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節
書迷正在閱讀:撕裂、孤城 (1vs1 高H)、一期一會《短篇集》、倒楣千金-紳士俱樂部3、[兄弟鬩牆之一]一切都是為妳(終)、世界探寶異聞錄、當醫生開了外掛、sao狐貍精的yin亂日常、孕喜攻略、[全職高手]alpha的omega們
“第一個法子,本官每人發給你們二十斤糧食,你們領了糧食就離開虹縣,到別處討去,本官已盡職將賑災糧發到你們手上,今后不用管你們生死,你們是死是活就全看各自的運氣!” 第476章 :收放自如的程大青天(2更) 程卿有兩萬石糧食在手,一石是150市斤,兩萬石就是300萬斤糧食,就算這些流民有兩千人,一個人發糧20斤,對程卿來說不過才消耗4萬斤糧。 二十斤糧食去了殼只剩下十多斤,但流民們連草根樹皮都吃過,又豈會浪費糠皮。 米粒和糠皮一起煮粥,更扛餓。 二十斤糧可以讓一個流民撐一個月。 如果運氣再好些,尋到些別的東西摻在一起煮,撐兩個月也有可能。 這時候,流民們求得也不是吃飽吃好,僅僅是不餓死。 程卿一說發二十斤糧食,當下就有許多流民心動,根本不想聽程卿的第二個法子,只想著先把二十斤糧食拿到手。 特別是一些拖家帶口的流民,一家幾口人加起來能領上百斤糧食,對逃荒的流民來說,這是一筆多么誘人的‘財富’??! 至于程卿說領了糧食就離開虹縣,以后是生是死全看個人運氣,程卿再不會管他們,流民們倒不在意。 他們誰也沒想過要靠程卿管一輩子。 就算程卿是話本里愛民如子的青天大老爺,也沒有照管他們一輩子的道理。 這些流民從淮南逃出來是為了活命,若是淮南的旱情緩解了,長巾賊也被朝廷剿滅,大多數人還是想回淮南去。 人離鄉賤,若不是實在活不下去,誰都不愿意離開故土。 程卿一看流民們的表情就知道,大多數人一聽到二十斤糧食就昏了頭,沒耐心聽第二個選擇——二十斤糧食是不可能發的,誰有糧誰就是老大,她手里要是無糧無兵,別說指揮虹縣的馮典史辦事,就是逃荒的流民也不會如此乖順! 這第一個法子,本就是程卿為了讓流民們信任她使的手段。 不等流民們發表意見,程卿已沉了臉: “不過本官丑話說到前頭,若領了二十斤糧食還不愿離開虹縣的,本官就要把他當成是居心不良的賊匪,不僅要收回發給他的糧食,還要把他關到縣衙大牢里,等長巾賊的匪禍平息了才能放出來。你們領了糧食的就趕緊走吧,都警醒些,別在半道上碰見長巾賊……” 流民們嗡嗡鬧成一團。 長巾賊不是已經被殺退了嗎? 程大人的意思,好似長巾賊就在虹縣之外等著劫殺大伙兒。 流民推選出一個老者上前相詢,程卿語氣焦急: “本官的確殺了不少長巾賊,但那只是長巾賊的先頭部隊,還有更多的長巾賊已在半路,你們趕緊領了糧離開吧,不要耽誤本官組織人手守城御敵!” 流民們都被嚇著了。 領二十斤糧食離開,半道再被長巾賊殺人搶糧? 這樣的結局,他們都沒法接受??! 這下終于有流民愿意聽程卿的第二個法子了。 流民推選出的老者說了不少好話,程卿越是勸大家領糧離開,流民們越是心慌意亂,不等程卿開口,就主動要放何婉。 何婉被何家的家丁們護著,在流民堆里其實也沒受什么委屈。 此時被流民們主動“釋放”,何婉也不扭捏。 帶著家丁們走到程卿身邊,讓何老員外回城歇一歇,施粥的準備工作交給她來做。 “你別逞強?!?/br> “爺爺,有程大人在,您有什么不放心的,您就聽我的,先回縣里歇歇?!?/br> 何婉一點都不慌。 她已經看出來了,程卿施粥是真心的,但說發糧給流民們肯定是假意——程卿不是那等摳搜的性格,不愿發糧自有原因,何婉日常做生意同人打交道多了,隱隱約約猜到了程卿要做的事。 談生意都是這樣,先拋出一個對方不好接受的條件,打潰了對方的心理預期。 一開始就把底牌亮出來,多半要被人壓價,人心不易知足! 程卿把這樣的手段用在了城外流民身上,何婉猜測程卿是要徹底收服這群流民。 何老員外的確精力不濟,想到長巾賊指不定這兩日就要到了,怕自己累病了反倒成了程卿的拖累,見何婉做事有章法,也不再堅持留在城門處。 虹縣的知縣被捆了,如今虹縣縣衙就成了程卿的臨時據點,民夫們正把糧食往縣衙里搬,何老員外要回也是回縣衙。 待休息好了,才能幫程卿做更多事,何老員外真的走了,留下何婉在城門口調派人手煮粥。 程卿見火候拿捏的差不多了,才說出了第二個法子,那就是允流民進城,程卿管飯管藥,但流民必須聽從她調配,大家齊心協力,或能抵御長巾賊之禍。 第二個法子出乎所有流民的意料。 程大人竟許他們進城? 