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節
書迷正在閱讀:撕裂、孤城 (1vs1 高H)、一期一會《短篇集》、倒楣千金-紳士俱樂部3、[兄弟鬩牆之一]一切都是為妳(終)、世界探寶異聞錄、當醫生開了外掛、sao狐貍精的yin亂日常、孕喜攻略、[全職高手]alpha的omega們
這理由暫時說服了程卿,但她心里仍然不太舒服。 按照淮安府衙之前的懸賞,殺一個水匪賞銀二十兩,程卿載到淮安府衙的水匪尸體經過清點有七十八具,武二等人能從淮安府衙領賞銀1560兩。 大概是程卿的面子好使,1560兩銀子很快就送到了碼頭,一點克扣都沒有,全是成色上好的官銀。 程卿拿這銀子也無用,她又沒有親手殺匪,當即就把銀子分給了眾人。 不管是程家的家丁,還是茂國公府的護衛,賞銀人人都有份,程卿做主每人分了40兩,程家斷手的家丁和茂國公府那位重傷的護衛則拿雙倍,兩人都要留在淮安城休養,多給銀子是寬他們的心。 沒分完的銀子,程卿自己添了些,命小磐去采買些藥材帶上。 按照程卿的分法,俞三和谷宏泰也有份。 一時沖動捐出了所有身家的谷校尉,如今連這40兩銀子也稀罕了。 俞百戶卻不把這點銀子放在眼里。 隨手將自己的那一份扔給谷宏泰,又沖谷宏泰招手,讓谷宏泰附耳過來。 “錦衣衛在這淮安城里也有聯絡點,你讓他們盯緊淮安府衙和那個嚴巡檢,看看近來有什么可疑人物出入?!?/br> “大人您是懷疑——” “還是小心一點好,那個淮安知府幾次派兵剿匪,連水匪的毛都沒摸到一根,他又怎知被我們殺掉的全是水匪精銳?” 反正俞三覺得很蹊蹺。 淮安知府若是這么了解水匪,幾次剿匪都沒成功,完全說不通嘛。 假如淮安知府所言是真,那俞三同樣不能放心……水匪盯上他和程卿,應該是把他們當成普通富商才對,對付二十多個護衛,需要派一百多個精銳偷襲嗎? 俞三打發谷宏泰去與淮安城的錦衣衛探子聯絡,正要去提醒程卿警惕淮安知府,就見那個叫小磐的婢女,笑得牙不見眼,小跑著回來。 “少爺,少爺,您猜奴婢碰見誰啦?” 第459章 :情敵她好颯?。?更) 小磐在淮安城不可能有熟人。 這丫頭人際關系單純,被何婉送給程卿后,就跟著程卿去了京城。 小磐能認識的人,都是程卿認識的。 能讓小磐高興成這樣的……程卿心里已有隱隱的猜測,然而真正見到人時,程卿仍是激動。 她居然在淮安城見到了何婉和何老員外! 去年鄉試后赴京趕考,迄今已有整整一年,沒想到卻在淮安城與故人重逢。 “何老,何小姐?!?/br> 何老員外看著有些精神不濟,程卿還以為老爺子把生意交給何婉后,就該在家頤養天年了,卻不知為什么又來了淮安。 至于何婉,一年不見,變化就大了。 想想當初在南儀中秋文會初見何婉,多么嬌俏軟萌的一個小姑娘呀,現在已不見了昔日的稚氣,成了獨當一面的何當家。 程卿看何婉,那是變化巨大,何婉看程卿何嘗不是如此? 在藥鋪和阿彩……不,現在叫小磐了,和小磐重逢后,何婉已經從小磐嘴里聽說了程卿來淮安城的原因。 六元及第的狀元郎,春闈后被授予翰林院編撰官位,這是何婉,或者說整個南儀縣老百姓都知道的。 入仕兩個多月,就被擢升為翰林院侍講學士,南儀百姓不知道,何婉也知道。 就因為何老員外和程卿交好,程卿仕途順風順水,何婉的叔叔們如今也不敢隨意對何婉派頭吃了。 