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節
書迷正在閱讀:撕裂、孤城 (1vs1 高H)、一期一會《短篇集》、倒楣千金-紳士俱樂部3、[兄弟鬩牆之一]一切都是為妳(終)、世界探寶異聞錄、當醫生開了外掛、sao狐貍精的yin亂日常、孕喜攻略、[全職高手]alpha的omega們
除了俞三。 俞三與表姨父一見如故。 駱同知大權在握,家中除了正妻還有姬妾無數,偏偏沒給駱大人生下一兒半女。 是的,駱大人比需要兼祧兩房的紀老尚書家還慘,紀老尚書一房是只生女兒沒兒子,駱大人是兩個女兒都沒有。 有人說駱大人是缺德事做多了,老天有眼,要叫這個惡棍絕后! 駱大人沒有親生兒子,養了幾十個義子,嗯,寫作‘義子’,讀作‘打手’,個個都如狼似虎。 想給駱大人當兒子的人多了去,有個義子是外地的官員,年紀比駱大人還大兩歲,照樣管駱大人叫爹,從年頭的到年尾,每個節禮都不落下,只要駱大人手里的權不丟,義子們會做得比親兒子還孝順! 不過駱大人收義子,是需要義子們做爪牙,義子們也指望著駱大人當靠山,雙方是公平交易,各取所需。 直到俞三進了京,駱大人很喜歡俞三。 要不是俞家是山東大族不好欺負,駱大人都想把俞三搶過來做兒子算了。 怎么看,俞三都更像是駱大人的兒子,一身精瘦的腱子rou,和文縐縐的俞大人根本不像! 俞三來駱府,駱大人很高興,駱夫人也很高興。 娘家侄子這么討丈夫喜歡,駱夫人挺驕傲的。 反正家里一群姬妾連個蛋都不會下,駱家這些東西便宜外人,還不如便宜娘家的侄子。駱夫人腦子清醒著呢,那些義子們個個親熱叫她是娘,其實沒有一個是真心的。 不過俞三這次來駱府,可是拋下了一個驚天大雷,見慣了大場面的駱大人都驚了: “你說什么?” “姨父,您沒聽錯,小侄說自己不想繼續科考了,想托姨父在錦衣衛給小侄某個缺!” 俞三收起了臉上的嬉笑,很是認真。 駱大人呵斥他:“年輕人怎這般經受不起挫折,不過是一科沒中第,你再等三年繼續考就是了,棄文從武,小心你爹打斷你腿!” 棄文從武,俞三的腿肯定保不住。 要是棄文從武還進了錦衣衛,俞大人估計會沖進駱府,與駱大人同歸于盡。 駱夫人也勸俞三莫要耍小孩子脾氣。 俞三拱手,“小侄已經下定決心,明日我便去國子監退學,姨父若不收下我,我便要浪跡街頭了?!?/br> 駱大人定定看著他。 俞三是認真的? “你先告訴我,為何想進錦衣衛?!?/br> “因為錦衣衛厲害!小侄想過了,若是繼續科考,下一科可能會中進士,但中了進士也要從七品小官慢慢熬,熬個二十年,成了九卿之一,不還是怕錦衣衛嗎?兜兜轉轉還要受氣,小侄不如一開始就選最厲害的錦衣衛!” 錦衣衛的名聲可止小兒夜啼。 駱大人被俞三給逗笑了,話說的是直白,卻也不假。 哪怕做到了九卿之一,照樣會怕錦衣衛,錦衣衛是皇帝心腹,成立目的就是為了監督官員的不法行為,錦衣衛上門肯定沒好事。 名聲不好,權力卻夠大。 “你這小子,不想當文官慢慢熬,進了錦衣衛就不需要熬了?” 俞三的表情很是奇異。 “姨父您是錦衣衛指揮同知,再往上一步就是錦衣衛指揮使,小侄若進了錦衣衛,您肯定會提拔小侄,我爹卻不是吏部尚書,做文官他幫不了我太多?!?/br> 俞三能把走后門升遷一事說的如此輕松,駱大人直接笑出了聲。 俞三寬肩細腰,身形高大,天生就像武官。 又有如此的厚臉皮,做錦衣衛倒也合適。 錦衣衛的升遷的確和文官不同,不需要三年一考核慢慢熬資歷,錦衣衛的升遷靠立功。 立功怎么立? 全看上面的長官給不給機會唄。 駱大人笑完了沒有再直接拒絕,他也很認真告訴俞三: “你把你爹叫來,老子讓你進錦衣衛!” …… 程卿一壺酒把俞三淋醒了。 俞三是徹底覺醒了。 一個從小就喜歡舞刀弄槍的人,要不是被家里壓著讀書,又恰巧在南儀書院碰到了程卿這樣的競爭對手,俞三不可能年紀輕輕考上舉人。 