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節
書迷正在閱讀:撕裂、孤城 (1vs1 高H)、一期一會《短篇集》、倒楣千金-紳士俱樂部3、[兄弟鬩牆之一]一切都是為妳(終)、世界探寶異聞錄、當醫生開了外掛、sao狐貍精的yin亂日常、孕喜攻略、[全職高手]alpha的omega們
縣太爺說話一口唾沫一個釘,當眾說齊延松德行不配,若齊延松轉頭考中秀才,豈不是很打李知縣的臉? 愛惜臉面的李知縣當即修書一封給了永陽縣的知縣,大家都是同僚嘛,這點小忙還要幫的。 永陽縣齊家也是有名的富戶。 可惜到了這一輩人,一個出仕的都沒有,也只能眼睜睜干看著本縣縣尊為難齊延松,齊家沒少給縣尊送錢,縣尊愣是壓著不許齊延松應考——齊家也是傻,家里無人做官了,頂著有錢的名聲,哪個當官的不想捏幾把? 人家正愁沒有借口呢,齊家自己要送銀子去打點,本來永陽縣的知縣還不一定要給李知縣面子,齊家這么上道,永陽縣知縣笑開了花。 年年收齊家的銀子,年年不許齊延松應考。 齊延松沒考進南儀書院,只能進永陽縣的縣學,永陽知縣很是“關照”這個給他送銀子的齊家二公子,視察縣學時仔細看了齊延松的文章,說他火候不夠,需得再等。 永陽知縣是想刮齊家更多銀子,但說的也是實話,人家貪歸貪,功名還是自己考出來的,那水平難道還指點不了一個白丁么,齊延松是人浮躁,書也念的一知半解,也就只有青樓妓女才會違心夸贊他有才華。 今年,李知縣卻已是高升離開了,永陽知縣也沒啥借口再壓齊延松,就放齊延松去應考。 齊延松這一去,低低中了秀才。 那可了不得呢! 是白丁時就想著要找得力岳家,如今好不容易成了秀才,對鏡自照,覺得自己這相貌才學,配公主么可能差了點,配個郡主、縣主之流卻是夠的。 然而并沒有貴女來找齊二公子表白。 程慧固然是被耽誤了親事,齊延松日子也不好過。 南儀縣離的又不遠,齊家落井下石退婚一事,永陽縣的人怎會不知? 別說大戶人家嫁女,就是鄉下莊戶嫁女兒,還要打聽下男方的家風——齊二公子與名妓的香艷書信傳誦不絕,大戶人家又不傻,為何要把女兒嫁給這樣的人? 得力的岳家沒找到,齊延松不是沒有悔意。 特別是聽說姑父程知遠平反追封,便宜表弟程卿連中小三元,連姑父的續弦柳氏都有了四品恭人的誥命……那時候,齊延松是有后悔的。 早知道就等一等嘛,姑父雖然死了,便宜表弟瞧著還能翻身。 這是其一。 其二是柳氏的誥命,齊家人都覺得朝廷應該追封已逝的齊氏,而不該把四品恭人的誥命給柳氏! 皇帝是怎么想的,當然無需向齊家人解釋,他們也只是自家關起門說一說。 齊延松今年中了秀才有點膨脹,馬上就報名參加今年的鄉試。 那當然是不得中的。 他出了考場心里連一成中舉的把握都沒有,又不好意思留在府城看程卿風光,沒等放榜就低調回了永陽縣。 齊延松想到程卿應該會中舉,卻沒想到程卿壓住了詩畫雙絕的董勁秋,成為新科解元! 這也考的太好了。 十六歲的解元,這就是齊延松想要的得力岳家??! 靠不住老丈人,他又不介意靠小舅子。 齊延松摸摸自己的臉。 慧表妹已是年過二十的老女,至今沒許人家,如果他現在跑去程家求親,指天發誓說自己不納妾不逛窯子了,程家人大概也就原諒他了哈? 他娶慧表妹是親上加親。 他還不嫌棄慧表妹二十歲了呢! …… 程卿的耳根子有點紅。 不是被人念叨。 是她正在參加鹿鳴宴。 作為今科的解元,程卿在鹿鳴宴上免不了被敬酒。 鄉試放榜的第二天,按照舊例要在巡撫衙門舉行鹿鳴宴,由巡撫大人親自主持,這是對新科舉人的祝賀,也是提前為新科舉人們踐行,在鄉試以后,有意進京參加明年會試的舉人就該啟程了。 在宴席上,眾人會齊唱《詩經》里的《鹿鳴》篇,所以此宴被稱作鹿鳴宴。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br> 再沒有一首詩賦,能比《鹿鳴》更應景了。 程卿和諸位新科舉人,不僅與巡撫大人共赴鹿鳴宴,還開懷暢飲,在鼓瑟聲中吟詩作對各展所學。 程卿作詩是弱項,就被灌了許多酒。 看的董勁秋連連搖頭。 所以程卿就只會應試,君子六藝都不用學? 輸給這么個人,董勁秋也很無奈啊。 想想對方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科考中了,能當解元好像也勉強說的過去。 