流民再三相詢確認,程卿佯裝不耐: “你們領了糧自行離去,本官最是輕松,若要放你們進城,本官還要與虹縣知縣協調,你們這些人的衣食住行,樣樣都是麻煩,若淮南的旱情不緩,本官還要替你們謀后路,更別說長巾賊殺到,本官還要想辦法守城,護你們安好——” 若程卿一開始就把放流民進城的話拋出來,流民指不定要挑三挑四,認為是程卿求著他們。 現在程卿故意演了這么一出,對放流民們進城不情不愿,流民們就覺得拿二十斤糧食走人和被放進虹縣相比,后者才是真正好的選擇! 何況程大人嘴里雖然很為難,卻又說要管大家的衣食住行,為大家謀后路,保護大家安全……這樣的好官,活了幾十年別說見過,連聽都沒聽過呢! 程卿越是為難,這些流民越是激動,好些人跪在了地上哀求青天大老爺發善心,程卿怕折壽,背著手閃到一邊:“罷了,本官向來心軟,見不得百姓流離失所,放你們進城的責任便由本官一力承擔,米粥也快熬好了,你們先排隊喝粥填填肚子,待本官進城和虹縣知縣商議下?!?/br> 馮典史正好帶著程卿需要的東西過來,聽見程卿的話差點摔下馬。 和誰商議? 知縣大人不是早被您抓了么! 或許自己遲遲沒有升遷,不僅是沒能高中進士? 和程大人比起來,自己缺了一種千人千面,收放自如的天賦……馮典史都被震住了,流民們哪有馮典史的見識,聽說程卿要為了他們去求知縣,個個都對程卿感激涕零。 香濃的稠粥熬好了。 程卿讓人在白粥里放了鹽。 缺鹽分,人會沒有力氣,她還指望著這一兩千流民干活和御敵,這幾日真要把他們好好養養。 程卿看著流民們乖乖排隊喝粥,自己假裝進城去找虹縣知縣“商議”,可憐虹縣知縣身不能動口不能言的,還要做一次道具人。 第477章 :收服流民(1更) 程卿演戲是演全套的,她說要找虹縣知縣“商議”,那虹縣知縣就必須配合她。 反正站在城墻上,背對著下頭的流民,眾人也看不清知縣大人的臉,就見一個穿著官服的人與程卿爭執,程卿怒斥: “……你若不同意,本官為了這些人命,只能將你拿下!” 說話間,就有人將‘知縣’按住捆了。 有人勸程卿,知縣是朝廷任命的,程大人不該太沖動云云,程卿義正言辭:“朝廷若問罪,一切責任都由本官承擔!” ‘知縣’被捆住帶走。 城墻下頭,有流民泣不成聲。 程大人為了放大家進城,實在做了太多! 如果這都算不上愛民如子的青天大老爺,誰又配這個稱號? 真正的虹縣知縣被堵了嘴在一旁看著程卿演戲,嘴里嗚嗚咽咽的,想哭。 程卿一進城就把知縣捆了,知縣其實還有點高興。程卿愿意接管虹縣當然好呀,責任就不用讓知縣承擔了……可程卿制住他,還要抹黑他,虹縣知縣極為委屈。 自己就是膽子小,能力平庸了些,真沒這么壞??! 榮九也在城墻上,和虹縣知縣是難兄難弟,兩人被捆住手腳堵住嘴,他自然也見到了程卿做的事。 為了收服流民,程卿竟這樣不擇手段! 榮九顧不上同情虹縣知縣,他憤慨程卿的無恥,又憂心如焚,不知程卿拿走了他身上的玉佩,到了淮安城會怎么誆騙總督府。 五萬長巾賊進攻淮安城,石大人可有準備? 榮九一邊恨程卿,一邊又盼著程卿真的能將消息及時送到淮安城。 至于守住虹縣,就靠虹縣本來的兵力和城外的流民,榮九不報太大希望。 淮安城守住了,總督府才能分出心思來救他,榮九更相信胞姐榮玉娘! 程卿演了這么一出,流民們親眼目睹程卿為了放他們進城做出了多大犧牲,對程卿自是感恩戴德。 從淮南逃荒出來,因一路艱辛,嘗遍人情冷漠,忍饑挨餓、生離死別的苦楚而產生的麻木絕望,在這一刻被撫平了大半。 生活皆苦,但這苦難中能見到點曙光,流民們格外珍惜。 至少程大人沒有放棄他們…… 現在程卿讓流民們做什么,他們就做什么。 一兩千人,竟無人選擇拿了二十斤糧食離開虹縣。 有了希望,流民也變得知禮了,何婉給他們舀粥,一個流民吶吶道謝,復又道歉:“對、對不住……” 這是為先前扣住何婉,不讓何婉進城而道歉呢。 何婉笑笑,“喝粥吧,填飽了肚子,大家才有力氣做別的?!?/br> 榮九看著程卿和何婉為了收買民心做的這些,直覺這倆人不愧是未婚夫妻,虛偽得令人作嘔。 程卿一看他眼神就能猜到這貨的想法。 要不是要留著當人質,她連捆都懶得捆榮九,早就讓長巾賊把榮九殺了。 “你那不屑的眼神是給誰看的,你還有臉不屑?” “我若是你,早就羞愧到從城墻上跳下去了?!?/br> 程卿嘴里罵著還不解氣,像拖拽牲口一樣把榮九的頭按住往下看:“睜大你的狗眼看看,這是一兩千條人命,本官再怎么虛偽,至少在嘗試救他們,你呢?怕死所以把長巾賊往虹縣方向引,朱門酒rou臭,路有凍死骨,你往路旁傾倒飯菜時,想沒想過那可以讓多少流民活命……罷了,本官與你說這些是對牛彈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