可考中舉人之后,再叫他往上考,俞三的動力連崔彥都比不上。 果然在會試中俞三就落了榜。 程卿還以為自己把俞三給鄙視“醒了”,俞三追出來,就是向她道謝。 卻怎么也想不到俞三的覺醒是下決心棄文從武,要改走武官路子,還要進入臭名昭著的錦衣衛! 程珪也沒想到。 程珪為好友高興,與程卿分別后回到家中才知道母親和祖母她們上京了。 不過祖母朱老夫人的情況不太好,一到京城就吐血昏迷。 一問才知道,朱老夫人是自己氣著了自己,到了京城就要去長安左門看黃榜,看完黃榜又接受不了程卿六元及第的事實。 程珪不解:“祖母還盯著程卿做什么,我們早已分家!” 這里是京城,姓程的自己先斗起來,別人更好各個擊破,哪里有窩里斗的道理。 程珪不僅疑惑,還頗為失落。 是自己不夠優秀,讓祖母失望了嗎? 二甲第七名,已經是很好的殿試成績了,算上一甲前三名,他正好排全國第十。 也就是說三年一場的大比,整個大魏只有九個人比他厲害! 但這與程卿的六元及第相比仍然是不夠的,所以祖母才失望…… 鐘氏瞧著兒子黯然的表情,后槽牙都差點咬碎。 ——真是個死老婆子,竟害得珪哥如此傷心! 若不是怕婆母死了后丈夫和兒子要一起丁憂,鐘氏根本不想救朱老夫人。 第342章 :俞總旗(1更) 鐘氏都知道嚴重性,程知緒就更緊張了。 吏部侍郎的面子不小,好藥和好大夫輪番上陣,朱老夫人的命險險被保了下來,不過留下了不小的后遺癥。 從前朱老夫人有什么不順心的事就拿“心絞痛”出來擺弄家人,這次急怒攻心,大夫說她真的傷到了心肺。 病根是在來京城的路上就埋下的,從聽了程卿考中會元的消息,朱老夫人不曾有一刻痛快,進京后又受了大刺激,病情很是兇險。 大夫雖然妙手回春救下了朱老夫人的命,卻也直言無力為朱老夫人根治。 “這病不能受氣,不能急,病情沒發作一次,病癥就嚴重一分,若再來一次……程侍郎只能另請高明了!” 另請高明? 也只有皇宮里才有更高明的大夫了。 可是御醫哪是說請就請的,整個御醫院都是為皇家服務,尋常官宦之家也請不到御醫,除非是皇帝開恩。 程知緒的眉頭皺著就沒松開過。 看著躺在床上氣若游絲的親娘,程知緒嘆氣,囑咐妻子鐘氏以后要順著老人家。 “你辛苦了!” “都是妾身該做的?!?/br> 鐘氏暗暗吐血。 婆母這次雖然撿回一條命來,以后卻真成了二房所有人必須順著的老祖宗? 程知緒初至吏部,自身就千頭萬緒,家宅還不寧,也是犯愁。 cao心完老母親的病,還要cao心程珪考翰林院庶吉士的事。 一甲前三名最輕松,程卿、譚京崖和董勁秋三人,在拜謁孔廟后很快去翰林院報到,這三人是不用考庶吉士的,直接就有官職。 程卿是從六品的翰林院編撰,譚京崖和董勁秋則是從七品翰林院編修。 這是一甲前三名與眾不同的高起點。 至于三人誰會先被擢升,就要各憑本事了。 程卿是不肯浪費機會的人,傳臚大典上皇帝對她的策問很感興趣,又允許她上折子,去翰林院報到后,程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殿試的試卷拓展深入,寫成奏折遞上去。 這事兒程卿很看重,放在了最優先的等級。 她也不是一個人閉門造車,一邊寫還一邊詢問孟懷謹的意見。 兩人現在成了同僚,也是上下級,程卿覺得和在南儀書院時沒什么區別,不過在翰林院她還是稱孟懷謹是孟大人而非孟師兄。 在程卿悶頭寫奏折時,崔彥和周恒等這批新科進士也在準備翰林院的入院考試。 直到一日,程卿被程珪給攔住,才知道俞家發生了一件大事。 程珪眼底都是青紫,祖母病重,他還要忍著擔心準備翰林院庶吉士的考試,這也罷了,好友俞三還鬧了這么一出,程珪是心力交瘁: “……程卿,你說我是不是做錯了?” 程珪很迷茫。 或許不該找程卿去勸說,阿顯自己頹廢一陣就會重回正道。 這下好像起了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