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節
書迷正在閱讀:撕裂、孤城 (1vs1 高H)、一期一會《短篇集》、倒楣千金-紳士俱樂部3、[兄弟鬩牆之一]一切都是為妳(終)、世界探寶異聞錄、當醫生開了外掛、sao狐貍精的yin亂日常、孕喜攻略、[全職高手]alpha的omega們
陽氣不僅是男人才有的,在中醫理論中不管男女都有‘陽氣’,這里的‘陽氣’其實是指的‘生氣’,陽氣是生命的根本。 程卿當時聽了還詫異,“陽氣盛還不好嗎?” 她還以為陽氣盛就是身體好呢。 說真的,除了身體瘦了些,程卿也沒覺得自己身體哪里有問題。 如果不毒發的話,她的身體素質不說比同齡男性強,在她的有意鍛煉下,絕對吊打同齡女孩兒。 大夫用很形象的比喻告訴她,為什么陽氣過盛不好。 “譬如一根同樣長短的蠟燭,您把燭火撥得特別旺,蠟燭燃燒的時候就會變短!人也是如此,陽氣太盛了,現在就把將來的壽命透支了,不是長壽的脈象?!?/br> 這兩個大夫的說辭一樣,他們雖然沒把脈診斷出程卿是否中毒,卻隱晦表示程卿的壽命不長。 這點倒是和怪老頭所說契合上了。 至于沒確診她是否中毒,程卿也不好怪大夫們。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程卿哪敢以真面目示人呢,少了觀氣色、聽聲息,大夫們也很難往中毒方面去想。 不過程卿還是確認了一點,大夫們絕對可以通過脈象來判斷性別,她從前的謹慎非常對! 兩個有本事的大夫說話都刻意避開小磐這個‘病人’,是私下里和程卿說得,偏偏小磐耳力驚人,將兩個大夫的話聽得清楚。 大夫們把脈的對象當然是程卿,一連兩個大夫都說少爺不是長壽脈象,小磐哭得鼻頭通紅。 “少爺,您再找別的大夫來,這些大夫本事不濟,肯定有真正厲害的!” “再厲害,那就要驚動御醫了?!?/br> 程卿也想找御醫看看。 不過小磐身份太低了,她若為了小磐去請旨求御醫看病……也不是不行,得碰上合適的契機。 程卿覺得契機就在自己要呈給皇帝的奏折上。 程卿一心撲在了那份奏折上,在這期間,新科進士們進行了翰林院庶吉士的選拔考試。 這一次,程珪和周恒中了,崔彥卻沒中。 不過崔彥并不是很失落。 二甲進士就足以讓他留在京城了。 沒考上翰林院庶吉士很正常啊,老崔家的祖墳雖然冒了青煙,那煙也沒粗壯如水桶,還叫他順順利利考上庶吉士。 程珪和周恒都進了翰林院,崔彥則與其他二甲進士一樣進了六部當‘實習生’。 程六老爺想讓崔彥到工部,崔彥卻更想去戶部,程六老爺說一句“家學淵源”,也同意了崔彥的選擇。 眾人短期內的前程定下,才有見面的時候。 程卿的變化是如此明顯,崔彥自然驚訝。 “你變白了!” “然后呢?” “然、然后……沒什么呀?!?/br> 崔彥支支吾吾。 他就說嘛,程家人都長得好看,程卿又不是程家抱養回來的,怎會長得不??? 原來不是程卿不夠俊,是程卿變俊的時間比較晚。 別的小郎君十三四歲就初具風華,程卿十三四歲時,大概就是最丑的時候——沒關系,程卿男大十八變,以后會越變越好看的。 崔彥對此有莫名信心。 他覺得程卿不僅是變白了,身上還香香的,讓他情不自禁想挨挨靠靠。 程卿是一點沒察覺出來。 唯有孟懷謹,對程卿的態度始終如一。 孟懷謹的顏值太高了,很難被程卿這點變化觸動。 他與程卿說得也是正事,“傳臚大典都快兩個月了,你那封奏折也該交了?!?/br> 再往后拖拖也行。 不過皇帝日理萬機,如果程卿再不拿出一點真本事,皇帝或許就忘了程卿精彩又務實的策問,對程卿精心炮制的奏折不感興趣了。 程卿覺得孟懷謹說的有道理。 最重要是程六老爺也認可這種孟懷謹的說法。 在程卿把奏折遞上去后,發生了兩件事,第一是原翰林學士告老還鄉,梅翰林從侍讀學士升為翰林學士,成了翰林院的一把手。 梅翰林變成了真正的梅大人。 別看翰林學士只有五品,卻已經是“小九卿”之一。 而且梅大人此次被擢升不僅如此,他入閣了! 什么人能入內閣,什么人不能入,是皇帝和內閣的較量。 現有的閣臣們想拉攏自己的勢力進入,壯大自己在內閣的話語權,皇帝哪會坐視內閣結黨,自然要安插自己的人進入。 