不好意思與你相認。沒想到造化弄人,與程兄在江寧一別,竟天人永隔!待淮南之亂平息,我定要去南儀縣給程兄上柱香,不枉我與程兄相交一場?!?/br> 何望春說著,眼里泛起水光,不好意思在晚輩面前流淚,趕緊拿袖子擦了。 程卿陪他唏噓感嘆一番,讓他安心呆在五河縣,還有蒙城那幾百流民既是何望春的鄉鄰,程卿會讓人盡量安置。 何望春再三說不可為他破例,程卿很堅持:“世叔莫要推辭了,自先父去世,世叔還是小侄見到的第一個先父故交,見了世叔,讓小侄想起了先父,子欲養而親不在,小侄孝敬世叔是應當的,先父泉下有知也會贊同小侄的做法?!?/br> 程卿語氣誠懇,何望春也只得受了程卿的好意。 程卿還說五河縣現在很缺人手,何望春若是休息好了,她要拜托何望春幫幫忙。 何望春遲疑,“只怕我能力不夠,會壞事……” “無妨,世叔可以先在城里逛逛,了解下五河縣的情況?!?/br> 程卿說完就笑瞇瞇提出告辭。 俞三一言不發跟上。 走得遠了,俞三面色古怪問她,“我怎覺得你有點不安好心,何望春到底是不是你爹朋友???” 程卿點頭,“是有這么個人,不過我也只見過一面,正因為他是我爹的朋友,我們才要盯死了他,誰知道我爹交朋友眼光如何,咱們認識這么久,我肯定更相信你呀!” 別說是程知遠的朋友,就算是‘程卿’的朋友,該懷疑還是會懷疑。 這世上有許多巧合都是有人在背后cao縱,俞三懷疑何望春是jian細,程卿相信俞三的判斷。 程卿的話讓俞三好似吃了顆冰鎮鴨梨,心里涼悠悠又甜絲絲的。 程卿解了何望春的軟禁,他可以自由出入了。 俞三派人盯死了何望春,發現何望春既沒有窺探縣衙,也不在五皇子養病的民居周圍打轉,而是帶著兩個小童去了城門處。 原來何望春擔心蒙城的鄉鄰,自己能吃飽穿暖,卻不知那幾個病倒的鄉鄰病情是否好轉。 結果走到城門處,何望春就被攔下來了。 “對不住,沒有對牌的話,五河縣是只能進不能出了?!?/br> 守城的兵卒說話客氣,態度卻十分堅決。 何望春問為什么,守城的兵卒搖頭。 很快何望春就知道為什么了,因為程卿跟著一個穿華服的年輕人走上了城頭,穿華服的年輕人是五皇子,他說自己患了時疫,現在雖然被治愈,卻不知五河縣是否有其他時疫病患。 這消息在五河縣內外響起軒然大波! 皇子都感染了時疫? 并且還存在其他時疫病人! 一時間,人人自危,五河縣的百姓還好些,城外的流民嚷嚷不休。 五皇子站在城墻上,看了一眼程卿。 “程侍郎和祁指揮使都反對公布時疫的消息,石總督保持中立,我力排眾議支持程學士,程學士可知是什么原因?” 程卿認真想了想。 “因為五殿下和臣一樣,不愿拿百姓的性命冒險?!?/br> 五皇子身體還很虛弱,站在城墻上被秋風一吹,忍不住咳嗽,咳著咳著就笑了。 程知緒他們說的很有道理,五皇子知道自己該聽從老臣的意見,可老臣們各方面都能顧及到,唯獨為百姓考慮的少。 或者說,老臣們考慮的是大局,只要淮南的局勢能穩住,賑災和剿匪兩件差事能完成,犧牲少部分百姓是可以接受的,而五皇子很有主人翁精神,不管五河縣的百姓還是城外的流民都是大魏的子民,能一個都別死才最好! 第512章 :你懷疑你爹投敵了?(2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