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節
書迷正在閱讀:撕裂、孤城 (1vs1 高H)、一期一會《短篇集》、倒楣千金-紳士俱樂部3、[兄弟鬩牆之一]一切都是為妳(終)、世界探寶異聞錄、當醫生開了外掛、sao狐貍精的yin亂日常、孕喜攻略、[全職高手]alpha的omega們
哼。 庭表哥哪知道那些寒門出身的官員,都是拼命想往上爬的,能抓住個靠山就緊緊不撒手,什么友情啊,知恩圖報的品行呀全是假的! …… 程卿一行離開通州的第二天,就得到了尚書府派人快馬傳來的消息。 “孟師兄被擢升為翰林院侍講學士了……還是鄴王世子蕭云庭舉薦的?!?/br> 程卿頓時好心煩。 升官肯定是好事,寒窗苦讀科考入仕,誰不想當大官??! 但這升官和蕭云庭有關,程卿就覺得很不安穩。 她覺得不管孟懷謹先前和蕭云庭走那么近是為了什么,蓉姑姑這一死,孟懷謹是打算和蕭云庭分道揚鑣了的。 難道自己感覺錯了? 程卿心中有惑,五老爺就給她解惑: “老夫先前說過什么來著,鄴王府的船好上不好下,你和孟懷謹與鄴王世子來往是與虎謀皮,你們打老虎的主意,老虎也把你們當成獵物,孟懷謹已是靠老虎太近了,現在想跑,不死也是重傷?!?/br> 好吧,程卿總覺得老爺子什么都知道了,偏偏不說。 她連忙安五老爺的心:“孟師兄要脫身比較困難,我是絕不會和蕭世子走一路的,我從他身上無所求,他就不能鉗制我?!?/br> 至于程蓉之死的‘真相’,那是蕭云庭主動要告訴她的。 程卿當時提了可以等價交換,蕭云庭自己不要。 機會稍縱即逝,事后蕭云庭再想要好處,程卿是不會認賬的。 五老爺點頭,“你要說到做到,守住本心不亂,不貪不急躁,那誰也別想利用你。等回了南儀安葬好你蓉姑姑,你還回書院去,明年就是鄉試了……小郎,慢慢來,叔爺都不急,你也不要急,你還有大好的時光呢?!?/br> 程卿爽快應下了。 五老爺大概會為程蓉的死報仇,但具體怎么做,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她也想做點什么,可跳不到京城那個大舞臺去,她又什么都做不了。 扶靈的隊伍慢慢朝南儀縣走,程卿讓自己從憤怒中平靜下來,像五老爺說的,不貪不急躁,她匆匆帶著上京的一箱書終于派上了用場。 學無止境,看書能使人獲得寧靜。 沒人會狂妄到覺得自己已經弄懂了書本的所有含義。讀第一遍,是生疏,是囫圇吞棗。讀到第十遍,是熟悉,是記住了內容。讀二十遍是淺顯的理解,那讀一百遍呢? 從南儀上京,程卿和五老爺花了不到一個月時間,從京城返回南儀,足足花了兩個月。 為求穩,放棄了趕路的速度。 去京城時正月還未過,返回南儀縣已是五月初。 程蓉的棺柩運回南儀縣,要以未嫁女的身份葬入祖墳,自然動靜不小,程蓉身死的事就再也瞞不住了。 除了極少數的知情者,程氏族里乍聞這消息都覺得突然。 年前才聽說程蓉救駕有功封了縣主,怎忽就死了? 五老爺進京原來是治喪! 大部分族人都為程蓉的死而痛惜,程氏女得封縣主是家族有光的事,程蓉也不令人討厭。 就算不是程氏族人,聽了這樣的消息也大感唏噓。 花樣的年紀來不及盛開就凋零,總歸是讓人不舒服。 崔彥也總算知道了程卿為什么匆匆請假進京,游學是假的,治喪才是真的??! “小郎和五房一向親厚,這事他的確責無旁貸要幫忙,就是落下的課業,我們得替他cao心了?!?/br> 崔彥的讓周恒點頭贊同。 明明他們為程卿守住了乙三班的‘地盤’,卻沒了邀功的心情,在生死大事面前,他們和俞三的爭搶更像是小孩子的嬉鬧。 也有極少部分人,天生就缺了同理心,五房有喪事,這些人不為其悲,反而歡喜,二房的朱老夫人就是這極少數人中的一位。 程蓉封了縣主,朱老夫人覺得老天爺眼瞎,要給五房錦上添花,把好處都給了五房。 這縣主封號還熱乎呢,程蓉忽然死了,朱老夫人覺得老天爺大概是睜眼了——這是福分太大,命太輕,壓不住??! 第171章 :未嫁早喪,不祥(4更) 朱老夫人掩下幸災樂禍,把鐘氏叫來細問,聽說五老爺夫妻帶回了程蓉的棺柩,并打算將程蓉葬入祖墳,朱老夫人大喊荒謬: “蕎麥不當糧,姑娘不養娘,別說未嫁女,就是出嫁后又和離的,也沒有葬回娘家祖墳的道理,程氏的風水還要不要了,五房的老匹夫要做這種事,老身第一個不答應!” 鐘氏頭大,“娘,您小點聲——” 朱老夫人這回自覺占理,當然不肯小聲。 “老二媳婦,這事兒可不能妥協,讓五房這樣干,壞的是整個程氏的風水,他要葬自己女兒自找地方去,想打祖墳的主意不可能!你可別怕那老匹夫,你要為珪哥他們著想,誰知道祖墳的風水被這樣一沖,珪哥他們這些小輩會如何,還有知緒的仕途……不行不行,老身要去找族老,五房的老匹夫是年老昏聵了,先把他的族長撤了,免得他亂來!” 自打程卿一家回南儀,朱老夫人是越發的左性了,關在府里不許她出去交際,想法就更偏激。 但這回,鐘氏也知道婆母說的話是對的。 鐘氏從心里也不愿程蓉葬入祖墳。 沒得這樣的道理??! 就像鐘氏自己,嫁入程家,她生是程家人,死了也是程家鬼,肯定不會葬回娘家去,將來墓碑上寫的也是‘程鐘氏’。 未嫁女早喪的,不講究的人家會隨便尋個土坡葬了,及笄還好些,能壘個小墳包,沒及笄的未嫁女都不算成年,小墳包都不配有呢! 稍微講究一點的人家,會給未嫁早喪的女兒花錢買塊墓地。 像南儀程氏這樣傳承有序的,家族人口眾多的也有解決法子,會在祖墳附近辟出一塊地安葬家族里未嫁而亡的女兒們——程氏就有這樣的地方,就在祖墳那座山后的小土丘! 未嫁女早喪的,豈止是不入祖墳,還不許停靈,一般都是直接發喪。 未嫁而亡是不吉利,不詳人還想葬入祖墳,沖撞了祖先的英靈,壞了子孫后代的運道怎么辦? 可程蓉是不一樣的。 程蓉停靈發喪的環節可一個都不缺,扶靈回京時還有達官貴人們設路祭相送……皆因皇帝下旨要厚葬。 皇帝的旨意大還是祖宗規矩大? 鐘氏覺得是祖宗規矩大,但五老爺那么強勢,或許要用圣旨來壓服眾人,強行把程蓉葬入祖墳。 “娘,這事兒自有族里去與五叔爭論,您又著什么急呢?!?/br> 鐘氏一番深思熟慮,還是選擇把朱老夫人按住。 鐘氏也覺得五老爺這決定會讓族人不滿,要是闔族都反對,五老爺的族長位置都坐不穩。 可犯不著由二房第一個跳出去反對呀! 鐘氏想再等等,看看形勢。 丈夫程知緒上任前交待了她留在南儀,要保證整個二房的安穩,鐘氏對安穩的理解就是低調。 低調不一定安穩,太高調肯定不安穩。 就像大房。 前幾年雖然響動不大,卻太太平平的,程珩救了何家小姐后非要拿捏人家,可不就和何家干上了么? 說起來,大房也恨死了五老爺的‘見死不救’,恨五老爺不與何老員外周旋,害大房損失那么大。 鐘氏覺得大房這次會按奈不住借機為難五房,所以婆母真不用那么急吼吼的要挽著袖子親自上陣。 朱老夫人一想還真是這個理。 又細問,聽說程蓉死后極盡哀榮,在京城時去尚書府吊唁的達官貴人絡繹不絕,朱老夫人又罵五老爺偏心: “這種好事,怎不想著珪哥?珪哥還比那小畜生大呢,待人接物又不差,風儀也好,比那小畜生更合適!” 一想到程卿跟著五老爺上京,借著程蓉的喪事不知結識了多少達官貴人,朱老夫人就心火上升。 這世上偏有這樣的人,一面說未嫁女早喪不吉利,生怕晦氣染上了身,然而有好處時,又嫌五老爺沒有第一個想到二房。 只想索取不愿付出,走遍天下都難碰見這樣的美事兒好不好! 鐘氏不贊同婆母去鬧事,但婆母的話卻都聽進了心。 程卿有沒有出息鐘氏可以不管,落下她兒子程珪的確不應該,帶一個程卿去可以,怎就不能把程珪也一起帶上? 程珪又不丟南儀程氏的臉! 就像婆母說的,比起瘦弱單薄的程卿,程珪的風儀更好,更拿得出手。 五老爺的確是太偏心了。 唯一能安慰鐘氏的是程珪沒沾好處,也沒落下學業,程卿此去京城一來一回折騰了三四個月,豈不是要影響明年的鄉試? 朱老夫人催促著鐘氏快派人出去打聽消息,程蓉葬入祖墳這點可不能妥協。 …… 楊柳巷。 程卿風塵仆仆回家,柳氏拉著她好一番看,說她瘦了。 “好像也高了些,草木有四季之分,人也是這樣,春天就是長個子的時候……唉,可惜了你蓉姑姑,年紀輕輕的?!?/br> 柳氏說她高了,程卿也有點感覺,因為穿在外袍里面的褲子褲腳短了! 這三四個月里,她雖然在奔波,居然還長高了些。 難道這具身體要開始發育了? 也有十五歲了,不發育才不正常,程卿猜測自己發育遲緩的原因是‘程卿’的那場大病虧損了身體。 這對程卿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 不發育對她來說才是有利的,就算個子矮一點也沒關系,她會少很多困擾。 發育意味著她要變聲了! 女孩子進入變聲期后,喉結變小,聲帶變的短而薄,說話的聲音會變得細而高,變得更有女人味。程卿不女扮男裝當然很歡迎這樣的變化,她會嫌自己不夠白,胸不夠大,不夠有曲線……但她現在要女扮男裝,尖著嗓子說話像話嗎?