何婉一邊為程卿高興,一邊也有淡淡的遺憾。 她當初要接手爺爺的生意,的確有賭氣成分在,要讓程卿看看自己有多厲害,讓這瞎眼的小郎君后悔不娶自己,丟掉了自己這樣的賢內助……想到這里,何婉有點不好意思,是她太自大了,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她雖然能賺銀子,到底比不過程卿有才,自己當初的想法,也太幼稚了。 六元及第的程小郎君,又豈會娶一個商女為妻? 自己越是要彰顯經商的本事,就把程小郎君推得越遠,如今的程小郎君,自有京城的貴女為配。 何婉心中有遺憾,面上表情也帶出了兩分。 但她也不是癡纏不休的人,既沒有在程卿尚未崛起時定下親事,如今程卿做了官場新貴,何婉更不會厚著臉皮去攀程卿。 何況她雖是為了和程卿賭氣才想接手家里生意,如今真的入了行,也舍不得放手了。 所以她和程卿,就是有緣無分。 何婉心悅程卿,卻又不愿為了程卿放棄逐漸上手的生意,或許,她對程卿的心悅,并沒有自己想的那么深? 這個問題很是困惑何婉,何婉接手生意遇到了許多困難,解決困難的過程,不斷開闊了她的眼界,知道自己和程卿沒了可能后,對自己的親事也更豁達了。 總結起來就是經歷了好的,不想再將就差的。 程卿都已身負重任,成了賑災的特使,自己怎還拘泥于小情小愛呢? 何婉落落大方和程卿見禮。 她經常在外跑,雖沒把自己曬成個黑炭,皮膚也不如養在深閨中的大家小姐那么白皙細膩了,以當下的審美,女子要烏發雪膚才為美,所以何婉的顏值該是下降的——才怪,一個十八九歲的姑娘,正是花蕾初綻,五官長開了,少了嬌嗔,卻多了落落大方的自信,連程卿都為這樣的小婉娘而側目,何況是旁人? 在程卿和何老員外,何婉敘舊的時候,俞三那邊已經處于一級備戰狀態了! 程卿南下賑災都要帶上小磐,主仆兩人一路同吃同寢,已經在逼俞三去考慮程卿是個正常的男子,早晚會娶妻生子的現實……只要想到程卿會和別人親密無間,不管對方是男是女,都足以讓俞三整個人泡到醋缸子里。 然這一天沒有到來前,俞三還是能逃避下。 不料在淮安城碰到了何老員外和何婉。 何婉和程卿重逢后心境變化,展現在臉上,就被俞三解讀成了‘含情脈脈’。 俞三敢用自己的身家性命發誓,何婉對程卿有意思! 程卿個小王八,不分男女,處處留情—— 俞百戶此時的心情,是飲下一大壇老陳醋都不夠,還得再吃十顆八顆檸檬,才足以描述。 聽說京里的達官貴人,有許多想嫁女兒給程卿的,程卿都拒了。 如果程卿真有了心儀的女子,會是誰? 肯定不會是一個婢女。 俞三瞧著小磐和程卿親近會發酸,倒沒有懷疑過程卿心儀的對象是小磐。 不是小磐身份低微,而是小磐身上差了點特質,能讓程卿傾心的女子,定不會普通。 一見何婉,俞三恍然大悟。 雖然何婉皮膚不夠白皙,舉止不夠嬌羞,在人來人往的碼頭拋頭露面連個帷帽都不戴,完全沒有大家閨秀的貞靜,但俞三就是有種直覺:如果程卿真有什么心儀的女子,一定是何婉這樣的! …… 何婉也不在意俞三的打量。 如果要介意別人異樣的眼光,何婉就別想出門做生意了。 程卿在淮安城遇故人,高興的很。 何老員外年事已高,程卿不能讓老人家站著說話,就隨意找了碼頭的酒樓,邀何老員外和何婉坐下細談。 