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節
書迷正在閱讀:撕裂、孤城 (1vs1 高H)、一期一會《短篇集》、倒楣千金-紳士俱樂部3、[兄弟鬩牆之一]一切都是為妳(終)、世界探寶異聞錄、當醫生開了外掛、sao狐貍精的yin亂日常、孕喜攻略、[全職高手]alpha的omega們
俞三抓住了重點,“修碼頭的銀子,是由朝廷出?” 江知州摸著胡須搖頭,“淮南的災情嚴重,本官怎能為朝廷增加負擔,修碼頭的銀子,大部分會由臨清城的富紳大商們承擔?!?/br> 俞三懂了。 強行攤派??! 沒想到程卿會這樣做。 從富紳大商們口袋里搶出銀子來賑災,程卿真的能平安離開臨清么? 江知州賣了個關子,不肯細說。 谷宏泰將俞三和江知州的談話從頭聽到尾,很是羨慕。 這種強行攤派的事,富紳大商們肯定經常遇到。 不過程卿這樣給江知州出主意,別人卻不好罵程卿,程卿站著賑災的大義,臨清城的富紳大商們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了。 谷宏泰羨慕程卿,就是羨慕人家連做壞事都能被贊揚。 ——果真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六元及第的狀元郎放個屁,都帶著文墨香,旁人還必須捧著?! 第429章 :歡喜認捐?。?更) 豈止是俞三和谷宏泰這樣想。 江知州請人去通知臨清當地的商會會長來衙門,商會會長趕緊就來了。 臨清水運發達,不僅有糧倉,還設有收稅的運河鈔關,京杭大運河除了運漕糧,也給南北商賈提供了方便,不過商船、民船遇鈔關就要交稅。而臨清的鈔關,稅收居運河八大鈔關之首,可見其繁華程度。 臨清的地理條件如此優越,商業發達遠超別的地方,最鼎盛時期,臨清還有‘富庶甲齊郡’的美稱。 商業如此繁榮發達的地方,豈能沒有商會? 一聽五皇子奉命到淮南賑災,途經臨清,臨清商會、臨清的大商人們都知道自己肯定要掏一大筆銀子。 主動給是給,朝廷攤派也是給,不如老老實實主動給,還能在五皇子面前落得個好印象。 五皇子記不住他們,隨同賑災的大人們能記住他們也不錯。 送銀子也要有講究,商會會長可算等到了本城父母官的召喚,會長需要江知州從中牽線??! 把江知州撇開了,商會單獨出風頭肯定不行。 等臨清商會的會長急沖沖趕到衙門,江知州果然張口就提銀子。 唉,江大人也太著急了吧? 臨清商會的會長開口就許諾愿意代表商會捐一萬兩銀子,在江知州身后當布景板的谷宏泰眼皮狂跳。 一萬兩! 臨清人可真有錢啊。 一萬兩銀子說捐就捐,這要是給了自己,還清欠債都還剩好多呢。 江知州卻皺眉,“魯會長,本官不是叫你來捐銀子的,當然,魯會長若想為淮南旱災出一份力,本官也不會阻攔……不過咱們還是得先說正事?!?/br> 谷宏泰羨慕:江知州心真黑??! 俞三疑惑:這個江知州,該不會要打著程卿的名頭撈錢吧,借著淮南旱災,想從臨清商會榨幾萬兩銀子? 在碼頭時,俞三忙著和崔彥菜雞互啄,并沒有將程卿和江知州的談話都聽全,不確定江知州想做什么。 俞三和谷宏泰都這樣想,臨清商會的魯會長是什么心情可想而知。 這話翻譯一下,就是一萬兩滿足不了江知州的胃口! 那位途徑臨清的五皇子,胃口就真的那么大? 魯會長愿意提額,但也有附加條件,他想親手把銀子送去五皇子面前捐。 江知州哭笑不得,“魯會長,您是誤會了,本官叫你來是想問你們臨清商會愿不愿出錢建碼頭!” 碼頭? 什么碼頭…… 魯會長精神一振。 臨清就是靠水運發展的,每天船來船往,碼頭就代表著商機,是下金蛋的母雞,魯會長怎么不想要? 江知州說臨清要建新碼頭,為了不給朝廷增加負擔,決定將碼頭交給臨清商會等組織或者個人承建,朝廷不撥款,只圈出興建碼頭的地方。 當然,朝廷不出錢,這碼頭誰建好了就屬于誰的。 