董勁秋不糾結了,他看程卿已有醉意,也灌了程卿一杯酒。然后董勁秋就被人叫走,有人提議讓董勁秋將今晚鹿鳴宴的場面畫下來,得到巡撫大人的贊同,董勁秋也不好推遲了。 這一晚,程卿結識了許多同年,酒也喝了真不少。 第二天上了回南儀的馬車她的酒都還未醒,直到去五房見五老爺和李氏,李氏說要給大娘子保媒,程卿的酒一下子就醒了: “……您說讓大姐嫁誰?!” 第201章 :搶人解元是要賠的(4更) “老爺您看,卿哥這是高興傻了不成?” 李氏笑了笑。 程慧和蓉娘同歲,看到程慧,她總難免想到蓉娘。 蓉娘雖然不能說一門好親,程慧能,李氏也會有幾分慰藉。 程卿呆若木雞,李氏又說了一遍: “你沒聽錯,我說的就是董家,詩畫雙絕的董勁秋。董勁秋有才華,也有傲氣,董家也不太在乎別的,就怕娶進門的媳婦董勁秋不中意,必要給董勁秋說個‘門當戶對’的好親,你若不中舉,這媒我還不敢?!闹氵@孩子鄉試這樣爭氣!” 李氏說著就笑。 可不就是太爭氣了么,把董勁秋都比了下去,董家再沒有挑剔大娘子的道理。 董家要的‘門當戶對’,不是金銀滿屋,不是高官厚祿,而是家風清正好讀書!董家能把董勁秋培養成詩畫雙絕的才子,正該是這樣的喜好。 小娘子不能參加科考,無從檢校才學。 但家里的弟弟能中舉人,這家的jiejie不至于大字不識。 讀過書的小娘子好呀,不是無知的婦人,出現攪家精的可能性就小。 李氏覺得程慧太符合董家挑選媳婦的標準了。 她說的當然是現在的程慧,而非剛回南儀時的程慧。 只會哭的姑娘,李氏自己都瞧不上,如何敢為其保媒嫁入董家? 現在的大娘子不一樣了,會理家事,能管理田莊,嫁到董家去,將來是要做宗婦的,董勁秋可是嫡長孫! 李氏自覺這門親事一點毛病都沒有,五老爺也贊同。 只有程卿一個人傻眼。 所以她把董勁秋的‘解元’搶了,卻要把大姐賠給董勁秋? 這生意到底是賠還是賺程卿一時也算不明白,她接觸過董勁秋,對董勁秋印象很好,就說解元之爭,董勁秋也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然而,董勁秋是紀皓的好友??!程卿覺得這親事很大概率是成不了的。 看她表情有異,李氏奇道: “讓董勁秋做你姐夫,你莫非還不滿意?” 董勁秋都還不夠好,還要給程慧找個什么模樣的? 詩畫雙絕的才子,又是年方十九的少年舉人,這都還不滿意的話,李氏只能懷疑程卿是要故意挑剔了。 可據李氏的了解,程卿絕不是那種壞心肝的人,程慧嫁的好,對程卿同樣是助力,卿哥兒到底哪里不滿意。 李氏靈光一閃,“你可是看董勁秋人物風流,擔心他婚后會……卿哥,你家原是在外地,你不了解董勁秋,他有詩才,是個畫癡,學問又好,并不是個貪念美色的,這點我可打聽過?!?/br> 納不納妾,完全可以等雙方相看后再提嘛,最傻就是連面都還沒見就把男方嚇跑了。 董勁秋若見了程慧后極為喜歡,不用程家強調,他自己都不會納妾好不好! 李氏覺得程氏的規矩就不錯,男子年四十無子方可納妾。 反倒是程卿家那個不管什么情況都“不納妾不許找通房”的要求,太過苛刻了。 李氏想要好好勸勸程卿,程卿只有硬著頭皮把紀皓的事說了。 李氏一抿唇,看了看五老爺。 五老爺摸著胡子,“你叔祖母早就聽說了,紀老尚書那個侄孫是紀家的寶貝疙瘩,人家是要兼祧兩房的,程氏女又不是嫁不出去,誰要去擠什么大宗、小宗,你們拒親做的很對!” 咦? 大娘子和紀皓兩情相悅,紀家上門提親,柳氏都氣得很。 換了五老爺和李氏,居然對這件事沒太大反應——這夫妻倆一輩子經歷過的事太多,對他們來說結親是兩姓之好,只要大娘子和紀皓沒有發生越禮之事,倆人根本不在意? 還是,程蓉的死,讓夫妻倆多了幾分寬容。 不管是哪一種原因,程卿都很感激。 外面人怎么想是一回事,家里人的包容,讓她為大娘子高興。 不過李氏說和董家結親,不用管大娘子和紀皓那八字沒一撇的舊事,程卿自己并不這樣想。 那日在太白樓,紀皓送畫被拒失魂落魄離開,董勁秋可是當場就追了出去。 紀皓會不會向董勁秋傾訴呢? 若是紀皓將事情告訴了董勁秋,董勁秋會不會已經先入為主,認為大姐是一個輕浮的女子。 程卿不想讓大娘子的婚姻留下隱患,正因為董勁秋是個非常不錯的人選,這婚事才要讓董勁秋自己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