梅大人入閣,就是皇帝的勝利,因為梅大人和哪位閣臣都不親近,他只能是皇帝的人。 有御史拿“富貴換婿”的事來攻擊梅大人的人品,隔了兩日,這位御史偷偷將青樓女子養做外室的事就被捅到了皇上面前。 皇上還沒說要處理他呢,該御史自己就臊得滿臉通紅,再也不敢抓著梅大人女兒和離的事不放。 梅大人入閣一事,出乎許多人意料,在梅大人被任命為會試主考官時,大家就預料到梅大人會結束在翰林院的冷板凳就此高升,不過大家以為的高升,是從翰林院跳出去,到吏部和禮部這些衙門,沒想到梅大人居然把前任翰林學士熬到致仕,自己接替了翰林學士一職,還入了內閣! 入內閣這種事,多少人渴望啊。 反正程六老爺這個工部尚書就沒入閣。 會試的另一主考官章侍郎也沒入閣。 這兩個,一個是二品尚書,一個是三品侍郎,自也有圣眷,在入閣的事上反被梅大人壓了一籌。 章侍郎非常生氣,把程卿叫過了教育了一番,見程卿這個六元及第的狀元對自己恭敬如昔,才找到了存在感。 第二件事,是皇帝下旨要為中宮皇后大辦千秋宴。 皇帝的生日稱‘萬壽節’,皇后的生日要次一等,只能稱‘千秋’。 萬壽節自然很隆重,但皇后的千秋,往年并不熱鬧,都是宮里的妃嬪為皇后慶生,皇后在千秋宴上露個面,冷冷清清走個過場。 皇后無子且不受寵,能撐住她中宮身份的,就是她乃皇帝的原配發妻。 今年皇帝下旨要為皇后舉辦千秋宴,簡直令朝野上下都糊涂。 這道圣旨一下,已經許久沒在程卿面前刷存在感的蕭云庭又冒了出來! 第355章 :和蕭云庭一起辦差(1更) 皇后娘娘千秋宴今年要大辦,皇帝讓鄴王世子蕭云庭主辦此事。 這還是今年蕭云庭第一次領差事。 蕭世子那琉璃身體,稍微累一點就會生病,皇帝也不敢委以重任,蕭云庭領著朝廷的俸祿,每年也會辦兩個輕松的閑差。 主辦皇后娘娘的千秋宴,皇帝都怕蕭云庭過于勞累,要給蕭云庭指派兩個副手—其實也就是讓蕭云庭掛個名頭,瑣事都由副手做了。 皇家宴會,按照規格可以分為大宴,中宴,常宴和小宴。大宴是皇帝要與百官同慶,賜宴百官,又稱“大宴儀”,這種規格的宴會,通常會由尚寶司準備。 尚寶司與翰林院原則上來說是同級的,實際上地位就遠不如翰林院了。 皇帝讓蕭云庭負責千秋宴,原是要指派尚寶司的官員給蕭云庭當副手,蕭云庭卻點名要程卿。 蕭云庭給出的理由正是程卿六元及第的祥瑞,這樣有福氣的人協辦皇后娘娘的千秋宴,對皇后娘娘也好。 皇帝同意了。 皇帝正好看完了程卿交上來的折子,便把程卿從翰林院召過來面圣。 皇帝也好些天沒見程卿了,程卿進入翰林院后,跟著孟懷謹一起面過幾次圣,這是六元及第程狀元的特殊待遇,畢竟與她同期的譚榜眼和董探花都在翰林院整理典籍呢,她卻已經能面圣了。 程卿還以為皇帝看了她上交的奏折,找她有話說,哪知進了宮才發現蕭云庭也在。 皇帝一見程卿就發現了她的變化,不過皇帝沒太在意。 長得丑的人不配出現在皇帝眼前,乾清宮里給皇帝打簾的宮女都長得眉清目秀,后宮嬪妃也個個千嬌百媚,做了這么多年皇帝,皇帝的驚艷閾值很高,外貌上至少要和蕭云庭或孟懷謹一個級別,才能讓皇帝驚艷一下。 倒是蕭云庭,很真誠夸贊了程卿的風儀更勝往昔。 皇帝微微頷首,“云庭你和程編撰挺熟的,那讓程編撰協助你辦差,朕也不用擔心了,你們兩個年輕人要相互幫助?!?/br> 程卿這才知道,蕭云庭領命辦差,把她給捎帶上了! 程卿一點也不想感激蕭云庭。 這他娘的算什么事??! 她十年寒窗苦讀……不,就算是四年寒窗苦讀,好不容易高中狀元,難道就是為了給某個人籌備生辰宴嗎? 程卿沒感覺自己受到重用,她多少有些委屈。 特別是皇帝讓她和蕭云庭一起出宮時,也沒提到過那份奏折,程卿就更提不起勁兒了。 蕭云庭跟在她身邊,兩人一起走過長長的宮道,蕭云庭忽然嗤笑: “程卿,你是不是在心底偷偷罵我呢?” “豈敢豈敢,下官要多謝世子提攜!” 真要是感激他,說話就不會這么敷衍了。 蕭云庭笑了笑,眼底都是涼薄。 程卿覺得領了千秋宴的差事是大材小用。 蕭云庭也這樣覺得。 程卿都不想辦的差事,難道蕭云庭就想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