魯會長聽到這里,呼吸都急促了。 江知州只有一個要求,就是修建的工匠必須從流民里雇傭,工價也由江知州制定,他很直白告訴魯會長,自己會定下比市價高出一半的工價,如果魯會長不愿意接受,江知州就會去找其他人承建。 “魯某愿意!” 魯會長答應的干脆,一點都不勉強。 還生怕江知州反悔,立刻就想訂契書敲定此事。 江知州頷首而笑,“魯會長莫要著急,這樣賑濟災民的好事,當然要廣邀城中士紳,眾人拾柴火焰高,魯會長可要留點機會給別人嘛?!?/br> 不,臨清商會想全要! 魯會長被戳穿了心思,很是遺憾。 “魯某謹遵大人的教誨?!?/br> 吃獨食是吃不成了,臨清商會必須要占大頭,魯會長暗暗下決心,又在江知州面前請命,請江知州將聯絡城中士紳大戶的工作交給自己去做。 魯會長堅持要替江知州分憂,江知州自然不會拒絕。 臨清商會的魯會長,頭發花白,人也干瘦,一看就年紀不小。 離開衙門時卻跑得不比年輕人慢。 只要跑得夠快,江知州就不能反悔? 谷宏泰全程懵逼。 俞三似懂非懂。 這不太像強行攤派,雖然魯會長離開前表示要代表商會向淮南捐贈兩萬里銀子,那表情一點都不勉強,反像占了大便宜。 俞三花銀子一向大方,俞家是山東大族,自是不缺錢。 等俞三進了錦衣衛,駱竣反正也沒親兒子,駱府的銀子也隨俞三花用了。 不缺錢的俞三卻從未自己賺過銀子,瞧見魯會長來去如風,高高興興從江知州手里攬下建碼頭的差事,俞三腦子里冒出的第一個念頭是:修碼頭一定很賺,所以魯會長不心疼捐給淮南的兩萬兩銀子,也同意比市價高一半的工價雇傭流民做工。 這種私人碼頭,商船停泊是要交費的。 但僅僅靠收點??抠M,魯會長不可能這么激動。 俞三把疑問掩在心中。 只要江知州不是打著程卿和五皇子的名義騙銀子,俞三就無所謂。 江知州給城外的流民們找到了做工的地方,俞三也不愿意閑著,帶著谷宏泰去流民聚居的地方搞搞統計。 江知州給了他一張紙,上面寫著俞三要干的事。 先帶著石灰去把窩棚區“消毒”,再督促著流民們泡澡? 這都是什么狗屁差事??! “大人,江知州是不是瞧不起咱們?” 谷宏泰好歹也是靖寧伯府的少爺,在國子監時人稱谷小伯爺。 自己作死,搞得在國子監混不下去了,這才跟著俞三進了錦衣衛當校尉。 給俞三當跟班,谷宏泰能接受。 俞三除了會投胎,人也有能力,還講義氣,谷宏泰內心深處還是很信服俞三的。 可他堂堂伯府少爺,居然要去守著一群賤民洗澡,給泥腿子們抬洗澡水,替泥腿子們打掃草棚子,簡直太侮辱人了! 谷宏泰心想自己都如此生氣了,俞百戶比他更驕傲,肯定也不能接受江知州的胡亂安排。 哪知谷宏泰剛跳腳,俞三一巴掌抽在他頭上: “你做了什么能叫人瞧得起?是不是輕輕松松講幾句話,或者出一個點子,就有商會愿意捐兩萬兩銀子?” 第430章 :瞧著怪可憐的(4更) 俞三捅刀又快又準,谷宏泰面皮發紫。 扎心。 真的太扎心了。 唉,也怪自己沒眼色,說話觸怒了百戶大人,今日真是該有此一劫。 俞三是百戶,他是校尉。 俞三個子比他高。 俞三身手比他好。 俞三還是他的債主……谷小伯爺本能選擇了從心,接受了江知州安排的打雜事項。 俞百戶都沒意見,他敢有個屁的意見喲! 俞三帶著谷宏泰到了流民聚居的窩棚區,正逢臨清衙門給流民送粥。憑良心說,江知州雖然沒給這些流民吃上等的精米,也沒把霉米、壞米給他們吃,粥也熬得挺粘稠,不是那種湯多得能照清人影的稀粥,不管成年人還是小孩子,每個人一天兩頓,一頓一大海碗,足以果腹。 但也僅限于果腹,每天兩碗粥,可以讓人活下去,卻沒有什么生活質量可言。 人除了要吃飯,還要穿衣,還要與人交際,哪怕是鄉下的老農都有幾門窮親戚,逢年過節會帶點東西走動呢。 這些人從淮南逃出來,一路走到臨清,身上的衣衫臟了破了,也沒有換洗的,九月份天氣還好,再過一兩個月入了冬,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