見沒了外人,何老員外說話更隨意了,程卿問祖孫倆為何會出現在淮安,何老員外嘆氣: “淮南的旱災,影響的可不止淮南一個地區,現在淮南有一大片地域落入了長巾賊之手,你也知道南儀縣盛產絲綢,淮南被賊人掌控,南儀縣乃至宣都府對外的商路都被切斷了一半,婉娘為了生意必須來走這一趟,這種時局下,老夫又豈能放心她一個人出門?” 有像許老爺那樣愛騙人的商人,也有把信譽看得比銀子重要的商人。 何婉接手了何家最老的織坊,這兩年把織坊原有的生意理順了,又擴大了織坊的規模,何婉的叔叔們嘴里說著反對的話,對何婉這個侄女做生意的天賦也有些羨慕。 何婉把織坊規模擴大,接到的訂單就更多了。 淮南大旱,長巾賊作亂,切斷了南儀縣直通江蘇省的商路,蘇杭等地,本就是南儀縣絲綢布匹最大的市場,何家織坊接到的新訂單也來自這些地方,商路被切斷,何家織坊無法按期把貨物送到客戶手里,何婉自然著急,再三考慮后,何婉決定親自把貨物送到地方。 何老員外放心不下,也就跟著來了。 小磐被程卿派去藥鋪采購藥材,小磐耳力驚人,在藥鋪里就聽見了何婉的聲音,追出來一看,正是何婉和何老員外帶著家仆從藥鋪經過。 何老員外感慨緣分,“老夫還以為你高中后會回鄉祭祖,誰知你竟未回鄉,若不是在淮安偶遇,恐怕你我就再難見面了?!?/br> 程卿上京赴考前,何老員外曾拜托她以后多照顧下何婉,一副托孤的口氣。 去年冬天,何老員外大病一場,差點沒熬過去。 老爺子這一病,幾個兒子都蠢蠢欲動,何老員外舍不得孫女被人欺負,又硬挺過了那場病。 熬到今年春天,何老員外才可以下床走動。 后來程卿六元及第的好消息傳回南儀,何老員外大喜,心情輕快了許多,身體也越來越好,如今才有陪何婉走這一趟的精力。 程卿也想回鄉祭祖??!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她難道不想風風光光回鄉祭祖么? 可會試時就第一次毒發,得知自己僅剩兩年的生命,程卿又豈敢把有限的生命浪費在回鄉祭祖一事上! 幾次起念,終未成行。 此時何老員外提起這茬,程卿也只有岔開話題,“您老也真是,一點都不服老,長巾賊作亂,你們就該在南儀等一等,蘇杭的布商也能理解?!?/br> 何婉搖頭,“就算不為信譽,新的商路也必須開辟,誰知長巾賊還要作亂幾年,今年不僅是何家織坊的緞子運不出去,整個南儀,甚至是宣都府,都有大批布料滯銷,布商暫時拖不跨,可布商不敢放開手腳收絲織布,種桑的,養蠶的,紡紗織布的,不知有多少人家要陷入困境!” 第460章 :我們就是給長巾賊送糧的? 南儀縣山多地少,當地百姓種桑養蠶為生,如果宣都府的絲綢滯銷,何婉說多少人家要陷入“困境”還是比較輕的說法,她一開始是打算用“家破人亡”這個詞。 這是個連鎖反應。 布商賣不出絲綢,織坊不開工,生絲無人收購,桑葉也賣不掉……像何家這樣家底豐厚的大布商能撐,種桑養蠶的底層百姓就沒辦法久撐了。 何婉說的,別人可能不懂,程卿肯定能懂。 何婉想找到新的商路是治標的法子,宣都府的絲綢之所以受歡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宣都府水路四通八達,全國各地的布商都愿意到宣都府采購絲綢,新的商路,意味著絲綢運出宣都的運費和時間都會增加。 外地的客商愿意承擔去宣都販絲買綢增加的成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